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物流论文范例:基于动线型SLP方法的X仓储超市布局优化探讨

发布时间:2025-11-23 23:01:00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物流论文,本文从超市管理者视角研究仓储式超市布局的优化问题,根据顾客的购买清单及购买行为进行动线分析,优化超市布局来引导消费者行进路线,通过增加消费者购物时经过的商品区域数量,同时减少无效距离,提升购物效率,从而达到刺激消费进而提高仓储式超市销售额的目的。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伴随着电子商务和线上超市的兴起,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传统的网络购物中,规模大、服务态度好、品种齐全的大型超市或商场将更受消费者欢迎。仓储式超市是一种较新的商业形式,它通过对货物的大量储存和销售手段进行经营,奉行低成本、规模化的销售战略。所以有很多仓储式超市应运而生,但由于有些仓储式超市布局不符合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很多中小型仓储式超市面临着竞争力低等情况导致陆续关店。合理的仓储超市布局不仅能够带给顾客良好的体验,还能吸引消费者增加回头率,不断增加消费者数量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增加企业利润,所以本文旨在基于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基础上对仓储式超市的布局进行优化,以此提高消费者购物满意度,进而增加销售额。因此,本论文重点探讨了仓储式超市的储存特性与消费者购买行为之间的适配性问题,旨在通过优化布局设计提升消费者对仓储式超市的满意度,从而推动销售量增长并提高营业额。

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动线型SLP方法与消费者购物行为习惯相结合,建立模型并求解,并将其应用到仓储式超市实例上,对仓储式超市内部进行布局优化,并且运用eM -plant建模软件进行仿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这方面的理论。

(2)现实意义

一个企业较低成本地获得回头客的方法便是优化超市布局,一个良好的、科学的超市卖场布局可以使消费者有良好的购物体验,从而提升消费者的购物忠诚度,增加企业利润。仓储式超市是一种集仓储和销售为一体的运营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商业大厦,其营业空间更侧重于对物品的储存,其空间形态也更具工业性质的特征,类似于一个巨大的仓库。但是,对货物进行仓储同时销售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突出仓储功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顾客的消费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科学的布局可以实现仓储超市补货和顾客行动流的双重优化,分区域地实现经营管理上的精益管理。通过降低道路拥挤率、降低超市人工成本为目标,在减少拥堵的同时尽量让顾客经过多的货品区域来增加顾客购买的可能性。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仓储式超市发展与研究现状

物流论文怎么写

仓储式超市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种集仓储与销售于一体的新型零售业形式,是当今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一种零售形式。仓储式超市与一般的超市有着本质的区别。仓储式超市普遍采取的是统一采购,统一经营,统一定价,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的大型连锁经营模式。仓储式超市的货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能为顾客提供“一站式”的购物需要。它既可以让消费者在每一次购物中都以最低的价格满足购买需要,又可以让顾客的每一元钱都能购买到物美价廉且高质量的产品。

最早在二十世纪国内学者开始对仓储式超市进行研究,主要侧重于仓储式超市的室内设计与功能设计。朱晓明(1997)主要研究仓储超市的室内设计,分别从经营模式、重点布局以及结账方式进行研究,他提出仓储式超市要防止商品像仓库一样进行堆积,要注意设备布置,形成重点布局,以及注重广告的宣传[1];张勇(1998)分别从仓储式超市的场地选址,内部的平面布局以及整个建筑设计三方面进行研究,阐述了仓储式超市发展的必然性[2];刘颐佳(2008)根据实地调研,总结了大型仓储式超市从起源到发展,以及经营模式和整体的建筑形态特征,并着重研究了商业空间特性与客户行为适应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与方案[3];刘玉春(2008)对会员制仓储商场进行研究,以麦德龙为例提出了在中国发展可以采取的策略[4]。

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

2.1仓储式超市概述

2.1.1仓储式超市的起源和发展

在我国,仓储式商场又被叫作仓储式超市,目前比较被认可的定义是指以经营生活资料为主的,实行储销一体的,以低价进行销售、实行量多优惠,能够提供有限服务的零售业态(其中有的采取会员制),其内所售商品种类齐全,满足顾客一次性购足的需求,商品结构主要包括食品(包括生鲜等)、家庭用品、文具等。在经营方式上采取仓库式陈列,开放式货架让顾客自选。目标顾客有中小零售商、以集团为单位购买以及有交通工具的消费者为主,建筑选址一般位于交通便利或者城乡结合的地方,建筑整体装修简朴、实用,并在外部设有大规模的停车场[3]。

第一家仓储式超市万客隆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由荷兰的一个集团建立,因为其独特的经营方式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比较繁荣的发展,直到现在其分店已经开到了欧洲和东南亚地区。仓储式超市首次在我国出现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1989年在台湾地区出现,1993年广客隆作为仓储式超市第一次在大陆地区出现,虽然在我国出现时间较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但很多大中型城市都有它的身影,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是我国大型商场之后的又一种发展热潮。

网上数据显示,全国的仓储式超市包括大型小型已经超过4000多家,分布地区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到二、三线城市,大连目前的大型仓储式超市有山姆超市、宜家、麦德龙等,小型的有X仓储超市、饭饭1080平台仓储超市以及第九库仓储超市等,这些超市都有很多家连锁店。

2.2动线型SLP分析方法

2.2.1传统SLP方法的局限性

SLP方法的全称为系统布置设计,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个方法主要运用在公司的工厂设施规划中,成为设施规划的主要方法。这个方法可以很大的提高设施规划的精确度。传统的SLP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首先收集与分析五种基本元素的原始数据,分别是Product、Quantity、Route、Services、Time,简称为P、Q、R、S、T;之后计算在规划过程中各个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相关性分析(定量)和非物流相关性分析(定性),之后将两者结合进行综合相互关系分析,得到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图解。得到图解之后根据研究对象想要达到的面积和目前的可用面积,绘制出作业单位之间的面积相关图解,去除各种影响因素之后,结合约束条件得到初步方案A、B、C,对三个方案进行优缺点评价,最后确定一个最优方案。SLP方法运用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后得出综合得分,得分越高说明此区域与其他区域的联系越紧密,应该把这个区域放在布局的中心位置,得分越低说明与其他区域的关系不紧密,规划时可以将其放在边缘位置。所以可以通过区域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区域之间的联系紧密与否。

但在企业布局规划的计划中,不仅仅只有物流关系的分析,越来越多的非物流关系问题也要考虑,所以传统的SLP方法有以下几点局限性。首先,现代企业的生产特点是基于市场订单需求来制定生产计划,大多属于拉动式生产,但传统的SLP方法是针对计划推动生产的方法,所以在现代的企业发展特点上满足不了企业的发展需求。其次,企业的布局规划需要结合企业未来的物流战略进行安排,根据企业的发展做出及时的调整与变化,但传统SLP方法采用传统的系统布置方法,缺乏物流战略规划,能够改动的布局很少,现代企业的作业流程分析和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与之前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传统的SLP方法不能够很好地适用在现代企业设施规划上。

第三章 X仓储超市布局现状及问题分析 ..................... 17

3.1 X仓储超市概况 ................................ 17

3.2 X仓储超市布局问题调研 ...................... 18

第四章 基于动线型SLP方法的仓储式超市布局优化 ....................... 23

4.1 方案优化的原则和思路................................. 23

4.1.1 方案优化的原则 .................................... 23

4.1.2 方案优化的基本思路 ................................ 24

第五章 基于 eM-Plant 软件的 X 仓储超市布局优化仿真 .............. 45

5.1 软件基本介绍 ............................... 45

5.1.1 模型组成与特点 ................................ 45

5.1.2 仿真流程与使用 .............................. 45

第五章基于eM -Plant软件的X仓储超市布局优化仿真

5.1软件基本介绍

5.1.1模型组成与特点

eM-Plant仿真模拟软件是由以色列Tecnomatix公司开发,现在由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收购,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分析,同时涉及生产、物流等领域,主要应用在制造行业较多,例如大型制造商车间车厂公司的物流中心以及供应链管理、PC组装生产线等,以及汽车装配线的布局规划,同时用于优化体系结构,并对系统商业流程进行控制。

eM-Plant仿真模拟可以对工厂以及生产线进行生产布局、产能和效率等方面的分析和优化,在预测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针对不同数量的产品订单进行灵活性调整,同时显示物流设备的利用率,平均时间等数据。

在前文理论介绍中提到了eM-Plant仿真模拟软件的模型是由对象、连接和方法三部分组成,eM -Plant仿真软件中有对象库,是由基本对象(物理对象和信息流对象)以及各种应用对象组成的,应用对象是以基本对象为基础,由基本对象组合演变而来。一般的应用对象模板包括eM -Plant-AGVS自动导轨小车系统、eM -Plant-conveyor转换系统等,通过这些特殊的模板可以提高eM-Plant的建模效率,缩短仿真得出结果的时间。

eM-Plant还包括解释器作用的编程语言SimTalk,提供了很多不同的编程工具。此外,在仿真完成之后eM -Plant仿真软件还会提供包括仿真全部时间、平均移动时间、平均移动距离以及移动对象个数等统计结果,方便我们对仿真结果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在本文会用到仿真的平均时间、平均移动距离和每个模型的时间表等数据。

物流论文参考

第六章结论与研究展望

6.1研究结论

根据随机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仓储超市会在休息日、节假日等时间点迎来购物的高峰期,在这些时间段内超市内部通道通常会发生拥挤。拥挤会影响消费者购物心理,从而带来负面影响,降低超市的竞争力。同时超市还存在区域划分不合理、面积比例不合理、店内物品摆放拥挤,促销效果不佳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以顾客购物动线为主要物流因素的动线型SLP方法对X仓储超市进行布局优化,采用eM -Plant仿真建模对X仓储超市改进前后的超市内部布局进行仿真模拟,着重分析了在相同假设前提下,在相同时间内改进后的布局是否能够有效降低道路拥挤率,补货动线是否更加便利,以及是否能够减少顾客重复路线。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

首先,在传统SLP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动线分析,结合超市具有顾客购物流动性的特点,采用了以顾客动线为主要物流因素的动线型SLP方法,以超市的补货路线为非物流因素,物流因素与非物流因素两者结合对超市的布局进行动线型SLP方法分析,得出改进后的X仓储超市优化布局方案。

其次,通过仿真软件模拟对超市布局优化前后进行比较判断。假定客流量充足,货品充足的情况下,先在两个模型中分别导入在调研时随机跟踪获取的20位顾客的消费路线,经过仿真模拟,得出的结果是改进后的布局可以缩短顾客平均购物时间与平均购物路程。之后将客流量继续增加实验人数到120人,将改进前后的两个模型运行后发现,20位顾客和120位顾客在仿真中都可以有效地缩短顾客的平均购物时间,减少购物距离。改进布局前后的总购物时间都节省了15.79%,购物行驶距离分别缩短了23.31%和23.36%,能够证明改进后的布局能够有效降低道路的拥挤率,同时改进后的布局可以使补货通道更加合理便利,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顾客购物满意度,最后运用加权评分法结合专家评分法证明了新方案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