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艺毕业论文题目代写:基于全龄化视角下的呼和浩特市博地花园居住区景观更新设计

发布时间:2025-09-09 23:06:56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环艺毕业论文,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全年龄段共融发展的居住区环境,解决老旧小区居住空间对不同年龄段人群使用便利性及兼容性不足的问题。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居住区景观的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区景观建设也得到更多关注,进入了大发展的时代[1]。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居住区景观建设都以布局为主,仅有简单的绿化搭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居住区景观风格逐渐盛行,异域风情为主的景观风格日益为国人所青睐。90年代末,本土景观逐渐崛起,国人开始认识和肯定本土文化。21世纪以后,居住区景观风格的概念逐渐弱化,人们在居住需求上更倾向于生态化和功能化[2]。近年来,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凸显,以及三孩政策实施所带来的儿童数量增长的双重挑战。老年人群体和儿童群体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住区景观的功能性、全年龄段的适宜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居住区景观不仅是社会心态的体现,也是居民文化素养提高的结果。未来,居住区景观必将向着更加宜居、和谐的方向发展。

1.1.2我国城市老旧小区更新工作的政策导向

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2021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指出城乡改造是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种规模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的城市更新活动,不仅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发展的要义所在,也是服务群众理念的彰显。2007年,原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开展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的指导意见》,把老旧住宅整治改造定性为民生工程。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随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推动城乡绿色发展”等相继提出,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改造过程中尤为注重倾听民意,始终把困扰群众的难点、痛点作为改造的核心,切实推动改造稳步推进,保证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质量和效果[3]。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基于全龄化居住区景观设计理念在老旧小区更新行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全年龄段共融发展的居住环境,解决老旧小区对不同年龄段人群使用便利性及兼容性不足的问题。具体目的如下:

(1)掌握居住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景观需求现状,总结适宜全年龄段使用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和方法。

(2)将提炼出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和方法应用于实际老旧小区更新项目的景观设计中,完成更新设计方案。

(3)创建一个全龄共享的宜居家园,使全年龄段的居民都能在居住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空间,为居住区景观更新设计提供参考。

1.2.2研究意义

我国对全龄化居住区景观的研究尚显不足,大部分相关的全龄化景观设计都只把某个年龄段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而未能真正满足各年龄段居民对居住区景观的需求。全龄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核心目标是让各年龄层居民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空间,增强社区归属感。

具体意义有以下几点:

(1)提高居民幸福感

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居民和设计者对居住幸福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构建代际良性互动的全龄化居住区会成为未来的发展目标,全龄化的景观设计鼓励不同年龄段人群互动交流,打破年龄隔阂,营造和谐共处的社区环境,完善全龄化居住区景观设计,并将其利用在老旧小区更新中,有利于增进邻里关系,培养互助互爱的社会风尚,对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2全龄化居住区景观设计典型案例分析

2.1丹麦The Future Sølund社区景观设计

2.1.1项目概况

The Future Sølund社区是一个改造更新项目,项目建在哥本哈根的Nørrebro区,现状的疗养中心将被拆除,更新后的居住社区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龄化混合居住社区(图2)。社区建筑被一圈树木和绿色植物围绕,旁边还有个滨湖小公园。新建的疗养中心规模很大,面积约3.79万平方米,内部包括360间疗养/护理公寓,150间青年公寓,20间老年公寓和1间护理中心,内部还设置了小商店、停车场、咖啡馆等设施。建成后,The Future Sølund社区成为丹麦本土最大的全龄生活疗养中心,各年龄层的居民混合居住,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个项目提高了社会对福利、幸福度、安全性和功能性的认可标准。

环艺毕业论文怎么写

2.2宁德市香开云顶居住区景观设计

2.2.1项目概况

香开云顶居住区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中心城区,用地面积约25430m2,其中景观设计面积约20184m2。场地紧邻古田老城繁华街区,占位城东新街口,连接古屏路、环城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四横三纵的道路网络也让出行更加顺畅;周围设有玉田公园、滨河公园、印石山公园,可以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休闲娱乐服务。如图4所示,该项目的平面绘制元素提取云之形,运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云端梦境,景观空间设计手法采用东方极简的方式,塑造优雅的居住空间,还原生活的本真。极简与精雅、悠闲与活力的对比结合,更凸显现代的奢华感设计,体现居者的优雅生活境界,打造理想的自然生境。场地设计照顾全年龄段的人群使用需求,关注功能价值的打造,去繁从简,建设全龄宜居的居住环境。

2.2.2项目分析

(1)全龄乐园的设计

在居住区的东南角,设有老年健身区、儿童活动场、感应式云端水景、互动式戏水渠、阿基米德取水器等节点,舒适的自然环境、智慧的景观设施、科技的互动装置,为儿童、青年、老年等群体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支持。如图5所示,该项目在空间设计上有植物进行围挡,搭配开花植物与造型植物进行空间的点缀,为居民提供有趣、多彩的自然空间。香开云顶居住区通过互动空间打破年龄的界限,营造“欢聚系统”,打造一个没有代沟的全龄生活场地。项目还在居住区北侧设置了闲庭花园,主要服务对象为老年人与中青年群体,场地内植物丰富,空间尺度宜人,是居住区中最为惬意与舒适的休憩空间,设计上通过配置高比例的绿化,利用乔木与灌木围合形成大大小小的半敞开空间与私密空间,同时配备有智能化的小品,可播报新闻与天气,老年人群体可在此饮茶、朗诗,中青年群体可在此棋牌、畅聊。植物配置上,结合落叶树与常绿树,在夏季能为场地提供充足的遮荫,在冬季也不会阻碍阳光的照射,合理的搭配不仅可以提高场地舒适度,还能提升老年人与中青年群体的户外体验。

3 基于全龄段人群差异的全龄化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及方法 .. 23

3.1 各年龄段人群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分析 .................... 23

3.1.1 各年龄段人群的生理特点 ............................ 23

3.1.2 各年龄段人群的心理特点 ........................... 24

4 基于KJ-AHP法的居住区全龄化景观设计研究 .............................. 35

4.1 应用KJ法分析居住区全龄化景观更新设计需求 ...................... 35

4.1.1 KJ法调研流程 .................... 35

4.1.2 确定全龄化居住区景观更新设计需求指标 .......................... 35

5 博地花园居住区景观设计前期分析 ....................... 44

5.1 区域背景分析 .................................... 44

5.1.1 地理位置分析 ............................... 44

5.1.2 气候分析 .............................. 44

6呼和浩特市博地花园居住区景观更新设计

6.1设计思路

6.1.1设计理念

博地花园居住区景观更新设计,致力于打造一个生态优美、生活宜居、具有全龄化设计的现代居住环境。为每一位家庭成员提供美好、幸福的社区生活。为此,本文提出,博地花园居住区的设计理念:梳理交通组织,保障全龄易达;改善绿化环境,促进全龄参与;丰富活动场地,激发全龄互动;增补基础设施,满足全龄覆盖。生活是无法设计的,但是对容纳生活的场景却是可以设计的。通过这些美好生活场景的塑造,可以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创造一种更健康、温情的生活方式。在设计过程中,关注居民的心理体验,运用雕塑、景墙、地面铺装、各类植物及小型园林装饰物等多种景观元素,精心营造出既舒适宜人又充满自然和谐之美的居住区景观效果。

6.1.2设计主题

博地花园居住区的景观更新设计主题可以概括为“岁月共融,活力共享”。该设计主题旨在创造一个尊重并满足各年龄段居民多元化需求,激发居民整体活力,促进各年龄层之间互动交流、相互关爱的全龄化居住环境。

“岁月共融,活力共享”这一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岁月共融是指,借鉴人生不同阶段的生活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多层次、多维度的空间和服务体系。无论是活泼好动的儿童,还是忙碌的职场人士,抑或是追求宁静闲适的长者,都能在这个居住区找到专属的生活乐趣和心灵归属。活力共享是指,打造集教育、休闲、运动、社交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设施,打破年龄界限,鼓励各年龄段居民共享公共居住区景观资源,增进不同年龄层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实现居住区内部的深度融合。

环艺毕业论文参考

7结论

本文的设计实践是基于“全龄化”视角下,对博地花园居住区的景观进行更新设计。首先,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全龄化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并且通过了解全龄段人群的生理、心理、行为差异提出与各年龄段相适应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及方法,并利用KJ-AHP法对呼和浩特市部分老旧居住区进行深入调研,得出全龄化居住区景观更新优化策略,试图将全龄化理念融入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探索一种全龄适宜的居住区景观更新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呼和浩特市博地花园居住区进行更新设计,完成更新设计方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明确老旧居住区景观空间全龄共享的改造目标与意义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全年龄段共融发展的居住区环境,解决老旧小区居住空间对不同年龄段人群使用便利性及兼容性不足的问题。我国对全龄化居住区景观研究方面的积累尚显不足,大部分相关的全龄化景观设计都只把某个年龄段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而未能真正满足各年龄段居民对居住区景观的需求。因此老旧居住区景观更新设计不再是聚焦单一年龄群体的设计,而是兼顾全龄居民需求的景观设计方案。

(2)总结居民对全龄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针对儿童群体需要的居住区景观,更侧重于安全性、趣味性与可学习性的结合。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以便在玩耍时不容易受到伤害,同时,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游乐设施,能够更好地激发想象力和探索欲。针对青年人群体的景观及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充分考虑青年人群所拥有的活力、探索欲望、社交需求和创新意识等特点。可以设置现代化、多样化的运动设施,吸引热爱运动的年轻人参与。满足年轻人的艺术审美和需求。针对中年人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集中在硬铺装区域,可以适度增加硬地铺设的区域比例,并且增加绿化植物进行遮挡。广场可以设计为平整开放型,它可以通过调整材料、颜色、布局等进行改变,以满足中年人群心理上的物质空间领域感。老年人对居住区景观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便捷、安全和舒适。无障碍设计十分关键,包括平缓的坡道、扶手等设施,还应为他们提供散步和锻炼的空间,还要为老年人提供一些社交和文娱活动场地。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