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开展农民培训研究

发布时间:2015-05-21 11:36:40 论文编辑:jingju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要实现国家富强,应尽快补齐农业的短板,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这是我国实现中国梦最稳固的基石。广大农民群众实现的中国梦,更是中国梦的支撑点和突破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和农民培训问题,连续十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确定了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明确了开展农民培训的的重要性,要求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强调,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1。农民培训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培训教育研究的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2。中职教育长期的学历教育办学模式面临着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利用资源推进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如何利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工作;如何利用中职的师资、地理条件优势在农村一线,做好新型农民科技指导与培训;如何把国家对中职教育投入的资源合理分配到为“三农”服务,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出台,更加明确了中职教育参与农民培训的任务和要求。中职学校的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一系列试点,为推进中职学校参与农民培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二、 文献综述
纵观我国农民培训教育发展,建国初期关于农民培训教育研究,主要有:宋洁在《建国初期农村扫盲运动的特点》一文中对解放初期,高达全国人口比例80%以上的农村人口,文化落后的现实进行分析,提出文化落后对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一个不利因素,为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党领导了一场扫盲运动,为广大农民通过技术革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条件,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迈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初的步伐3。李文静,谢佳奇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因探析》一文中提出,建国初期农民培训教育主要是为了巩固党的执政资源,夯实党在农村组织基础的要求,通过教育提高农民思想觉悟,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4。由于历史原因,建国初期农民培训教育主要是以扫盲教育和思想教育为主,对这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改革幵放以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转移,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离开土地,进入城市,挑起了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大梁。农民培训的任务更加艰巨。农民培训的研究得到恢复并迅速发展进来。新型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个时期,农民培训的研究的文献有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秦风艳在《城乡统筹中农民工职业培训政策实施问题研究》一文中,对农民培训政策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制度环境、强化政府行为及构建政策保障体系是确保政策实施的关健5。李静,张红在《职业院校参与农民培训的思考与对策》一文中,从办学经验、学校数量、教师队伍、办学层次、公益性质、学员分布等六个方面分析了职业学校从事农民培训的优势,提出从国家方面健全农民培训的法律法规,构建培训经费保障制度,从职业学校方面实行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整合教育培训资源、颁发培训证书、加强宣传引导的方式推进职业学校开展农民培训。
………..


第一章中职学校开展农民培训的概述


—、中职学校开展农民培训的内涵
查阅辞海,农民解释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民在传统意义上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他们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长期或专门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生产劳动,为社会提供农业产品。在我国从计划经济时期对于农民这一群体形成特有的解读。其重要标准是从农民的身份化角度出发的,在人口户籍管理上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具有农业户口的通称为农民。计划经济从体制上限制了农民的流动,把农民与土地紧密联系。但改革开放后,国家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因此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劳动力转移而从事其他行业生产的,这类特定人群,被称作“农民工”,这些以暂住人口的身份居住在城市,从事着非农工作,但我国现有的政策仍残留着计划经济的印迹,这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真正享受城镇户口所带来的同等的就业与社会保障。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鉴别和影响农民身份与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在研究数据的提取上,国家统计数据体现这部分人口仍然以农民身份体现在统计数据上。因此本文将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及从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中脱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列为研究对象。
………..


二、中职学校开展农民培训的必要性
从我国农民受教育情况现状分析,2011年底,全国总人口 13473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有65656万人,占48. 73%。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3年,系统接收职业教育的农民不到5%。2008年2月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 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 5%;髙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 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 2t\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对中国2010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统计,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5. 7%;小学文化程度占24. 4%;初中文化程度占52. 4%;高中文化程度占12. 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4%\虽然整体文化程度略有上升,但是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仍在80%以上,农民整体素质的偏低减缓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镇,其职业角色的变换,具有掌握新职业技能的需求,利用中职学校幵展农民培训,是解决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再培训再就业的重要手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8万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33. 6%;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30. 3%;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6. 1%'7。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 9%。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 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 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 1%。在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8.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直接影响了现代化农业的建设,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就业成本,进而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进程。
…………


第三章中职学校开展农民培训存在问题......... 21
一、政府执行职能不到位......... 21
二、学校培训理念未树立......... 21
三、培训激励机制不完善......... 23
四、组织宣传工作不深入......... 23
五、培训评估体系不健全......... 24
第四章加强中职学校农民培训的对策......... 25
一、政策到位、经费落实 .........25
二、理念到位、宣传落实......... 26
三、目标到位、培训落实......... 28
四、监管到位、责任落实......... 31
五、服务到位、成效落实......... 31


第四章加强中职学校农民培训的对策


—、政策到位、经费落实
政策的作用重在引导,通过加强政府指导,制定、完善农民培训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落实其执行状况,进一步理顺农民培训体制,加强政府统筹,政策引导,调动行业、企业、社会团体支持中职学校农民培训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把农民培训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加强组织领导,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支持政策。在农民职业培训上,美国1862年制定了《摩雷尔法》、英国1889年制定了《技术教育法》、法国1960年制定了《农业教育法》、德国1969年制定了《职业教育法》等。从多数发达国家看,都通过立法措施支持农民培训,明确农业职业培训的地位和内容及培训资金投入办法,规定了参与单位、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法律形式规范、协调农民培训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2010年8月我国首部地方性农民教育培训法规《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出台,推动了地方性农民教育培训法规的制定,促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发展轨道。通过相关的法律条文来保证农民培训政策的顺利实施。

……..


结语


关于中职学校幵展农民培训研究一文,通过长期的培训实践和认真调研,总结农民培训存在的经验教训,认真查摆中职学校在农民培训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查找文献、实地调研、比较分析发现,影响中职学校农民培训工作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执行职能不到位、学校培训理念未树立、培训激励机制不完善、组织宣传工作不深入、培训评估体系不健全等。对中职学校农民培训工作研究在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五到位五落实”的措施,通过政策到位、理念到位、目标到位、监管到位、服务到位五个到位,经费落实、宣传落实、培训落实、责任落实、成效落实五个落实,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培训能力,规范中职学校培训办学。最终达到参训农民真正受惠的目的。本文在研究分析农民培训存在问题上,提出相应对策。不仅进一步规范中职学校开展农民培训,达到为农惠农的目的。同时也深化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在培训教育中学习发展职业教育理念,更好地做到校企合作,明确中职教育、培训目标,对中职教育改革也有一定帮助。本文提出的相应对策,由于受学术研究水平限制,在对农民培训研究上还存在不少欠缺,由于本人长期以来主要是在行业、系统内部组织开展农民培训教育工作,对全国农民培训情况更多的是通过统计数据分析,难免出现片面与不深刻。但如果能为农民培训的健全与发展提供启示与帮助,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