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运维管理模式选择探讨

发布时间:2021-12-07 21:27:11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管理学论文,本文应用 TOPSIS 法选择运维管理模式,并引入层次分析法弥补 TOPSIS 法无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的缺点。通过问卷调查法邀请 16 为与管廊相关的专家进行打分,根据得分结果,按照层次分析法一般步骤计算各指标权重。将计算结果代入 TOPSIS 法中,搭建 AHP-TOPSIS 选择模型。以南京某管廊项目为案例,应用 AHP-TOPSIS 选择模型为该项目选择出现阶段适合的运维管理模式为联合运维。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城市综合管廊作为新兴的市政基础设施,近年来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与支持。据统计,2015 年之前,我国已建成的城市综合管廊总长度不足 200km,2015 年之后,综合管廊得到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 2020 年,全国规划建设的综合管廊的里程约为 10000km,处于建设阶段的综合管廊约有 6000km,主体已建成的综合管廊约有3000km,已经进入运营阶段的综合管廊约有 1000km[1]。城市综合管廊做为容纳城市工程管线的地下“动脉”,其安全状况关乎城市安危与居民安全,一旦发生事故,便可能引起城市瘫痪。综合管廊的快速发展及其重要的社会地位,带来巨大的运维需求,如何选择合理的运维管理模式,以保障管廊在建成后数十年间安全平稳运行,是管廊工程运维管理组织者及其他相关主体共同关注的问题。

目前,尽管社会资本方广泛参与到综合管廊的投资建设中,但是各地政府依然通过行政手段控制管廊建设运维的主导权,政府部门往往根据自身利益,强制指定运维管理模式,同时央企、地方国企也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各种途径争取有利于自身的管廊运维模式,整体缺乏系统的选择体系。构建合理的管廊运维模式选择指标体系和选择模型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管廊工程大规模建设带来运维需求空间的扩大。建设城市综合管廊的目的是更好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管廊运维管理是重要环节。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加,为综合管廊运维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早年间建成的综合管廊的升级改造也是管廊运维市场的重要补充。

投资建设模式多元化带来运维方式转变。目前,地下综合管廊的多采用 PPP 模式投资建设,由政府方通过公开招标的的方式选择社会资本方,双方共同组建项目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由项目公司负责筹资、建设及运维管理,增加了管廊运维维管行业的活力。

管廊综合效益初显。管廊运维维管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一方面,城市综合管廊运维管理为社会资本方带来稳定的现金收入和相应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管廊运维管理是保障管廊功能的正常发挥、推动管廊可持续发展、增加城市综合管廊活力的重要环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城市综合管廊通常设计使用年限通常为 100 年,从时间跨度方面分析,管廊建设期一般为 3-5 年,运维期则长达几十年,如何站在运维管理组织者的角度选择合理的运维管理模式,使其为综合管廊几十年、上百年的运维周期提供安全、高效、持续的服务,这便成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

从解决综合管廊运维存在的“吃不饱”与成本高两个最直接的问题来看,无论是政府方还是社会资本方做为运维管理组织者,均希望通过选择合适的运维管理实施者合运维管理模式,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

本文围绕城市综合管廊运维管理模式选择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分析管廊运维管理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以及各相关方诉求的矛盾与统一,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影响运维管理模式的指标的权重,并引入理想点逼近法,阐明如何从待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步骤,从运维管理组织者角度出发完善和补充了运维管理模式选择的方法。

从管廊运维管理的重要性来看,尽管运维工作为管廊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末尾环节,但是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具体表现在管廊工程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其可行性与合理性的检验与延续;“启下”具体表现在运维工作的成功与否关乎管廊项目能否实现再融资及社会资本方能否提前退出。

从技术成熟程度方面分析,管廊建设技术与地铁项类似,无论是采用明挖法还是盾构法,技术均已相对成熟,与此相反的,管廊运维属于新兴产业,在运维主体、架构、标准方面还有待完善。

从研究深度方面分析,针对综合管廊的研究,整体来看,投资、建设方面研究多,运维管理方面研究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风险分担、利益分配研究多,模式、架构、实操方面研究少。


第 2 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2.1 城市综合管廊相关理论

2.1.1 城市综合管廊概念

城市综合管廊是建立在城市道路或绿化带下能够容纳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的构筑物,与传统直埋方式相比,城市综合管廊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为管线的实时监控、统一管理和检修更换提供便利。综合管廊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划分为干线管廊与支线管廊,通常,管廊功能不同,其运维管理的难度、成本和收益也各不相同。随着“智慧”理念不断融入综合管廊工程,为综合管廊的设计、建设和运维带来了新的模式与方法。

2.1.2 城市综合管廊主要技术特征

(1)集约性:与传统城市工程管线直埋方式相比,城市综合管廊实现了将各类工程管线集中布置在已修建好的公共隧道中,对各类管线实行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综合管廊的集约性提高工程管线的管理效率,避免各管线单位在检修、扩容过程中各自为政,反复开挖的情况。但同时,集约性也为管廊后期运维管理带来了管线互相干扰、互相影响等安全风险。

(2)可监控性:按照《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要求,管廊内需要布置实时监控系统与环境检测系统,用以监测管廊及廊内管线运行状况,实时监控无疑给管廊运维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可以通过预警、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置现场情况,减少事故发生。但是由于廊内环境恶劣,造成设备误报警,也给运维管理工作带来了草木皆兵的困惑与责任归属的争议。

管理学论文怎么写


2.2 城市综合管廊利益相关者分析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是指受项目不同阶段影响的同时也能影响工程目标实现,且拥有某种利益要求的个体、群体与机构[33]。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相关管理学和经济学专家不断探讨的一项重点内容,主要是指组织或者企业在创造价值时,能够对组织目标利益实现产生影响的相关关系实体。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多元社会的发展需要寻求相应的利益均衡[34]。城市综合管廊是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在其投资、建设和运维管理过程中不能只对投资方的经济效益诉求进行考虑,还应该对管线单位、人民大众等与管廊联系紧密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进行考虑。一个组织要实现良性发展,要做到 3 点:首先就是要明确这个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其次就是确定各个利益相关者在组织中发挥的作用及利益诉求;最后就是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搭建互动网络[35]。

综合管廊做为容纳城市工程管线的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地下动脉,与政府、百姓和工程管线单位息息相关,随着管廊投资建设模式不断丰富,社会资本方也广泛参与到综合管廊工程中,在带来充足的资金与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增加了综合管廊利益相关者的数量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联的复杂性,因此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综合管廊利益相关者间的联系与诉求最为恰当。

管理学论文参考


第 3 章 综合管廊运维管理模式选择影响因素识别....................................12

3.1 综合管廊各相关方利益诉求...................................12

3.1.1 政府方利益诉求.................................... 12

3.1.2 社会资本方利益诉求.................................12

第 4 章 综合管廊运维管理模式选择模型构建............................................ 19

4.1 综合管廊运维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9

4.1.1 层次分析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19

4.1.2 综合管廊运维管理模式选择指标体系建立............................... 19

第 5 章 案例分析.......................................33

5.1 选择南京某管廊项目为案例的原因...................................33

5.2 项目概况..............................................33


第 5 章 案例分析


5.1 选择南京某管廊项目为案例的原因

南京某管廊项目一期工程采用政府投资模式,建成后由施工单位暂时接管运维工作;二期工程采用 PPP 模式,由政府与中国铁建共同出资成立项目公司负责投资建设与运维管理。经过多次磋商,政府方决定待二期管廊建成后,将一期、二期工程统一交由一家单位进行运维管理,且规定需由项目公司通过招标确定运维管理单位。选择南京某管廊项目做为案例分析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本人曾多次参与到该项目的深化设计、运维方案编制与送审工作,与政府相关部门、项目公司、总承包部相关负责人多有接触,具备收集项目信息,邀请专家打分的便利条件。

(2)中铁某集团做为项目公司的大股东,可以享有管廊运维管理模式选择妥当所带来的一切利好以及运维管理模式选择不当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因此,能否选择合适的运维管理模式对公司影响重大:一方面,该集团公司作为铁建股份首批新兴业务扶持单位,扶持方向为管廊运维,这一利好政策有利于该集团公司实现转型升级,逐步将业务板块从设计、施工拓展到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服务。此外,南京地处长三角,经济状况良好,管廊建设、运维市场广阔;南京综合管廊作为该集团公司投资并控制的 PPP 项目,规模大,标准高,可控性强,做好该管廊项目运维工作有有利于公司拓展运维市场、培养专业人才、丰富运维业绩。也利于该集团在运维市场占有率低的情况下抓住重点、精准深耕,为实现以干促揽、滚动经营有积极意义,对于建立品牌优势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南京某管廊项目公司人员主要由该集团公司人员组成,管廊工程由建设期转入运维期,项目公司的职责与任务将发生重要变化,相应的人员岗位与数量也需要进行调整。因此,该集团公司需考虑采用何种运维管理模式更有利于项目公司精简机构和人员妥善安置。


结论与展望

尽管管廊运维管理工作为管廊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末尾环节,但是实则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具体表现在管廊工程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其可行性与合理性的检验与延续;“启下”具体表现在运维工作的成功与否关乎管廊项目能否实现再融资及社会资本方能否提前退出。城市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工作成功与否,关乎政府方、社会资本方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无论是政府方还是社会资本方充当管廊运维管理组织者这一角色,都应该改变以往重建设轻运营的态度,认真选择妥当的运维管理模式。本文针对管廊运维管理模式选择这一主题进行研究,主要获得如下成果。

(1)城市综合管廊不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既需要免费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便利,又可以有偿为工程管线单位提供服务,属于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具有明显的准经营性,这一性质为城市综合管廊投资建设中引入社会资本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同时也造成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在利益诉求方面的矛盾。

(2)城市综合管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部门、融资机构、管线单位、社会投资者及承包商等主体。在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中,各利益相关方需扮演的角色包括管廊工程发起者、投资/建设者、使用者、监管者、运维组织者、运维实施者。

(3)根据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和文献查阅等方法,识别运维成本与收益、服务质量、管廊运维安全、运维风险和管廊投资建设模式 5 个影响城市综合管廊运维管理模式选择的关键显性因素以及综合管廊相关政策与法规、地方政府财政实力、综合管廊规模与发展规划和入廊管线种类 4 个关键隐性因素。并对每个因素的含义、影响方式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运维收益、运维服务质量、运维安全、运维风险、管廊特征、政策与法规 6 项准则层包含 19 项指标层组成的运维管理模式选择指标体系。

(4)管廊运维管理模式选择的关键变量包括运维组织者收益高,运维服务质量高,应对政策变动风险能力强和合理的运维收费标准等 4 项。尽可能实现参与管廊运维管理工作实施的各单位之间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公平合理;参与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实施的各单位均以管廊平稳运行为目标尽职尽责。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