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市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思考

发布时间:2022-05-08 16:04:12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高校毕业论文,本文通过构建 DEA-Tobit 模型测算和林下经济经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据此得出关于尚志市林下经济发展的结论、建议及本篇文章撰写的不足和展望。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2018 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约 7.63 万亿元,同比增长 3.22%,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 1600 亿美元,各类经济林产品产量达 1.57 亿吨。我国林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林下经济作为林业产业中的第三产业,2018 年产值高达 0.82 万亿元,占林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高达 52.6%。近年来林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是林业第三产业的中坚力量(中国林业信息网,2020)[1]。林下经济产业作为林区发展势头强劲的第三产业的中坚力量,属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林地产出和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经济增长,同时还具有大地增绿、保护物种、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改良区域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等促进生态文化传播的作用(陈鑫峰等,2016)[2]。因此,林下经济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于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搜狗百科,2020)[3]。截至 2018 年底,集体林地确权发证工作基本完成。全国确权集体林地面积 27.05 亿亩,全国确权集体林地面积占纳入集体林改林地面积的 98.97%,涉及农户 1400 多万户,发放林权证 1.01 亿本,发证面积 26.41 亿亩,发放林权证面积占确权林地总面积 97.65%。通过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户获得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农民经营林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苏慧,2019)[4]积极性提高,林下经济作为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受到了广泛关注。Anna(2018)[5]、Faminow(2010)[6]等对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成果展现了国外学者对于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我国也毫不逊色,贴合中国实际国情,首次提出“林下经济”概念并出台了一系类举措。

2003 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森林承担着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的地位,林业是一项重要且基础的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2008年 6 月《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林业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建设都意义非凡。200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将集体林地承包给个体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经营者的主体地位,这将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推向高潮。2012 年 7 月 22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将林下经济产业制度的发展推向高潮。2013 年,国家林业局通过《全国林下经济林药、林菌模式发展实施方案》。2016 年国家林业局印发了《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这一规划指出十三五不仅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同时也是全面进行林业改革的重要转折时期,我国林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一定会整装待发,走向新的高度,迎来黄金发展期。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林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户逐渐在林地经营中占据主体地位,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林业的第三产业林下经济的发展。林下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双重效益的有效途径。林下经济逐渐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与依赖。林下经济虽然发展强劲,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林业地区林下经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对黑龙江省尚志市林业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概况进行阐述,并运用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生计资本对于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效率的影响。构建 DEA-Tobit 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测算样本地林业地区农户林下经营的效率及影响因素。具体的研究目的为以下四点:

(1)基于发展经济学理论,以黑龙江省尚志市为例对林业地区的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对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估。

(2)根据实地调研的一手数据,运用 DEA 模型对林业地区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并构建 Tobit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林业地区林下经济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以期对林业地区林下经济经营的效率提升及整体发展提出建议。

(3)针对当前尚志市林业地区林下经济经营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尚志市当前林业资源、劳动力、政策等优势,从农户生计资本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力争对尚志市林业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有所助力。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发展经济学理论

20 世纪 90 年代末拉开了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的大幕,具体是指在相对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增长的发展路径。2001年,张培刚于 2001 年开展了发展经济学的先河。后来,经过众多相关领域学者的不断研究和实践,将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在现阶段发展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从大力推进工业化理论到贫困与均衡增长恶性循环理论,再到二元经济理论和土地改革与农业现代化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一直在不断丰富。资本积累和工业化、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是发展经济学现阶段关注的主要领域,强调实施内部优化型战略,侧重于利用进口取代工业化、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等。

在 20 世纪 90 年代至 90 年代初的发展经济学中,在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舒尔茨、哈伯勒以及费塔多等众多经济学者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学,该理论同时可以应用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不同之处在于该理论纠正了之前对农业的错误认识,渐渐关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问题,并增添了消除贫困、减少失业、收入均衡等方面的内容。再者,经济学家多次强调市场机制和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将出口为导向模式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学在 20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综合了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制度主义和激进主义的多种内涵,同时使该理论更具特色和多元化。

经济学家开始综合全球视角和不同类型的发展研究考虑发展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家的理论研究更侧重于对组织和政策研究,重点分析非经济因素,将人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广西林下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以及林下经济发展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是发展经济学的典型案例。经济学者认为生产结构、组织结构、资产和森林一体化、市场战略和环境战略等对林业发展和农民利益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应该促进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促进相应的财政和金融等领域的发展完善。


2.2 概念界定

2.2.1 农户

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到对“农户”的概念界定有以下三种观点:(1)农户,是指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家。(2)农户是“农村”和“住户”概念的集合(Rural Household)。(3)“农户”是指长期居住在管理区域内有本地户口的和无本地户口但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微观主体(李莉,2020)[40]。而本研究主要采纳了“农村”和“住户”概念的集合(RuralHousehold)。农村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体,是农村社区生产经营的核心、是建设农村社区的主要力量,即使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外出务工严重,但其主要生计资本和社会网络大部分都留在农村。“住户”是指长期居住在管理区域内有本地户口的或无本地户口但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家庭。综上,本文研究将农村和住户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简称为农户。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户家庭实际的产出与户口本上的登记并不相符,原因如下:(1)嫁人或者娶妻,户口在原来家中未迁走。(2)因为各种因素导致户口本上登记的人常年生活在另一个家庭中且与户口所在家庭关系较疏;(3)分家或者常年外出打工自己生活且户口未迁走,也有些家庭成员虽在外打工,不在家居住,但其收入主要带回家中,作为家庭重要收入来源等等。综上,研究从学术角度出发,为得出更加合情合理、符合实际的研究结论,将农户定义为“农村”和“住户”概念的集合。

2.2.2 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始于本世纪初的新型林业,相对于国外,中国的林下经济起步虽然较晚,但研究较为详实。据统计,《开发林下草地资源,发展山区牧业经济》一文最早提出了林下经济一词但并未给出定义。给林下经济首次下定义的是姜秀华学者在其 2004 年发表的《伊春市林下经济开发浅谈》一文中(姜秀华,2004)[41],文中指出林下经济是维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开发林业地区,发展农-林-牧-渔发展模式。由此,林下经济发展到了探索阶段,并逐渐作为中国特色名词被解读和思考。林权制度改革将我国林下经济推向全面发展阶段。原因是农户作为林业用地的主体,其积极性大大提高。2012 年国务院发表意见指出林下经济的主体是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及森林景观利用等。近年来随着林下经济研究的相关资料逐渐丰富,林下经济概念的界定逐渐被分为两种类型:(1)以林地生态环境为基础上开展林、农、牧、能源等多种项目资源互补、优势共享的林业经济发展复合经营模式(张伟等,2015)[42]。(2)林下经济是以生态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发展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新型的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扈婕等,2016)[43]。

高校毕业论文参考


3 样本地农户林下经营相关描述性统计分析..................17

3.1 样本地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17

3.1.1 尚志市自然地理情况...................................17

3.1.2 尚志市社会经济概况.........................................17

4 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效率测算及分析...........................24

4.1 模型选择.....................................24

4.2 变量选取与解释.......................25

4.3 变量统计描述..............................26

5 农户林下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32

5.1 模型选择.............................................32

5.2 变量选取与研究假设...............................32

5.3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35


5 农户林下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模型选择

Tobit 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 Tobit[53]于 1958 年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影响因素分析中因又称变量存在两端阶段问题,因此又称截断式回归模型(censored regressionmodel)。Tobit 模型中包含了两种方程,一种模型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另一种模型是受限制的连续变量模型[54]。本阶段利用 Tobit 模型目的是确定环境变量对林下经济经营效率的影响方向。由于林下经济投入产出的技术效率数值处于 0-1 之间,则不能应用最小二乘法,其参数估计会产生严重的偏差,因此当被解释变量收到限制时,选择受限因变量模型。Tobit 模型属于受限因变量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估计,可以较好地规避参数的估计时不一致和有偏的问题[55]。选择初始效率值 为被解释变量,环境因素为解释变量,设有 m 个变量。被解释变量 为受限变解释量,因此本文选择 Tobit 回归模型并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估计。

高校毕业论文怎么写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尚志市农户实地调研考察的数据,运用 DEA-Tobit 相结合的模型对尚志市林下经济经营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以下五个结论。

(1)尚志市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效率综合技术效率、管理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低于 0.9,这表明尚志市林下经济整体经营效率水平一般且管理效率和规模效率都不高,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尚志市林下经济平均综合技术效率和平均管理效率数值更贴近,而平均规模效率为平均综合技术效率的 2 倍左右,这表明管理效率是影响经营水平的主要因素,提升管理效率进而提升综合技术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2)将尚志市农户分为参与新型林下经营和未参与新型林下经营两类,参与新型林下经营的农户其综合技术效率、管理效率和规模效率均高于未参与新型林下经营的农户,参与新型林下经营活动的农户与未参加新型林下经营活动的农户在管理效率和规模效率上差值相似且均在 0.07-0.08 之间,这表明参与新型经营的农户比未参与新型林下经营活动的农户在资源配置情况、经营管理上、技术水平及规模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

(3)将样本地林下经营数据测算结果数值分为 4 个区间,各个区间农户量均占有一定的比重,这表明尚志市地区农户整体林下经济发展效率不高且发展不均匀,两极分化严重。

(4)样本地仅有 25%的农户的林下经济经营活动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大部分农户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占比 74.01%。这表明尚志市农户林下经营活动大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或不变阶段,这充分体现出在我国当前技术水平上,尚志市大部分林下经济经营活动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增加投入小于或等于所带来的收益的增加,因此适当地扩大林下经济经营规模,并不是整体提升尚志市林下经济经营收益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