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舞叙事,以舞达情”——舞蹈作品《5200 米高度的记忆》表演探究

发布时间:2022-01-25 20:51:45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留学生论文,本文通过收集文献资料、了解现实事件、观看舞蹈视频等多种途径研究,本文从舞蹈表演者的视角,以舞蹈叙事学、舞蹈表演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依据,重点研究现实题材舞蹈的叙事与抒情的呈现途径与方式。


一、《5200米高度的记忆》作品简介


(一)内容梗概

藏族三人舞作品《5200米高度的记忆》由总政歌舞团小红星艺术团谭广鹏编导创作,表演者为中国铁路文工歌舞团演员李子燕、赵帅、齐贯中。该作品曾获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表演二等奖。

藏族三人舞《5200米高度的记忆》是以1958年修建青藏铁路事件为素材,取修筑最艰难的一段路程为创作题材。该作品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一位多年前参与修筑铁路工作的藏族老妇孺,在唐古拉山口忆起那段与筑路工人们同心协力修筑铁路的故事,并表达了对逝去筑路英雄的缅怀。作品采用现实事件作为舞蹈题材,以藏族独特的舞蹈动作和当代舞动作元素为创作素材,通过动作、道具、神态以及音乐等方面将舞蹈作品中的叙事和抒情呈现。将修筑铁路的艰难展露无疑,体现了筑路工人与藏民坚定不移、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结构分析

舞蹈中的结构与人体骨骼、房屋框架的意义相同,在舞蹈中起到串联故事情节与支撑叙事内容的作用。刘炼教授在《舞蹈叙事学教程》中对结构有着这样的解释:“结构是指主观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结合构造,抑或是思想情感与外在形式感的辩证统一。”对于具有叙事性特征的舞蹈作品来说,结构的设定是叙事能否表达清晰的关键。在《5200 米高度的记忆》中,编导采用顺叙与插叙为时间结构,运用垂直空间与三维空间为空间结构,二者交相融合。

1.时间结构

舞蹈的时间结构可按照文学中的记叙方式划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

在《5200 米高度的记忆》中,根据事件的时间结构可划分为 A—B—C—D 四个舞段。其中主体部分是以顺叙的方式进行时间结构。顺叙是一种线性的叙事方法,一般是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进行叙事的,解决一个相对单一的完整的戏剧冲突。①而戏剧冲突需具备事件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四大方面才能体现。B 舞段,筑路工人的到来,预示着修建铁路的开始,事件由此拉开序幕。C 舞段,在筑路过程中,藏民与筑路工人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在休息时为他们舞蹈,感谢他们的到来。D 舞段,工人因修筑铁路滚下山甚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用弱小的身躯为藏民筑建通往幸福之路,也将事件推向高潮。最后,舞蹈的尾声以火车鸣笛声作为结束,藏民回到唐古拉山口边,火车的鸣笛声也意味着铁路的通车与无限的可能……

在作品 A 舞段与 D 舞段中,A 舞段运用的是插叙的方式,而 D 舞段采用补叙收尾与开头形成呼应。插叙是夹杂在顺叙的过程中进行结构,补叙则在作品中起到补充作用。“舞蹈中的插叙是通过回忆的方式来展开叙事的。”②A 舞段起始,一位藏族老妇人站在唐古拉山口的石碑边,静静的望向远方,预示回忆的展开。D 舞段,编导采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以一声火车鸣笛声作为结尾,在鸣笛声中传递藏族人民对于筑路工人的缅怀之情。 


二、作品表演中的叙事性分析


(一)身体话语与叙事表现

 舞蹈是一门无言的艺术,即身体话语为主要表达方式。于平教授曾说过舞蹈的叙事就是利用人体的动作形态对“事”进行描述的一种特性,也就是用肢体语言诉说故事。④在具有叙事性特征的舞蹈作品中,身体的叙事话语(也就是肢体动作)与其他艺术门类中的叙事话语相比虽有局限,但更加直接且具有审美性。舞者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身体话语确立基本人物、突显民族特性、塑造人物形象。

1.姿态动作确立基本人物

姿态动作通常是从人们的日常自然体态中提炼而来,具有一定的造型感。姿态动作在舞蹈中常常作为显示人物身份特征的动作出现,是舞蹈叙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确立人物的基础。《5200 米高度的记忆》中,编导选择了藏族老妇孺与筑路工人为主要人物,在对人物形象确立时,采用了较为直观的姿态动作进行人物形象塑造。作品中藏族老妇孺的形象是舞者通过半佝偻的身体形态以及运用躯干作为主要运动部位,着重体现在向前弯曲的腰部,再配合微屈的膝盖,体现出老人的基本形态。其次通过脚下四拍一次前进的步伐,在保持手臂动作向远延伸的基础上,由腿部发力带动腰,再由腰部带动肋经过肩最后到头部。一方面体现藏族老妇孺行走的步伐特征,另一方面也展现了角色内心对筑路工人的思念与感激。筑路工人通过弓步、弯腰、肩扛重物的姿态,将这类姿态极致化运用,刻画出一个辛勤工作的筑路工人形象。这些姿态,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但舞者需将生活化的动作与舞蹈艺术相结合,使动作在具有生活典型性的特征中完成舞台的艺术化和夸张化,从而体现人物的生命状态、艺术状态。

2.风格动作突显民族特性

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每一个体态以及动作步伐都具有自身民族的特点,舞者准确地把握民族民间舞的风格性,能使观众从视觉上直观地感受到该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风格以及地方习俗。


(二)道具运用与情节推动

舞蹈道具作为一种时代特征与事物线索的形象性符号,我们可以通过其外在特性去表达内在属性。诚然,舞蹈道具的使用可以把其作为一种“线索”,将整个舞蹈作品进行串联,使其能够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内容。鲍列夫曾说过:“舞蹈形象除了配有音乐节奏的肢体动作外,有时还需辅以哑剧,还需配上特定的道具(武器、头巾、器皿)。”⑤这也充分的说明当肢体动作不能够呈现人物时,可以运用道具去描绘“人”形,让观者能够直观地把握人物属性与故事情节。

1.空间转换呈现情节内容

在作品中,编导借助于写实性道具:石碑(如图 1 所示)与铁轨(如图 2 所示)。将两种道具本身所蕴含的内在属性,通过演员表演以及舞台要素的配合,起到空间上的转换效果,并推动情节内容的发展。 

留学生论文参考

留学生论文怎么写


三、作品表演中的抒情性分析 ................................... 12

(一)作品文本的情感内化 ................................................ 12

1.以事酝情 ................................................. 12

2.小人物现大情怀 .......................................... 13

四、作品表演中叙事与抒情的交相融合 ....................................... 17

(一)由生活之事到艺术之舞 ........................................ 17

(二)由艺术之舞到民族之情 ......................................... 17

五、《5200 米高度的记忆》表演体会与反思 ...................................... 19

(一)叙事铺设情境 ........................................................ 19

(二)情感成就人物 ..................................... 20


五、《5200 米高度的记忆》表演体会与反思


(一)叙事铺设情境

现实题材舞蹈作品《5200 米高度的记忆》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藏族地区的真实事件:1955 年 10 月,毛主席为了解放西藏,使国家领土不再受到侵犯,他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修建青藏铁路。经历一年多的实地调研与勘探,青藏铁路于 1958 年施工,1984 年第一期工程通车,2006 年 7 月全线通车。因西藏地区地势、气温、环境等因素,给修建铁路增添了许多困难。该作品选取了工人们修建铁路中最为艰难的一段经历为素材,运用叙事的方式铺垫情境,并在情境的铺垫中营造一个具象的现实场景。

笔者在学习该作品时,反复地观摩舞蹈原视频,明确舞蹈中所要叙述的事件后搜索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和文献,从中了解到修建铁路的起因、修建中的难题、以及铁路的建成对西藏地区的意义。再次反复观看视频,体会作品中叙事于情境的含义与作用。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同一组肩扛竹竿向前行进的动作一共出现了 4 次,其每次出现的含义及铺设的情境都不同。作品的 1 分 42 秒首次出现了扛竿前行的动作,三人双手扛竿、肩并肩、统一迈着小步伐的前行动作似乎是身处陌生环境,意在营造筑路难,知难而上的情境。再次出现此动作是在 2 分 40 秒处,与之前不同的是动作是以跪地形式出现,仿佛因筑路的地势太高,筑路工人只能用自身的重量去拖动铁轨,则藏民与另一位筑路工人紧紧拽住连接铁轨与竹竿之间的绳索,为筑路工人提供安全保护,由此刻画出恶劣的环境景象。第三次出现是在作品的 5 分 34 秒,通过空间变化和节奏变化组成的舞句,也将前两次的扛竿前行动作进行穿插变化,铺设出工民一心为铁路事业无私奉献的情境。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作品的 6 分 23 秒,运用了托举的方式呈现。两名筑路工人上身与地面平行,双脚打开,双手扶竹竿,藏民跪立在工人们的背上,右手向前延伸。这一形态可以解读为筑路工人用自己的血肉身躯给藏民铺去通向幸福的路,通过舞蹈演员们身体造型折射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也为结尾缅怀因筑路牺牲的“战士们”的情境铺设。


结语

本文以现实题材舞蹈作品《5200 米高度的记忆》为研究对象,从舞蹈表演的叙事性和抒情性两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收集文献资料、了解现实事件、观看舞蹈视频等多种途径研究,本文从舞蹈表演者的视角,以舞蹈叙事学、舞蹈表演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依据,重点研究现实题材舞蹈的叙事与抒情的呈现途径与方式,并总结出以下观点:

首先,舞蹈作品中的叙事性在现实题材舞蹈中较为突出,作品表演的叙事性主要体现在肢体和道具中。具体而言,舞蹈演员通过姿态性动作呈现基本人物、风格性动作突显民族特性、表意性动作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石碑、铁轨等写实性道具展现叙事内容、竹竿的虚实结合推动叙事发展,最终达到叙述事件的目的;其次,舞蹈作品的抒情性在现实题材舞蹈中举足轻重,作品表演的抒情性主要体现在作品文本的情感内化与舞蹈作品的艺术外化中。准确来说,舞蹈演员根据文本内容感受工与民的小情感,并在此基础上体会文本背后蕴含的大情怀。再通过音乐旋律引发情感、面部神态传递情感、肢体动作表达情感,最终达到精准传情的目的;最后,本文除详细论述舞蹈中的叙事性与抒情性外,同时针对在现实题材舞蹈当中叙事与抒情交织演绎的方式进行分析。演员作为连接叙事与抒情之间的一杆秤,度的掌握极为重要,缺少了叙事则事件表达不清,缺少了抒情,即便动作再美,技巧再高超,这个舞蹈也没有灵魂。

综上所述,本文站在舞蹈表演的角度探究舞蹈作品中叙事与抒情在舞蹈中的呈现,将作品《5200 米高度的记忆》中所蕴含的叙事以及情感进行分析研究,明晰了它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并结合笔者进行舞台实践后的所思,展现出叙事、抒情在现实题材的舞蹈中的作用以及自身表演上的不足。旨在说明,舞蹈演员该如何更好地将作品中的叙事和抒情在舞台上呈现,希望为舞蹈演员提供了更多的表演经验和参考。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