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范本代写:循经远取动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3-10-15 18:17:11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医学论文,笔者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循经远取动法结合常规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均可降低VAS评分、NDI评分、恢复颈部活动度,可有效改善颈痛症状,恢复颈部功能活动,缓解颈部活动受限情况,临床疗效确切。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二科门诊就诊的颈型颈椎病患者70例,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且自愿加入本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本课题已通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受理号:2022-K79)。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根据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8版)[48]总结如下:

(1)患者有落枕史,颈部强直、发僵感,可波及到整个肩背部,颈部点头、仰头、转头等活动受限;

(2)颈部疼痛,周围肌肉如斜方肌、颈椎旁肌、冈上肌、冈下肌及胸锁乳突肌有压痛;

(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头试验、旋颈试验检查均为阴性;

(4)影像学检査:部分患者X线可见生理曲度改变或椎间盘退化、轻度椎间隙狭窄,一般少有骨赘形成;

(5)除外其他疾患(落枕、外颈部扭伤、肩周炎、颈椎肿瘤、风湿性肌纤维炎等及其他疾病)引起的颈肩部疼痛。

2研究方法

2.2随机分组

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采用70张等大的A3纸片填入1~70个数字,并同样对折后放入70个牛皮纸的信封里,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打乱信封后患者按照纳入的先后顺序抽取信封根据数字单双号入组。

2.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不要长时间低头、久坐、应多活动颈部、外出注重颈部保暖等,健康教育应贯穿整个治疗周期。

2.3.1器械选择

选用华佗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平柄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规格0.4mm×40mm,75%酒精、消毒干棉球。

2.3.2对照组

取穴:参照全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52]颈椎病取穴,选取双侧C4-C6颈夹脊穴、天柱、风池、申脉、悬钟。

操作:腧穴定位及针刺参考全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53],患者坐位,医者消毒双手后使用75%酒精棉消毒施术穴位,嘱患者放松,将毫针直刺进入C4-C6颈夹脊穴约20mm,天柱向对侧口角方向刺入约20mm,风池直刺约20mm,申脉与皮肤呈30°角斜刺约20mm,悬钟直刺约25mm,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试验者因个人行程原因脱落1例,观察组中男性11人,女性23人;对照组试验者因未按时完成治疗脱落2例,疗程中自行贴敷膏药剔除1例,组内男性7人,女性25人。两组共剔除、脱落4例,实际完成66例,运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差异,χ2=0.912,P=0.339,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医学论文参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小为25岁,最大为60岁,年龄分布为49.00(39.75,54.00)岁,对照组患者最小26岁,最大58岁,年龄分布为49.50(37.00,54.75)岁。两组患者年龄分布经正态性检验,均不符合正态分布(P<0.05),采用非参数检验,Z=-0.064,P=0.049,结论是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有可比性。

2 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6.54±1.12,治疗后VAS评分为2.08±0.89;对照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6.69±1.26,治疗后VAS评分为3.07±1.12。两组治疗前后评分经Shapiro-Wilk检验后提示符合正态分布(P>0.05),组内比较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观察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有极显著差异(t=50.040,P=0.000<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后VAS评分有极显著差异(t=30.260,P=0.000<0.001)。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0.489,P=0.626),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有极显著差异(t=-0.397,P=0.000<0.001)。见表4。

医学论文怎么写

研究结果 ........................ 22

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2 VAS评分比较 ............................... 22

讨论 ............................ 27

1 立题依据 ........................ 27

2 循经远取动法的理论依据.................... 27

结论 ................................. 33

讨论

1立题依据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早期阶段,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由于其起病轻,患者易忽视,迁延不治则有发展为其他类型颈椎病的可能[58]。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应用以及伏案工作的增加,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呈年轻化趋势。成年人一生中患颈部疼痛的概率为50%[1],每年颈部疼痛的患病率为25.8%[59]。有研究发现,在5000人中伏案工作的人颈肩痛发病率78.3%,伏案时间与颈肩痛的发病率正相关[60]。有研究发现,工作中不良姿势大于2小时,看手机时长超过3小时均是导致颈痛的危险因素[61]。颈部疼痛在全球疾病负担报告中位列功能障碍的第四位,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和功能受限,还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与医疗负担[62]。因此,颈型颈椎病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尽早治疗,防止迁延他病。

颈型颈椎病符合中医“痹症”的范畴,邪气侵犯颈部经脉则脉气不通,不通则痛。故治疗应疏通经脉,使脉气通畅、气血调和,针刺可疏通经脉,调理气血。现代研究认为,针刺可从多方面达到镇痛的效果,包括调节炎性介质的释放、调控神经传导通路、调控神经递质的分泌、改善痛觉情绪[63]。研究发现,针刺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降低NO的释放来减轻炎症反应[64],还能通过调节岛叶、前后扣带回这些大脑的重要位点,改变疼痛矩阵、边缘系统、默认模式网络等区域网络的功能,以此实现镇痛效果[65]。

西医治疗颈型颈椎病常采用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外用扶他林软膏等,可以一定程度缓解疼痛症状。中医常采用针灸、推拿等方式,安全系数高、患者易于接受。本研究将导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循经远取针法应用于颈型颈椎病的治疗中,既注重缓解疼痛又重视改善颈部活动障碍,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结论

1.循经远取动法结合常规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均可降低VAS评分、NDI评分、恢复颈部活动度,可有效改善颈痛症状,恢复颈部功能活动,缓解颈部活动受限情况,临床疗效确切。

2.循经远取动法结合常规针刺在改善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以及功能障碍方面比常规针刺疗效好。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医学论文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