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安全职业院校教育成本计算之作业成本法应用

发布时间:2015-03-31 15:32:49 论文编辑:jingju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根据教育部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997 年仅为 5%左右,到 2005 年达到 21%,2011 年更是达到了 26.69%。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数从 1999年的全国 161 所发展到 2010 年的 1113 所,2005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 2010 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规模要占到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2006 年的招生数据就显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人数比率由1998 年的 39.8%提高到了 53.65%,已经提前实现了一半的指标要求。种种数据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飞速,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成为高等教育名符其实的“半边天”,其发展更是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虽然国家近年来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也不断加强,但在穷国办大教育的前提下,教育投资尤其是对高职教育的投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教育规模的增长速度,也低于人均 GDP的增长速度。而且各级政府在资金安排时,更偏向于优先考虑本科院校,而本科院校已基本渡过了建设投入期进入了正常营运时期,对正处于建设高峰期的高职教育,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与财政投入难以匹配,教育经费问题成为了严重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而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普遍偏低。受规模约束,在利益驱使下,高职院校追求小而全和外延发展的现象屡见不鲜,各高校之间、甚至院系之间的资源共享都不能实现,更是加剧了高职院校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购置,造成大量资产闲置,形成隐性浪费。有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高校的一些资产使用率低,部分学校的一些教学楼、实验实训室的使用率只达到教育部要求水平的 60%,甚至全国范围内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的教学用仪器设备占到了 20%的比例。
……….


1.2 文献综述
作业成本法首先由美国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提出,他发现由于水力发电过程中直接成本比重很小、间接成本很大,从根本上冲击了按照工时比例分配间接费用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3],1952 年,Eric Kohler 在其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第一次提出了作业、作业账户和作业会计等概念。在会计史上,这是第一次把作业的观念引入会计和管理之中,因此被认为是 ABC 的萌芽[4]。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美国实业界普遍感到产品成本信息与现实相比歪曲严重,影响到了公司的收益创造能力和战略。在这种背景下,各国的研究者试图对传统成本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进行改进。Miller 和 Vollmann关注的重点在于企业生产的产品成本结构和制造业环境的变化。他们指出,在高新技术及其运用环境下,产品的数量不再是决定间接费用大小的主要原因,而公司营动过程中的各种作业,与间接费用大小紧密相关,他们将之称为“隐形的工厂”,这引导了作业基础会计这一概念的发展[5]。同一时期 Kaplan 也认为传统的成本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环境了,他们在 Schrader-Bellows 和 John Deere 案例中论证了这一观点[6]。Kaplan 在其著作《管理会计相关性消失》中提出,由于传统成本会计相关性和可行性降低,应有一个全新的思路来解决成本问题,这个全新的思路即作业成本法,它不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更是一种管理手段,在其基础上开展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称为作业管理法。由于卡普兰教授对于 ABC 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系统,被认为是 ABC 的集大成者。
………..


第 2 章 作业成本法基础理论概述


2.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成本法构建在一系列的概念基础上,这些概念是正确理解和掌握作业成本法的前提。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作业、作业中心、成本库、成本动因、成本对象与资源。作业是企业为了特定目的而消耗的活动或事项。它代表企业实施的工作,是连接资源与成本对象的桥梁。一般而言,作业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22]:1.作业是企业组织的投入与产出因果关系连动的实体,是投入一种资源与产出另一种结果的过程;2.各种作业贯穿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全过程,构成包容企业与连接外部的作业链;3.作业是可量化的基准。根据作业成本法的需要,有时还有必要确认企业不同作业层次所“驱动”的各项成本,因此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有时需要对作业作进一步的分类:按作业的层次和范围,作业可以分为四类[23]:单位作业、批作业、产品作业、能量作业;按作业增值属性划分,则分为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而且非增值作业又分为必要部分和非必要部分,必要部分虽然不能增加产品价值,但却是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而必不可少的,非必要部分则是无效作业应该尽量消除。

……….


2.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也称为 ABC 二维成本观,成本分配观和过程分析观是 ABC 二维成本观的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是纵向分析,后者是横向分析,如图2.1 所示。这种二维的成本计算模式能够为企业内、外部相关人员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的信息及时、准确、有用,可广泛用于企业的预算管理、生产管理、产品定价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等众多方面[23-25]。纵向分析计算即成本分配观,也就是作业成本计算,其奠基于“作业耗费资源,成本对象消耗作业”这两个前提,根据不同资源动因将资源耗费分别归集到相应的作业中心形成成本库,再分别以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数量为标准,把成本分配出去,对各个成本对象的作业成本分别汇总,就可以计算出成本总量和单位数量。由此可见,ABC 的着眼点是作业,将作业作为成本的核算对象,依据各项作业消耗的资源情况将资源耗费形成的成本分配到核算对象即作业,再依据成本对象即“产品”所消耗的作业量追踪到成本对象成本形成和积累的全过程。如 2.2 所示。
………


第 3 章 安全职业学院教育成本核算需求......13
3.1 安全职业学院简介 .......13
3.2 安全职业学院教育成本核算现状 ........14
3.3 作业成本法是安全职业学院发展的需要 .........17
3.4 作业成本法在安全职业学院应用的可行性 ....20
第 4 章 作业成本核算安全职业学院教育成本的实务设计 ........23
4. 1 安全职业学院教育成本核算的有关界定 .......23
4. 2 设计原则 .........24
4. 3 作业成本法核算安全职业学院教育成本的流程设计 ......25
4.4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 ........39
第 5 章 安全职业学院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保障机制.........42
5.1 力求领导层支持和员工配合 ....42
5.2 持续改进和完善作业成本法系统 ........42
5.3 开发安全职业学院作业成本核算信息系统 ....43
5.4 建立专项绩效评价体系 .....43


第 5 章 安全职业学院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保障机制


5.1 力求领导层支持和员工配合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先进的管理会计理念,对于目前管理理念、管理水平都与先进企业有明显差距的安全职业学院来说,带来的是管理方式上、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上的重大变革。现行的预算会计核算体系已稳定存在很多年,再加之事业单位虽然的有一定的类企业性,但相比于现代企业,其管理理念与方法上差距不止一点点,人的惰性会给新的管理理念、方法上变革带来较大的质疑和阻力。安全职业学院领导作为学院的高层管理、决策者,其全力支持和正确引导才能发挥其公信力,推动作业成本法在学院深入实施。学院领导的理解与支持是作业成本法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而且从作业成本法核算教育成本的实务设计就可以看出,其实施是一个立体式的巨大工程,作业、资源动因、作业动因等的确定都广泛依赖准确的调研。其在学院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学院领导的有力支持与引导,也需要全院教职员工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推进。对于管理理念和水平并不高的学院,加强对全体教职员工的培训提升他们对先进管理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十分重要。而且作业成本法本身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理念,其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深入调研和咨询,这就需要全体教职员工能理解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流程,并在调研中能提供准确的信息,用于建立系统的作业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全体教职员工全力配合必不可少。
……..


结 论


目前安全职业教育经费不足与浪费严重效率低下问题并存,探索新的教育成本核算方法提供科学准确的教育成本核算信息,提升学院经济效率与管理水平使其获得持续发展是现阶段的迫切任务,在学院实施作业成本法核算其教育成本,是一项崭新而复杂的课题。本文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与实践研究入手,首先阐述了安全职业学院目前教育成本核算中现状及问题,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其教育成本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后从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构思了该学院应用作业成本核算其教育成本的实务方案,并以 2013 年实际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最后对学院应用作业成本法提出了保障。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一是在探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理论、国内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全职业学院的成本核算现状与需求及软硬条件,认为在安全职业学院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其教育成本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是根据作业成本法“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基本原理,结合安全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构思了其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其教育成本的实务设计方案:首先根据该学院的具体情况,确定了资源项目;根据学院的机构职能,划分主要作业与支持作业;通过分析将学院的资源动因分为“终结耗费”、“专属耗费”、“混合耗费”三类,按上述分类将“终结耗费”、“专属耗费”归集到对应的作业中心,将“混合耗费”按约当教师数、学生数、仪表数等资源动因分配到各作业中心;确定以课时数、教师数或折合教师数、受益学生数或受益学生折合数等为成本动因,将各作业中心的归集的成本分配到各专业,可以得到各专业培养总成本及生均成本信息。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