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管理学论文范文:体验经济视角下快乐因子手作工坊的顾客忠诚度探讨

发布时间:2025-11-05 16:13:57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管理学论文,本研究聚焦于快乐因子手作工坊顾客忠诚度的研究,采用线上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样本数据,并基于所获取的数据展开实证研究。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与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当下,消费者的需求开始从单纯的物质满足转向精神和情感的满足。经济模式从农业、工业再到服务业螺旋式演变,体验经济应运而生,服务对象的中心从以产品为导向向以用户为中心转移[1]。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功能和价格,而是更加注重购买过程中的情感、社交和个性化体验。

中国DIY(Do it yourself)手作创作市场在2019年规模已达到数百亿,随着疫情时期的结束,实体经济逐渐复苏,体验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5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8%[2]。而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它能提供独特的体验,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情感化和社交化的需求。其中,以现场手工制作为核心,体验式消费的休闲娱乐场所,作为手作创作市场的主要经营模式之一,围绕手工制作为核心,提供DIY手作工坊,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参与感与创作体验相结合的休闲娱乐方式。

DIY手作工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提供的独特体验,但这种体验往往难以标准化和复制,导致顾客忠诚度的提升面临挑战。同时,随着体验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DIY手作工坊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体验,以保持竞争优势,满足顾客的期望。因此,通过研究DIY手作工坊的顾客忠诚度,可以为DIY手作工坊提供提升顾客忠诚度的策略与建议,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1.2研究综述结合

本研究的研究主题,通过主题词“体验经济”进行期刊文献搜索,并对全部检索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

从2002年至今,关于体验经济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体验经济和体验经济时代,其中主要包括体验经济下顾客忠诚度研究和体验经济下影响因素的相关实证研究,如图1.1所示。

从1999年至今的体验经济相关文献年度分布显示,2015年仅6篇,2023年达24篇峰值,2024年维持23篇高位,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2020年后增速加快,2021—2024年年均超20篇,占总量近50%,表明体验经济已成为近五年学术热点。早期(2015—2018年)年均不足10篇,后期(2019—2024年)年均超16篇,领域从萌芽迈向快速发展阶段,印证其作为新兴经济形态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本研究将从体验经济,体验经济与顾客忠诚度,体验经济的维度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如图1.2所示。

管理学论文怎么写

第2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手作工坊

2.1.1手作工坊的定义

手作工坊(Handmade Workshop)是一种以手工制作为核心,结合体验式消费的商业模式[51]。它通过提供材料、场地、工具和指导,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制作过程,从而创造出具有个性化和情感价值的产品。手作工坊不仅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需求,更注重提供沉浸式的体验,让消费者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情感满足、社交互动和自我实现的价值。

2.1.2手作工坊的分类

在中国的手作工坊在市场上,商家们的经营模式大多分为单一项目经营如常见的烧玻璃、陶艺、烘焙、木工等或者综合型手作工坊其经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非遗项目体验、绘画体验以及创新形手做项目。前者的经营内容单一但是项目运营更加专业更传统,后者多偏向手工类的小型项目制作,项目更新速度快,玩法更新颖[52]。

而本文要研究的主体“快乐因子手作工坊”是综合型手作工坊,其主要经营的项目分类包括石膏娃娃绘画、追星系列物料制作、非遗手工等。

2.2体验经济的定义

2.2.1体验经济的发展历程

在当今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经济价值的升级从原材料到标准化产品慢慢升级成无形服务一直到如今的情感记忆,社会的经济形态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进步到如今的体验经济。因此,体验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正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商业实践中的热门话题。

从经济学视角出发,Pine&Gilmore(1998)认为体验是企业通过场景化设计(如主题公园、互动展览)提供的“可收费记忆”,即消费者是在为体验付费(如迪士尼门票溢价)而非为功能买单,并提出娱乐(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逃避现实(Escape)、审美(Estheticism)四大体验类型(4E模型)。从营销学视角出发,学者们更关注体验的多维设计,Schmitt(1999)提出“战略体验模块”(SEMs),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五个维度设计体验,而Prahalad与Ramaswamy(2004)。则主张“价值共创”(Co-creation),认为体验价值源于消费者与企业的互动(如宜家自助组装)。从批判性视角出发,Holbrook[54]提出质疑认为体验经济不过是服务经济的情感包装,过度依赖主观性难以标准化;Carù与Cova[55]则指出商业化可能导致“体验同质化”(如网红打卡地模板化),与个性化需求背道而驰。综上所述,体验经济的研究涵盖了经济学、营销学和批判性视角等多个学科领域。从经济学视角来看,体验经济强调通过场景化设计创造独特的消费体验,其价值在于提供“可收费记忆”。从营销学视角来看,体验经济的多维设计和价值共创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营销策略和竞争优势。然而,从批判性视角来看,体验经济也面临着主观性难以标准化和商业化导致的同质化问题。

第3章快乐因子手作工坊经营管理现状.......................21

3.1快乐因子手作工坊基本情况............................21

3.2快乐因子的产品策略与体验提升策略情况...........................22

第4章快乐因子手作工坊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识别.......................27

4.1数据收集........................27

4.1.1访谈设计.................................27

4.1.2访谈数据收集.............................28

第5章快乐因子手作工坊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组态分析....................40

5.1研究模型.......................................40

5.2研究设计......................................42

第6章快乐因子手作工坊顾客忠诚提升策略和效果

6.1基于传统消费情境驱动型的改进策略

在“传统消费情境驱动型”路径中,感官体验与产品体验共同构成吸引初次体验者、降低决策门槛并促成首次满意—复购闭环的核心机制。该路径通过将环境可感性(ambient affordance)与产品可及性(product accessibility)显性化,使潜在消费者在进入场域的第一时间即获得低认知负荷的积极线索。具体而言,环境设计以暖黄色主灯(3000 K)营造视觉温度,利用顾客作品轮播墙每两周更新一次,持续提供社会认同线索;同时,操作台间距保持1.2米以上,以缓解空间拥挤带来的心理压迫感,强化场所的舒适性感知。嗅觉层面则配合工作日与周末的差异性香氛策略:工作日扩散柑橘调以提升唤醒水平,周末切换薰衣草调以降低心理张力,每月更换香型以避免嗅觉适应,从而巩固气味记忆对情境—情绪联结的正向作用。触觉维度通过提供防滑手柄工具与恒温坐垫(冬季30℃、夏季25℃)降低操作不适,增强工具手感与身体舒适度的耦合体验,进一步降低首次尝试的心理门槛。

管理学论文参考

第7章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本研究在回顾和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聚焦“快乐因子手作工坊的顾客忠诚度”这一主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首先,运用扎根理论自下而上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分析并构建理论模型,识别出影响快乐因子手作工坊顾客忠诚度的具体影响因素:其次,采用问卷分析法和fsQCA相结合的方式,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探究多种因素的组态路径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构建了快乐因子手作工坊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

本研究聚焦于手作工坊消费者这一特定群体,采用混合研究策略,旨在剖析影响手作工坊顾客忠诚度的关键因素,并构建相应的整合模型。在数据收集阶段,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法,精心挑选并深入访谈了30位手作工坊的顾客,从而获取丰富且具有深度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顾客对手作工坊各个方面的看法与体验感受。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扩充数据样本量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多样性,通过系统性地收集12家手作工坊消费者在美团平台上发布的在线评论,获取了大量反映消费者真实反馈的文本数据。

在数据处理与分析环节,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对所获取的多源数据资料展开全面的编码分析。经过细致地梳理与归纳,共提炼出55个初始概念,这些概念是对消费者反馈信息最基础的抽象概括。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概念聚类与整合,归纳出22个初始范畴,这些范畴初步呈现了数据背后所蕴含的不同维度的信息。随后,运用聚类分析技术,对初始范畴进行再次筛选与整合,最终总结出7个核心主范畴,分别为感官体验、行动体验、关联体验、情感体验、产品体验、服务体验以及顾客忠诚度。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