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景观毕业论文选题:市综合公园体验式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上海之鱼青年艺术公园为例

发布时间:2025-07-10 10:11:17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案例分析法为城市综合公园的体验式景观设计进行总结和补充,并结合理论基础开展具体实践项目,为今后的公园设计提供补缺和参考。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的飞跃提升,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这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催化下,公众对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的渴望愈发强烈,迫切期盼能有更多开放、可亲近、可沉浸的绿色空间。为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搭建帐篷、运动健身及休闲游憩等户外活动的需求,政府积极行动,逐步将公园草坪、林下空间及空闲场地开放为共享空间。同时,致力于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为进一步扩大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新空间提供坚实支撑。构建绿色生态,连接城市系统,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是城市规划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1.1.1  公园绿地全面开放城市综合公园品质需要提升

推动公园绿地全面免费开放;加强绿色开放空间与全天候活动的结合,根据公园绿地、休闲林地等绿色空间的区位特征,完善适合多元人群的配套设施,逐步形成全时段的开放空间。突出公园的特色化营造,结合户外体验、自然教育、疗愈身心等功能,营造具有特色亮点的城市公园。综合考虑公众需求、环境特征与文化内涵,以期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同时能够激发情感共鸣的公园景观。

1.1.2  城市综合公园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提升

城市综合公园的建设应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尊重、顺应并保护自然生态。在此基础上,应深入挖掘城市历史及文化内涵,使城市公园不仅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更是人们认识城市、感受城市的重要载体。通过城市综合公园的建设,我们能够有效地改善公众的健康生活状态,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彰显城市综合公园在城市建设与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与深远意义。

景观毕业论文怎么写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论文以城市综合公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当前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并指出我国目前城市综合公园在体验式设计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城市综合公园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从景观设计学、体验设计学、园林美学、环境行为学四个层面进行论述。研究探讨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从体验感知和景观营建的角度较为全面地论述城市综合公园体验式景观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结合城市综合公园实例,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研究理论的可实施性。最后以上海之鱼青年艺术公园景观改造升级方案,进行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目前,我国在体验式景观设计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相关成果较为有限。鉴于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较高的新颖性、挑战性和补缺性。旨在对城市公园体验式景观设计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分析与归纳,并且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而拓展部分设计理念和方法,提升城市公园的设计水平和用户体验。 

1.2.2  论文研究意义

城市综合性公园,作为面向公众开放的绿色公共领域,不仅承载着休闲游憩的基本使命,还肩负着促进文化交流与体验的重要功能,是城市居民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实际游览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公园功能单一、设施配套陈旧、活动空间规划雷同等问题。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游客与公园环境的深入互动与情感联结。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人们期待公园能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体验,满足其对健康、教育、社交等多方面需求。在此背景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必须与时俱进,深入洞察并积极响应公众的深层次需求。体验式景观设计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理念,强调通过营造多样化的互动场景,让游客能够全方位、多感官地参与到公园环境中,实现与场地、环境的深度对话与共鸣。以此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并且有效提升公园的吸引力和活力,为城市增添独特的文化魅力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城市公园概念

在《公园设计规范》(GB51129-2016)中,将城市公园精确定义为“专为公众提供游览、观光、休憩、科学文化活动及身体锻炼等功能的公共绿地,具备较为完善的设施与良好的绿化环境”。同时,《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进一步阐释,城市公园是指“城市中具备特定用地规模、优质绿化覆盖及必要服务设施,供广大民众游憩的公共绿地”。孟刚教授在其著作《城市公园设计》中,则更为深入地指出:“城市公园是专为城市居民打造,兼具实用功能的自然化游憩生活空间,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扮演着城市主要开放空间的角色,还是居民休闲游憩活动的重要场所,以及市民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关键平台。”

综上所述,城市公园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并且承担着休闲娱乐、生态保护、环境美化以及防灾减灾等多重综合功能。伴随着时代的演进、地域特色的变化、文化观念的更新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型,城市公园不断地演变和发展,成为游憩生活、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园林艺术相互融合的产物。它不仅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衡量现代城市建设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2.2  体验式景观概念

2.2.1  体验

体验是指个人通过与周围环境互动而获得的直接感觉、情感、认知和行为反应的总和。它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感官体验,通过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对外界刺激的直接感受。情感体验,与个人情绪和心理状态相关的感受,如喜悦、悲伤、兴奋、恐惧等。认知体验,涉及思考、理解、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包括对信息的解释和意义构建。行为体验,通过行动和参与而获得的经验,如操作、运动、表演等。社会文化体验,在社会互动和文化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包括与他人的关系、文化习俗和价值观等。精神体验,涉及个人信仰、精神追求和内在感受的体验。 

2.2.2  体验式景观

从本质层面剖析,体验式景观构成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一种内在且深刻的认知互动桥梁,其核心在于强调个体通过身体的直接参与及动态的感知过程来实现与环境的深度对话。在这一互动框架内,人们通过行走、驻足、触摸乃至心灵层面的共鸣,不仅获得视觉上的审美愉悦,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情感与精神的深层次交流。当个体的感知体验与景观所承载的场所精神实现共鸣,形成强烈而深刻的内在联系时,一种震撼心灵的美妙体验便自然涌现,这深刻揭示了体验式景观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独特价值与非凡魅力。

体验式景观同样扮演着检验景观设计合理性的一个角色。正如西蒙兹所提倡的,体验设计方法论的揭示,通过预设未来使用者、观察者及服务提供者的视角,与之进行虚拟的互动体验,我们可以对项目的功能配置、建筑形态与场地环境的和谐共存关系进行更为全面且深入的评估。这一方法倡导设计师摒弃传统设计的固有框架,转而以人的体验作为设计的核心要素,将景观视为一个生动且能够与人进行深层次互动的有机体。通过缜密的策划与布局,创作出既满足美学规范,又能深刻触动人心、引发情感共鸣的景观杰作,从而为城市空间注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丰富其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3 体验式公园景观案例分析 ................................ 14

3.1 莫斯科扎里亚季耶公园........................ 14

3.1.1 设计理念 .................................... 14

3.1.2 体验式设计分析 ..................................... 15

4 城市综合公园体验式景观设计研究 ......................... 27

4.1 综合公园体验设计的营造策略 ......................... 27

4.1.1 互动景观设计 .......................... 27

4.1.2 空间序列设计 ............................ 28

5 城市综合公园体验式景观的设计实践 ............................. 40

5.1 场地解读 ................................ 40

5.1.1 基地概况 ............................. 40

5.1.2 自然条件 ...................... 41

5  城市综合公园体验式景观的设计实践

5.1  场地解读

5.1.1  基地概况

(1)项目背景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原则,以保护优先、量质并举,在增加生态空间规模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注重生态功能和内涵品质的提升。上海之鱼青年艺术公园的建造旨在推进上海公园城市建设,把上海逐步建设成为公园中的城市。在持续推动“公园+”建设,不断完善公园的内在品质和管理服务能级,通过免费开放、延长开放、提升品质、拓展功能、促进融合共享等方式,为市民们创造更宜居、宜游的城市公园。上海之鱼位于奉贤新城核心位置,通过大地雕塑的手法,形成金鱼造型的人工湖,青年艺术公园作为上海之鱼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约13万平方米,提升改造后希望成为市民公共休闲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奉贤新城规划依据上海市奉贤区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地块建成有助于构建奉贤特色的“城、水、林、田、园”绿色生态体系统,建设“生态园林城区”,凸显奉贤“低碳、生态、智慧、宜居”的城市特征,实现“绿色奉贤、生态奉贤、宜居奉贤”的总体目标。本地块位于奉贤新城骨干绿道和城市公园的重要节点上,对完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建设全市绿地发展有重要意义。

景观毕业论文参考

6  结论与展望

当今城市公园的迅速兴建伴随着生态发展的规划而来。城市综合公园,不仅是连接城市绿地空间的重要节点,还具有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重要作用。除了需要满足公众基本的休闲、游憩活动之外,更多地要融合城市特色,在设计时注重打造公众精神体验上的享受。使得人们更愿意待在室外空间,感受自然美、融入自然美。综合公园体验式设计要结合城市公园的教育、审美、环境保护和休闲等功能价值,为游人提供娱乐、教育、休闲和审美的不同体验[48]。综合公园的体验式设计理论是科学的发展的,它融合了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体验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并借助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辅助手段,深刻影响着城市公园景观的创作实践。总结出其设计特点要在同时满足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五感体验基础上,结合空间序列变化,注重游览路线的衔接,将空间功能的多变性作为设计的重点,融合城市地域特色。注重人与景观空间的互动与交流,在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园景观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营造出能够吸引人们参与和互动的体验型景观设计,并期望逐渐成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的发展趋势。使得人们在这个风景容器中,能够即刻斩断自身与周遭尘世的纷扰纠缠,或可让作为理性的、计算的、效率的当代人瞬时复归到一种丰沛的、溢满的、想象性的诗性本色,从而在内卷化的时代精神下,不同程度地恢复那久已麻痹的感知能力和情感活力[49]。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案例分析法为城市综合公园的体验式景观设计进行总结和补充,并结合理论基础开展具体实践项目,为今后的公园设计提供补缺和参考。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论文遗憾之处有:一、对数据分析的结论不够全面和深入;二、体验空间的变化路线影响人群游园体验的资料不够丰富。希望在今后通过更多的实地设计案例,更加精细化地进行该研究和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体验式设计既要满足大部分游览者对于公园景观的需求,更要关注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充满人性化关怀的景观设计,进而达到人与景观空间、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景观毕业论文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