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西北实业公司管理体系思考

发布时间:2022-06-18 16:18:42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博士论文,本文在公司制度下,审视西北实业公司的治理与管理。通过对西北实业公司大量现存档案与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阎锡山在企业治理与管理方面有其独特的思考。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刚刚结束,工业生态逐渐向好。刚刚经历过中原大战的山西政局渐趋稳定。

第一章   西北实业公司的创建背景及其发展史

第一节   西北实业公司创建背景

虽从表面看,西北实业公司产生于阎锡山本人的设想。而实际上其产生并不是偶然的,是当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下的必然产物。

一、自然资源丰富

山西表里山河,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割据山西而又觊觎中原,图谋霸业。山西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煤铁等矿产资源,为山西近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一)山西地理位置险要

山西位于华北的西部、黄土高原的东部。山西东部以巍巍太行为屏,与河北省相邻;南部和西部,隔涛涛黄河天堑,与河南省、陕西省相望;北部据绵延长城,与绥远省和察哈尔省相连。山西表里山河,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山西向来承担着屏护京畿的重任,无论都城在关中、在中原还是在燕京。秦汉时的山西抵御着匈奴的入侵;唐代的山西成为突厥南下的藩篱;宋代的山西是与辽金厮杀的沙场;清末民初的山西又是北伐成败的关键。又有多少历史人物,据有山西继而又俯视中原、谋定天下。李渊父子,据山西之势,开大唐基业。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和北汉都是以山西为根据而起家。因而历史上的山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理位置,拥有山西,即可称雄天下,太原也因此被称为“龙城”。“至于山西,《纪要》①说,‘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关中而外,吾比首及夫山西。盖语其东,则太行之为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现在统称中条山),滨河而错峙。又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汾浍萦流于右,漳、汾包络于左,则原隰可以灌注,漕粟可以转输矣。且夫越临晋(陕西大庆关),溯龙门,则泾渭之间可折箠而下也。出天井,下壶关,邯郸、井陉而东,不可以惟吾所向乎!是故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②因而,“山西对于京都、华北、国家,均具有重要的战略屏障和支撑作用。”山西重要的地理位置,必然给每个时期的统治者,增加图谋天下的筹码。

(二)山西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山西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山西已发现的地下矿种达 120 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 70 种,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 36 种。截至 2013 年,山西煤炭保有资源储量 2767.85 亿吨,约占全国保有资源储量的 20.1%;煤层气保有资源储量 1825.16 亿立方米,占全国保有资源储量的 88.2%;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 14.16 亿吨,占全国保有资源储量的 36.5%。

企业管理论文怎么写

第二节   西北实业公司发展史

应巩固政治统治、加强经济建设之需要,阎锡山于 1932 年 4 月提出了他建设山西的宏伟计划——《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政治建设方面涉及到警政、财政、教育、文化诸方面,经济建设方面涉及到农业、矿业、工业、商业、交通等方面。其中,在工业方面提出了“造产救国”的口号,其后成立“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董事会”作为全省经济的最高权力机关,也是各项工矿企业的总管理机构和工业方面的总枢纽。①“我国自民国纪元五十年,迄至于今,对外贸易入超,统计达 110 余万万元,皆因购买外货,致金钱流出,使我们日入于困窘之境”,“造产救国,为我们刻不容缓之图,购用纯粹国货,杜塞漏卮,增厚民力,实为国民应尽之天职”。②西北实业公司于 1932 年 1 月开始筹备,1933 年 8 月 1 日正式成立,直到 1949 年 4 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中间经历了筹备时期、分组建厂时期、总管理处时期、公司集权经营时期、新记西北实业公司时期和西北实业建设公司时期。

一、筹备时期(1932 年 1 月—1933 年 7 月)

西北实业公司是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中工业方面的重要举措。1932 年 1 月 10日,阎锡山在太原成立西北实业公司筹备处,并指定曾留学美国的边廷淦为召集人,从全国各地召集晋籍专家多人,聘任为筹备委员:

曹瑞芝:字紫仙,山西汾城县人,美国威士堪逊大学水利工程科毕业,特长水利,曾任山东省建设厅水利技正,未到职。

彭士弘:字毅丞,山西忻县人,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科毕业,曾在大连皮革厂、上海大华制革厂任工程师,特长化工。

杨玉山:字如圭,山西太原人,曾留学法国,由天津聘回,特长纺织。

王惠康:字迪庵,日本横滨高等工业学校应用化学科毕业,由天津聘回,特长化学。

任承统:字健三,当时在绥远省萨拉齐农场,特长农业,未到职。

曹焕文:字明甫,曾留学日本,曾任山西火药厂技师、厂长,特长化学。 宋澈:字清斋,曾留学日本,原任山西统税检验所所长,特长商业。

刘炳煦:字旭升,曾留学法国,特长矿业。

张恺:字煦南,曾留学日本。 李红:字紫封,曾留学日本。

李仁:特长农业,后任山西省农业专门学校校长。

张焯福:字光宇,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应用化学科毕业,特长化工。 赵子谦:后期增聘委员。

筹备处设立了:特产、矿业、纺织、化工、水利、农业、畜牧、肥料、冶金、交通、商业、银行等 12 个组。分别任命:彭士弘、王惠康分别为特产组组长、副组长;阎锡珍、刘炳煦分别为矿业组组长、副组长;杨玉山为纺织组组长;曹焕文为化工组组长;曹瑞芝为水利组组长;李红、任承统分别为农业组组长、副组长。各筹备委员分别带领各组在山西各县、西北、华北各地区进行一年多的调查与研究,其结果作为筹建西北实业公司的依据。当时山西在交通方面已成立了兵工筑路局,银行方面已成立了绥西垦业银号,农、牧、水方面在绥远省已设立了屯垦督办公署,而且曹瑞芝、任承统未到职,因而西北实业公司成立时只设置了五个组:总务组、特产组、矿业组、化工组和纺织组。设置的各组依据对山西特产及矿产资源的调查结果,制定了各种工矿企业的建设规划。规划与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后,1933 年 8 月1 日,西北实业公司正式宣告成立。

第二章   阎锡山独特的企业治理模式

第一节   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

一、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简史

阎锡山要想实现割据山西的目标须从振兴经济做起,要想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则须从关系国计民生的金融、工矿、运输等行业抓起,然民国初年山西经济基础薄弱,甚至连起步的建设资本都难以筹集,故只能依靠“摊募”办法从人民手中筹集。基于此,其将所有摊募资本建立起来的企业统称为“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而著名的西北实业公司即是其中之一。

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的性质被界定为属于山西全体人民的股份制公营事业。其因有二:一是原始资本中的 140 万元通过摊募方式向山西全体人民摊筹而得,“民营事业创办于民国 21 年,当时因资本来源是筹自各县,所以便按县份做股,参照股份有限公司办法办理。”①二是各项事业的经营目的限于造福全省人民,此从抗战胜利后山西全省民营事业董事会②董事长张耀庭“关于山西省民营事业起源及现状的论述”中可以知之。据其所述,当时“山西全省民营事业,是山西全省人民出资共同经营的事业,但其目的另含有社会性的意义,不只是自力发展利权,并含有节制资本,及造福全省人民的意义,且是节制资本,最简便、最圆满、最省力的办法,可以把剥削奢侈的特拉斯,变成为提高民生,发展民智,救济民困、强健民身,民营、民有、民享的经济制度。详细地说,此项资本,出之于人民,管理之权属于人民,而所赚的利息,仍用之于人民,兴办全省人民的教育事业、卫生事业与开发事业。”③面对与民争利之质疑,官方回应到“本省要迎头赶上现代化,非大规模地举办工矿、交通、金融等事业不可。但这些事业都不是部分地方人民力量所能担任的,所以公营事业对本省全体人民利益说,是扶植的、扩大的,并不是竞争的,更不是剥削的。”

第二节   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的“四会”治理模式

一般而言,企业制度发展经历了个人业主制、合伙制与公司制三个阶段。①从权力集中程度来看,传统公司治理模式不外乎集权式和分权式两种。集权式治理模式以家族式公司为代表,分权式治理模式以真正实行公司制的企业为代表。②前者是各种权力的高度集中,后者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阎锡山为促进山西政治、经济、军事发展,实现长期割据目的,在当时该省经济基础极其薄弱的基础上通过改铸钱币、摊筹资金及边建设边运营等办法逐步建立起涉及金融、交通、工矿等多个行业的十几家企业。阎氏将之统称为“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并进行集中治理,而日常管理机构则为“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董事会”。同时,又汲取家族式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两种运行机制的优势,采用“四会”①模式治理兴办的一系列“公营”事业。

一、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的治理模式

如前所述,阎锡山通过改铸钱币及摊筹资金等方式兴办了一系列省属公营事业,并通过提取利润、滚动发展方式使当时山西各项公营事业迅猛发展。在 20 世纪 30年代初,新办的各项事业归太原经济建设委员会管辖。1936 年 7 月,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董事会成立后,所有原太原经济建设委员会管辖的企业全部移交董事会,这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政企分开并保障了各项企事业独立运营。

阎锡山对兴办的各类企事业进行集中管理,并采借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统一治理。实质上,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是当时出现的一种典型的企业公司。②其设置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督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督理委员会)、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董事会(以下简称董事会)、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监察会(以下简称监察会)及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各县监进会(以下简称各县监进会)等“四会”进行治理,各项事业的日常管理机构是董事会。

第三章   西北实业公司的组织结构与人员构成 ................................66

第一节   组织结构 .....................................66

一、总务处 ..................................................66

二、工业处 ................................................70 

第四章   西北实业公司的员工管理 ................................79

第一节   人员招聘与技术培训 ................................................79

一、人员招聘 ..............................................79

二、筹办职业学校 ..............................80

第五章   西北实业公司的薪酬福利管理 ...........................109

第一节   福利委员会 .......................................109

一、福利委员会制度 ....................................109

二、公司福利设施概况 ...........................110

第十章   西北实业公司的综合督查

第一节   成立工作责任化督进会

为促进员工工作责任化,西北实业公司成立工作责任化督进会(以下简称督进会)。督进会经常召开临时会议,讨论公司上下种种事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有时召开专题会议,就某一个问题研究解决办法。

一、督进会组织及工作计划

督进会成立之目的在于促进工作责任化、实现人人负责、层层检点、事有专任、人有专责。该会一切悉由公司业务会议领导决定之。下设督导、突检、考核三组。负责人员由业务会议选任,各组须按工作繁简指派干事若干人。督进会设事务干事 1人,秘书 3 至 5 人,由业务会议指派之。督进会各组下分编督进小组,每小组 5 人至 12 人。督导组负责研究策划布置发动竞赛检讨。突检组负责检查突击密报、斗争。考核负责:考核职员是否划的清楚,分担的职务是否相称,是否有偏苦及遗涣情事,奖励与惩罚之责。事务干事及秘书等负本会一切总务文书及检点办理之责。要求督进会每周召开联席会议一次,必要时可临时召开之。

督导组督导各小组定期开会研讨本位工作及进度情形。突检组:由上而下的层层检点,由下而上的展开突击反映汇报,展开横的斗争点的密报,派员检查人事及岗位,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斗争。考核组:依据突击材料做考核资料,依据小组奖评做推崇与教育纠正的参考,以课保证处完成的方式做到工作责任化,好的推崇表扬奖励,不尽职的批评纠正斗争惩处。督进会工作进度以三个月为一期分二期完成,其步骤如下:第一个月为动员时期:动员大会、各小组组成、小组研究、最后叮嘱、授权典礼。第二、第三个月为竞赛时期:个人竞赛、小组竞赛、大会竞赛。检查、抽查,总检查。自我斗争小组斗争大会斗争。推崇大会。

企业管理论文参考

结语

本文在公司制度下,审视西北实业公司的治理与管理。通过对西北实业公司大量现存档案与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阎锡山在企业治理与管理方面有其独特的思考。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刚刚结束,工业生态逐渐向好。刚刚经历过中原大战的山西政局渐趋稳定。国民政府为了应对经济紧张局面,采取统制经济。1929年新的《公司法》颁布。在这一切有利条件下,阎锡山充分利用山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整顿金融秩序、筹集建设资本,广泛搜罗人才,在“造产救国”的口号下,制定《十年省政建设计划》,通过改组山西省银行、修建同蒲铁路、建设西北实业公司等一系列大工程,实现山西经济的发展。阎锡山将这一系列事业采用股份有限公司模式统一治理。而其又对股份有限公司这一体制有所变通,在董事会、监察会、各县监进会(代表全体股东)的基础上增设督理委员会,而其本人一直担任首席督理委员。此“四会”治理模式由阎锡山首创,即实现了经理、董事会、监察会、各县监进会层层监督,又实现了其本人的大权独揽。西北实业公司 1932 年 1 月筹备建设,1933 年 8 月开始运营,1936 年划归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董事会管辖,至1937 年时,公司无论工人数量、资本额均处于全国前列,遗憾的是其迅猛发展势头被日寇侵略打断,原工厂被日军占领,阎锡山避于晋西陕东一隅,陆续建设几个工厂,勉强维持军需。抗战胜利后,阎锡山捷足先登,抢先占领太原,重建西北实业公司,此时公司才得以恢复并发展,然阎锡山政府脱离人民群众,公司随着阎锡山政权的覆亡也便不复存在了。

阎锡山对公司实行集权管理,各厂的生产、销售要经过公司严格审批。各厂的利润除去公积金、工资红利等均要全部上缴。因而公司根据业务划分建立起庞大的管理机构,包括总务处、工业处、矿业处、电业处、营业处、会计处等,下属工厂基本实行三级管理模式。公司各工厂及各处室的主要管理人员均具备较高学历、较长工作经验,甚至具有留学背景。公司招聘员工门槛较高,入职后仍有较长时间的见习期。公司通过筹办职业学校、举办培训班以提高工人基础知识和技术水平。公司职员管理制度十分完备,从办公程序、会议会文会稿、缮发文件、归档调卷、离职调遣到年终考核均有详细的制度。阎锡山对工人的管理可谓手腕高明。一方面成立福利委员会、员工消费合作社、西北俱乐部等福利机构,制定抚恤规则、就医办法等福利制度,给予工人较高的待遇,工人在工厂即可实现住宿、饮食、医疗、平价购买日用品、理发、洗澡、缝补、抚恤、代写书信、工余娱乐等诸多事项。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