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思考

发布时间:2022-05-05 21:55:55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毕业论文范文,笔者认为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道德需求,同一种道德需求在不同语境中其内涵和价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道德建设的主题是否与时代相契合,是否与人民需求相一致,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如是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永远在路上”,对于新时代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永无止境!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境遇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它是基于道德领域存在的一系列时代问题而提出的。从世界范围看,虽然社会主义发展态势向好,但同时也承受着来自资本主义的更大压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遏制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对我国展开各种形式的意识形态攻击,国内外思想领域各种社会思潮和错误论调沉渣不时泛起。就国内来看,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道德建设总体向好,人民群众的道德素养及社会文明程度得以极大地提升。但同时,资产阶级腐朽道德思想也趁机进入我国,并不断侵袭渗透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在我国呈现出更具隐蔽性和诱惑力的价值样态。另外,由于近代以来我国传统道德发生的断层未能及时得以填补,人们在道德构建及践行中不时出现裂痕,突出表现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遭受质疑及功用被削弱。而当道德本身的裂痕遇到错误社会思潮及论调的误导以及资产阶级道德的侵袭时,各种道德问题也就开始随之呈现出来。

一、思想领域各种社会思潮和错误论调的泛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道德观念的激荡,理想信念虚无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爱国主义抽象论、狭隘民族主义等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和错误论调沉渣泛起,对新时代道德建设构成了严峻挑战。

(一)理想信念虚无论

自马克思提出“资产阶级统治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将胜利”之后,西方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敌视和攻击就从未停止。随着国内社会利益分化带来的思想多元以及人们对共产主义形而上学的理解,主张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虚无缥缈的论调沉渣泛起。就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论调:一种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实现是遥不可及的,因而共产主义是不值得坚持的理想信念;一种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违背人性的,根本不具现实性,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毫无意义;还有一种认为理想信念太过崇高,信仰什么都无关紧要,握住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从本质上看,“理想信念虚无论”是实用主义、犬儒主义等思想的具体体现。支持者们以僵化的理论思维和实用主义的视角看待共产主义,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而放弃了对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利益的追求,不能不说是短视的。从哲学视角看,“理想信念虚无论”是一种不可知论。由于该论调对共产主义真理性作形而上学地理解,在不自觉中陷入了不可知论的怪圈。“理想信念虚无论”极大消解了人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信心,如不及时加以驳斥,将进而动摇共产主义事业。因为无论是对过程曲折性的夸张还是对结果未经检验的论断、抑或是赤裸裸的实用主义的叫嚣,这些否定共产主义的理由看似攻击性不强却迷惑性十足。一旦人们认为共产主义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是无用之物,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大厦将被这种“理想信念虚无论”推塌,人们将陷入信仰失落的境地。一旦人们为共产主义奋斗和牺牲的精神不复存在,共产主义的实现也就真的变得遥遥无期了。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

考察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除了要从时代境遇中寻找需要回应的现实问题之外,更要注重从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视角阐发其理论根基。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对以往思想的批判继承基础之上,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在继承前人的优秀道德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认真思考后得出的科学结论,是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理论在新时代的最新表达。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理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主张将道德放到现实的生产方式中进行研究。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展开批判,“彰显出其道德批判精神的道义性和科学性,避免了重蹈空想社会主义只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单纯的外在伦理批判的覆辙”①。总的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功能的阐释构成了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一)道德起点:“现实的人”

区别于以往道德哲学家们的“抽象的人”,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的人”为道德起点。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对任何一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身处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自己,而非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②。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纯粹的人”,而只有“现实的人”。任何个体都活动于现实实践关系之中,是“具有感性的、单个的、直接存在的”③“有血有肉的”④人。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展开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道德的非人道性和虚假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了资本家对工人进行剥削而又试图掩盖的虚假道德:“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 …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一切智力的、精神的和道德的发展却被可耻地忽视了”①,他呼吁工人“挽救自己的人类的尊严”②。可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带来的人的异化只能带来“不完整的人的道德”,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可能产生“真正的道德”。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内容构架


第一节  理想信念:道德建设的“定盘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道德建设所作的重要论述很多,结合时代发展也提出诸多新论断。习近平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提升到关涉国家民族政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并赋予了理想信念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还将理想信念的研究视野拓展到个人与社会结合上,主张理想信念教育与中国梦相结合,并提出新时代理想信念衡量的客观标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信念观在新时代的生动呈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理论。

一、将“理想信念”提升到“精神之钙”“总开关”的战略高度

关于理想信念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多次作过强调。他指出:“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①,这一论断具有经典意义,对信仰力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尤其可贵之处在于,习近平所强调的“信仰的力量”并非对精神力量的抽象夸大,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阙之下强调精神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同时,习近平将理想信念提升到关乎政党生死存亡和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补钙论”“总开关论”“纽扣论”“压舱石论”“总钥匙论”等经典论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补钙论”与“总开关论”。

(一)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以贴近群众的生动语言深刻揭示出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视为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进而提出经典的“补钙论”:“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① 在“补钙论”中,习近平将理想信念的主体定位于中国共产党人,侧重就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员精神有机体的支撑作用做出阐述。习近平把人的生命元素“钙”以及身体疾患“软骨病”引入政治生活领域,形象地说明了共产党人补足理想信念之“钙”的重要意义,以及缺乏理想信念而患“软骨病”的严重危害性②。

习近平将人类有机体的核心元素“钙”引入共产党人理想信念领域,形象地说明了理想信念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信仰缺失的现实危险。在他看来,人的生命需要钙元素的支撑,在人的精神世界中也应该有一种“钙”来支撑,而起到这种支撑作用的“精神之钙”就是理想信念。众所周知,人类有机体主要构架骨骼就主要由钙元素组成,而人体钙质的缺乏首先导致的就是骨骼的疏松无力,随之是整个生命有机体的行动障碍。理想信念对人的精神有机体亦是如此,作为人类精神构成的重要元素,理想信念与价值理念、思想观念等一道构成了人类精神的核心部分——“思想”。理想信念的缺失导致的首先是思想的软弱无力,随之引起的是精神的引领障碍。并且,钙元素存在于机体的这种潜在性与非直观性,恰恰与理想信念之于人的精神机体高度一致。钙元素充足时,人的生命有机体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一旦钙元素缺乏,人将出现抽筋、无力等各种症状。理想信仰犹如钙元素一样,也存在于人的精神有机体之中。理想信念坚定时,人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一旦理想信念缺乏,人的精神机体就会各种不适并以各种社会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政治变质、经济贪婪、道德堕落及生活腐化等等,最终个体将失去安身立命之所。


第二节  爱国主义:道德建设的“主旋律”

爱国主义是“人世间最普遍、最持久的思想情感,是每个人在伦理、文化和法律意义上需要恪守的一种基本规范”②。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③,激励着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地奋斗向前。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使其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本质体现、路径方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为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

一、爱国主义的本质体现: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⑤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我国传统社会的爱国主义是家国一体政治结构下的道德义务,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行动,新时代爱国主义则是一种包含了爱国、爱中国共产党和爱社会主义在内的综合情感①。习近平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本质定位于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爱国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一)热爱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的重要表现

爱国主义不仅包括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而且包含对自身所处政治共同体的认同,进而囊括了对建立和领导该政治共同体的阶级的拥护和爱戴。新时代爱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的“爱国主义”以一种异于民众的主导力量所不同,无产阶级爱国主义主导者的政党性质决定了党的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及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都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党的根本宗旨,不仅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且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继续走向下一个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综上可见,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是贯穿爱党与爱国主义的“红线”,拥护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就是真正的爱祖国、爱人民。

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和本质要求 ..... 108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 ................. 108

一、基本特征:“四个统一” ............................................... 108

(一)民族性和时代性统一 ............................................. 108

(二)广泛性和层次性统一 ............................................. 110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重要贡献和价值意蕴 ..... 132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重要贡献 ................. 132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 132

(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道德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 133

(二)对中国共产党道德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 134 

第五章  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路径 ............... 156

第一节  加强理想信念建设,把握道德建设的方向 ................. 156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 ................... 156

二、加强对理想信念渺茫论、共产主义过时论等思潮的批判力度 ........................... 160


第五章  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路径


第一节  加强理想信念建设,把握道德建设的方向

理想信念是个体、政党的立身之本,也是国家民族的发展之基。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人是缺乏目标的迷茫人,一个缺乏理想信念的政党是软弱无力的政党,而一个失去理想信念的国家民族,将失去前进的方向,更加谈不上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我们党历来重视理想信念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理想信念建设提出许多新论断,明确了理想信念建设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位置。习近平认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决定着人们思想道德乃至国家民族发展的方向。中华民族发展至今所得成绩得益于强大的精神动力,但是尤为重要的是凝聚其中的理想信念。进入新时代,我们的道德建设仍然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向前推进。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

我们的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道德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也是全体人民道德素质提升的题中之意。其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尤为关键,这是由经典原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位置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①,加强对经典著作的学习,有利于我们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一)抓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的重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理想信念的生成是一个知情意信行的客观过程,从认知到情感共鸣才有相信,之后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促使思想持续稳定地转化为行动。这个过程是一个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化于心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将自身意志力外化于行的过程。这个过程兼具内化和外化且内在地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这个体系的第一步首先是认知。只有理论上清醒,信仰才能够坚定。“没有理由的信仰是盲从;没有真理性的信仰,往往陷入迷信。”②而盲从的信仰以及迷信都不是真正的信仰。从心理学上来说,盲从行为在一遇到新知识或者新诱惑时,很容易发生改变,盲从和坚定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相反的两极。由此,我们要避免理想信念的盲从性和虚幻性,就必须“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③。

习近平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要求党员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强调以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学习重点。一方面,习近平认识到理想信念动摇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方面出现了问题。他指出:“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④。当前我们有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其他的原因固然也有,但是最根本还是由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和方法不坚定。理论要想清醒,就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尤其要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毕业论文范文怎么写


结语

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探究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发展,归纳概括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内容、特征、地位、价值,目的在于将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于新时代道德建设这一伟大实践,将新时代道德建设的理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价值滋养。 本文通过对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探讨,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1.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道德学说、中国共产党人道德建设理论基础上的,其内生动力源于人民对美好道德生活的需求,也是在当今国际国内两个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道德领域问题的强有力回应。

2.习近平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围绕道德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内容涵盖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以理想信念为方向指引、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传统美德为精神滋养、以社会主义道德为行为遵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

3.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和本质要求。其中理论特色呈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统一、广泛性和层次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以及思维系统化、内容大众化、方式生活化、视野国际化等鲜明特色;在本质要求上,“四个要求、三个理念、四个指向”贯穿该重要论述的始终,为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原则遵循。

4.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蕴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价值标准、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为新时代社会全体成员,特别是公务员、教师、青少年道德建设提供了基本价值指向。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