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医学论文题目:中年冠心病患者NLR、LP(a)、D-Dime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发布时间:2025-08-06 22:00:54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本文探讨中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及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对象来源

本研究已获得锦州市中心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正式审批,审查编号为2024-LW-085号。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在锦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拟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并剔除数据不全及录入错误的病例,一共获得符合研究对象的患者146例。

(二)纳入标准

1.年龄40-59岁;2.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3.资料记录完整。

医学论文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信息收集

1.一般信息

通过患者入院时的电子医疗记录系统,搜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饮酒和吸烟史,以及入院时的血压等信息。

2.实验室数据

(1)每位患者在入院首日之内均完成了血液检测,检测项目涵盖了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数量(Neutrophil count,Neu)、淋巴细胞数量(Lymphocyte count,LYMPH#)、胆固醇总量(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Lp(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D-dimer、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 Acid,UA)等指标,并依据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计数来计算NLR值。

(2)冠脉造影:经本院介入室调取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影像检查结果,由本院两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心脏介入专科医生统一观察评估冠脉病变狭窄情况,记录患者病变血管情况。

结果

一、低Gensini评分组与高Gensini评分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研究纳入低Gensini评分组患者77例,平均年龄50.82±5.54岁,其中男性56例(占比72.7%);高Gensini评分组患者69例,平均年龄50.78±5.55岁,男性患者57例(占比82.6%)。在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时,包括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合并情况、吸烟史、饮酒史以及入院时的血压等指标均未发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见表4)

医学论文怎么写


二、低Gensini评分组与高Gensini评分组实验室资料比较

高Gensini评分组患者的Cr、TC、LDL-C、Lp(a)、WBC、NLR、D-dimer水平均高于低Gensini评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医学论文参考

结果.....................15

讨论......................22

结论............................28

讨论

一、NLR的炎症机制及其与CHD病变程度的关系

慢性炎症反应在冠心病的整个致病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的概念最初由Zahorec于2001年提出[33],它是由两个简单全血细胞计数参数的比率组成的新参数,已被发现在许多危重疾病的预后中比其组成部分能提供更好的结果。NLR是评估CHD严重程度的有效炎症标志物,在多项研究中被证实[34],高NLR水平被认为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冠脉事件的高风险性显著相关。既往证据表明,高水平的NLR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有显著的相关性[35],也是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hin-cap fibroatheroma,TCFA)的独立预测因子[36]。TCFA是易损斑块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其病理特征与破裂斑块的病理最为接近,是斑块破裂的前体。NLR已被证明在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37-40]。有多种途径可以阐释NLR升高与心血管事件风险之间的关系。中性粒细胞通过分泌炎症介质,可引起非特异性炎症进而导致血管壁的变性[41]。而淋巴细胞产生的促炎和抗炎因子,在组织损伤的炎症反应中起调节作用,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中调节性T细胞(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类)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抑制作用[42],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炎症与免疫反应共同参与了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加速了病变的发展。尽管不同样本群体的高NLR的特征存在差异,但研究一致表明AMI患者经PCI治疗后,升高的NLR与梗死面积相关,并且其与患者预后不良结局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43]。Núñez等[44]观察到,诊断为STEMI的个体在入院后12至24小时内表现出最高水平的NLR,NLR与心肌损伤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此外,NLR与心脏收缩力呈负相关。因此,高NLR水平被认为是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有力指标,提示炎症程度增加与心肌收缩功能显著受损相关[45]。

结论

中年CHD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NLR、Lp(a)及D-dimer呈正相关,这三种指标均为该人群重度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们对中年CHD患者冠脉重度病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三者联合预测相较于单一指标预测,能更有效地评估中年CHD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医学论文

热词

代写医学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