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基于公司治理视角,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选取2015——2023年上市公司为初步研究样本,研究了企业供应链集中度对净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影响,以及盈余质量的调节作用,并重点分析了供应链集中度抑制净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过程中,盈余质量是否起到作用,对净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起到了何种作用。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近年来,全球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及技术变革推动企业通过提高供应链集中度以降低成本、增强议价能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制造业供应链集中度较2019年上升了15%,这一趋势虽提升了短期效率,但也加剧了供应链的脆弱性。商业信用作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工具,相比于银行贷款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更具灵活性。在供应链企业进行谈判时,相关企业可以在合同中根据自身需求要求商业信用的额度,且商业信用的额度可根据合作双方关系和交易规模进行调整,除此以外,商业信用的期限可以根据具体的交易情况协商。第二,更易获取,商业信用依托供应链关系自动生成,而银行贷款的审批程序复杂,这更适合中小企业短期融资需求。第三,获取成本更低。首先商业信用不需要抵押要求和担保费用,且账期相当于无息贷款;其次商业信用通过供应链权力形成独特约束力,议价能力较高的企业维护自身利益,主动监督上下游履行约定,减少了监督成本;签订数据共享协议减少了风险评估等其他间接费用。
以上优点使得商业信用在供应链中倍受青睐,但由于供应链的脆弱性的加剧,商业信用政策制定面临双重挑战:其一,商业信用融资功能异化。企业通过延长应付账款周期或收紧应收账款政策,将资金压力转嫁给上下游,导致中小供应商资金链断裂风险上升。其二,易引发盈余管理风险。高供应链集中度下,企业可能通过调整商业信用政策操纵盈余,最终引发财务危机。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背景提出全球供应链风险在上升,商业信用政策面临双重困境,加上公司治理的缺陷会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管理风险,盈余质量则作为风险缓冲器走入视野。本文首先对新坐标目前的现状进行概括,对供应链集中度、商业信用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接着根据A股上市公司2015——2023年供应链集中度、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盈余质量、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企业成长性、固定资产占比、营运周转率、托宾Q值、两职合一度、独董比例以及是否存在关联交易等数据,研究供应链集中度、商业信用与盈余质量之间的作用路径,发现作用路径与第三章的关系分析基本一致。之后回归杭州新坐标案例,具体分析供应链集中度、商业信用与盈余质量具体作用关系,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新坐标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提升新坐标公司治理的建议。
第一部分,绪论。首先用研究背景引出全文研究的主题,接着简述了本文的意义、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本文创新点。
第二部分,相关研究基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围绕全文主题介绍了可能涉及的概念及理论。文献综述部分系统梳理了供应链集中度、商业信用融资水平和盈余质量的已有研究,最后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文献述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部分依次对供应链集中度、商业信用、盈余质量进行了概念辨析。
第三部分,新坐标现状引发思考。新坐标供应链结构存在风险、高周转率与低商业信用、研发投入激增盈余质量波动,引起对供应链集中度、商业信用与盈余质量关系的思考。
2相关研究基础
2.1文献综述
2.1.1供应链集中度相关研究
(1)供应链集中度的双刃剑效应
企业对供应链中少数供应商(客户)的依赖程度被定义为供应链集中度,其影响具有双重性。供应链集中度的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率、促进供应链协同与创新、增强抗风险能力。供应链集中度可以优化供应链企业资源配置,降低权益资本的成本(陈峻等,2015)。除此以外,王迪等(2016)在他的研究中提到,供应链集中度越高,银行信贷越高,这是因为供应链集中能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提升银行授信意愿,从而增强向银行借款能力。殷俊明等(2022)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表明,供应链集中度通过信息共享和治理机制抑制成本粘性,尤其在非国有企业和区域发展环境较差的条件下更显著.
高天宏和王小娟(2023)研究发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供应链信息的透明度,增强供应链的资源整合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有学者发现供应链集中度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呈“U”型关系,起初,供应链资源整合不足会对企业创新投资产生抑制作用;但是,当供应链集中度达到一定临界点时,协同效应会逐渐显现,这实际上会推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章铁生和陈慧,2024)。
在供应链增强抗风险能力方面,有学者发现供应链高集中度可以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褚剑和方军雄2016)。此外,高集中度供应链通过稳定合作关系减少外部冲击的影响,如宏昌电子案例显示,供应商集中度通过盈余平滑传递稳健信号,降低融资风险(贺勇和樊佳赫,2020)。
2.2相关概念
2.2.1供应链集中度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状结构,其中包含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多种“流”的集合,在这一结构中,围绕核心相关的企业,通过相关产品将上下游链接。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供应商和客户作为企业供应链的组成部分,是获取外部资源的关键渠道,供应商以及客户可以增强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随着供应链结构中参与方数量的不断增加,供应链集中度的研究意义变得越来越关键,它作为一项关键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企业在业务往来中对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依存程度。当供应链集中度较高时,企业与供应商或客户因长期稳定合作、业务流程高度熟悉,协同运营效率提高,并可通过规模经济提升市场竞争力。但供应链集中度高的企业面临诸多问题,如过度依赖核心合作伙伴,供应链脆弱性增加、企业运营风险加大、降低企业自身的议价能力,同时对专用资产转换成本的考虑,企业不得不接受更为苛刻的交易条件。除此以外,由于不同的供应商(客户)往往会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和创新思路,固定的供应商(客户)使得企业创新受限。
2.2.2商业信用融资水平
商业信用的产生是由于在买卖过程当中,买方延期支付或卖方提前收取资金形成的资金借贷关系。商业信用融资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筹措资金的能力,通过商业信用,企业可以有效缓解资金压力,降低融资成本。供应链中的各个主体在向外提供商业信用的同时,也会从除自身外的企业获得商业信用。在本研究中,企业商业信用分为两个纵向维度:提供商业信用和占有商业信用。将这两个方向与供应链中的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相结合,对得出的四个组合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全面深入地分析商业信用在供应链环境中的作用和影响。
3新坐标现状分析.............................15
3.1新坐标简介.............................15
3.2新坐标目前面临的风险..........................16
4供应链集中度、商业信用与盈余质量作用机制分析...................22
4.1研究假设.................................22
4.1.1供应链集中度对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影响.................22
4.1.2盈余质量的调节作用...................................26
5公司治理视角下新坐标问题及成因分析...........................44
5.1新坐标存在的问题分析.......................................44
5.1.1供应链集中度偏高.....................................44
5.1.2新坐标融资困境.......................................45
5公司治理视角下新坐标问题及成因分析
5.1新坐标存在的问题分析
5.1.1供应链集中度偏高
新坐标既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又属于汽车行业,汽车行业目前发展前景较好,同时该行业竞争也比较激烈。为了能够满足企业持续发展资金需求,以防止被市场淘汰,在该行业中融资方式也变得多样,商业信用融资是其中一种融资手段。为了获得商业信用及稳定企业的经营状况,新坐标会选择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关系。相较于其他行业新坐标供应链集中度较高无可厚非,然而相比于汽车行业供应链集中度均值,新坐标科技的供应链集中度远大与行业均值。新坐标科技2022年及2023年的财务报告中均指出“前5名供应商中存在新增供应商的或严重依赖于少数供应商的情形”,说明新坐标科技供应链集中度确实高于一般汽车企业。
本文通过查找新坐标2021——2023年的年报的相关数据,对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进行评价,供应商集中度用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除以年度总采购金额的比例衡量,客户集中度用前五大客户销售额除以年度总销售额的比重衡量,供应链集中度为供应商集中度与客户集中度之和的平均数,将查找整理后供应商集中度、客户集中度、供应链集中度的数据与行业均值做对比,对比结果如图5-1所示:

6研究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公司治理视角,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选取2015——2023年上市公司为初步研究样本,研究了企业供应链集中度对净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影响,以及盈余质量的调节作用,并重点分析了供应链集中度抑制净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过程中,盈余质量是否起到作用,对净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起到了何种作用。最后以新坐标为例,验证实证部分的结论是否得到支撑,并提出新坐标公司治理方面的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企业供应链集中度和净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当企业供应链集中度不断升高时,其净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会随之降低。对于供应链集中度高的企业而言,在实际交易环节往往处于不利位置,议价能力较为薄弱。因为在整个供应链里,各个主体都对商业信用有着需求,所以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不仅要面对供应商在商业信用方面的挤压,还会受到客户的类似压力。在供应商和客户的双重影响下,这类企业可获取的商业信用不断减少,最终导致净商业信用水平下降。
②盈余质量在供应链集中度抑制净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中起到调节作用。即盈余质量越高,供应链集中度对净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抑制作用越弱。不管从管理层角度看,还是外部融资的角度,亦或是企业市场价值而言,一定程度的盈余平滑有利于管理层自身利益和声誉,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同时企业提升整体的市场价值,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但过度的盈余平滑表现出来的是低质量的盈余质量,这会使得供应链集中度对净商业信用融资水平抑制作用增强,更难以获得外部融资。
③对于竞争程度较大企业,盈余质量对供应链集中度抑制净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抑制作用更为敏感。这是因为竞争激烈的企业经过竞争考验,经营能力更强、市场认可度高;重视信息披露与信誉维护;且因竞争更具合作意愿,在供应链中有战略价值,供应商和客户认可其发展潜力与合作前景,故更愿给予商业信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