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景观毕业论文题目:天津市海港纪念公园景观改造提升设计

发布时间:2025-10-12 14:57:36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笔者认为天津海港纪念公园改造设计将纪念性景观设计与景观改造设计相结合,使公园能更好的满足市民的日常活动需求与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公园整体的环境品质。市民可以在这里散步、游玩、健身等,享受自然的美好。同时也了解到城市发生过的历史,在此处缅怀、哀悼与反思,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 纪念性景观的转变

纪念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包含了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这种精神活动的物质化形成了纪念性景观。纪念性景观的历史很漫长,原始社会时期的巨大的石像阵,古埃及的金字塔是最早的纪念物质化的产物,在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通过建造的巨大的陵墓,石碑,庙宇以强化与巩固神权、皇权,多采用重复、对称等古典主义构图设计方法去营造肃穆、庄重永恒的空间氛围。随着社会制度变化与科学技术发展,纪念场所不再是统治阶级的工具,纪念的对象不再限于重大事件和伟人,也包括社会公共事件及普通人,纪念景观也成为了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城市景观必须考虑经济、实用性功能,以满足现代生活的物质要求与精神需求,传统纪念性景观设计理念未考虑纪念性与民众日常活动的平衡、公众参与性与体验感,这些具有古典主义特征的传统纪念性景观与现代生活的随机性产生了矛盾[1],随着人对纪念性景观的理解和需求的改变,纪念景观也出现了当代性的转变:与日常使用结合、多功能化、注重人的体验与感受等,以满足现代城市需求。

目前我国的纪念性景观设计实践还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多以纪念性建筑为主体,纪念环境景观占比少或依附于纪念性建筑中,没有形成独立的发展体系;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都注重在纪念性的表达上,缺少其他功能,日常使用频率不高,不利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其纪念主题与内容大多以英雄伟人与政治文化事件为主,对“ 平民英雄”和社会事件的反映与表达较少。因此,有必要对纪念性景观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满足当代环境需求的现代纪念性景观的营造方式。

景观毕业论文怎么写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目的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书籍及实际建成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论述纪念性景观的定义、分类、特征、价值及景观改造设计的定位与方式,提出现代纪念性景观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为后续实践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将天津海港公园作为实践研究对象,对公园进行调研分析,找到公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采用景观改造设计的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造设计方案,将纪念性景观设计与景观改造设计相结合,增补公园中的纪念要素,增加公园活动空间的功能性,将纪念功能与日常使用功能良好结合,提升整体环境品质,使得海港公园成为一处兼具城市历史文化、纪念文化与良好休闲使用功能的城市公园,满足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使用需求,为城市增添活力。 

1.2.2  意义

(1) 理论意义

纪念性景观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纪念性景观能够唤醒、塑造共同的社会记忆,提升市民的社会认同感。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索现代纪念性景观设计的方法,研究归纳纪念性景观在当代转型的相关理论。景观改造设计已经成为城市景观建设大方向需求,改造设计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公园现存的环境问题,如空间布局不合理、设施陈旧等,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宜居、宜游、宜憩的公园环境,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将现代纪念性景观设计与景观改造设计结合,推动现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方法和理论的发展,为城市景观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2  纪念性景观与相关概念理论研究

2.1  纪念性景观的定义

(1) 纪念

在《汉语大辞典》中对纪念一词的解释为: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用来表示纪念的(物品)。由此可看出,纪念是人类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是需要通过实体物质作为媒介,以此达到对人或者事件产生怀念这个目的。因此纪念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属性。纪念是人类经过复杂思考后的一种高级的行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出现的产物,因此这种行为会受到不同时间段中的社会经济、文化风俗和政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

(2) 景观

对中国来说,“景观”一词可以说是舶来品。这一词最早在希伯莱文本的《圣经》中出现,是对圣城耶鲁撒冷美景( 包括所罗门寺庙、城堡、宫殿在内)的描述[7]。牛津词典对景观(landscape)一词的解释为“你可以在巨大的区域和土地上看到的一切,尤其是在乡村中”。虽然这个解释过于宽泛,但仍旧可以看出在早期景观更多的是指自然形成的风景。随着现代景观的发展,景观一词包含的范围逐渐扩大,除了自然风景外,也包括各种丰富的人造风景。英国景观学会将景观描述为“景观专业人士工作的所有形式的外部空间——大尺度或小尺度,城市或乡村的,硬质或者软质材料构成的”。在《景观规划设计原理》一书中说到景观是一个综合且宽泛的概念,景观是风景:土地上所有的可以欣赏的自然的造物和人造物;景观是栖息地:是人类生活在其中的空间和环境,蕴含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复杂的关系;景观是系统:具有结构和功能,有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景观是符号:景观本身记录了人类活动的痕迹,蕴含了历史、文化及精神文明在其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理解景观为区别与建筑内部空间的外部空间环境,其中包含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是一个拥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域环境的综合体。现代景观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类型与样式。

2.2  纪念性景观的分类及其特征

纪念性景观是一种主题景观,以需要纪念的主题可以分类为:人物主题纪念景观和事件主题纪念景观。

(1) 人物主题纪念景观

顾名思义是以纪念人物为主题的景观,在景观中利用景观要素介绍人物生平事迹或者功绩。被纪念的对象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或者是一类人的总称。被纪念者通常为对社会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等到人民大众的普遍认同。在毛泽东纪念园里,将毛泽东同志生平重要的事迹融合在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中,游园一遍犹如亲历了伟人的革命征途。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Princess Diana’s memorial fountain)以开放的形式鼓励人们去观察场地周围的人和活动,纪念喷泉池为圆润的椭圆形,也是鼓励人们在这个区域活动和穿过纪念池,它通过参考戴安娜王妃谦卑的生活为游客提供了和平的体验[23],表达了王妃亲和近人的形象。

(2) 事件主题纪念景观

以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战争、战役,以及特殊事件为主题事件如自然灾害,表现为着重为参观者展现历史事件,利用巧妙的空间排布进行叙事,甚至可以让参观者穿越时间的隔阂,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唐山地震遗址公园保留了被地震毁坏的铁路残骸和厂房遗迹,在残存的遗迹带着参观者跨越时间,在当下也能感受到那场地震带来的震撼与损失。

3 国内外案例分析研究 ................................. 14

3.1 纽约 911 国家纪念广场(national 9/11 memorial) ....................... 14

3.2 越南退伍军人纪念碑(Veterans Memorial) ................................... 16

4 现代纪念性景观设计研究 .................................. 21

4.1 设计原则 ....................................... 21

4.2 现代纪念性景观空间设计方法 ............................ 21

5 天津海港公园现状环境分析 ....................... 27

5.1 项目背景概况 ............................... 27

5.1.1 区位概况 ....................................... 27

5.1.2 区位自然条件概况 ....................... 28

6  天津海港公园景观改造设计

6.1  改造设计构思

在对公园现有环境进行调研评估后,保留公园中使用功能与生态功能良好的区域,如中央草坪、健身步道、生态洼地等,选取公园中林间平台景点进行整体改造设计,打造公园中的“纪念园中园”,纪念不会成为这个公园唯一的主题,而是公园中诸多功能要素之一,即保证满足纪念性的需求,丰富了人文要素,也兼顾了公园原本的城市绿地功能价值。选择公园中功能性不足的景点如观景平台景点、观花小广场景点、紫藤花廊景点、运动园,保持部分原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造设计,增加公园中的运动设施、休闲活动设施和园林小品,满足日常休闲活动需求。通过有针对性的、小面积的改造设计降低了改造的材料消耗,减少对公园其他自然环境的干扰。调整公园中的植物配置,增加植物种类和数量,优化植物景观效果,提升公园整体环境品质。

景观毕业论文参考

7  总结

纪念性景观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景观,也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理论与案例分析,总结出纪念性景观产生当代性转变的原因与当代特点,探讨了纪念性景观具有唤醒记忆、以史为鉴、构建社会认同、促进城市产业和环境发展等重要价值。归纳出现代纪念性景观设计的原则为主题明确、尊重历史、注重体验感、多元化纪念主题、具有多样社会功能、与周围环境相融合。通过空间尺度、叙事、表现手法设计,应用道路、水体、植物、纪念碑等景观元素塑造纪念空间。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以天津海港公园作为实践的对象,通过整体改造与局部改造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改造设计,对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将公园打造成一处兼具纪念功能与休闲活动使用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的具体工作如下: 

对归纳总结的问题提出改造设计方案:选取公园中林间平台景点进行整体改造,设计纪念园,纪念园中设置了下沉的纪念广场、纪念碑与纪念水环,改造后的纪念园环境与公园原有环境相互和谐统一。方案中注重景观氛围体验的设计,通过合理的空间尺度及空间叙事设计表达了纪念的氛围,运用抽象、隐喻的设计手法,结合具体的景观要素如道路,水体、纪念碑与植物等,设计了一处具有纪念缅怀、文化教育、休闲观光等功能的纪念空间。对公园中功能性不足的景点如观景平台景点、观花小广场景点、紫藤花廊景点、运动园,保持部分原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造设计,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不同的改造的方案,在观景平台景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休憩廊架与花坛,优化空间的功能性,提高节点的使用频率。在紫藤花廊景点通过置换中间的花架打开空间视野,保留了原有节点特色,同时增建花坛,在雨水花园的木平台增加座椅,优化了雨水花园木平台的功能性。康体运动园保留原有的条形座椅,拆除原有损坏户外体育设施后换新,合理应用了该节点原本有运动用塑胶铺装的特点。观花小广场拆除了部分原有树池和座椅,增加了休闲廊架和户外棋牌桌椅,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需求。对公园中的小品设施进行了调整,完善公园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调研整理、分析了公园现有植物种类,在公园现有植物的基础上进行配置调整,补充常绿植物的种类及数量,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根据改造后环境进行植物配置,丰富空间的植物层次。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景观毕业论文

热词

代写景观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