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文章基于“新零售”角度,研究互联网企业并购动因及并购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互联网企业进行并购的具体策略,为其今后更好地开展并购业务提供参考意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现代科学飞跃式的进步,使得大数据分析、网络、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推动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善我们的消费体验。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脚步只快不慢,其中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企业建立的商业帝国已经蔓延至我们日常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站在更客观、冷静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接近全面普及,随之而来的就是客户增长和流量红利的逐渐下降。这意味着传统电商行业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金矿场”,市场需新的刺激。站在流量见底,用户新鲜感缺失,收益难以增长的十字路口,传统零售电商亟需一个融合线下线上零售优势的契机。
根据图1-1所展示出的数据可以看到,近十年来,中国国内网络零售市场的交易一直在快速发展,2017年的销量是2014年的两倍以上,而且随着全国通网政策的推行,不难预测未来的发展势头仍然会继续强劲。然而,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网络零售市场的交易量急剧减少,达到了32.0%的低谷。不可否认,传统的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1.2 研究内容
本文旨在通过对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领域成功收购高鑫零售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更好地解释和分析当前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并购活动的原因和潜在的风险。 本研究拟分为五部分,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 绪论。本章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及其目标,并结合实践分析,探讨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其理论基础,最终提出可能的创新思路以及本文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概述了企业并购的动因与风险的相关理论,并将其与新零售并购活动相结合,为下文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持。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并购动因、并购风险以及新零售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了企业并购动因和并购风险评估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文献进行了评述。此外,本章还对后文所使用的两种定量评估技术:层次评估法(AHP)以及模糊综合评估法进行了介绍。
第三章 新零售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并购特征分析。在这一章中,首先对新零售行业的发展和并购特点进行总结,并在与传统零售行业的比较中,充分体现了新零售业态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趋势。随后,本章对新零售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特点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更是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讨论。以更深入了解中国互联网企业并购传统零售企业背景,也对后文关于企业并购动因及风险评估进行了铺垫。
第四章 主要是对“阿里巴巴并购高鑫零售”这一典型公司并购案例的分析,通过介绍互联网企业具体的并购过程,对并购宏微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此章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部分,运用事件分析法探究阿里巴巴并购案例中内在并购动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并购动因分析模型。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高鑫零售近年来财务,非财务指标及其他指标,最后,对六大风险模块做了定量分析,并且逐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对并购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本章对互联网企业布局新零售过程中的动因和风险总结,为未来互联网企业在新零售并购之路上的探索提出相关建议。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并购动因理论
并购这一战略手段,可以让企业迅速扩张,自从全球范围内出现并购活动之后,便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普遍重视。合并和收购 (M&A) 是一种比有机业务增长更快的公司增长方式,可以成为公司加强其全球市场地位和提高竞争力的渠道。M&A是企业重组活动中的战略选择之一,可以为企业增加利润、市场控制或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竞争优势)以为面对目前“黑天鹅”事件频发的世界市场提供更多途径。所以,绝大多数学者对于并购动因都有很多研究。笔者发现,当前对于并购动因研究的发现多数可以被概括为协同效应的实现、增强市场势力、管理层的动机,乃至于合理避税等等。
(1) 协同效应理论
美国著名学者Andersen等人在1957年将“协同效应”作为一个概念引入战略管理领域,并指出,协同作用是一种对资源的卓越利用,以使企业能够更成功地适应竞争压力增大的变化环境。协同作用的一个常见说明是两个整合的单位,它们要实现的东西比单独的单位所能实现的更多。[1] 此后,Hiroyuki Itami(1987)、Grandstrand与Siolander(1990)等其他学者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扩充和研究,认为并购后公司创造的价值可以超过并购前两家公司创造价值之和,也就是达到协同效应的“1+1>2”效果。[2] 事实上,在大部分情况下,一家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并购活动都是为了达到优势互补、提高效率、谋求资本增量最大化的目的。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互联网企业高速发展,作为一种更新更轻型的产业形态和经济力量,其并购行为的动因虽万变不离其宗,但也独具特色。例如,在新零售的背景下,互联网企业争相并购与自己的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大相径庭的传统零售业,那么这种并购行为所产生的的协同效应就与传统行业的并购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产生了一些种类上的区分。具体地说,协同效应的不同可以体现在经营,管理上、财务和其他方面上。本文关于新零售环境下互联网企业收购传统零售企业动因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收购双方企业经营、运营方面的协同效应理论。该理论指导下的大量实践案例分析显示,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并购往往是通过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以达到协同效应的实现。
2.2 文献综述
2.2.1 企业并购动因研究综述
并购动因即企业并购的驱动因素,换句话说,是企业之所以要进行并购的核心动机。概括来讲,综合国内外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得知,主并企业进行并购的核心目标还是为了优化整体的资源配置,获得规模效益,最后与被并购企业携手,产生协同效应。Tamosiuniene和Duksaitelet (2009)指出,从买方角度来看,M&A事件背后有几个动机,即:
1.公司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发展壮大。特别是在受控制的市场中,并且缺少扩展到新的市场的选择; 2.公司觉得自己已经处于业务增长的中枢,因此需要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开展业务发展; 3.缺乏具有良好领导才能的管理层,并在目标公司看到良好的领导潜力; 4.缺乏获得资本的途径; 5.出现了一个新的竞争因素; 6.投资者或股东的财务需求。
Snow(2011)随后补充了一些更为具体的观点,他认为,主并企业开展并购活动的动机或许还包括:
1.希望通过扩大业务获得更多收入; 2.进入的市场或生产新的产品; 3.实现纵向一体化; 4.受益于规模经济;5.收购竞争对手公司,以增加市场份额控制。
第3章 互联网并购新零售行业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 20
3.1 新零售业含义及基本情况分析 ............................ 20
3.2 浅析零售企业跨界并购................................... 21
第4章 基于典型企业并购案例的并购动因与风险分析 .................... 26
4.1 典型企业并购背景 .............................. 26
4.2 并购动因分析 ........................................ 27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46
5.1 结论 ........................... 46
5.2 建议 .......................... 48
第4章 基于典型企业并购案例的并购动因与风险分析
4.1 典型企业并购背景
4.1.1 阿里巴巴概况
阿里巴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领头羊之一。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阿里巴巴已经形成了一个通过自有平台沉积以及端口导流,围绕其电商核心业务以及支撑电商体系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加之配套的本地生活服务、健康医疗等板块,囊括了娱乐业务和智能终端业务的完整商业生态系统。
在网络支付领域,支付宝率先占领移动支付市场,为阿里巴巴布局新零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阿里巴巴还通过与大量物流快递企业的合作,构筑起了一个完善的物流网络,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阿里巴巴在新零售这一名词被提出之前就一直默默布局,并与许多传统的零售商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推进新零售的发展。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动因分析
通过前面研究分析,文章基于“新零售”角度,研究互联网企业并购动因及并购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互联网企业进行并购的具体策略,为其今后更好地开展并购业务提供参考意见。结果发现,互联网企业开展系列并购活动的背后动机大致如下:
一、产生协同效应
在新零售的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并购产生协同效应来增强其竞争力。并购完成后的公司可以通过优化内部资源物流、运营技术等方面来提高效益。此外,通过合理的经营也有利于公司通过优势互补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综合服务。中国的互联网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并购提高资源整合的能力,如果能在此方面不断突破,将更有优势。
二、提升市场份额
在新零售市场中,企业之间在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方面的竞争一直非常激烈。通过收购和兼并,企业可以迅速扩大规模,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并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同时,中国的互联网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企业合并是获取市场领导地位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效途径。
三、开展多元化经营
正如上文所述,新零售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而通过并购其他公司,互联网企业也可以扩大其经营范围,从而降低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例如,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之后不需要重新研发外卖平台并且获取其他相关资质就可以在国内的外卖到家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具有互补经营产业的其他企业来拓展业务范围,并开展多元化经营,正如阿里巴巴对高鑫零售的收购,就能够减少电商产品和服务的单一化,开拓线下零售业务,融合线上线下,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