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医学论文选题:基于循证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加速康复方案的构建及推广

发布时间:2024-12-15 16:17:29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本研究从组织管理、术前风险评估、术前宣教、术中监护、术后管理五大方面,内容涵盖范围全面,促进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加速康复。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在消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CRC排名为第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第二大致命癌症,具有发病率、死亡率高的特点[1]。据报道CRC在2020年导致全球约190万例发病和90万例死亡,CRC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较高,在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呈上升趋势[2]。

在美国,CRC是第三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5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以每年2%的速度上升,估计到2030年美国结肠癌发病率将达到10%,而直肠癌发病率将高达25%[4-6]。

在我国,2019年新增CRC约60.8万人[4],2020年结直肠癌发病例数为55.5万,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例数的12.2%,由结直肠癌引起死亡的病例高达28.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9.5%[7]。预计到2035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将上升至250万[8]。患者总经济负担为202990元,人均住院费用将达到56714元[9]。

在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高的国家或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人体摄入较多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食物,长期处于久坐不动、缺乏体育活动的生活方式,以及患者患有消化道疾病有关[10]。

目前,结直肠癌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包括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以及机器人辅助结直肠手术。腹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CRC患者最主要的术式,但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操作,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达到了12.5%,患者会出现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胀、腹痛、恶心及呕吐、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11]。然而,结直肠癌患者因手术切除而导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缓慢,易发生黏膜屏障受损、肠道菌群失调和术后营养不良等,不仅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还将会增加术后肠梗阻、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感染率为9.38%,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2-19]。因此,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加速康复的护理与管理已成为临床需要尽快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和方向。

1.2研究现状

1.2.1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加速康复国外研究现状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最早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Kehlet教授于2001年提出,并应用于结直肠外科。此后,ERAS在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与发展,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妇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儿科、骨科和泌尿外科等领域[20-21]。ERAS主要以患者为中心,以循证为基础,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减少患者手术相关应激反应[22]。目前,国外研究者主要从饮食指导、运动训练、营养干预、戒烟和心理护理等多模式来促进手术后结直肠癌患者胃肠道功能得到快速地恢复。

Van Rooijen S等研究指出包括运动训练、营养干预、戒烟和心理护理等多模式能够为患者带来益处[23]。Efrat L.Amitay团队研究发现在术前3天至术后12周之间,服用益生菌对缓解肠梗阻和术后感染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在减轻切口感染、吻合口漏、缩短首次排便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24]。多项研究[25-29]发现,手术后,患者在有效的镇痛措施下,麻醉作用消退、清醒后,即可适量在床上活动,而非必须平躺卧床6小时。在手术后4小时,患者即可采取在床上活动四肢,同时也可翻身以及缓慢坐起和床边站立,然后循序渐进下床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量逐日增加。此外,在术后6至12小时,指导患者每天咀嚼口香糖三次,每次持续5至10分钟,可显著刺激肠道运动,加速肠功能恢复,进而缩短住院时间。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内温尊甲等[30]团队的研究结论一致。

第2章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加速康复方案构建

2.1研究方案

2.1.1成立研究小组

在此基础上,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筛选,建立了研究团队,并对团队的分工进行了明确和合理地划分,详见表2.1。本课题组共有11位成员,其中1名主任医师负责协调方案构建指导。1名护师为专家组的组长,负责课题的指导,遴选和函询专家。2位护理人员进行了文献的查阅评估和证据等级的分级。3位主任医师、2位副主任医师和1名主管护师负责方案构建指导。1位资深统计员从事资料的统计分析工作。

医学论文怎么写

2.2研究结果

2.2.1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根据专家组确定的搜索策略,对国内外的数据库进行了详细的搜索,以及增加手动检索,初步检索文献获得1454篇,剔重后剩余文献1179篇,排除文献内容与主题不相关、综述、个案报告939篇、无法获取全文、数据信息不完整、语言非中文或英文55篇,复筛后剩余文献185篇,排除文献质量低下、不符合护理人员实际操作文献、结局指标不符,最终纳入文献19篇,其中指南6篇[33-36,47,72],系统评价6篇[24,27-29,31,32],专家共识3篇[46,73,74],随机对照试验4篇[23,42-44]。质量评价结果见表2.2至2.6。

2.2.2文献资料提取及证据分级结果

文献、指南资料提取的内容包括:文献名称、研究类型、出版年份、文献来源、推荐内容及证据等级,详见附录C。

2.2.3证据汇总

在对证据进行整理和归纳的基础上,经过专家组探讨,我们初步建立了结直肠癌手术后的胃肠道功能加速恢复方案,其中I级条目5项,Ⅱ级条目20项,III级条目53项。方案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术前风险评估、宣教、术中监护、术后管理5项工作。证明材料的采集标准严格,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详见附录D。

第3章加速康复方案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42

3.1方法............................42

3.1.1研究对象.............................42

3.1.2纳入及排除标准..................42

第4章讨论................57

4.1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加速康复方案构建.......................57

4.1.1基于循证构建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加速康复方案可靠性及重要性分析...............................57

4.1.2本研究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分析.................57

第5章结论............................6

第4章讨论4.1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加速康复方案构建

4.1.1基于循证构建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加速康复方案可靠性及重要性分析

CRC是消化系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手术是CRC患者首选治疗方式,但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缓慢,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并且指南和专家共识并未明确指出具体的操作方案,导致临床护理操作未统一。

综上,本次课题采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手段,建立一套系统、科学、规范的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加速康复方案。本课题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通过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估和证据分级等方法,对近期国内外结直肠癌手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并且已经初步制定了一套促进结直肠癌手术后胃肠功能康复的治疗方案。这套方案采用了德尔菲专家调查的方法,选择了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函询,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验证,最终确定了一项促进结直肠癌手术后胃肠功能康复的计划,目的是为临床提供科学的、标准的、可靠的治疗方法。

医学论文参考

第5章结论

1本研究立足于现有结直肠癌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缓慢的临床情况,以及当前针对此类患者康复策略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的现状。我们旨在通过循证医学路径,构建一套创新的术后胃肠功能快速康复计划。通过对近期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数据提炼、质量评估和证据分级,我们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整合与提炼,从而初步设计出一套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加速康复方案。

接着,我们采取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挑选了38位在这一领域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专家,通过函询的方式收集他们的专业见解。经过两轮的反馈与讨论,结果显示专家们参与度高,代表性强,且在权威性和专业性上有较高的体现。他们对于方案条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持有高度共识,意见高度集中,专家间的合作顺利,所提出的建议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最终,经过两轮的专家咨询,我们确定了5条顶级Ⅰ级条目,20条Ⅱ级条目,以及53条Ⅲ级条目的方案终稿,形成了这套翔实且实用的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加速康复方案。包括组织管理、术前风险评估、宣教、术中监护、术后管理5个方面内容。方案的编制过程严格、标准,成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本研究将阐明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具体内容,为促进大肠癌术后肠道功能的加速康复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2基于循证构建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加速康复方案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排气,排便,延长患者术后睡眠时间,提高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加速康复,方案安全可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医学论文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