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管理学论文模板:乡村露营地发展的组态路径探讨——基于多案例的QCA分析

发布时间:2025-01-11 12:59:26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管理学论文,本文首先对乡村旅游、露营地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选择从旅游吸引物、旅游区位、区域经济、旅游设施、新媒体营销五个条件变量角度进行分析,并将携程相关露营地的热度指数作为结果指标。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露营风潮席卷全球

露营活动最初起源于美国,并逐渐演化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我国露营活动最初开始于台湾,直到2008年第一届露营旅游会谈的举行,标志着我国露营活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近几年,随着疫情的发展,出于疫情防控等方面的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国游、出省游等旅游活动都比较难以实现,于是,人们开始探索本地深度游、小众游览等旅游活动,此外,疫情也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生态。在这种背景下,国内的露营活动迎来了新的发展,露营需求也随之出现了较快增长,人们被疫情压抑的出行和旅游的欲望终于找到了良好的宣泄口。作为新的旅游热点,国内露营的消费规模、产业投资呈爆发式增长。据巨量引擎发布的2022露营专题报告显示,露营在抖音平台受到高度关注,热度持续攀升。各种各样的露营话题被人们火爆参与,露营兴趣用户也逐渐增长。与此同时,露营旅游产品的购买量也实现增长,根据携程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清明节,其平台上的露营产品预定量同比增长超3倍。同期,同程旅游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22年清明节假期全国“露营”的搜索量环比上涨98%[2]。从露营地企业来看,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两年,露营地企业分别新增超8000家和超15000家,多种形式、各有特色的露营地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此,在当前露营发展的热潮下,露营地的建设与发展也便成为热点。

管理学论文怎么写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对乡村露营地的研究背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本文研究的意义及方法,对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创新点进行阐述。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对文章中的相关理论及文献进行系统阐述。

第三章: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在本章中,首先对定性比较分析这一方法进行了介绍,指出本文选择采用csQCA方法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阐述。对选取的案例地进行简要介绍,并对研究中的条件变量、结果变量进行选择与编码。

第四章:组态路径分析。将所得数据输入csQCA软件,构建并检验40个案例地的真值表、进行单变量必要性分析、多因素组合分析及稳健性检验。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结果进行归纳讨论,构建乡村露营地发展的多种路径。

第五章:发展路径的优化。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但目前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Lane(1994)认为乡村旅游便是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具有非常明显的乡村性和传统性,且发展规模较小[5]。何景明、李立华(2002)认为乡村旅游的关键便在于乡村性,因此,他们指出乡村旅游就是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或者自然资源为旅游吸引物的一种旅游活动[6]。刘德谦(2006)详细辨析了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和民宿旅游等几个概念的共同点与区别,研究认为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活动,其吸引物主要是存在于乡村地区,与其农事开展具有一定相关性的风物民俗、风土人情、自然风景等具有乡村风情的各类资源,并借此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7]。林刚、石培基(2006)相比于以往的定性研究方法,采用定量的方式对当时国内外20个典型的乡村旅游概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为发生地,以乡村田园风情、农业生产活动、农家生活和民俗文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的休闲、观光、游览及度假活动[8]。

虽然目前乡村旅游的概念并未统一,但从已有的概念来看,基本都有“乡村性”这一共性。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特征也是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9],其内涵包括乡村地域条件、旅游资源的特性、社区参与、旅游产业的本地化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等几个方面[10]。因此,本文认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特有的自然景观、田园生活、民宿文化等为吸引物,在乡村地区开展的观光、休闲度假等具有乡村性的旅游活动。

2.2文献综述

2.2.1乡村旅游

(1)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

目前学界对乡村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

一是从单因素角度分析其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税伟等人以鹤鸣村为案例地,对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在城市化的影响下,鹤鸣村的生命周期发展进程[24]。Haven-Tang等分析了地区领军者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并指出地区领军者在带领旅游项目开发时,不仅会竭力提升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还会注重保持地方自然、文化等整体性与独特性[25]。朱璇选择虎跳峡为案例地,对其发展中新乡村精英对乡村旅游发展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上述分析指出,应该通过培育新乡村经济精英以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26]。Vytautas等人分析了经济因素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并通过案例研究证明人均GDP、平均月收入、外来投资、政府收支等会对乡村旅游发展产生影响[27]。Luo等利用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扩展模型等探析了农户参与和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研究指出农户参与会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28]。

二是从多因素的角度分析各种因素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陈志军、徐飞雄以长沙3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旅游地发展中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探析,经过研究发现,旅游吸引物、旅游供给、旅游支持因素、旅游区位、旅游需求、旅游创新、目的地管理等因素均会对乡村旅游地的发展产生正向影响[29]。冯亚芬、渝万源对乡村旅游的时空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指出市场、政策、交通驱动力等外生动力和资源、品牌、村落拯救驱动力等内部动力共同推进了乡村旅游发展演变[30]。Fons等人以西班牙的阿拉贡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是影响乡村旅游的重要因素[31]。杨军对乡村旅游动力系统中反向性、乡村性、本土性、市场性等方面的8个驱动因子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这些因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摩擦,而且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产生了相应的挑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优化[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20

3.1基于组态理论的分析框架 ............................... 20

3.2研究方法 ................................ 21

第四章 乡村露营地发展的组态路径分析 ................................. 31

4.1真值表构建 ................................ 31

4.2矛盾组态的检验与修正 ............................. 32

第五章 乡村露营地发展路径的优化 .................................... 41

5.1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整合利用景区资源 ............................. 41

5.2加强新媒体营销,打造网红露营地 ......................... 41

第五章 乡村露营地发展路径的优化

5.1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整合利用景区资源

从本质上而言,露营是一种追求自由、田园生活,在野外环境中开展娱乐、生活的活动[91]。优良的自然环境是露营地得以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凭借周边独特的、优质的高等级景区或景点可以构建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乡村旅游地。一方面,成熟的旅游景区,尤其是自然景观类景点一般拥有较高的,甚至是垄断性的自然资源禀赋,营地不仅可以借助景区优越的旅游资源丰富游客体验,打造吸引点,还可以借助景区成熟的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最大可能的减少营地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的投入,减少营地投资建设成本。另一方面,营地可以依托景区的品牌及市场影响力和资源溢出效应,共享景区的目标客源市场,实现露营地快速、大量的流量导入以及和景区的联动发展。例如,案例中的牛背山星辰露营地依托牛背山景区而建,牛背山拥有我国最大的观景平台,并凭借着这一优势成为了绝佳的摄影圣地,吸引许多摄影爱好者慕名而至,依托这样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和超高的品牌知名度,营地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管理学论文参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在露营经济火热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露营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阻碍,因此,本文在梳理乡村露营地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寻乡村露营地发展的组态路径,以期为乡村露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丰富相关研究。 本文首先对乡村旅游、露营地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选择从旅游吸引物、旅游区位、区域经济、旅游设施、新媒体营销五个条件变量角度进行分析,并将携程相关露营地的热度指数作为结果指标。在案例地的选择上,本文选择以浙江乡村露营地为主,兼顾广东、上海、山东等露营发展较为成熟地区,共40 个乡村露营地进行分析。利用fsQCA4.1软件进行分析后,主要得出了如下结论:

(1)乡村露营地的发展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是由某一变量单一驱动的。在进行单一要素必要性分析时,结果显示没有一个变量的一致性指数达到了0.9,本文所采用的五个条件变量均不是乡村露营地发展的必要条件。

(2)通过多因素组合分析形成了乡村露营地发展的多条路径。通过利用fsQCA4.1软件进行组态分析,并将得出的中间解与简单解相结合,形成了乡村露营地发展的三种组态路径,组态1为“旅游吸引物*新媒体营销*~旅游区位”,组态2为“~旅游吸引物*~新媒体营销*区域经济*旅游区位”,组态3为“~配套设施*~旅游吸引物*区域经济*旅游区位”,通过对组态的进一步分析,本文总结归纳出了乡村露营地发展的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经济与区位依托型”,区域经济以及旅游区位是该发展路径的核心条件,在其他条件相对处于弱势的情况下,露营地所在地区的人均可分配收入水平越高、距离周边地市等客源消费市场越进,露营地的发展便越好;第二条路径是“景区与营销双轮驱动型”,旅游吸引物和新媒体营销是其核心条件。在经济与区位等条件相对而言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具有优越的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优美,并且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网络营销,也能够促进露营地较高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