本文是一篇护理毕业论文,本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的镇痛药物素养与一般资料、自我效能感、认知功能及药学服务满意度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为制定癌症患者镇痛药物素养干预策略指明了方向。对于镇痛药物素养较低的癌症患者,要关注其个体特征及心理状况,提升癌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采用有效评估工具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对于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及时进行干预,以减少其对镇痛药物素养的不良影响。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1.1癌症相关性疼痛的流行病学特点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24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达1996万例,与2020的统计数据相比呈增涨态势[1]。我国2022年癌症新发病例数占全球总例数的24.2%,且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18.7%,发病率依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此外,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与年龄相关的癌症发病率也呈逐步上升[3,4]。可见,癌症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疾病负担正在持续加重。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最恐惧也是最普遍的症状之一,其发生机制复杂,具有反复性,且难以完全控制。研究发现,88%的癌症患者会出现癌痛,三分之一的患者需要口服止痛药[5]。超过80%癌症患者在其癌症相关治疗中疼痛并未得到缓解,其中42.6%的患者为重度疼痛[6]。超过40%癌症患者在疾病治疗或者疾病进展中经历中度或者重度癌痛[7,8]。且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危象也会随时发生,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研究发现,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危象发生率高达32.08%[9]。癌痛又称慢性疼痛,可持续或间断存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使患者面临巨大身心压力与经济负担[10]。

1.2镇痛用药现状不容乐观
癌痛的控制依赖强有力的药物治疗,而不合理、不及时、不准确的给药方式都将影响镇痛治疗效果,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11]。目前,镇痛用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患者普遍存在镇痛用药依从性差,镇痛用药知识缺乏,不能及时、足量遵医嘱用药,导致癌痛控制不佳[12,13]。据统计,国外癌症患者的镇痛用药依从性在8.9%~82%之间[14],而国内癌症患者镇痛用药依从性仅62.6%,患者整体镇痛用药依从性普遍较低[15]。其二,癌症患者镇痛用药认知水平低下,对镇痛用药存在认知误区。一项关于癌痛患者的质性研究发现,患者用药不依从主要是对癌痛用药缺乏认知,主要包括担忧药物成瘾、受不良反应影响认为药物对疼痛无效、有先治癌再治痛的想法以及认为得癌必痛等[16]。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镇痛药物素养概念
药物素养是以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HL)为基础提出的,它是HL的一个特定方面。美国医学会1999年首次提出ML,受到了广大学者关注。2005年英国药物监管组织在ML与HL的关系上进行深入探讨。2012年Sauceda等[33]将ML定义为“个人安全适当地获取、理解和采取基本药物信息的能力,”并将其应用到临床患者中。2018年国外学者Pouliot等[25]通过德尔菲法达成国际专家共识,形成了目前公认的ML的概念,即个人能够获得、理解、交流、计算和处理相关特定药物信息,做出合理的药物和健康决策,从而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的能力。而国内学者沈志莹等[34]将其定义为个人获取、理解、评价药物,并运用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用药决策和行为的能力。
本研究中的AML是2023年国内学者颜运英等[35]基于ML概念,并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形成的,其定义为“癌痛患者获取、阅读、理解、交流以及正确处理镇痛药物信息,并做出准确服用镇痛药物决策的能力”。但目前,关于AML概念研究较少,其定义也尚未统一,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材料与方法
2研究对象
2.1样本选择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8月对湖北省某三甲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癌症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
2.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经病理学诊断为恶性肿瘤;③住院期间NRS疼痛评分≥4分,中重度疼痛患者,正在进行镇痛药物治疗,包括使用口服镇痛药物、注射止痛药物、止痛贴剂等;④对病情知晓,有理解力,能正常的表达自我感受,自愿加入本研究;⑤身体、精神状况允许加入本研究,并能够独立或在研究者辅助下完成问卷内容。
(2)排除标准:①既往患有精神类疾病,智力障碍及认知障碍者;②合并严重躯体性疾病或剧烈疼痛无法配合研究调查者;③非癌症因素引起的疼痛。
2.3样本量计算
潜在类别模型研究尚未见标准的计算公式,一般要求每个潜在类别至少有50~100个观测值[85]。本研究分为3个潜在剖面,则至少需要150~300例样本。
根据相关文献,多元回归分析样本量为变量数的10~20倍[86]。本研究中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等15个变量,肿瘤患者镇痛药物素养问卷4个维度,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3个维度,社会支持评定量表3个维度,癌症患者治疗功能-认知功能评估4个维度,临床药物服务满意度量表3个维度,因此N=[32×(10~20)],样本量N=320~640,考虑到5%~10%的样本损失率,最终得出本研究的样本量为336~704例。本研究最终调查了370例住院癌症患者。
3研究工具
3.1一般资料调查表
通过既往查阅文献及咨询相关领域专家,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态、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疾病相关资料:癌症类别、病程、癌症病理分期、服药数量、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健康教育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等。
3.2肿瘤患者镇痛药物素养问卷
肿瘤患者镇痛药物素养问卷(Analgesic Medication Literacy AssessmentQuestionnaire for Cancer Patients)是2023年由国内学者彭政等[43]编制而成。Cronbach'sα系数为0.940,问卷总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57,信效度良好。主要包括信息性镇痛药物素养:阅读与理解镇痛药物相关信息的能力(1~6条);信息性镇痛药物素养:阅读与理解镇痛药物相关信息的能力(1~6条);技能性镇痛药物素养:评估、计算与处理镇痛药物信息的能力(13~22条);决策性镇痛药物素养:拥有积极镇痛用药态度和用药信念,能够做出正确合理的用药决策(23~29条);信息性镇痛药物素养:阅读与理解镇痛药物相关信息的能力(1~6条)4个维度组成,共计29个条目。问卷采用Liket5级评分法(“从不”为“0”;“很少”为“1”;“有时”为“2”;“经常”为“3”;“总是”为“4”),共计0~116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镇痛药物素养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88。
三、结果 ............................................. 24
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24
2 癌症患者一般资料特征 ....................... 24
四、讨论 ....................................... 38
1 癌症患者镇痛药物素养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 38
2 癌症患者镇痛药物素养存在群体异质性 ....................................... 39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45
1 研究结论 ............................................ 45
2 研究建议 ............................................ 45
四、讨论
1癌症患者镇痛药物素养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本研究通过对341名癌症患者调查结果显示,癌症患者镇痛药物素养得分为(56.36±14.77)分,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这与Rogers等[94]对慢性疼痛患者整体镇痛用药健康素养的研究结果一致,黄丽等[95]对癌症患者健康素养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癌症患者药物健康素养偏低。原因可能与镇痛药物知识专业性强,用药信息获取、理解等存在一定难度有关。其次,阿片类镇痛药物监管严格,需要依处方购买药品,客观上增加了药品获取难度[96],且部分药店或医疗机构镇痛药品品类不全,致使患者用药连续性和依从性受到影响。此外,本研究中调查对象均来自十堰地区某一所医疗机构,研究对象多居住在城镇或者农村,经济水平较低,超过一半的癌痛患者年龄>60岁,听力、理解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可能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别。
从镇痛药物素养维度得分看,信息性镇痛药物素养和镇痛交流性药物素养得分较低,分别为(11.50±4.80)分、(11.88±4.13)分。提示癌症患者药物信息获取困难与交流障碍问题突出。原因可能与医务人员是患者癌痛用药信息的重要来源,癌痛相关知识储备量不够,部分未接受到规范化的癌痛培训,或者对癌痛相关指南信息缺乏系统学习,或知道但并未按照指南在实际工作中给予患者全面的指导有关。有研究发现,医务人员对癌痛相关指南的了解程度不高,且对癌痛用药产生一定影响[97]。其次,研究发现,癌痛患者并未获得及时有效的镇痛药物健康宣教,尤其术后患者[98,99]。一方面,可能受我国受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癌症患病率较高,医疗资源相对紧张,肿瘤科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癌痛宣教,或者宣教形式单一,患者接受度不高。另一方面沟通能力作为医患交流的重要技能,在患者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00]。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1)癌症患者整体镇痛药物素养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信息性镇痛药物素养和交流性镇痛药物素养得分较低。
(2)癌症患者镇痛药物素养存在群体异质性,分为“低水平镇痛药物素养组”、“中水平镇痛药物素养组”和“高水平镇痛药物素养组”。其中,“低水平镇痛药物素养组”和“中水平镇痛药物素养组”占比相近,两组总体占比超70%,不同剖面药物素养各维度及总分差异显著。
(3)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否服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自我效能感、认知功能、临床药学服务满意度是癌症患者镇痛药物素养不同剖面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居住在农村、家庭平均月收入<2000、服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自我效能感低、认知功能障碍及临床药学服务满意度低是重点关注人群。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