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3-30 15:19:47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管理学论文,笔者认为造成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劳动力市场中不同的工资决定机制造成的工资差异以及不同的就业体制造成的劳动力流动障碍。若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一问题,需要中、省、市各级政府持续性的政策推进,加快国企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国有部门收入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消除两个劳动力市场间的流动障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微不足道到不可或缺的发展历程。2018 年 11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贡献了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西省1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大省,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 2000 年的 1660.92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25793.17 亿元,平均增长速度达到 10.31%。其中,民营经济的发展从经济总量、微观主体数量到产业结构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陕西省非公经济总量由 2005 年的 1654.35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14070.45亿元,占全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43.34%增长至 54.55%。

然而,陕西省民营经济虽然实现了总量的增长,但其占全部经济总量的比值依然较低,市场主体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劣势逐渐凸显,陕西省经济发展出现乏力。这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作为我国“三线建设”的重地,陕西省聚集了一大批国有重工业企业,涵盖航空、航天、船舶、兵工等众多领域。此外,陕北地区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也养育了大批资源依赖型国有企业。因此,国有经济一直以来都是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国进民退”的特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陕西省民营经济的发展。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通过对相关理论及文献的评述,阐明了文章的理论基础及主要研究方法;接着,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的表现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梳理了文章的理论逻辑;随后,文章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及实地调研结果,对陕西省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特征及中小型民营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困境进行了阐述,为后文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了现实依据;接着,文章利用实地调研得到的相关样本数据,在张杰、张建武(2014)构建的劳动力市场行业分割指数的基础上,改变控制变量,构建了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指数,对陕西省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程度进行了测算,并对不同样本群体进行了异质性分析,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对不同特征劳动力群体的影响程度;随后,文章对应理论分析提出假设、建立模型,从实证角度验证了陕西省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最后,文章根据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总结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笔者首先通过对相关经典理论的学习和思考,结合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明确了本文的理论基础,接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找到了可以借鉴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

(2)实地调研及问卷分析法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笔者跟随陕西省工业与信息化厅组织的“十四五”中小企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调研组,实地走访调研了陕西省 11 个地市、20 余个县域的工业园区,深入了解了各地市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集到了 140 份中小型民营企业调查问卷和 921 份陕西省从业人员调查问卷,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述评


2.1  相关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虽然没有专门章节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进行论述,但整个《资本论》是建立在“一元劳动论”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进行论述的,“劳动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而关于劳动力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则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中。

首先,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明确了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的决定因素。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决定与其他任何一种商品一样,都是由生产及再生产这种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具体包含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2)劳动者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劳动者接受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所花费的费用,用以培训满足资本主义生产与再生产所需的劳动力[1]。这一理论说明了劳动者的工资与其接受教育或培训所花费的费用成正比,劳动者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工作经验越丰富,工资水平就会越高。

其次,马克思对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分析说明了劳动力的层次不同。马克思指出,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的生产需要花费更多的劳动时间以及更高的教育费用,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在相同时间内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2]。根据这一理论可知,劳动力并不是同质的,不同水平的劳动力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不同,而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是其劳动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劳动者的学历和工作经验等显性特征来区分劳动力的层次,表示其劳动能力的高低,而劳动力需求方也可以通过限定应聘者的学历或工作经验来筛选合格的劳动者。

接着,马克思在剩余价值论中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三个历史过程: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显然,这就是关于劳动力资源从企业内配置到企业间配置的详细论述。马克思指出,随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升,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他用“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来形容这一过程[3]。这一理论对于我国进入经济转型后,如何配置劳动力资源、如何转变经济发展动力、如何培育劳动力资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对于我们如何在今天更好的发展劳动力市场,更科学的进行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我们也需要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管理学论文参考


2.2  相关文献述评

2.2.1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我国学术界关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其主要研究角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相关制度以及市场化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大体可以将其分为横向分割和纵向分割两种。横向分割指由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包括城乡分割、体制分割、所有制分割、产业分割、行业分割等;而纵向分割则是由市场因素导致的,源自于劳动者自身素质的差别,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远没有制度性因素造成的横向分割大[5,6]。因此结合本文的研究思路,这里主要介绍我国学者关于劳动力市场横向分割的相关研究,即制度性因素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统包统配”的分配制度使劳动力资源的供求双方几乎没有自主决策的权力,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由国家控制,全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内部劳动力市场”。然而这个内部劳动力市场被我国城乡间实行的严格的户籍制度分割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劳动力市场,即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劳动力市场[7]。此时,在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农村劳动力很难进入城市工作,两个市场间的劳动力基本不流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提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以划分为城市的现代化工业部门和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由于两部门间工资水平的差异,农村剩余劳动力会逐渐向城市转移。但在该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中,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竞争性的整体,劳动力的工资依然由供求关系决定,不存在劳动力的流动障碍。因此,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并不是造成我国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根本原因,而是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一系列制度性因素造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8]。

此后,随着户籍制度的不断改革,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壁垒逐渐降低,户籍制度由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障碍转变为限制其进入城市正规劳动力市场的障碍,表现为劳动力虽然可以在城乡间或部门间流动,但无法进入特定的劳动力市场[9]。近几年,随着各大城市户籍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城乡户口的差异已经不再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要制度障碍,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表现形式也逐渐多样化。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 .............................. 17

3.1  相关概念界定 ................................. 17

3.2  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的特征及影响 ........................................ 19

第四章  陕西省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 ................................ 25

4.1  陕西省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 25

4.2  陕西省民营企业发展特征 ........................... 27

第五章  陕西省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程度测度 .................................. 39

5.1  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指数的构建 ................................... 39

5.2  数据描述及处理 ............................................. 40


第六章  陕西省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理论假设

在理论分析部分文章提到,所有制制度将劳动力市场分割为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两个部分,两个劳动力市场首先表现出不同的工资决定机制。其中国有部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工资主要由非市场(非人力资本)因素决定,而非国有部门中的劳动力工资主要由市场(人力资本)因素决定。因此,同质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中的工资收入可能不同,而不同的工资水平必然会导致不同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供给的差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陕西省国有部门的平均工资水平远高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因此劳动力必然会向国有部门集中。由此我们提出第一个假设:国有部门和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不同。

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其次表现为两个劳动力市场间的流动障碍,这种流动障碍主要体现在阻碍了非国有部门劳动力向国有部门的流入,因此它的存在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所有制制度对国有部门劳动力的“就业保护”。对于劳动供给方,一旦进入国有部门工作就不用担心被辞退,而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工作必须不断的创造出价值,否则就会被淘汰。此外,中小型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较大,劳动者不但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同时也面临着企业倒闭而导致的失业风险。然而,由于流动壁垒的存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的劳动者再就业时也只能在非国有部门劳动力市场中选择,很难进入国有部门工作,这种现象加深了社会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导致了潜在劳动者的就业选择出现“编制偏好”,进而影响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劳动力供给。因此,我们提出第二个假设:国有部门和中小型民营企业之间存在劳动力流动障碍。

管理学论文怎么写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结论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接着通过统计分析从现实层面对陕西省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特征及中小型民营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随后测度了陕西省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的程度,证明了陕西省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的存在;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陕西省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在分析过程中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陕西省民营企业的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经过改革开放 40 余年的发展,陕西省民营企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贡献逐渐增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然而通过横向对比可以看出,陕西省民营企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占比较低、数量不足以及规模较小三个方面。而在陕西省“国进民退”的经济发展特征下,民营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国有部门的影响。

第二,陕西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即高水平劳动力缺失的现象。根据实际调研情况的显示,用人问题已经成为限制陕西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困境主要表现在表现为“招人难、人员流动性强、人才贵、员工学历偏低”四个方面,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人才的相对稀缺又进一步导致了其用工成本的提高,使其陷入“缺人才—发展差—吸引力小—缺人才”的困境。

第三,陕西省劳动力市场存在所有制分割,且不同特征的劳动力受所有制分割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对总体以及不同学历、岗位、行业的劳动力样本进行测度,陕西省劳动力市场存在所有制分割,其中低学历的分割程度大于高学历、普通岗位的分割程度大于中高级岗位、工业行业的分割程度大于服务行业。总体而言,陕西省劳动力市场中低水平劳动力比高水平劳动力受所有制分割的影响程度更高。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