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采购管理探索——基于供应链管理

发布时间:2012-10-24 15:41:58 论文编辑:ya6310
1.EPC项目采购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CIPS关于采购的定义:采购是一个由组织机构的单位实施的过程,不论是作为一种职能还是作为集成供应链的一部分,它既要负责以最有效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采办或协助用户采办合适数量、质量和价格的货物,又负责管理供应商,并由此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企业共同的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在EPC项目中,其含义是根据EPC项目目标的实时需求,获取设备、材料、代写项目管理论文技术、服务等资源的过程,该过程通常包括采买、检验监督、运输(物流)、合同管理等分过程。
物资采购对于项目管理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主要取决于物资采购的如下特点:①物资采购的主要职能是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项目目标;②采购成本在项目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一般为30%~60%;③工程建设中的物资采购与制造业不同,设备多数为定制产品,标准性及通用性较差;④每一项目的物资采购都有其独特性;⑤设计和采购阶段的重叠,会增加诸多不确定因素。
传统EPC项目中物资采购工作项目管理硕士论文的重点是与供应商之间的产品交易,通过供应商的多方竞价,并从中选择最低价作为合作方。但是这种短期行为的采购模式存一些缺点。
 
2.传统EPC项目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1)采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或缺乏有效沟通而导致采购风险增大。传统采购工作流程的首要任务是供应商的选择,在这一过程当中,采购方及供应商出于自身利益、知识产权保护、争取贸易关系当中的有利因素等原因,致使双方有意隐藏相关信息。在这种模式下,供应商与工程公司之间不完全信息的博弈增加了采购管理的风险。
(2)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供需双方相互工作的沟通及协作效率低下,工程公司很难参与供应商生产过程管理。对于工程公司而言,无论对设备性能、设备质量还是交货期的控制,大都采用结果控项目管理职称论文制的方式,即主要依靠采购部门在物资接收时的开箱验收工作来实现质量的事后主控,只能作一些简单的验证性控制,很难进行实质有效地控制,而这种缺乏深度合作,又受利益驱使的交易行为,其质量控制的可行性较差。被动的控制方式为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增加了项目风险。
(3)供需之间的合作关系是针对项目的单次交易,竞争多于合作,增加了采购运作中的不确定性。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需双方的关系是短时期的合作,因项目的不同而时有更改。基于业务层面的短期合作,缺乏战略上长期合作工程项目管理硕士论文的协调性及精密度,所以协作的主要事宜是解决事务性问题,致使合作双方没有更多时间来提高各自核心业务的效率。同时,交易纠纷及抱怨也频频发生,从而增加了供需运作中的不确定性。
(4)采购和管理的成本高、效率低。当前EPC项目采购中 分 散 的 采 购 模 式(各 项 目 部 及 分 包 商 各 自 采购)、采购工作流程不够规范统一,产品标准不完善,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差异较大导致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另外,项目资金周转率低,大量的库存以及过多的单证操作(询价单、报价单、订单、到货通知书、物品签收单及发票)等因素均增加了采购成本,降低了采购管理效率。
(5)用户需求响应迟钝。项目参与各方缺乏协同工作的信息交流平台,信息交流效率低下。如在工程项目发生设计变更或建设进度调整时,采购方较难改变已有的订货合同,不能同步对变化作出应对,这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使工期延误。
(6)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易滋生商业腐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买方市场的形成,很多工程公司在采购环节存在大量不规范行为,缺乏严格的管理机制和约束制度。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短期行为严重,商业腐败行为丛生。
 
3.EPC项目的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的定义为:“供应链是组织机构的网络结构,通过结构中上行(上游)正向和下行(下游)反向的衔接,以不同的运作过程和业务活动,产生最终用户获得产品和服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价值。”通常由4大核心支柱构成,即实物供应链、财务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和信息供应链。
(2)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菲利浦(Phillip)则认为:“供应链管理不是供应商管理的别称,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Mentzer等人认为,许多已公开发表的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可以分为3大类:管理哲学、管理哲学的实现和一套管理流程。供应链作为一种管理哲学有以下3个特征:①把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的一种系统方法,并且用这个方法来管理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商品库存的整个流程;②战略性的方向,目标是共同合作努力,将企业内外各种运作能力和战略潜力加以协调,并会合成统一的整体;③着眼于客户,为客户的价值创建独特和个性化的资源,以客户满意为目标。
(3)EPC项目供应链的特点。EPC项目的生产过程包含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阶段,具有一次性、临时性、目标唯一性、目标之间不均衡性、多变的资源需求、柔性组织等属性。这些属性决定了EPC项目供应链有着自己的特点:①EPC项目要求必须先有业主然后才能进行生产,是典型的订单式生产,产品的用户具有二重性,既是项目的发起者又是使用者;②EPC项目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它与各供应商的关系经常随项目的变化而变化,供应商关系的管理难度较大。
(4)EPC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EPC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以项目为核心,设备供应商、材料供应商、设计分包商、施工分包商、监理及业主等相关方之间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项目建设所需资源管理为主要内容,整合各方资源和利益;以信息共享为平台,管理相关物流及资金流,实现项目招投标、设计咨询、物资采购、工程施工、竣工验收、项目移交等不同阶段的高效协同合作,形成最优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最终降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总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
 
4.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模式的优点

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模式是一种订单驱动的采购方式,采购流程如图2所示,是一种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模式。该模式更有利于质量的事前监控,不再以遴选供应商和比价为主要工作,同时由于库存量少,且供应商参与采购管理,从而减少了采购部门的工作负担。与传统的采购模式相比,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标准的行为规范,相互合作、分享信息,共同分担风险和分享收益。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EPC项目供应链上的各相关方在标准的业务流程下充分整合资源、精密协作、有效沟通,所以能及时对用户作出反应,采购与供应的重点在于协调各种计划的执行。
(2)运作过程的集成和整合,大大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是面向过程的作业管理,简化了采购工作的流程,采购的主要职能是集成和整合内、外部各种资源,为实现精益生产(施工)提供保障。文献提出了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数学模型。
(3)合作伙伴间建立和保持长期友好关系,同时服务于客户。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工程公司能致力于其核心业务。EPC项目所有的进度、技术、质量、成本、设备、材料等需求信息均可快捷准确地传送至供应商,供应商亦可及时作出反应。
 
5.开展EPC项目采购的建议

(1)与EPC项目供应链上各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上,一改往日竞争中的一次性关系,采取长期合作、相互信任的战略伙伴关系。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以后,供应商以优惠的价格为EPC项目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分包商从总体目标和长期利益的角度以提供高质量的分包服务为己任。因此,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顺利实施的支持和保障,文献从目标相容、相互信任、冲突解决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构建伙伴关系和维护机制的建议。
(2)建立标准、统一的行为规范,以满足质量控制的 要求。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性能、附加功能、可靠性、耐久性、合格性、服务性、可采购性等特性,质量的控制和改进对买卖双方来说是持续存在的挑战。为此,供需双方之间紧密合作,遵循共同的行为准则(即标准)是必需的。标准是用来规定和建议商品与服务的性能、质量的最低水平,以及在给定的环境下运行的可选条件。要实现精益建造和满足质量控制就必须对供应链管理制定严格、可行的标准。此类标准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供应链上各相关方工作流程标准,另一方面是各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标准。
(3)物流服务外包。EPC项目物资供应方所在的地域较为广阔,物流服务外包既是一种减少成本的方法,更是一种减少管理风险的选择。它减少了管理时间,可使工程公司专注于核心业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4)电子化的供应链管理。电子化的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电子化的内部应用,简化并优化EPC项目所涉及的整个供应链,建立电子信息系统,实行电子数据交换,并和各电子市场相连,在整个价值链上实施电子化的供应链管理。电子化后,物资采购价格的透明度和网上的竞争性大大提高,商品和服务的采购效率能大大提高,进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采购方和供应方形成紧密的连接,在生产进度、生产计划、生产质量等方面与供应商广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