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在校园内实行一卡通项目管理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3-03-12 19:28:25 论文编辑:linda435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不断改变世界经济体制的同时,也对大学校园的建设带來了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各个大学基本完成了校园信息化的基础网络建设,逐步开始向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迈开了新的步伐。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实现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资源管理和权限控制⑴。校园一卡通项目是数字化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在校园网络之上的一个信息化应用成果,它按照数字化校园的思想,集成校园已有和新建的各项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身份识别与电子支付服务,能够在校园内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便捷[1]。因此,校园一卡通项目是否能够成功实施将直接影响到数字化校园的整体进程及最终效果。各学校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能力,才能够在动态的信息社会中走在信息建设的前列。
20世纪后,东北石油大学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其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地推进过程中,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以来,东北石油大学为提高对广大师生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服务质量,提升学校管理决策的信息化水平,有效的整合各信息化系统数据,将东北石油大学建设成数字化的校园,决定建设基于数字化校园的一卡通系统。目前,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的开展主要集中于技术开发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而该项目的管理还基本上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对于其管理能力的自身衡量还没有趋于成熟。
衡量项目管理能力的高低即项目管理成熟度的高低,最早起源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模型是该研究所对软件幵发过程中的能力评价提出的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专家和学者以现有的模型为研究基础并结合其他项目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构建出新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并且根据各个行业或者项目组织所具有的特点及提出的要求,对项目管理能力所处的每一个等级及评价指标进行新的定义以便进一步达到改进控制方法和改善管理效果的目的。
因此,应用项目管理能力评价理论,幵展对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的评价,找出目前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实践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于提高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的管理水平,以及不断改进项目管理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文以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在于将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模型即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充分融合到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过程中,界定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通过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模型的引. 入,结合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的运行现状及特点构建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H管理能力评价模型,用十度量和提升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卞通项目管理能力,进而不断地提高东北石油大学的管理水平推进其项目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1.2. 2研究意义
项目管理能力的评价己经在房地产、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兴起和应用。但目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在校园一卡通项目方面的应用还较少,而且研究并不深入。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在归纳总结国内外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有关理论的基础上,与东北石油大学的特点及校园一卡通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一套可行的、科学的、合理的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模型,这对提高该项目的管理水平,改善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其管理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从理论意义上
讲本文的研究可以从管理层面推进校园一卡通项目的深入研究,探索适用于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的模型。目前,校园一卡通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系统的设计、运行模式以及新技术的开发,然而,并没太多的学者从管理的角度对这一项目的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及研究。本文通过对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的参与者、使用者等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因子分析法确定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ANP方法及专家打分法评价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能力,以进一步提高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能力不断推进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趋于成熟。
 

第3章 东北石油大学校园........................ 25-40
    3.1 东北石油大学校园....................... 25-28
        3.1.1 东北石油大学........................ 25
        3.1.2 东北石油大学....................... 25-27
        3.1.3 东北石油大学........................ 27-28
    .................................................................

第4章 东北石油大学.............................. 40-48
    4.1 ANP方法概述............................... 40
    4.2 基于ANP的评价........................... 40-43
        4.2.1 ANP的结构............................ 40-41
      .............................................................

第5章 东北石油大学............................... 48-52
    5.1 重视前期决策................................ 48
    5.2 夯实项目设计................................ 48-49
    5.3 持续提升项目..................................49-50
    ..................................................................

 

结论
 

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是不断提升东北石油大学项目管理能力及改善东北石油大学项目管理现状的重要依据。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专家打分法以及ANP方法对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并提出东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能力提升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参考文献

[1]数字化校园概念.中国教育网,2006 (12): 14.
[2]韩立峰.中国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建设与应用[J].科技信息,2011 (35): 180-181.
[3] Kerzner H. Using the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2nd ed)[M]. Hoboken: NJ:wiiey,zuuj.
[4] Supic H.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of selected organizations in Croatia[J].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lecommunications,2005,1(2):647-653.
[5] J K C. The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J]. IT PROJECT MANAGEMENT,2006(4):50-58.
[6] Gmat K P,Pennypacker J S, http://www.1daixie.com/dxpmplw/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An Assessment ofProject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mong and Between Selected Industries[J]. IEEE Transactionson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6,53(1):59-68.
[7] M W. Maturity matters[J]. PM Network,2007,21(7):49-53.
[8] M P, T G.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s: Towards Best Practicesfor VirtualTeams[J]. IEE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FERENCE,2007(6):83-88.
[9] L W,HW Z. An Evaluation Model for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J]. PROCEEDINGSOF 2008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 REAL ESTATEMANAGEMENT, 2008,1(2):249-253.
[10] Yazici H J. The role of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and organization culture inperceivedpdrfonnance[J]. Project Management Joural, 2009,40(3):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