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贫困治理长效机制探讨——以河北省D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2-05-14 20:11:42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本文探索农村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实现脱贫人口稳定脱贫,防止新的返贫问题,缓解农村相对贫困。脱贫攻坚战结束后,农村面临的贫困问题有所不同,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农村贫困治理长效机制构建过程中面临贫困对象、治理主体、后续保障和政策相互协调问题。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2020 年底,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在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得到消除。①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一方面,脱贫攻坚的胜利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的彻底解决,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少民众处在贫困的边缘线上,他们有的是刚刚脱贫,有的是因为重大疾病、教育等问题濒临贫困,仍旧存在返贫风险,这种现象在农村显得更加突出。另一方面,绝对贫困解决后,相对贫困问题、返贫问题等贫困治理困境呈现,农村贫困治理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国家、企业、社会需要共同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应对此类问题。

到目前为止,乡村振兴战略也已经实施将近五年之久。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重视贫困问题的有效解决,贫困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农村的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这就要求建立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

农村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发展差距,近些年来,这种差距逐渐拉大,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让每一个人共享发展成果,需要实现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贫困治理的有效解决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提高农村人口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农村的贫困问题。

1.1.2   研究意义

在理论层面,本文通过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贫困治理问题,探析新时代下农村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文章结合多元协同治理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多元主体贫困治理机制、贫困人口内生增长机制、可持续保障机制、乡村振兴与贫困治理的协调机制四个几个层面提出农村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丰富农村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的理论研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关于贫困产生的原因的研究

国外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要早于国内,关于贫困原因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则在其文章《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认为收入水平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对此,他提出了“低水平均衡陷阱”,在该理论中,他认为受人口增长的影响,欠发达国家在发展前后都会拉低收入水平,以此推动全国发展,陷入贫困“陷阱”。只有发展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才能摆脱贫困。美国经济学家杰米逊•哈里在其《贫困及其恶性循环》一书中指出贫困导致贫困,现实的贫困会导致生活现状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加深贫困,并且会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主要是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造成了农业部门劳动力收入水平低,非农业部门收入水平高,并且两个部门发展程度呈现的差距也很大,造成了贫困的产生。Lewis 认为贫困群体落思想文化后于社会主流价值,这些贫困群体在落后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指引下采取的生活方式会导致贫困的产生,实质是强调文化会间接导致贫困。冈纳•缪尔达尔认为,不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这是造成国家贫困的原因,但是,发展中国家内在的社会结构是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

1.2.1.2   关于消除贫困的对策

针对贫困问题的解决,舒尔茨提出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如加大对农村人口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大教育的投入资本,通过人口素质的提升来提高生产效率,推进经济发展,减轻贫困。阿玛蒂亚•森认为人的发展能力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他提出要通过发展人的可行性能力来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增强谋生能力。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在该理论上,受作者当时所处的政策环境,马尔萨斯比较反对救济式的扶贫,他认为该扶贫无效,兼顾物质和道德层面的扶贫才能帮助人类最终解决贫困问题。罗森斯坦•罗丹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提出治理对策,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强对各部门的投资,以此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解决贫困问题。①上世纪中期,外国学者赫希曼强调富人对其穷人的带动作用,他提出,通过富人不断投资的方式发展经济,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加其家庭收入。②纳克斯提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由于政府管理不到位、相关投资少,因此,他认为解决贫困问题,要加强政府自身的管理,同时积极投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历来备受关注,乡村建设关乎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农民生存,为此,国家审时度势,在 2017 年十九大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分为三步:第一步,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基本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建立。第二步,到 2035 年,乡村振兴获得决定性进展,我国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第三步,到 2050 年,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①2021 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要继续将“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广大农民过上幸福生活。乡村振兴的实施是全面的,要求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实现城乡的真正融合发展。

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的贫困问题有重要联系。虽然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胜利,但是,这只是阶段性胜利,贫困问题一直存在人类社会,农村的贫困问题根深蒂固,一直困扰着农村的发展,因此,有效解决农村的基本贫困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是要求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全面振兴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的生活环境不断美化,所以,乡村振兴战略又是解决农村贫困治理问题的途径。这就要求把农村贫困治理的工作置于乡村振兴背景之下,促进乡村振兴与农村贫困治理的融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建立农村贫困治理长效机制。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协同治理理论

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最早提出协同学,他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多个系统构成,既有自然系统,也有社会系统这些系统相互影响,协同理论是运用数学模型来解析不同系统之间如何转化的,发现其中规律,并将其推广到其他领域。①协同治理论是治理理论中的一种新的理论模式,是自然科学中的协同与社会科学中的治理理论的交叉理论。协同治理由“协同”和“治理”两个词组成,简而言之,“协同”一词指系统内部不同要素遵循一定规则或规律,共同达成一种有序平衡的状态。②“治理”一词指公共组织、私人组织、个人采取一定行动,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处理公共问题的过程。

协同治理承认政府的公共权力中心地位,但是,协同治理理论强调发挥社会整体的力量。协同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要素在公共事务的参与中加强相互配合,并且,发挥多元主体的各自优势,进行有效治理公共事务。协同治理的本质在于协调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互动性、协同性和有序性,这是符合当前社会各种利益群体并存、利益关系多元化的现实情况的。④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协同治理是个人、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不同利益主体得以调和并且采取共同行动的过程,其中既包括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促成协商与和解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协同治理理论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多元性、协同性、公共性。首先,多元性是指治理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政府、企业、个人、社会组织,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多元力量,勇于承担治理责任,不同主体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提高治理效率。其次,协同性是指治理主体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各个主体不是互相独立或割裂的状态,而是在发挥自作用的同时,促进整体的协调,达到治理的最大效率。

第三章   D 县农村贫困治理的现状调查 .......................... 16

3.1   D 县调查说明 ............................... 16

3.1.1   D 县县情特点 .................................. 16

3.1.2   调查样本选取 ......................................... 17 

第四章   D 县农村贫困治理长效机制构建的困境 .............................. 25

4.1   农村人口内生增长动力不足 .................. 25

4.1.1   受教育程度偏低 ................................ 25

4.1.2   缺乏脱贫致富主动性 ............................ 26

第五章   农村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构建的路径 ................................ 34

5.1   建立农村人口内生增长机制 ................................... 34

5.1.1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 34

5.1.2   扶贫与“扶志”相结合...................... 35

第五章   农村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构建的路径

5.1   建立农村人口内生增长机制

农村人口的自身内生动力不足,这对其参与农村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构建造成了一定阻碍。在内生增长理论中,学者罗默和卢卡斯提出了经济增长源自知识和技术的贡献,认为要扩大知识积累,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农村贫困治理中存在的主观条件限制正是因为一些村民知识水平有限、脱贫意识不足、缺乏相应工作技术。因此,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建立农村贫困治理长效机制需要加大人力层面的投入力度,建立人口内生增长机制,提高村民内生动力和自身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因此,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提高农村人口的脱贫意识;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增强农村人口致富能力。

5.1.1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对贫困的认识不够,缺乏致富的基本学历和能力,这种内在的限制条件严重影响了农村贫困治理的成效。保罗•罗默在其提出的内生增长理论中,认为经济的增长得益于一些内在因素的作用,其中,其倡导发展教育事业,通过人口素质的提高,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在新时代下,要发展农村教育,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农村人口的内生增长能力,一方面,相对贫困会持续存在,要不断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防止代际贫困的传递,另一方面,现有相对贫困户、建档立卡户、边缘易致贫户大多素质水平不高,要加强科学知识和相关政策的普及力度,鼓励村民参加继续教育,提升农村相对贫困户、建档立卡户、边缘易致贫户的素质。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怎么写

结语

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以 D 县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了解 D 县农村贫困治理的现状,根据调研情况,发现 D 县农村贫困治理长效机制构建的困境,这些困境在中国农村地区贫困治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由此,本文探索农村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实现脱贫人口稳定脱贫,防止新的返贫问题,缓解农村相对贫困。脱贫攻坚战结束后,农村面临的贫困问题有所不同,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农村贫困治理长效机制构建过程中面临贫困对象、治理主体、后续保障和政策相互协调问题。农村存在很多边缘易致贫户,一些人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另外,贫困治理主体主要是政府,政府进行顶层设计,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但是,社会力量缺乏,影响整体治理效率。观察农村贫困问题,发现农村贫困治理之所以依旧需要重视,是因为农村贫困存在脆弱性,不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另外,乡村振兴与农村贫困治理密不可分,但是,在现实状况中,二者却存在协调程度低的问题。

贫困问题的长期性决定贫困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农村作为贫困治理的重点,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农村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在结合调研情况和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当重视当前处于贫困边缘和非稳定脱贫以及其他相对贫困人口作用,激发内生动力。另外,农村贫困治理要结合协同治理思想,发挥政府、企业、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实现优势互补,整合社会资源。在发挥多元主体力量的同时,注意农村贫困的脆弱性,解决返贫和相对贫困问题,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形成贫困治理的坚实基础。最后,在整个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要促进贫困治理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结合,建立二者的协调机制,共同推进农村发展。

脱贫攻坚战结束后,一系列新的贫困问题产生,贫困治理工作还要继续开展,本文认为国家应该立足新的贫困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因此,本文结合目前的政策背景和案例分析,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农村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为农村的贫困治理工作提出新的路径,并希望为农村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真正建立提供实际意义。但是,由于笔者能力和学识的局限,在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研究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笔者在未来还会继续关注农村贫困问题,增强自身能力,在结合实际和借鉴前人经验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争取为中国农村的贫困治理实践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