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银行企业信用风险识别方法思考——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

发布时间:2022-06-24 18:01:45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管理学论文,笔者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创新的融资模式,这种创新型的业务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满足广大企业日常经营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供应链业务加强上下游客户与核心企业业务往来,提高参与主体的信任程度,增强了获取利润的能力。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供应链金融,是指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基础,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综合考虑整体供应链状况后为链属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一种金融服务,这种创新型的业务优点在于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往往是信用评级较好的大型企业,可以为所在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增信,通过银行信贷审批的概率大大增加,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满足广大企业日常经营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供应链业务加强上下游客户与核心企业业务往来,提高参与主体的信任程度,增强了获取利润的能力。

管理学论文怎么写

近年来,由于供应链金融既能够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还可以将银行的金融服务纵向延伸,因此取得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信贷参与方(链属企业)的增多,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难以评估的风险点,给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银行以往在审批企业授信时只考虑单一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指标、企业规模等方面,而供应链金融面对的则是同一链条上的众多企业,原有的信贷业务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并不能完全适用。A 银行是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银行而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发展迅速,金融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创新业务发展,近几年 A 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快速发展,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在供应链金融各个环节的信用风险点较多,为银行发展带来了潜在风险,亟需针对供应链金融视角的企业形成一套完善、合理、有效、全面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因此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构建科学有效的企业信用风险判别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模型进行验证,为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判别和供应链金融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A 银行一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整合各项公司机构产品,把供应链金融业务作为其公司业务发展的核心产品之一,致力于将 A 银行发展为国内供应链金融的领先银行。因此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对 A 银行企业信用风险识别与研究对我国整体银行机制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供应链金融的三种融资模式,全面分析这些模式下的信用风险来源,有助于银行评估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时,将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基础,综合分析研究链条上的各个企业和不同融资模式下的信用风险,本文通过分析供应链信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适用模型,为银行信贷审批和企业信用风险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2.2  研究意义

相比于传统的银行业务,供应链金融业务范围广,利润贡献更为突出,银行机构在与核心企业和链属企业开展授信业务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行业信息和企业上下游信息,有利于及时发现风险点进行针对性的风险防控,信贷风险相对较小,因此银行机构积极参与并拓展该业务。本文通过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进行合理评估,有助于银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进一步提升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和金融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信心和动力。

对于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由于竞争日益加剧及核心企业在供需关系中的强势地位,其他企业往往出现赊销比重较大的情况,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极易造成流动性不足,从而给企业的资金链带来较大影响。银行机构通过电子化应收账款管理服务和国内保理业务解决方案,可以为更多的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案,从而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难题。本文有助于经营良好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从而缓解资金压力,提高企业竞争力,激发企业创新创造动力,实现与银行的共赢。

2  理论基础

2.1  供应链金融理论

2.1.1  供应链金融定义

供应链是指从供应商到生产商、经销商最后到消费者的销售完整闭环,在整个过程中,供应企业提供原始材料,生产企业生产商品,经销企业将商品出售给消费者。供应链金融则是在供应链基础上,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由授信机构(主要是银行)以核心企业为基础,在综合考虑整个供应链企业经营状况后满足其中某些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活动。

在整个金融活动中,参与主体有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其中,金融机构是贷款提供者,与以往对单个企业授信审批不同,供应链金融视角下,金融机构会立体获取各类信息,综合分析整个供应链贸易背景是否真实、各参与主体信用水平以及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状况,并以供应链上所有参与企业为整体作为考察对象。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上的关键要素,处于相对优势的低位,一般是信用较好、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部分链条上的核心企业同时也是贷款提供者或三方物流企业,核心企业经营的好坏对整个供应链能否顺利运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果核心企业经营不善将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所以供应链金融视角下,要加强对核心企业的运营管理、风险防控;上下游企业主要是有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或三方物流企业,在整个供应链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单个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资金结算小等原因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但借助核心企业的优势以及与核心企业的贸易往来,有效解决了融资难问题,有助于企业自身发展。

2.2  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及其信用风险来源

供应链的经营流程主要包括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在生产经营管理的不同节点会有不同的融资需求。在采购阶段,企业需要资金付款采购原材料;在生产阶段,企业存货无法立即变现,需要资金维持现金流;在销售阶段,由于货款账期不同导致企业资金紧张。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则是根据融资企业和核心企业的关系,满足不同环节的资金缺口,具体根据各环节担保质押主体的不同分为应收账款模式、预付账款模式和存货融资模式三种业务模式。

2.2.1  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模式及其信用风险来源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企业将归属于自身资产类的应收账款进行抵押或转让,以此进行融资,这种融资的手段一般情况下是需要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一系列的合同和条款。中小企业采取这一融资方式可以获得足够的资金,用以企业经营发展。而在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模式下,银行主要依据供应链上合作关系,将核心企业对供应商的应收账款作为担保,提供有关融资服务。现有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主要有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抵押借款和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等三种。其中应收账款保理是指在符合银行机构有关要求前提下,企业将赊销形成的未到期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银行,以此获得流动资金支持,有助于企业资金周转;应收账款抵押借款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权作为还款保证,以此获得短期融资;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是指融资者将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主要应用在租赁应收款、高速公路收费等领域。

3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24

3.1 样本选择 .................................................. 24

3.2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4

4  基于 A 银行样本的实证研究与分析 .................................... 35

4.1 A 银行简介 .......................................... 35

4.2  样本数据处理 ....................................... 35

5 A 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 50

5.1 提高识别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能力 ............................ 50

5.2 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供应链 ...................................... 51

5 A 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5.1  提高识别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能力

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如果可以提前对风险进行预警和监测,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将可以大幅提升A银行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判别能力,从而根据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及时做出判断解决,降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准确性要求A银行对风险的预警识别准确有效,如果识别错误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对风险判别错误,还有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影响整体业务开展流程;敏感性要求A银行对业务的开展有警惕性,应时刻对风险预警做到察觉,如果缺乏敏感性可能会延迟风险识别过程,加重风险程度,还有可能延误风险预警的重要时机,对银行造成损失。因此A银行应提高供应链信用风险识别的能力,增强准确性和敏感性。

传统的信贷业务风险审核把控较为简单,通过分析企业财务指标来判断企业整体信用资质,做出风险判断。供应链金融业务相比传统方式而言,参与主体较多,业务流程复杂,对参与主体交易背景的真实性要求更高,需要设计专门针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预警系统来有效识别风险。在第四章实证结果与分析的过程中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20个指标进行优化提取出6个主成分,并对6个主成分进行logistic回归,判定出融资企业的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能力和发展能力,核心企业的基本条件、盈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以及企业总体的竞争力对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

管理学论文参考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创新的融资模式,这种创新型的业务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满足广大企业日常经营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供应链业务加强上下游客户与核心企业业务往来,提高参与主体的信任程度,增强了获取利润的能力。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银行机构不仅跟单一的企业业务往来,还将业务贯穿整个供应链,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进行合理评估,是银行机构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能力的关键。本文立足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企业信用风险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构建判别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银行机构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应重点关注融资企业企业规模、融资企业利润总额、融资企业净利润增长率、核心企业企业规模、核心企业销售利润率、核心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核心企业速动比率、核心企业资产负债率及行业增长率等指标,有利于做好风险防控。

其次核心企业对于供应链金融影响最大,因此在对风险进行预警和判断时重点关注核心企业财务数据,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会对融资企业的信用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旦核心企业经营出现危机,会影响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

然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应用将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趋势,银行机构可随时掌握融资企业详细信息、核心企业与其他企业详细供应关系等,及时分析企业经营状况,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最后针对当前供应链金融等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机构还应建立全面的风险应急管理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根据不同的供应链业务制定不同的风险应对方案,提高风险处理的指向性、针对性和目的性,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破坏程度。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