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教学效率偏低的原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1-12-20 10:03:11 论文编辑:硕士论文代写

 

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及对策
一、正确估价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实效性
(一)德育的名称与内涵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称为德育,是1988年原国家教委在讨论准备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的一次委办公会上确定的。在这之前,德育都被称为政治思想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随着十年内乱的结束,党的政治工作中心转移到精神文明建设上来。到1988年已过了十年,我国社会已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就中小学教育来说,对中小学生不仅要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还要进行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显然,原来称之为政治思想的教育就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所以应改称之为德育。在1988年中共中央发的14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又指出:“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这两个提法虽不尽相同,但内涵是一样的。就一个人的品德结构所应包括的总体内容来说,它应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的统一。所以,我们所说的德育指的就是包含着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这四个方面的教育。
(二)德育实效性的含义及历史回顾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是指通过德育活动,收到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提高的结果,它既指其立竿见影的显性效果,又指渐变的、一时难以显现的隐性效果;既指局部的、表面的量变效果,又指整体的、内在的质变效果,并集中地体现在青少年一代思想品德的发展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50余年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也经历了50余年的历程。在这50余年中,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所走过的道路是十分曲折的。在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就十分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在1952年,教育部规定的中学德育目标是:发展学生效忠响的异向、异质、异步矛盾突出。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它具体的表现在:其一,信息环境的开放性和难以监控性,极大地减弱了学校德育的可控性。其二,多元信息、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念的交汇和冲突,增加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其三,信息网络的“黄色”文化和网络犯罪现象使学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其四,痴迷信息网络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其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的国民公德和刚毅、勇敢、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到1958年,国家又明确提出要用工人阶级的阶级观念、群众观念和集体观念、劳动观念、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教育学生。对中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虽然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体系还没有形成,但提出的一些基本的目标、内容、原则和要求是符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的。但是,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逐渐成为全国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中小学德育工作也不例外。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反修防修教育提得越来越突出。到十年内乱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更是被严重扭曲。当时虽然中央没有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文件,但培养千百万坚强可靠的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的“高、大、空”的德育目标和“运动式、成人化、一刀切”的德育工作方式,使正常的德育工作成为“左”倾路线的附庸和帮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十年动乱的破坏,学校教育同各行各业一样进行了拨乱反正,使德育工作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羁绊。1988年,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94年,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正式颁发了《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2000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12月,又颁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这一系列的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开创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逐步构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的德育工作的新格局,使中小学德育工作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符合中小学生成长的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正确估价目前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实效性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比过去任何时期都巨大的成就。它表现在:首先,有中央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系列正确指导思想。其次,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德育工作的一系列有力措施。第三,我们拥有了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关于德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拥有了改革开放以来德育工作积累的一系列的丰富而新鲜的经验。第四,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青少年学生逐渐孕育形成了许多崭新而进步的道德现象,如重时间、讲效益、开拓进取、参与竞争、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等等。可见, 20多年的德育改革成绩是主要的,经验不可否认。但目前,学校德育实效性偏低,甚至无效,青少年学生的问题严峻,也是不争的事实。弄清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是我们在新世纪加强德育工作的前提和依据,也是继续深化学校德育改革的出发点。
二、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使中小学德育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社会转型始于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的改革,使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改革以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72—的特点是单一制。在单一体制下,人们的观念也比较单纯,思想容易统一。目前市场经济建立,打破了单一制,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多样化成为我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国社会转型的这一特点,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大一统观念让位于多样化观念。大一统思想在价值观上就是整体本位,服从组织的观念。现在这种价值观在逐渐淡化,因为社会的统一性已不存在,社会组织本身也多样化了。在社会中,以社会主义为原则的主流价值观和各种与社会主义原则相悖的非主流价值观并存,在主观上动摇了人们原有的单一观念。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在社会中的同时发展,造就和培养了各个利益集团和个体,在客观上又加强了社会价值观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观念多样化的本质是观念的个性化,因而出现青少年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这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四个突出特点:即兼容性、主体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这些特点是与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在个体中的反映。今天,时代变化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但学校仍在弘扬绝对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念。在多元化的价值观社会里,学校德育与社会影响时而融合、时而冲突。“个人本位”、“功利主义”的价值标准与“大公无私”的价值标准成为矛盾的特点。在冲突中,中小学生陷入迷惘,而学校的德育工作观念又明显地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不与时代合拍,这样自然导致德育实效性偏低。为此,我们必须调整德育整体结构,构建适应形势发展的德育新理论、新框架,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忽视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过分依赖于学校,而忽视家庭教育在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对青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紧密结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系统工程。从思想品德教育这个系统工程来看,家庭教育是这个系统工程中最基础的部分。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从0岁开始,婴幼儿期是道德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学前时期,孩子是在父母的教育下长大,在小学和中学时期,更是在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下学习。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道德总是由习惯养的。一个人的幼儿时期,是养成习惯(道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陶冶气质、修养品德、锻炼意志的最有力、最重要的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为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抵制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调动社会教育的积极因素,而且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使一个人终身难忘,受益无穷。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儿童和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对善恶、是非、美丑的判断,能够在耳熏目染中远离邪恶和犯罪,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高尚的品德,能够在诱导感化中获得向善的品行。所以我们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然而,在此期间,我们的家长更注重的是儿童的养育和智力开发,并提出了智力开发从0岁开始的口号,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使儿童的不良品质在孩提时代就形成了,到学龄期再进行纠正和教育,结果是事倍功半,德育低效,甚至无效。在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中,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夸大了学校德—73—主导作用,相对来说却忽视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家长把教育子女的责任过多地推卸给学校,越来越依赖于学校,学校越来越多地承担了本应属于家庭教育的责任,必然导致力不从心和软弱无力。
(三)学校德育目标定位的偏移德育目标的定位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多年来,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我们的学生刚踏进一所学校的校门时,循规蹈矩,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却变得越来越难以驯服,违纪事件的发生多出自高年级,几乎是与年纪增长成正比例。究其原因是与我国学校德育目标长期以来存在着的“高、同、空”现象分不开的。“高”就是指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越超现实,追求美好的理想,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和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实际;“同”就是指共同化,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空”就是指德育目标一般化,缺乏明确要求和具体指标。德育目标的“高、同、空”现象,必须带来德育内容、方法、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导致德育实效性偏低。学校德育目标的定位,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序列上出现了“倒金字塔”的现象,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接班人,而到了大学阶段,却还在评选“文明学生”、“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我们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而“共产主义接班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是这些年来教育界、伦理学界、文化界、社会学界的研究者都在考虑的问题,就是在既符合中国的实际,又考虑到全球一体化的背景条件下,探索如何确定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
(四)德育方法的僵化造成学校德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之一是学校德育方法的僵化。在德育实践中缺乏探索和创造性,长期停留在任务式的工作水平上,以完成常规工作、应付书面考试为满足。德育方法单一化,相当多的教师仍以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为主。教育中片面追求知识的传授和获得,满足于单纯的、特定的价值准则和传递,使德育仅停留在道德知识ABC的宣传和伦理谈话上,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实践环节,忽视德育的实践体验性特点和品德的情感、意志、行为习惯因素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以致形成知识型的德育实效,使一个学生只有关于某种精神的充分知识,却没有了这种精神本身。在实践中表现为一些学生政治理论考分很高而实际政治表现极差的现象,不少学生形成了言行不一、说是一套做是一套的“双重人格”。再加上说服教育法运用不当,其实质是一种强制灌输教育,忽视学生是道德修养的主体,引起学生对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的排斥,结果只能迫使他们做什么、说什么,不做什么、不说什么,却不能让他们想什么、不想什么。
(五)社会信息化的负面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外界多方面信息源的影响下而形成的,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统一家庭教育影响、学校教育影响、社会教育影响下而形成的。然而在客观现实中,很多时候会出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不协调,甚至会出现相悖的状况,这也是造成学校德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之一。而对这种德育实效性偏低,人们又主要归因为学校的教育不好,而忽视家庭、社会和大众传媒的影响作用,这是不公平的。当今世界,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中的某些消极影响势必产生碰撞,社会影响与学校德育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真谛。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深入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价值观念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开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正面临着一系列深刻而又沉重的变迁。今天,学校主流德育内容与学生自身“亚道德”体系的冲突日益明显,社会全方位的信息源和校园内几十年相对不变的德育教材产生巨大落差,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和束缚重重的传统德育观念难以接轨等等导致的德育实效性偏低的问题已越来越无法回避地摆在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三、改善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的对策
(一)转变德育观念,树立现代德育观德育工作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德育观。第一,从封闭式的德育观向开放式的现代德育观转变。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信息选择功能和文化整合功能,使学校德育能够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主动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从传统的防范型德育观向主动发展型德育观转变。传统防范型的德育,企图在孩子与社会现实生活之间筑起一道围墙,让他们按照成人的意愿成长,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在复杂开放的信息社会中,面对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经济利益,面对多元文明、多元思想意识、多元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现实,我们要积极主动引导青少年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主地选择高尚道德和健康人生道路,促进他们主动地健康地发展。第三,从传统灌输德育概念向促进学生发展道德能力转变。传统德育以灌输德育概念为主,忽视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能力的培养,不少青少年往往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此,养成青少年良好的道德行为,帮助青少年提高道德能力已刻不容缓。第四,确立德育社会化观念。社会信息化使社会成为无围墙的大学校,现代德育也就逐步从学校转向社会。各级政府和社会各部门要积极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干部、各阶层人士和家长都要自觉地以自己的良好的形象成为青少年的社会道德楷模。
(二)明确德育的时代定位,实现德育目标的层次化和具体化学校德育针对性的强弱,是其实效性高低的决定性条件。而衡量德育针对性强弱的核心指标,应看它对受教育者现实问题的关注程度。从现代学生每天面对和关注的问题的类型来看,政治性问题所占的比例有所降低,而生活问题所占的比例则明显升高。无论就德育的价值特性或存在特性而言,把德育政治化的做法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土壤和发展条件。在改革开发已有20多年的今天,德育不仅仅应关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同时也应用较多的精力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新生活。教育目标既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也要有具体的规定性和层次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教育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是通过各个不同的阶段来逐步实现的。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在这一目标下,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进一步落实德育目标。如:在小学可进行初步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在中学进行公民基本要求教育,后半段(高中)进行稍深的世界观教育,使德育工作目标不断深入、具体、细致、便于操作。所有这些教育的内容,都是着眼于形成青少年健全的人格、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提出多层次的目标看起来好像是降低了德育标准,其实不然,它更接近当前社会的现实和实际,其要求更明确和易懂,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丰富德育内容,构建新体系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的核心。中小学德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的内容必须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内容要具体,强调一个“小”字。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小学生,因此必须从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出发,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要从学生坐、立、行、走开始,教育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我们的德育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直观;要求要明确而不含糊,具体而不抽象。其二,内容要贴近实际,讲究一个“近”字。德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为此,德育内容要适当增加符合时代精神的新观念和新规范。如:市场经济观念;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观念;竞争的观念;民主和法制的观念;创新意识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使中小学德育在新环境下既能适应于社会公德的需要,又能服从于社会发展和满足学生心理素质完善的需要。在安排上,也要将原来的“倒置”状态理顺。采用由个人及家庭、进而推及社会,由行为教育推及到理论教育的方法,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正确、稳定的知———行结构。由具体到抽象是构建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新体系的一个原则。因而,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之初,加入基本的行为习惯教育和爱的教育,并以此入手,向深层次的心理品质教育延伸,向高层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扩展,将养成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和理论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同步发展,成为道德品格完善的新人。
(四)改进德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新的教育工作方法应与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德育观念的开放性相吻合。将传统的家长式、命令式改为朋友式,将自上而下的注入式改为双向交流式,将包办代替式改为自治、自理、自教式,以多样化、现代化的方法促进德育效果的达成。教师的启发诱导、耐心交流是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佳方法。通过教师科学地安排各种活动,依据学生生理、心理、思维发展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指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结合,会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中小学生思想单纯,但波动较大,教育工作者可将德育方法心理学化,进行心理咨询,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树立生活的勇气。面对社会性的大系统,教师利用多元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训练、社会实践、多项思维,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将德育效果延伸至课外,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方法对于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也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转变了,德育工作才更有吸引力、说服力和生命力。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必然会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强大的相互促进作用。预防和矫治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要积极开展和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能健康地成长。要通过自主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性,克服依赖心理;要通过志向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克服惰性心理;要通过乐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开放心理品质,防止心理封闭;要通过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和谐的心理品质,克服心理失调,预防心理变态;要通过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抗压性心理品质,克服心理脆弱。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防止和纠正两种片面性的认识和做法:一是把心理问题当成思想道德问题来处理,导致心理问题的德育化;另一方面把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只看做是心理问题,用心理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六)提高教师素质,发挥主体作用教师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体,其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思想素质,乃至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过程中,必须依靠全体教师的努力,切实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要强化教师的“灵魂工程师”的意识。所有教师都要通过多种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都应当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不同的角度努力做好德育工作,齐抓共管,把德育工作落实到位。要切实加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力度,教师的道德水平应高于其他社会群体。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师教育工作,端正教师的思想认识;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德、智融合的工作积极性,把德育工作全面而深入地开展起来。
(七)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现代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与家长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家长必须更新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有在人格上与子女平等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父母与子女之间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关系,为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人际氛围。其次,家长必须改善教育方法,要教育家长摒弃“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才”等陈腐观念。再次,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上进。家长自身良好的素质和形象本身对子女就是一种无声的鞭策和要求,是一种教育氛围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不仅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和各基层社区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
(八)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中小学德育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学校要抓,教育部门要抓,同时更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要改善学校德育软弱无力的境地,就必须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做为学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目前,社会现实对中小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方能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生活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0] 13号)精神,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教育,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都应通力协作,主动配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政府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由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共同构建的德育网络,实现整体育人的目的。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