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管理学论文选题:战略采购与环境导向对供应商环境协同的影响探讨

发布时间:2024-12-27 19:10:15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管理学论文,本文首先研究了战略采购和环境导向如何联合促进供应商环境协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供应基导向在增强战略采购和环境导向与供应商环境协同之间关系方面的作用。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联合国近期通过制定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呼吁全球各国企业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此外,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双碳”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正如各种研究所证明的那样,可持续发展的呼声已经在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产生了共鸣(de Guimarães et al.,2021)。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下,全球企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战略转变,以拥抱绿色低碳的商业实践(Ritala et al.,2018)。从共享价值的概念来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利用未来的市场机会以获得先发优势,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关系,提高其生态合法性和环保声誉(Xue et al.,2022)。也就是说,环境绩效的提升最终可以给组织带来实质性和持久性的竞争优势(Behl et al.,2024;Arora et al.,2020)。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比经济繁荣更广泛的绿色转型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供应商不仅在组织的整体价值创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任何企业的整体环境绩效也起着决定性作用(Villena et al.,2021;Nagati and Rebolledo,2013)。根据相关报道,ZARA、H&M、阿迪达斯、耐克等诸多知名企业供应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情况。在当今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企业并不是独立运作的。对于每一个核心企业来说,其环境足迹很大程度上受到供应链网络成员的影响(Mariadoss et al.,2016;Meqdadi et al.,2019)。研究发现在供应链成员中,供应商对环境的影响最为突出。例如,小米公司曾公开承认其供应商违反环境规定并被勒令停产,致使供应链中断的事实。惠普公司的供应商也因未遵守环境法律而被整改。这些违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供应商行为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供应链中断,威胁着买方企业的正常运营,使其面临巨大的机会主义成本和不确定风险(Chan et al.,2012a;Mariadoss et al.,2016;Trapp and Sarkis,2016)。同时,也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整个供应链或整个行业,甚至在全球层面上产生更大的影响(Kong et al.,2021)。因此,买方企业面临的核心战略挑战则是将环境管理思维和实践扩展到其上游供应链成员中,即供应商环境协同(Hajmohammad and Vachon,2016;Tran et al.,2022)。

管理学论文怎么写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通过与其供应商共同规划环境管理和环境解决方案是企业获得先发优势和实现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但现有研究中对于如何促进供应商环境协同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不足,并且对于使得买方企业的努力更有利于供应商环境协同的权变条件不够明晰。本研究通过探讨战略采购和环境导向对供应商环境协同的影响,丰富了绿色供应管理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启示。结合具体研究内容,理论意义总结如下:

一方面,本研究拓展了能够促进供应商环境协同的重要因素的相关研究,明确了战略采购和环境导向两个联合努力对促进供应商环境协同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依据资源基础观和互补性理论旨在探讨战略采购与环境导向对供应商环境协同的联合影响效应。战略采购代表一种买方企业关于采购管理的正式制度和活动安排的“硬”资源,这使得买卖双方的动机一致,并在不同的环境实践中协调他们的活动。环境导向则代表一种“软”能力,它与企业面对环境问题的立场态度和行为实践相关联,反映为对环境问题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战略态度和承诺。本研究认为这两个联合努力非常适合企业有效提升供应商环境协同水平,以快速响应战略可持续性要求和解决外部环境突发事件。因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将进一步诠释战略采购和环境导向的内涵,丰富供应商环境协同的前因研究。

另一方面,本研究揭示了供应基导向对于战略采购和环境导向与供应商环境协同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基于供应基相关研究理论,研究近一步验证供应基结构化、供应基聚焦和长期关系导向创造价值的具体路径,深化对可持续供应管理的研究,这些因素使得企业实施战略采购和环境导向更有利于其供应商环境协同。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目前的实证研究,可为后续针对供应商环境协同提升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绿色供应链管理与绿色供应管理

2.1.1绿色供应链管理

a.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源起与概念发展

随着全球各区域对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迫使企业将环境问题纳入供应链管理活动中,因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供应链是较为复杂的概念,是由一系列相互依存的组织组成,在核心企业的指挥下他们共同控制、管理和改善材料、产品、服务和信息的流动,以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研究表明。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环境风险和环境负面影响,同时提高生态效率,有助于企业自身及其合作伙伴获取更高的利润和市场份额,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Esfahbodi et al.,2023)。因此,企业要想快速响应客户对于绿色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就不能作为孤立的实体进行竞争,而只能通过将绿色发展思想融入供应链以改善生产与运营流程中的环境问题,提升企业竞争力。

1996年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启动了一项环境负责制造研究,在该研究过程中绿色供应链概念被首次提出,这一概念致力于缓解负面环境影响和资源优化利用来促进企业供应链发展的问题,也称为环境供应链或环境意识供应链。现有研究中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并没有得到统一,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类似,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边界取决于研究者的目标。文献中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定义范围基本包括绿色采购、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到客户的一体化绿色供应链,甚至包括逆向物流(Zhu and Sarkis,2004)。Green et al.(1996)将绿色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将环境因素考虑纳入供应链管理和企业的采购活动中。Jeremy Hall(2000)将绿色供应链管理定义为通过供应链成员内部和外部的紧密协同,对产品供应链进行生态设计,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以及回收再利用,从而保证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一致以实现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Zsidisin and Siferd(2001)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则是一系列有助于改善环境问题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和行动,涉及产品和服务从设计到处置的各个环节,并将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和谋求经济利益确定为绿色供应链的三大首要目标。汪应洛等(2003)认为应从系统和集成视角理解绿色供应链管理,它是由一系列缓解制造企业环境问题的重要实践组成,包括生产系统、消费者系统、环境系统及社会系统四个子系统

2.2供应商环境协同

2.2.1供应商环境协同的内涵

随着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可持续采购实践在企业中被广泛采用(Blome and Paulraj,2013;Paulraj et al.,2014;Ageron et al.,2012)。采购管理人员在将可持续发展计划扩展到供应链上游,以缓解环境导向的缺陷以及存在于供应链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而,大多数制造企业逐渐通过管理供应方的环境实践提升环境绩效,以获取市场竞争(Paulraj,2011;Gölgeci et al.,2019)。绿色供应管理方面的实践可以大致分为供应商环境评估和供应商环境协同两大类。虽然供应商环境评估包括供应商评估和控制活动,但供应商环境协同包括环境倡议,标志着环境管理的协同方法。本小节将围绕供应商环境协同的概念进行回顾与深入解读,进一步明确结果变量供应商环境协同的内涵,以确保本研究对供应商环境协同概念界定的准确性。

协同是参与组织间努力的企业之间的“协作行为”或“联合决策”(Arora et al.,2016)。它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同时也是组织间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Capaldo,2007;Vachon and Klassen,2008;Zahra,2010)。供应链协同可以描述为三个层面:协调、适应和建立关系,其可以影响企业供应链中合作伙伴的责任以及企业之间交易中的价格制定和治理机制(Arora et al.,2016;Gosling et al.,2016)。聚焦于企业上游供应链,供应商环境协同被定义为企业与其供应商联合制定环境目标,共享环境规划,通过共同努力以缓解负面环境影响(Gölgeci et al.,2019)。这种协同行为主要聚焦于企业供应链的上游环节,即入站部分,以寻求环境问题的优化和改进。

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35

3.1 概念模型构建 .......................................... 35

3.1.1 供应商环境协同、战略采购与环境导向 .............................. 35

3.1.2 致使战略采购与环境导向更有利于供应商环境协同的条件:供应基导向 .................... 36

4 研究设计 ............................... 43

4.1 变量测量与问卷设计 .......................... 43

4.1.1 变量测量 .................................... 43

4.1.2 问卷设计 ............................. 48

5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59

5.1 数据质量分析 ...................................... 59

5.1.1 信度分析 ...................................... 59

5.1.2 效度分析 .................................. 59

5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5.1数据质量分析

5.1.1信度分析

研究通过Cronbach'sα系数和复合信度(CR)来检验测量量表的信度。研究利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和各变量的Cronbach'sα值。各变量的组合信度(CR)值则根据其对应题项的因子载荷计算得出。如表5-1所示,各变量的Cronbach'sα值均处于0.830至0.930的区间内,这意味着它们全部超过0.700的标准值,并且组合信度(CR)值均处于0.857至0.932的区间内,这表明它们全部超过0.600的标准值。基于上述数据分析结果,可以明确得出结论,研究所编制的量表在内部一致性及可靠性方面均呈现出较高的水平。

5.1.2效度分析

效度往往体现调查问卷的有效性程度。效度分析能够保证样本数据与问卷题项之间的一致程度,效度越高,两者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越高,获得效度要比信度困难。效度分析涉及内容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三个方面。首先,内容效度旨在验证调查量表的题项内容能否准确反映在概念模型中相对应的变量;其次,聚合效度可以理解为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样的变量进行测量,所得出结果的相似度;最后,区分效度可以理解为同一构念的多个题型不但测量结果一致或者趋同,而且不同构念的测量结果相异或者负相关。

管理学论文参考

6研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供应商不仅在组织的整体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改善企业的整体环境绩效方面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制造企业将环境管理扩展至其上游供应链这一过程对于提升组织可持续性尤为重要。采购管理作为一种连接买方与供应商的重要方式,在发展战略联盟关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已成为推动环境实践的关键因素。本研究考虑到企业将采购纳入战略规划过程中,并在其组织内培养积极主动的环境态度和环境承诺有助于形成以提升企业环境绩效为目标的战略联盟,对实现与供应商在环境管理上的协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实证检验战略采购与环境导向对供应商环境协同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以中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战略采购与环境导向对供应商环境协同的影响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理解战略采购和环境导向对供应商环境协同的影响作用,即阐明什么条件下,战略采购和环境导向更有利于供应商环境协同这一问题,继而探讨了供应基导向在战略采购与环境导向对供应商环境协同的影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首先,通过梳理与供应商环境协同相关的已有文献,明晰该领域研究现状,进而分析买方企业推进供应商环境协同所需的资源和能力,结合本文的具体研究情境,将战略采购和环境导向作为分析单元,依托相关理论演绎构建战略采购与环境导向对供应商环境协同的关系模型,进一步提出研究假设。其次,借鉴国内外知名期刊中的已有成熟量表,结合研究需要设计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以获取大样本数据,并利用SPSS 26.0和AMOS 28.0两项统计软件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验证战略采购与环境导向分别对供应商环境协同的直接效应,以及供应基导向在战略采购和环境导向对供应商环境协同的作用关系中的调节效应。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