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社会价值观教育体系——基于高校政治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5 16:02:52 论文编辑:yangcheng
导 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与国内环境发生着复杂的变化,随着各国间文化交流程度不断加深,西方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不断涌入到我国,猛烈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尚未定型的思想,给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再加上,长久以来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过于重视专业知识灌输,而轻视传统道德文化熏陶与沟通内化的教育方法模式,目前已经难以应对时代环境的变化,高校价值观教育方法亟待通过创新与发展来取得新的突破。  
古人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①,好的方法是价值观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当前价值观教育既有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所有的内容必须通过方法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因此,如何把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科学无误地传授给受教育者并内化为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这就是方法的问题。再丰富的教育内容也离不开方法这一中介因素,方法之于价值观教育犹如一座桥梁,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蕴涵着前辈们大量为人、处世、修身、治学、安邦等方面的深邃智慧,而且还有许多独特的价值观教育理念、原则及方法,对于新时期不断充实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实现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创新,有着极大地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因此,在当前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必须不断革新调整当前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只有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价值观教育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增强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笔者以跨文化比较研究视角切入,把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和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方法结合在一起研究,以期从中得到有益的方法借鉴与启迪,寻找当前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出路,进而改善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全面增强价值观教育效果。....................
...................

 

第二章  价值观教育方法比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价值观教育方法比较研究的基本理论 

 

(一)价值观教育方法比较研究的理论依据 
在价值观教育方法的比较研究中,只有以马克主义理论、教育学理论作为指导,才能加深对价值观教育的认识,更深层次地探讨当前价值观教育方法与传统文化中价值观教育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1、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统一性体现着事物的共性,而多样性则体现着事物的差异性。世界是由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事物组成,他们在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区别中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相互之间具有同一性和特殊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相同性和差异性,也正是这种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为事物之间进行比较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为价值观教育方法的比较研究提供了的理论依据。 
首先,价值观教育方法作为一种教育技能,是有共性的规律可循的。不同国家、地区的价值观教育方法,抑或同一国家、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教育方法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同时,由于同一个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基因是血脉相连的,具有传承性,决定了即使在不同时期,也存在有某些共同的价值取向、思维、行为模式、教育方法等,这是价值观教育方法相同性的一面。 
其次,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特点决定了它是同中有异的。在不同国家里,由于国情、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存在差异是
显而易见的。而即使在同一国家里,由于不同时期受其时代的局限性,阶级利益以及社会的客观条件、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也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总之,价值观教育方法既要受到当时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又要受到价值观教育规律及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制约,这是价值观教育方法存在差异性的一面。 
因此,通过比较教育来纵向了解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吸收前辈们在漫长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加深对价值观教育方法的一些
规律性问题的探索,有助于我国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
.....................
 
第三章  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共性分析................................17 
一、核心价值观的选择............................................17 
二、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共同点.....................................19 
第四章  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分析与批判.............................22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内涵比较..........................22 
二、价值观教育方法的模式比较..................................29 
三、价值观教育方法的批判性分析...............................36 
..........................................

 

结 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方法面临着复杂社会环境越来越严峻的考验。环顾世界,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如何使高校价值观教育方法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增强其科学性、适应性、艺术性及实效性,从而顺利完成价值观教育的任务,是各个国家及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总在不断探索的一个永恒主题。 
中国传统社会在价值观教育方法上,家庭、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教育合力体系。一方面侧重教育方法的艺术性,通过“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与环境熏陶,为人的价值观形成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十分注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人的主体性,实现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互动,突出价值观教育的内化沟通,强调道德修养的实践性。这些方法上的优势使得传统价值观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对中国传统与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从中寻求二者的异同之处及其优势与不足,立足于当前时代的特点与要求,批判地学习与借鉴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方法,从而不断充实与完善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体系。创新是高校价值观教育方法发展与完善的根本路径,也只有认真继承与借鉴传统的优势并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才能实现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发展与完善。
  鉴于本文的文献资料收集难度,尤其是对传统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相关研究十分少见,加之本人的学识与认识水平有限,对传统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理解和把握还有所欠缺。本文仅是对传统与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方法比较进行的粗浅研究,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均比较有限,传统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精华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提炼与借鉴,还需要在今后学习中不断深入研究。文中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2]  马列著作选读,哲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 
[3]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论语》 
[7]  《孟子》 
[8]  《礼记》 
[9]  《近思录》 
[10]  《汉书》 
[11]  《资治通鉴》 
[12]  《史记》 
[13]  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修养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4]  郑仓元,何建华.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变革与构建[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15]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