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开展高职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4-15 21:58:58 论文编辑:jingju
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向来以理论教育为主,而实践、技能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得到教育者足够的重视,对于双创教育的研究落后于国际其他国家,目前仍有许多学校、家长的思维定式还以读好书、谋求稳定工作为主,高校就业困难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难题。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曾指出:“在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以高职院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认识高职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高职院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途径,从而提升高职院创新创业人才的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高职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随着人们逐渐对新世纪新的挑战和变革的充分认识,大家逐步认识到双创教育在当前高校教育中不容忽视。“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它强调了受教育者开拓精神与能力的重要性。高职院校要将双创教育和职业专业教育相结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者。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相对较弱。在当前就业压力如此大的环境下,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

 

2创新创业背景下的高职院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2.1高职院学生特点
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的学生文化基础略差,学习适应性能力不强,在进一步专业能力的提升上潜力有限,而当前培养出的高职院学生技能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从而导致高职院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出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路。当前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张扬、乐于表现、自我意识强,对社会认识不足,在高校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勤奋刻苦的精神远远不够,毕业后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型过渡需要较长时间。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学校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保护其自尊心、自信心,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重视在创业过程中团队的沟通和协作,注重培养创业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要进一步重视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创业能力的培养,努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毕业生的能力需要。

 

2.2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院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高职院的人才培养战略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也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定位。高职院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为研究点,让学生形成多角度、多侧面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尝试在工作岗位上的不断创新,提高岗位价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岗位创业人才、提升岗位价值的能力将成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方向。

 

3构建具有高职院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途径

 

3.1准确定位教育目标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学校和家庭是生活范围,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不足,对于想创业的毕业生来说,商业经验缺乏、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等等等问题都是制约着他们的因素。有些毕业生虽然有着较大的创业热情,但并不是每个毕业生都具备了创新创业素养。因此,在高职院教育过程中,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使他们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在今后面临就业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创业还是普通的就业。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更多的培训课程和机会,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这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3.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切实可行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保障才能完成,从组织机构到研究机构,从实施到实践等多方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要对双创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明确,将双创教育渗透到各专业的课程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环节中,重视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在创业园开展的各项创新创业活动在经过学院有关部门认可的情况下,取得的各项创新成果、创业项目可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分互认。

 

3.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院双创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一环。高职院双创教育需要补充以工作要求构建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为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方面,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有机结合,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双创精神,并细化创业能力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做到目标明确,最终实现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上,在紧紧围绕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全方位、多层面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社会相关行业、企业开发新课程、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拓展学生的创新视野。通过实践环节,切实激发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调动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与潜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创新创业的乐趣。

 

3.4搭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通过各种情境式主题实践课程进行的实际创业实践,积累创业实践经验,加强学生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为也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场所,如参观中小企业、访谈成功创业者,从而切实了解企业从最初的创业到后期的经营方向和状况、管理方式等,学生还可参与企业的成本核算、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全过程,深化学生对创办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真实感受。
创新创业教育是将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紧密结合的教育教学过程,完善双创教育制度与理论体系,及时完善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及实训教学,更好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目标,保证创新创业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要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需要。

 

3.5开展体验式创新创业活动
以创业创新社团的形式积极开展活动,加强双创教育宣传,带动校园双创文化建设,潜移默化把校园周边环境同双创教育紧密结合,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激励创新创业精神。由于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缺乏真实环境与条件,通过创业情境模拟的方式可以很好填补高校创业教育形式。此外,工科专业可以结合商科专业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开展“行业订单”、“生产型实训”等模式,建立校内实体公司,成为学院与当地公司合作创建的商务贸易实践平台。学生在“校内公司”实践,是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的创业计划,也是步入社会前的真实演练。

 

3.6其他形式
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科技创业园等场所,通过学生在创业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观察学生的决策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指导学生开展创业行动,进行创业实战。构建大学生科技创业园,以苏州国际教育园区为例,各高职院校发挥高校各自优势,形成国际教育园内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协同机制,营造良好的区域性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我省其他高职院校较为集中的地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在网络化时代,学生可以尝试开设网店的形式,借助网络平台在网上创业,形式简单、可操作性强,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体验创业过程及网店运行情况,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业经验。

 

4结束语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对于高职院毕业生来说更是处于相对劣势。因此在高职院校里要加大力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毕业生的就创业能力,构建具有高职院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和途径,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以高职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高职院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和途径,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增强就业稳定性。在这一创业过程中,项目运作及资金来源等问题也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积极支持并配合管理机构开展创业服务的工作。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