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范本代写:HIV阴性肺孢子菌肺炎儿童的免疫学指标分析

发布时间:2024-03-02 23:30:52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本研究表明,对于HIV阴性PCP患者,淋巴细胞总数、CD3+T淋巴细胞有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而B淋巴细胞、NK细胞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对于HIV阴性PCP患者,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这与HIV阳性患者是一致的。因此,无论是否受HIV感染,或无论是否存在免疫受损,T淋巴细胞对于PCP的发生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2章综述

2.1肺孢子菌肺炎的历史和背景

1909年Chagas和1910年Carinii首先将被发现的肺孢子菌包囊描述为寄生虫[14],认为是锥虫的一种类型。1912年Delanoe夫妇研究了大鼠肺部的肺孢子菌感染并建立了动物模型,明确了它是一种新的病原体并将其命名为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carinii,PC)。1942年Van der Meer和Brug发现人体中也存在肺孢子菌,随后Vanek和Jirovec在营养不良儿童及新生儿的“浆细胞间质性肺炎”中发现肺孢子菌[15],此后在接受糖皮质激素和化疗药物的患者中也分离出肺孢子菌,这进一步证实了人类是肺孢子菌的新宿主。1979年以来,随着艾滋病的出现,肺孢子菌成为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1980年将这类由肺孢子菌引起艾滋病患者的肺炎定义为卡氏肺囊虫病。1988年,随着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深入研究,根据核糖体RNA和其他基因序列的同源性、细胞壁的构成以及关键酶的结构,Stringer证实这种微生物是一种子囊真菌,而不是原虫。随后捷克寄生虫学家Otto Jírovec将该病原更名为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PJ)。2001年的机会性原生生物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确认,感染大鼠的肺孢子菌称为卡氏肺孢子菌,感染人的肺孢子菌称为耶氏肺孢子菌,由PJ感染引起的肺炎仍沿用PCP这一缩写名称[16、17],这不仅能保留临床医生所熟知的疾病缩写,还可保持较早期发表的文献中该缩写的准确性,保持人类肺孢子菌感染研究文献的一致性。

2.2肺孢子菌肺炎的流行病学

PCP是一种机会致病菌,是HIV和其他免疫功能缺陷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该病的病原体是PJ。PJ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生存环境尚不完全清楚,但可寄生于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肺部。健康人群中检测到PJ的概率很高,包括成人及儿童。儿童和婴儿在PJ的流行病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常常作为健康携带者,充当着人类PJ的储存库的作用。出生数月的婴儿中也能检测到,但并未出现临床症状。能在人体中检测出PJ但无临床症状称为PJ定植。PJ定植有可能进展为PCP,也可以作为PJ储存库传染给他人;长期接受PCP预防的患者,PJ定植可能会诱导基因突变,出现耐药;肺内PJ定植,即使数量较少,也可能刺激机体免疫反应引起肺损伤。PCP的传染源为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通常通过飞沫传播。人类通过吸入空气中的孢子而引起肺部感染。PJ主要寄生于肺泡内,成簇粘附于肺泡上皮,在健康宿主体内并不引起症状。大多于当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时,才导致发病。人类生命早期免疫功能正常而首次接触病原体时也可能触发免疫反应而引起发病。

第3章材料与方法

3.1研究对象选择

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病例,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出63例HIV阴性肺孢子菌肺炎的患儿作为观察组(PCP组),另选出HIV阴性非肺孢子菌肺炎的63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非PCP组)。

医学论文参考

3.2诊断标准

儿童肺孢子菌肺炎:纳入标准:(1)年龄:0-14岁;(2)咳嗽、发热、气促、紫绀、呼吸困难等任一或多种症状;(3)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存在肺部炎症表现:弥漫性磨玻璃样病变;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肺部炎性结节样病变;肺部实变影;(4)HIV检测阴性;(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PCR或NGS肺孢子菌阳性,和或涂片六胺银染色找到肺孢子菌包囊。

非肺孢子菌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BALF tNGS结果存在除了肺孢子菌以外的病原微生物。

排除标准:(1)年龄>14岁;(2)HIV阳性或未进行HIV检测;(3)基因明确诊断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4)有一种或多种原因(如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致继发性免疫缺陷者;(5)无法获取呼吸道标本或未进行病原学检测不能明确病原学诊断;(6)PCP病原学阳性但临床无呼吸道症状或影像学改变。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14

3.1 研究对象 ......................................... 14

3.2 诊断标准 ...................................... 14

第4章 结果................................... 16

4.1 基线资料 ..................................... 16

4.2 免疫学指标 ................................ 16

第5章 讨论......................... 20

第5章讨论

随着PCP在HIV阴性患者中诊断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HIV阴性患者PCP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免疫学特征。一项涉及两岁以上儿童抗肺孢子菌Ig G的血清流行率研究表明,在儿童早期存在近乎普遍的肺孢子菌原发性感染,在整个生命中清除和短暂定植[75]。对处于生命早期的儿童,肺孢子菌大多为首次感染,宿主免疫状态对于疾病的发生、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都尤为重要。

关于儿童PCP的发病年龄,一项有关非洲儿童的研究显示,肺孢子菌肺炎在HIV感染的婴儿中尤其常见,这些婴儿的年龄通常在3-4个月左右[76];在博茨瓦纳一项对艾滋病毒感染儿童的研究中,PCP占所有死亡病例的31%和<1岁婴儿死亡病例的48%[77],大多数围产期艾滋病儿童的病例发生在3-6个月龄之间[78]。但是未见有关于HIV阴性儿童的流行病学数据报道。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HIV阴性儿童,PCP组年龄都小于1岁,中位数为4月龄,说明HIV阴性儿童PCP发病年龄较小,这与以往研究中HIV阳性患者的发病年龄一致。

本研究发现,HIV阴性PCP儿童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与非PCP组存在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低,PCP发生的概率增加。当PJ入侵发生急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会从血液中被招募到肺部,识别和吞噬病原体,然后通过氧化和非氧化机制杀灭微生物,释放中性粒细胞外陷阱和细胞外囊泡,以及产生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调节免疫反应[79],通过趋化因子等作用,肺泡巨噬细胞(AMs)也被招募到肺泡,共同杀灭病原体和抑制炎症。但中性粒细胞对PJ的作用是非特异性的,对PJ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同样,因此中性粒细胞在PCP与非PCP组的这一差异在多因素分析中并未体现。

医学论文怎么写

第6章结论

(1)HIV阴性儿童PCP的发生与细胞免疫尤其是T淋巴细胞的数量密切相关。

(2)淋巴细胞计数、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是HIV阴性儿童PCP的危险因素;CD3+、CD4+、CD8+T淋巴细胞对于早期诊断HIV阴性儿童PCP具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医学论文

热词

代写医学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