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留学生汉语称呼语的使用偏误与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2-03-29 19:53:17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俄语小语种论文,本文的调查结果表明,俄语为母语的学生来华留学使用汉语称呼语的准确程度,跟他们的汉语水平有一定关系。如具有 HSK1-4 级的学生一般很少会考虑对方的年龄、身份、场合等因素,从而直接使用之前学过的称呼语去称呼对方,使用偏误情况就会比较多;拥有 HSK5 和 6 级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分清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称呼语,偏误率较低,但称呼语的使用范围仍然局限在教材里学过的称呼语。


1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高,来华留学的俄语学生(以俄罗斯学生为主)逐渐增多。随着汉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很多俄语留学生感觉到,无论在汉语称呼语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因为两国之间文化背景的差异、俄汉称呼语之间的异同以及母语负迁移等原因导致的使用偏误情况比较常见,这些因素一方面给俄语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国之间的互通有无。因此,准确把握俄汉两国称呼语之间的异同,了解俄语留学生汉语称呼语的使用偏误,并深入分析造成偏误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对外汉语称呼语的教学层面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俄语论文参考


1.2 选题意义

称呼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是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维系人们社会关系的重要交际手段。称呼语的使用,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其他语言中,都反映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因为汉语称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称呼语系统,称呼的方式和用语很多,这使得称呼语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之一,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关汉语称呼语的学习和教学对策问题也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学习者只有掌握了汉语称呼语的知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降低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失误率,较为顺利地交际和沟通。

学术界对汉语称呼语的关注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部分学者开始做相关的学术研究,但是专门从汉语称呼语教学的角度进行探讨的研究成果数量并不太多,尤其是专门研究俄语留学生汉语称呼语使用偏误的论文和资料更为少见。本论文以俄汉称呼语作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对比俄汉称呼语异同点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俄语留学生使用汉语称呼语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考察,找出他们在汉语称呼语学习中尚存的问题和困难,对出现问题的进行归类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教学策略,以期对对外汉语称呼语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俄汉称呼语的概念界定及异同比较


2.1 俄语称呼语的概念及分类

2.1.1 俄语称呼语的概念

毫无疑问,称呼语是人与人在交际过程中最频繁使用的语言。俄语称呼语比汉语称呼语理解起来更容易、更简单。俄语里的称呼语涉及到的对象比较广泛,它涉及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际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交际。使用称呼语的时候,被称呼者可以是人或物;具体交际的时候,可以是直接的面对面的方式,也可以是间接的方式。俄语称呼语在表达形式上,不仅用于名称,在俄语里,称呼语还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词汇组合使用。俄语词典中,有关称呼语的概念如下:

 Обращение— обособленный интонационно и грамматически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ый компонент предложения или сложного синтаксического целого, служащий для обозначения лица или предмета, являющегося адресатом речи. 

2.1.2 俄语称呼语的分类

俄语称呼语主要分为:亲属称呼语、姓名称呼语、官职称呼语、通用称呼语等几类。

(1)亲属称呼语 俄罗斯人对父母的称呼是“Мама 妈妈、Папа 爸爸或 Мать 母亲、Отец 父亲”。俄语里的 Мать(母亲)和  Отец(父亲)的称呼方式是比较正式的,俄罗斯人不会随便使用这种称呼方式,除非给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人或者某人问你母亲或父亲是谁,如:это моя мать Оля,это мой отец Влад(这是我的母亲欧丽雅,这是我的父亲维拉德)。

在俄语和汉语里都有一种非亲属称呼语,这种称呼语一般对陌生人或者不是亲属关系的人使用,如:Сыночек(男孩)、Доченька(女孩)、Дяденька(叔叔)、Тетенька(阿姨)、Девушка(姑娘)、Молодой человек(小伙,年轻人)、  Дедушка(爷爷)、Бабушка(奶奶)等。俄语里还有一种称呼方式,不仅能够传达出对陌生人的一种尊重,还能体现称呼者的教养和礼貌,如:Сыночек (Доченька),скажи пожалуйста где находится останкинская башня?(女孩/男孩,请问斯坦吉诺塔在哪里?)Сыночек (Доченька)这种称呼一般是老人对小孩或中年人使用,Дяденька, вы случайно не знаете Мишу ?(叔叔,你认不认识米沙?),Тетенька /Дяденька 这样的称呼方式一般为年龄小的对年龄大的人即 35-55 岁左右的人使用。


2.2 汉语称呼语的概念及分类

2.2.1 汉语称呼语的概念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传统的国家,因此中国人很重视称呼语的使用。称呼语可以传达出对对方的友好、热情和关切等情绪,同样,也可以传达出对对方的漠视、鄙视及其他情感。

2.2.2 汉语称呼语的分类

(1)亲属称呼语

世界上每种语言中都有亲属称呼语,但是绝大部分国家的亲属称呼语的使用方式又有所不同。中国人非常看重家庭(家属)关系,所以汉语亲属称呼语使用得更为广泛。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注意父系(父亲的家人)和母系(母亲的家人)之间以及长幼辈或同辈之间的关系。[19]相比较而言,这类亲属称呼语在其他国家使用得都没有中国这么广泛。中国的亲属称呼语以男性为基础,因为女性结婚后会保留自己的姓(她爸爸的姓),所以这样就有了“外甥”、“外孙”这样的称呼语,这类情况也包括“外公”、“外婆”等等。

(2)姓名称呼语

以前,在中国用全名称呼对方的情况不是很常见,人们习惯于用名字或昵称称呼孩子、朋友等。而现在情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大城市里中国人用全名称呼孩子、朋友、同事、男/女朋友等等,而且汉语里最常用的称呼语之一就是全名称呼语。之所以会有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在大城市同名的人太多,如:A:王丽丽,你知不知道小宇在哪儿?B:哪一个小宇?马小宇还是李小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用全名称呼对方就比较方便一些,同时使用名字称呼对方也同样会让对方感到一种亲切的感觉。

在中国,职位高的用名字称呼职位低的人,工作职位相当的人之间也用名字互相称呼,如:“王小明,过来帮我修改这个资料(上级对下级)”,“王雨桐,咱们几点见面呢?(朋友之间)”。而朋友、同学和关系较好的人之间则很少用名字称呼对方,全名称呼会显得关系比较生疏,而昵称则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进而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3 俄语留学生汉语称呼语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13

3.1 调查问卷设计 ............................................. 13

3.1.1 调查目的设定 .......................................... 13

3.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 13

4 俄语留学生汉语称呼语使用偏误的教学对策 ....................... 30

4.1 教学方面的对策:多样化教学法的使用 ............................... 30

4.1.1 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法 .................................... 30

4.1.2 对比分析教学法 .......................................... 31

结论 .......................... 35


4 俄语留学生汉语称呼语使用偏误的教学对策

4.1 教学方面的对策:多样化教学法的使用

课堂教学是留学生汉语习得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学环节对于汉语称呼语的习得和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们在教学环节多下功夫,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对于汉语称呼语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下,更好地完成汉语称呼语的学习,减少偏误的出现,让实际沟通变得顺畅。

4.1.1 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法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人们把对世界的认知成果通过语言的形式保存并传播下去;反之,文化的发展也会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语言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特征,包含该民族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等。因此,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了解文化又必须首先了解语言。这就要求,以俄语为母语的来华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中国的语言,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传统和语言文化。这一点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来讲,要坚持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时贯彻到自己的课程中。一方面,要从语言和语法的角度对具体的知识做出深入具体的解释,让学生首先在语言和理论层面理解教学内容;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在解读语言内涵的基础上,还要向学生解释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历史因素和民族传统、习俗等内容,让学生在把握中国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地掌握语言的内涵与外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并学会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

俄语论文怎么写


结论

本文在系统解读俄汉称呼语异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到俄语为母语的学生使用汉语称呼语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俄语学生在使用汉语称呼语时出现的偏误类型,探讨了产生偏误的原因,并结合汉语教学和教材编写实践,提出了规避汉语称呼语使用偏误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的调查结果表明,俄语为母语的学生来华留学使用汉语称呼语的准确程度,跟他们的汉语水平有一定关系。如具有 HSK1-4 级的学生一般很少会考虑对方的年龄、身份、场合等因素,从而直接使用之前学过的称呼语去称呼对方,使用偏误情况就会比较多;拥有 HSK5 和 6 级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分清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称呼语,偏误率较低,但称呼语的使用范围仍然局限在教材里学过的称呼语。

从称呼语使用的偏误类型来看,汉语初级水平的学生出现问题较少的是通用称呼语,中级水平的学生出现问题较少是官职称呼语,而高级水平的学生较少出现的问题是通用称呼语和官职称呼语。初级、中级、高级水平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偏误就是亲属称呼语,这说明汉语教材里称呼语的讲解不够详细,使得这些学生对汉语称呼语的了解程度不够,尤其是称呼语背后的文化因素等。

虽然汉语教材中出现的称呼语数量不少,但是普遍缺乏系统的解释(用法、文化含义等)。而且日常生活中很多常用的称呼语,教材里却很少提及。课文里的对话中很少系统地使用称呼语,更少有跟称呼语文化相关的信息。基于此,本文对汉语称呼语的教学和汉语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使用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法、对比分析教学法、情景设置教学、课外实践教学法,同时在教材编写时,尽量在现有内容中扩充汉语称呼语的知识点,或编写出一套专门的汉语称呼语教材,供学生系统学习汉语称呼语时使用。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