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对价值创造能力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2 22:49:27 论文编辑:vicky
笔者认为现代物流的管理离不开技术与先进设施设备的应用,两者就如同物流企业的两条腿,一旦有一方过于短板,整个物流企业的发展平衡就会被打破,唯有在使用先进设备的同时,辅之以先进的智慧物流技术,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此,整个企业要重视设备与技术相结合,提高物流整体营运效率、提供良好的顾客服务体验,最终打造超一流的物流服务。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电子商务背景
自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致力于本国经济复苏,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全球经济逐渐呈现温和复苏态势,其中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给全球经济回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普及,国际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尤其是跨境电商的出现更是成为各国经济联系的新纽带。近几年,全球电子商务增速有所放缓,从原本的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式发展,主要竞争市场也从北美、西欧和东亚转移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更是成为电子商务角逐焦点,逐渐成为全球电子商务增长主要动力。
2018 年 9 月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发布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2017-2018》,据报告显示:从 2009 年到 2017 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由 3.67 万亿元增长到 29.16 万亿元,是 2009 年的 7.95 倍。在此期间,2014 年交易总额增长最快,达到了 57.7%,但2017 年同比增长仅为 11.7%,说明从 2016 年开始从高速增长期进入到稳定发展期(<20%(见图 1-1))。
图 1-1 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及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2017-2018》)
........................

1.2 研究意义
探讨现今智慧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对于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存在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仅能够丰富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的理论研究,而且能够帮助智慧物流企业了解自身竞争优势所在,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创造能力的提高,对以后的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第一,以智慧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竞争优势与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完善了智慧物流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由于智慧物流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学术界对于该对象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的层次上,且研究重点主要是目前发展困境、未来发展趋势、人才培养、信息平台的建设等等,虽有少数研究成果采取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但对于指导整个物流业今后的发展还远远不够。所以,本文借助以往学者对于企业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能力的研究成果,再结合智慧物流的特点进行研究,希望能进一步帮助完善相关的理论体系。
第二,智慧物流企业竞争优势指标体系构建。由于在物流企业竞争优势研究领域,还鲜有学者将智慧概念加入竞争优势研究过程中去,丰富了智慧物流的相关理论研究。与此同时,本文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角度对智慧物流企业竞争优势进行了诠释,使其指标体系更具说服性。
第三,研究智慧物流企业竞争优势与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根据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研究的重点大都集中于企业竞争优势影响因素或者是相关维度,而把竞争优势当作自变量来研究其与因变量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还较少,完善了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智慧物流
(1)智慧物流概念
自“智慧地球”一词被提出后,随即温家宝总理就在无锡提出了“感知中国”的理念,并提出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划入到国家战略发展的规划中,例如将“智慧”概念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即打造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医疗、社区、交通等等。而“智慧物流”也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狂潮之下逐步兴起,成为整个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那“智慧物流”究竟是什么?
针对这一新生事物,不同学者对智慧物流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刘姗姗(2018)[1]认为智慧物流是依靠互联网传输完成人工智能、信息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它能够自主解决在物流配送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具备学习和判断能力,侧重于人工智能功能的实现。黄晓野等(2018)[2]将智慧物流定义为将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业各基本环节,实现物流行业智能化与自动化管理的物流模式,强调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伍宁杰(2018)[3]认为智慧物流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新型物流形态,是通过将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制度全面融合并应用到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领域的各个环节的现代化物流管理,重视智慧物流全面管理。龚关(2013)[4]认为“智慧物流”是指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智能移动过程, 将物联网、传感网与互联网整合起来, 将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都纳入信息系统的控制之下, 实现系统全面感知, 基于计算机、网络、RFID、GPS 等技术, 通过精细、动态、科学的管理,实现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活动的自动化、合理化、可视化、智能化、网络化, 实现供方利润最大化,为需方提供最佳服务,同时消耗最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创造更丰富社会价值的综合内涵,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从而形成完备的智能社会物流管理体系。
......................

2.2 相关理论
2.2.1 竞争优势理论
任何理论的发展都必然经过一段漫长的摸索阶段,竞争优势理论发展与完善也不例外。随着学者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假设猜想的不断验证和否定,以及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学者们的研究方向逐渐从企业外部转向企业内部,逐渐由竞争优势外生论转变为竞争优势内生论的研究。
首先,竞争优势外生论是以新古典经济学 S-C-P 范式和产业分析理论为代表。S-C-P 范式是由 Mason, E.S.和 Bain, J.S.提出,他们认为企业之间的绩效差异(P)是由不同市场行为(C)和市场结构(S)所导致的,但两者并不存在于企业内部,因此推出企业竞争优势是外生的。Porter 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竞争战略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的观点,并运用分析产业环境的结构化方法,提出了产业竞争的“五力模型”,包括供应商、购买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以及行业竞争者五种力量。Porter 针对这五种力量,提出三种通用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
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学者发现企业外环境条件完全相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竞争优势外生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这种现象。于是相关学者将研究的注意点转移到企业内部中去,逐渐形成了竞争优势内生论,其中极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资源基础观、能力基础观和知识基础观。
资源基础观。这种观点主要是从 Wernerfelt(1984)[16]发表“企业的资源基础论”开始逐渐兴起,他指出企业是一系列资源所构成的集合体,而企业掌握的资源是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之间竞争优势的差异取决于企业所掌握的资源是否具有异质性和不可模仿性。例如邵兴东和孟宪忠(2015)[17]认为企业声誉、企业关键人力资本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文化、战略企业家精神、企业品牌的形成都具备了稀缺性、难以模仿性、难以替代性和组织性、价值性的特点,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但资源基础理论过于注重企业内部资源的分析,没有将外部环境变化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企业制定的生存与发展战略无法满足实时动态变化的市场需求;而且对于资源的不完全模仿的概念并不清晰,没有很好地进行界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
图 2-1 波特价值链理论模型
.................................

第三章 智慧物流企业竞争优势构建及价值创造过程分析............................22
3.1 研究方法及步骤 ...........................22
3.2 资料来源与整理 ...............................23
3.3 数据编码 ...................................24
第四章 研究假设提出及理论模型的构建.........................39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39
4.1.1 成本控制优势对智慧物流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影响的研究假设...............................39
4.1.2 信息平台优势对智慧物流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影响的研究假设...............................40
第五章 智慧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对价值创造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48
5.1 变量指标的选取 .................................48
5.2 回归模型构建 ..............................50

第六章 基于竞争优势的智慧物流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评价研究

6.1 基于竞争优势的智慧物流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评价体系构建
企业价值创造包含很多方面,如顾客价值、经济价值和品牌价值等等,这些都属于企业在进行正常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价值,那么如何衡量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在学术界,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如马薇和温艳萍(2018)[102]从财务与非财务的角度将水产品电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划分为盈利能力、成长能力、人力资源、信息化技术水平、营销能力和顾客服务质量五大维度;陈永平和杨晨(2009)[103]主要从价值创造的过程出发,对企业价值创造能评价,主要分为价值获取模块、价值实现模块、价值维系模块以及价值增值模块,以这四大模块全面涵盖企业的价值创造整个过程;刘润芳(2005)[104]从与价值创造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即顾客、员工、所有者、公司,构建了相关的指标体系。
考虑到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必须涵盖各方面内容,本章本着严谨、全面、科学的原则,结合目前智慧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构建起可信度较高的智慧物流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第五章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智慧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价值创造能力有正相关影响,可以凭借竞争优势的相关指标对其价值创造能力进行评价。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本文针对智慧物流企业竞争优势指标体系以及其与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主要采取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从智慧物流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级指标对价值创造能力的回归分析结果来看,业务能力优势、信息平台优势、营运环境优势和成本控制优势对智慧物流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回归系数依次递减,表明业务能力优势的构建在四大维度中更应当是智慧物流企业重点关注的方面。因此,智慧物流企业在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时,应当构建以业务能力优势为主,信息平台优势、营运环境优势、成本控制优势为辅的竞争优势模式。
第二,资源成本控制能力、管理成本控制能力、平台协同管理能力、平台监督能力、平台服务能力、智能运输与配送能力、智能仓储能力、智能包装能力、智能分析与决策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外部环境适应能力、内部环境创造能力对价值创造能力的回归结果显示为正向影响,根据各个指标的回归系数大小可知,智能运输与配送能力(0.134)、智能仓储能力(0.123)、安全保障能力(0.111)、平台协同管理能力(0.083)、内部环境创造能力(0.102)和管理成本控制能力(0.077)在各自的维度中相比较其他指标更加重要。所以智能运输与配送能力、智能仓储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作为构建业务能力优势关注的重点;平台协同管理能力作为构建信息平台优势的关注重点;内部环境创造能力作为构建营运环境优势的关注重点;管理成本控制能力作构建为成本控制能力的关注重点。智慧物流企业构建自身竞争优势,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
第三,经过智慧物流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评价研究发现,竞争优势的相关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智慧物流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根据评价结果发现,智慧物流企业都存在各自的营运短板,这也表明了物流行业朝着智慧化的方向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