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维异质性的企业间价值共创实现机理及路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5-11 21:11:27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考察单一/多个变量对结果变量的独立影响;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基于组态理论和整体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索了变量间组合效应引致价值共创结果发生的可能路径。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现实背景

①价值共创成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和培育竞争优势的新战略选择

在高度复杂、激烈和动态的竞争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自身资源和能力远远无法应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局限于封闭僵化的科层制组织内部进行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在保证企业价值创造空间和竞争优势方面表现出明显局限。为了缓解生存和发展压力,众多企业纷纷弱化价值创造的自然边界,积极而迅速地寻求跨组织边界的多元合作,试图通过与多元利益相关者的携手共进实现彼此的共生共赢。此时,价值创造的轨迹不再局限于企业边界之内,还广泛存在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跨边界合作中。随着这种跨组织边界的合作从最初的“点”、“线”模式逐渐演变为复杂的动态“价值网络”,价值创造方式也实现了从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的价值创造体系向“兼顾利益相关者诉求”的价值共创体系的转变,即出现了一种新的价值创造商业模式——价值共创。作为较传统价值创造模式更具优势的新模式和新理念,价值共创能够通过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共享资源、共同决策和共担风险,弥补自身“孤军作战”的弊端并对企业应对发展难题、摆脱经营困境和实现价值增值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作为一种“以合作谋共赢”、“靠共赢的合作来竞争”的发展模式,价值共创强调价值的创造发生在行动者及其网络间的互动过程中,且各行动主体之间相互契合和协调的行动能够增加所有参与互动的行动者的福祉,较好地规避了以往企业间的单纯恶性竞争。由此,价值共创顺应时代需要成为企业应对复杂动态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②价值共创实践探索如火如荼,但失败现象频现

在价值共创理念被提出后,企业纷纷将其纳入自身战略布局进行了实践探索,微软、苹果、亚马逊、Alphabet、Facebook、阿里巴巴、腾迅等都是典型的价值共创型企业(张新民和陈德球,2020)。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互动是价值共创实践的最早探索。具体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顾客从被动的“观众”到价值创造“平等主体”角色的转变提供了可能(Sawhney 等,2010),此时,顾客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消耗者,而成为了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动参与者,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创造价值的活动不仅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增强,也极大地提升了顾客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如社交媒体领域虚拟品牌社区的建立即是企业与顾客建立联系,吸引顾客参与企业产品设计、开发和反馈等活动以实现双方价值共创目标的有益尝试(沈蕾和何佳婧,2018)。在此基础上,企业将价值共创的主体拓展至包括供应商、销售商、学研机构、中介组织、政府以及竞争者等在内的众多利益相关者,并通过借助新商业模式来重构价值链、信息链和技术链来实现以企业为中心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关新华和谢礼珊(2019)指出小米、礼来制药、宝马、宜家、携程等企业均是运用价值共创思维赢得竞争优势的典型。以小米为例,小米通过与顾客、制造商、供应商、销售商、物流运输企业和社交媒体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价值实现了整个服务生态系统内价值创造主体的共生共赢。由此可见,围绕价值共创的实践探索既涵盖组织-个体(B2C/C2B)层面,也包括组织-组织(B2B)层面的二元或多元互动情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当前,价值共创已成为企业进行价值创造的普遍战略选择。然而,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双重视角来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既可能产生积极结果,也可能产生负面结果,归根结底在于不同共创主体之间客观存在的多重异质性的差异化影响,即企业的多维异质性特征会影响其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关系、合作过程乃至合作效果。从组织异质性的双重属性特征来看,不同维度的组织异质性既可为组织间合作创造价值的行动提供动力,也可能成为合作失败的直接或间接原因。然而,已有文献研究在系统性和全面性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对基于多维异质性的企业间价值共创的过程机制和实现路径进行深入考察,以期完善以组织异质性为起点的企业网络层面的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并为解决实践中频发的价值隔离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的具体研究目标主要包括:

(1)对组织多维异质性和价值共创进行清晰的概念界定和变量测度,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不同维度的组织异质性对企业间价值共创的差异化作用机制,以回应相关研究结论的争议并补充理论研究的不足,为企业合作伙伴的筛选和企业间价值共创的实现提供管理启示和针对性策略借鉴。

(2)对网络治理机制进行内涵界定、维度解析和变量测度,并通过网络治理机制的引入考查其在多维异质性影响价值共创过程中的传导机制,以完善价值共创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框架,并为企业网络治理机制的设计、选择和完善提供实践参考。

(3)以理论模型为主要框架,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的一手数据揭示并验证组织多维异质性、网络治理机制与价值共创之间关系的内在规律;同时,尝试运用构型理论和组态视角考察组织异质性、网络治理机制以及环境动态性的组合效应对企业间价值共创的影响,以期从理论视角和方法视角完善多重因素共同解释价值共创实现过程的复杂机制。

第 2 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组织异质性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2.1.1  组织异质性理论基础

异质性(Heterogeneity)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又称差异性或多样性,起源于生物学学科领域,其含义主要是指质或种的多样性,与同质性/匹配性相对应。20 世纪 70 年代后,这一概念被引入到社会学领域。知名社会学家 Peter M. Blau 在其 1977年的著作《不平等和异质性》中将异质性解释为由类别参数表示的群体之间的差异化分布,即社会分化中的水平分化形式。随后,其又在《异质性和通婚》一文中进一步对异质性进行了界定,认为异质性是指两个随机选择的人属于不同群体的机会期望(Blau 等,1982)。之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概念又被引入到经济学、管理学领域。

社会学领域异质性概念的界定及发展为经济学及管理学领域异质性概念的拓展和延伸奠定了较好基础。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从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开始,异质性,尤其是行为异质性和技术差异性就一直被视为经济思想的核心问题,且这两方面的差异在企业和代理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知名经济学家 Heckman 认为异质性是指个体间的差异,且这种差异会随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Heckman  & Borjas,1980)。Jackson(1993)进一步将异质性定义为个体在诸多属性方面的区别,包括年龄、性别、种族以及教育背景、专业技能等等。由此可见,经济学领域的异质性主要是指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差异,且异质性已成为相关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假设。

经济学领域学者们对异质性的关注使得异质性理论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研究框架也更加完善。之后,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异质性现象及理论逐渐受到管理学界学者们的重视。该理论在管理学领域的兴起对以往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通用假设——“企业同质性”假设提出了质疑。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是具有特殊禀赋的创造型人才,企业家的存在使得企业不再是性质相同的经济实体,该观点较早指出了同质性理论的局限,并为后续学者们的研究开拓了新方向。

企业管理论文参考

2.2  网络治理机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2.2.1  网络治理理论基础

“网络”(network)一词属于跨学科概念。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将网络视为虚拟平台,即网络是由硬件、软件、数据以及协议组合而成的通信网络。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将不同主体间基于互动形成的交叉关系称为网络,强调了主体间互动对行为的影响。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则认为网络是介于市场与科层之间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从宏观层面来看,网络是和企业与市场对等的资源配置方式;就微观视角而言,网络可阐述为企业内部的网络化或模块化或组织间通过联盟和合作等方式组合形成的网络组织(Williamson,1979)。可见,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界定的网络的具体内涵存在一定区别。随着学界关于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学者们逐渐将三网(技术网络、社会网络、组织网络)融合纳入网络研究框架用于诠释网络的复杂本质(李浩,2016)。“治理”(governance)意为操纵和控制,出自公共管理领域,用于指代国家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之后,随着社会学、经济学理论的融合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治理一词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其概念不仅囊括了最初专属领域的概念范畴,同时也被用于解释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以 Williamson 等为代表的经济学者和以 Essop 和 Rosenau 等为代表的社会学者均对此概念的界定作出了理论贡献,使得治理的内涵逐渐规范化和统一化。即治理被认为是参与者之间双边乃至多边合作关系约束的制度设计,利用多种治理机制能够对不同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使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关系得以调和,并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目标(李维安等,2014)。

企业管理论文怎么写

第 3 章  变量界定与理论模型构建 ................................. 41

3.1  变量内涵界定及维度划分 ................................. 41

3.1.1  组织异质性 ...................................... 41

3.1.2  网络治理机制 ............................... 42

第 4 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69

4.1  问卷设计 ........................................... 69

4.1.1  问卷设计原则 .................................... 69

4.1.2  问卷设计步骤 ........................... 70

第 5 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87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7

5.1.1  样本企业特征分析 ................................. 87

5.1.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89

第 6 章 企业间价值共创实现路径研究

6.1  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简称 QCA),最初由美国社会学学者 Charles C. Ragin 提出。该方法是以集合理论和布尔代数运算为基础,并聚合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优势从系统视角解决多个案例相比较研究问题的方法,能够对某一现象或结果诱发的成因、前因要素的组合效应研究提供理论解释和方法支撑,目前已被运用于包含社会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在内的多个领域。该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第一,突破了常规统计方法仅能考察变量净效应的局限,是对相关前因要素组合效应的探讨和分析,能够更为全面地考察多个前因变量与结果之间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第二,该方法属于集合理论下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充分性和必要性分析探讨构型和结果之间的非对称关系,并非是基于严格假设的路径验证,能够克服传统定量研究对称性思维的局限并促成探索性研究发现,为同一结果的出现提供多条等效路径解释;第三,该方法可对基于理论模型构建的研究假设及其检验结果进行进一步佐证,以交叉验证相关模型和假设检验的正确性(杜运周和贾良定,2017)。

从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是当前多数学者的惯常做法和通用逻辑思路,该方法能够考察单一要素或多个要素对结果变量的独立影响,但无法对变量间的组合效应进行有效探讨,即基于传统回归分析的研究思路无法完美揭示结果出现的复杂本质,而构型分析方法则能够通过对导致某一现象或结果出现的影响因素的组合分析揭示其复杂性,是一种更为契合社会现象本质的研究,有效补充了统计研究的不足。从构型研究的具体方法选择来看,清晰集 QCA(csQCA)以及模糊集 QCA(fsQCA)是较为常用的两种。CsQCA 将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数据清晰地编码为 0 或 1,此种分类法难以满足连续型变量数据校准的需求;而 FsQCA 通过引入模糊集合成员分数对一般集合的布尔函数进行了拓展,模糊隶属度分数采用范围为 0-1 之间的任意值来表征案例隶属集合的程度,能够更精准地确定现实情境中成员的隶属度,避免了信息的损失和遗漏,与 csQCA 的二分法相比更具优势。因此,fsQCA 比 csQCA 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动态竞争和超竞争环境背景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为实现价值增值并获取竞争优势,众多企业纷纷进行了主动变革,尝试通过走出去、融进去的以合作谋共赢的发展战略来达成其目标,靠共赢的合作来实现良性竞争的价值共创模式迅速引起了关注和重视,成为企业的新战略选择。随着企业间合作规模的扩大和合作层次的深化,企业已成为错综复杂的价值共创网络中的关键个体。然而,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共创实践探索结果却并不总是理想的,诸多的失败案例为企业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学者们对价值共创成败原因的研究表明异质性理论和治理理论已成为解释价值共创差异化效果的重要理论工具。但鉴于异质性兼具“创造性”和“破坏性”的双重属性,使得围绕组织异质性与价值共创间关系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仍然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和争议性,因此,本研究将组织间多维异质性作为价值共创结果差异化的起点,构建了组织异质性影响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为规避异质性的不良后果可能引致的价值共毁并促成价值共创系统的良性循环,本研究将网络治理机制作为对共创主体非契合行为管理和协调的有效手段和防范价值共毁的有效机制纳入研究范围,探讨了基于多维异质性的企业间价值共创的实现机理问题。同时,本文还引入环境动态性考察了其可能存在的调节效应。在上述理论模型推导和研究假设基础上,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考察单一/多个变量对结果变量的独立影响;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基于组态理论和整体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索了变量间组合效应引致价值共创结果发生的可能路径。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

第一,组织异质性是一个多维构念,包含目标异质性、关系异质性、知识异质性和文化异质性四个构面,且不同维度组织异质性对企业间价值共创的作用方向和影响效果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具体地,目标异质性和文化异质性显著负向影响企业间价值共创,而关系异质性和知识异质性则显著正向影响企业间价值共创,该结论进一步验证了组织间客观存在的异质性是一把“双刃剑”,其兼具的“创造性”和“破坏性”属性特征既可能促成价值共创,也可能导致价值共毁。当组织与其他共创主体在目标方面的冲突或差异无法支持彼此间共同的利益诉求时,既会导致共创主体间合作意愿的下降和合作难度的增加,也会诱发合作网络内共创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降低企业间价值共创的成功率甚至导致价值共毁。当组织与合作伙伴在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风格和行事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时,极易增加彼此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障碍,滋生猜忌和误会,进而影响合作进程并导致价值共创失败。关系异质性对价值共创的积极影响得到了资源优势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支持。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