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及其对区域价值链的影响——以亚太区域为例

发布时间:2022-05-02 10:11:13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MBA毕业论文,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较全面刻画了亚太区域各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并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对区域价值链地位提升有正向显著作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加速了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使得经济效率更加依赖于各种生产活动之间建立的联系,生产活动本身的生产率对经济效率的贡献率则不断递减。Riddle(1986)对这种联系做出解读[1],认为服务业是经济活动的粘合剂。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是在 1962 年由 Schultz 和 Rbtw 提出[2],他们将生产性服务业定义为生产知识且具有经济意义的产业。Grubel 和Herbert(1988)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理论[3],认为生产者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且系统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随后,生产者服务业的内涵不断扩展为知识密集型、资源流通与分配的专业服务。李江帆和毕斗斗(2004)通过对国外生产性服务业的文献梳理[4],将生产性服务业定义为主要满足中间需求,向外部组织提供的中间投入服务,这一投入用于下一步的生产或者商业运作,而不是作为最终消费需求的服务。

随着贸易全球化不断深入,国际分工从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间分工演化为产品内分工。学术界普遍使用“全球价值链”来研究全球贸易和生产垂直结合,并以产品附加值的多少来衡量各个经济体参与全球贸易的程度以及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地位。吴建新和刘德学(2007)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的文献梳理[5],认为全球价值链的延伸和整合、国际生产模块化与服务外包、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等现象可以概括为全球生产网络。全球生产网络的出现实际上是全球生产体系的重大变革,催生出巨量的中间产品和生产环节的贸易,而生产性服务贸易占了最大比例,极大地影响全球的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Henderson(2002)对全球价值链中的“全球”进行了重新阐释[6],认为“全球”只是一个最大规模,还存在其他规模范围,例如区域生产网络。Kmiura(2006),Richard(2006),张伯伟和胡学文(2011),张晓静(2015)等学者通过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类型、产业贸易以及分工地位等方面的研究验证了亚太生产网络的存在[7-10]。根据 WTO(世界贸易组织)在 2016 年发布的《世界贸易统计报告》显示,当前仍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RTAs)约有 423 个,其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为前三大区域贸易协定,分别占世界出口和进口额的 55%和 58%,其中东盟占 7%;同时还报告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成员国的贸易情况,12 个 TPP 成员国占世界出口和进口份额分别为 24%和 29%,而中国在 2015 年的出口额以占世界出口额的 13.8%位居第一。因此,对亚太区域贸易网络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当前学者普遍接受亚太区域范围的界定是美洲国家: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智利、秘鲁,太平洋西岸的俄罗斯,亚洲国家: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东盟十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大洋洲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为了研究亚太区域各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及其对区域价值链的影响,本文选取 2005-2015 年亚太区域国家生产性服务双边贸易和增加值贸易数据,借鉴马述忠(2016)的研究方法[14],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亚太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整体概况进行研究,选取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 3 个指标对亚太区域各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进行了刻画;借鉴陈银飞(2011)对世界贸易格局分析的做法[15],对亚太区域贸易网络进行核心-边缘分析。其次,借鉴岑丽君(2015)等学者的做法[16],引入 Allen 等(2005)和 Nathan(2007)的计量模型对亚太区域一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对其区域价值链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探讨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对区域价值链的影响程度[17,18]。

本文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阐述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并介绍本文的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是本文的文献综述。主要对生产性服务业、全球(区域)贸易网络特征以及全球(区域)价值链等文献的现状研究。

第三章首先对社会网络分析理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提出本文的三个假设: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以及网络异质性如何影响其区域价值链地位。

第四章是对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的描述性分析。首先,定性刻画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其次以网络特征核密度图和区域贸易网络结构拓扑图分析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整体格局;最后,构建连续-核心边缘模型分析亚太区域的核心、半边缘和边缘国家(地区)。

第五章首先引入本文的模型,对变量、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进行说明;随后借鉴马述忠(2016)与岑丽君(2015)等学者的做法[14,16],运用 Allen 等(2005)和 Nathan(2007)的计量模型以亚太区域一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对其区域价值链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17, 18]。在此基础上,为更加具体地探究不同国家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对提升其区域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将亚太区域各国(地区)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组回归估计。

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及政策建议。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提炼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的诞生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开始转型,对生产环节进行分工,企业更加关注其核心业务以培育更强的竞争优势,将原本很多在商品生产内部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随着这些业务变得越来越重要,迫使其变得更加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的本质必须是生产知识(Schultz&Rbtw,1963)[2],所以其在专业化过程中不断提高了对知识生产的要求,成为了知识密集型行业。随后,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陆续扩展为知识、技术与信息密集型、资源流通与分配的专业服务。

Greenfield(1966)在对人力资源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的研究中[19],解决两大类服务的重叠问题,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运输、通讯、批发、金融、保险、会计和房地产。并且认为,美国在 1960 年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就已经占了就业总数的三分之二,由于国家不重视这一现象,导致数据收集困难,难以对这一现象进行具体衡量。Browning 和 Singelman(1975)将第三产业归类为采掘业、转型服务业、分配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和个人服务业六个部门[20],并将生产性服务业定义为介于生产和消费之间、以商品为导向的服务,包括了金融、保险、法律、工程和商业服务,利用美国 1960-1970 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极其快。在揭示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的秘密中,服务业是以一种“润滑剂”的形式促进农业、工业的增长来促进经济增长,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据了很大比例,并且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本身对生产性服务业这种中间性需求的增加提升了其在服务业中的比例,也极大的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Katouzian,1970;Riddle,1986)[1, 21]。之后,Grubel 和 Herbert(1988)首次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理论[3],并将 Browning 划分的分配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统一为生产性服务业,系统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隐性动力之一,而且其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非常强,已经超过大城市整体就业率。Francois 等(1990)通过对企业专业化程度和规模收益率进行研究[22],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对企业实现专业化具有积极贡献,企业专业化生产拉长了生产环节的链条,迫使社会对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加大又进一步降低了其成本,二者良性互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随后,有学者探究了欧洲服务业的发展路径以及它们是如何促进就业的,研究发现不同于美国模式,欧洲服务模式受工会和社会组织的影响更大;其次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并不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持续增长,而是跟创新有更紧密的联系,并且未来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发展方向要更多的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相结合考虑(Witker&Riddle,1988;Bosch&Wegner,2002)[23,24]。

MBA毕业论文参考


2.2 关于贸易网络特征的现状研究

2.2.1 关于区域贸易网络特征的现状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不断加深且一体化程度超过全球层面,因为处于全球贸易中心地位的经济体会加速其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区域一体化(梁双陆和程小军,2007)[48]。因此,区域贸易网络的研究就随之兴起并丰逐渐丰富。在已有区域贸易网络研究中,学者们主要研究欧盟区域、亚洲区域、一带一路区域、亚太区域等贸易网络特征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Sen(2015)以亚洲区域为主体,研究发现经济走廊对东南亚和东亚国家迅速融入全球贸易网络有重要促进作用,为东南亚和东亚国家迅速崛起提供了一个可靠解释,而南亚需则需要通过建立经济走廊进一步加强与东南亚和东亚国家的联系[49]。Basile(2017)利用欧洲内部区域贸易数据刻画了欧洲贸易网络[50],研究发现欧盟区域间贸易网络(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远未完成,区域内国家的贸易充其量只能算是简单的双边贸易,并且这种简单的双边贸易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而复杂的贸易联系则相反。

自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一带一路区域贸易网络的研究不断丰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的总贸易数据刻画网络进行分析;另一种是以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的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对一带一路区域国家总贸易网络结构的分析,发现其区域网络整体密度不断增大,贸易趋于集中化且竞争加剧,中国、印度和新加坡处于贸易网络的中心位置(许和连等,2015;种照辉和覃成林,2017)[51, 52]。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的行业分析,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行业(马远和徐俐俐,2016;詹淼华,2018)[53, 54]。张晓静(2015)以亚太区域国家贸易的数据来验证区域贸易协定中 WTO 和 WTO-X 条款政策的实施是否有效,结果表明政策是有效的,亚太贸易网络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和制度一体化;同时,其又反过来促进亚太贸易网络的发展[10]。何敏和冯兴艳(2017)从中间品贸易角度出发,构建了亚太区域贸易网络,重点研究了中日韩等主要经济体与东盟国家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并建议中国应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加快促进 RCEP 落地[55]。

MBA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理论分析和提出假设.................................... 14

3.1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研究贸易网络的新工具........................................ 14

3.2 提出假设: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与价值链的关系........................ 16

第四章 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描述分析................. 19

4.1 贸易网络主要特征描述分析........................ 19

4.2 区域价值链描述分析.................................... 29

第五章 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对区域价值链的影响.................... 33

5.1 模型、样本、变量与数据................... 33

5.2 实证研究结果......................................... 35


第五章 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对区域价值链的影响


5.1 模型、样本、变量与数据

5.1.1变量说明

被解释变量。借鉴 Koopman 和 Powers(2010)的做法[68],从贸易增加值视角出发,采用区域价值链指数     来衡量一国(地区)在 时期的区域价值链地位。区域价值链指数与区域价值链地位呈正相关关系,指数数值越大,其在区域价值链的分工地位越高。

核心解释变量。本文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研究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选取了贸易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来等主要贸易网络特征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一国(地区)的网络中心性越高,表明其贸易广度越大,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和资源,进而对整个贸易网络具有一定控制能力。网络联系强度则代表一国(地区)的贸易深度,网络联系强度越大,表明其贸易额占整个贸易网络的比重越高,进而对整个贸易网络有一定影响能力。一国(地区)的网络异质性描述的是其贸易额在其贸易伙伴的分散程度,网络异质性越高,表明其对外贸易额分散在更多贸易伙伴中,其对外贸易抗风险能力越强。控制变量。

本文选取了影响服务贸易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控制变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OPEN)、对外直接投资额(FDI)、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ERGDP)和服务业发展水平(SER)。一国(地区)对外开放程度(OPEN)用其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表示,反映了其参与区域贸易的深度,当一国(地区)贸易参与度越高,表明其能与更多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贸易,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技术,处于更加激烈的竞争中以提升国内企业竞争力,有助于提升其区域价值链地位。一国(地区)对外直接投资额用 FDI 进出口总额表示,其反映了国内投资环境,国内投资环境越好,能够吸引到更多外来资本,有助于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ERGDP)和服务业发展水平(SER)分别表示的其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这两个因素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越高,有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本文以亚太区域国家(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对其区域价值链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选取了 2005-2015 年 11 年的双边生产性服务贸易和贸易增加值数据,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描述了亚太区域各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主要网络特征及其演变,并以各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增加值数据测算出其区域价值链地位指数,更加准确地衡量了一国(地区)位于亚太区域中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在此基础上,以亚太区域各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对区域价值链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具有较强的自稳定性。因为亚太区域国家(地区)11 年的网络中心性、联系强度和异质性等主要特征排名变动较小,面对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各个国家(地区)都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贸易水平。

第二,随着时间推移,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联系更加紧密,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网络贸易特征核密度图估计结果表明,2005-2015 年期间,亚太区域大部分国家(地区)都与较多的贸易伙伴建立了联系,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联系更加紧密;亚太区域内大部分国家(地区)都属于贸易小国,并且在不断缩小与贸易大国的差距;亚太区域大部分国家(地区)都有意愿均匀分散其贸易额在更多的贸易伙伴中,以增强其网络异质性,从而加强其对外贸易的抗风险能力。

第三,亚太区域一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中心性对提升其区域价值链地位有显著正向作用。一国(地区)在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中的中心性越高,表明其与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贸易伙伴建立了联系,能够获取到不同信息、技术和资源,对整个网络具有一定控制能力和占有策略性地位优势,从而能够提升其区域价值链地位。

第四,亚太区域一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联系强度越大,其区域价值链地位就越高。一国(地区)在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联系强度反映了其贸易深度,网络联系强度越大,表明其对外贸易额占整个区域贸易网络的比重越大,能够影响整体区域贸易网络,进而能够提升其区域价值链地位。

第五,亚太区域一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异质性的增加,有助于其提升其区域价值链地位。一国(地区)在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的异质性反映了其对外贸易额的权重分布程度,当其网络异质性越高,表明其对外贸易额更加均匀分散在各个贸易伙伴之间,减少了对少数几个贸易伙伴的依赖,从而能够增强其对外贸易的抗风险能力,有助于提升其在区域价值链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