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毕业论文案例代写:逢简村文化景观特征探讨

发布时间:2024-01-09 16:51:07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笔者认为村落的整体空间布局呈现出沿水系分布、以河涌为边界的多组团布局。组团内部呈现以祠堂为引领的梳式布局,街巷层级结构分为主街、次巷与入宅型横巷,肌理规则并垂直通向河涌。在居住组团外部,桥梁与墟市呈现分散式布局,各有其服务范围。

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量乡村青壮年群体涌入城市,乡村逐渐出现空心化现象。这种现象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乡村中的物质实体空间因为管理不善而荒废,二是基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传承不力而消失。据相关统计,在2000年中国拥有360万自然村;到2010年,该数字减少到了270万。也就意味着10年间,约90万个自然村已经从中国大陆上消失1。在面对这一现状,冯骥才呼吁:传统村落是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作为生活与生产的传统农耕社区必须在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得到保护2。

为解决传统村落发展和保护的难题,2012年住建部、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程,并颁布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立了相关的专业委员会。截至2019年底,共有五批、共6819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些村落被称为中国宝贵的传统人文资源,是民族记忆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岭南水乡聚落是指岭南地区因水而生、以水为生的民间聚落,这些聚落在形成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水乡风貌和文化底色。然而,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展模式已经逐渐从“以水为生”转变到了其他方式。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理水的意识逐渐被边缘化,在日常生活中不再能够满足人们当下的需求。这种转变使人们逐渐淡忘了岭南水乡的文化特色,同时也对村落的水体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许多水系受到了污染,河道景观亦逐渐荒芜。因此,岭南水乡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

1.2相关概念

1.2.1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起源于国外地理学对原始景观的研究。在20世纪初,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C.O.Sauer)明确提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会改变原始地域环境,从而形成文化景观。他认为,文化是驱动力,自然是媒介,文化景观则是结果1。因此,文化景观是由不同文化群体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塑造而形成的。考虑到人类长期以来对地域环境的影响,文化景观的形成也是一个缓慢而持久的过程。基于此惠特尔西进一步提出了“相继占用”2的概念,主张通过遗留下来的不同文化特征来描述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增添了时间的维度,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可突破对地理空间环境变化的静态研究,进而可从时空的维度观察特定地域环境的发展与演变。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文化景观”列为世界遗产之一,并在《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定义了该概念。他们认为,“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类创造力的结晶,反映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出于社会、文化、宗教上的需要,并且由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构成3。这一概念强调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

综上可知,文化景观是由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景观的变化过程,是动态发展的。它反映了人类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多种互动表现,需要以发生学的眼光去看待其持续演进的过程。

第二章 逢简村的发展背景

2.1自然条件

2.1.1 珠江三角洲与顺德地区的成陆过程

珠江三角洲过去是一个由大陆架沿岸下陷形成的溺谷浅水海湾,后经历反复的海侵、海浸、水退的自然变化过程。大约在两三万年前,形成了水下三角洲的漏斗湾地貌。珠江三角洲就是水下三角洲漏斗湾的地貌基础上由泥沙冲击而成的水乡平原。一般认为,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的,其发展历程大致如下:汉代以前珠江三角洲的形成速度较慢,滨线大约每年推进10米;到唐代时,每年推进20-30米。随着中原汉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定居模式,宋代三角洲的形成速度有所加快。明代时滨线每年约向前推进40多米,抵达香山的石岐、港口、横档一线;到了清代,滨线已推向沙堆、张家边、坦洲、民众、蕉门之间,基本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格局1。(图2-3)

在距今 5500 年西北江三角洲存在一个内海,至距今2500年,位于顺德中部仍存在浅海内湾2,即顺德中部至秦汉时期仍为浅海湾。从考古发现顺德金斗、古楼、陈村与中部的杏坛存有汉代遗存,说明秦汉在顺德东、西与北部有居民活动。汉晋时期,顺德西北部葛岸村相传是葛仙翁(葛洪)炼丹旧址,而在龙江、大良等地分别建有紫云阁、宝林寺等文化建筑,可知汉晋时期顺德地区已形成不同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唐宋时期,因水流改道使得一些过去被成为海的地方逐渐变成一般的河涌1。与此同时,北江三角洲至唐宋基本形成。明初,流经顺德西江、北江的支流、西江南流等河涌的流向基本定型,顺德的主要汊道河流基本稳定。


景观毕业论文怎么写

2.2社会条件

2.2.1 移民聚居状况

自秦汉、晋唐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开始了移民的历史。在唐代,张九龄开凿新道,大庾岭成为入粤的主要通道。但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的藩镇之祸不断,人们为逃避战火,纷纷南徙,形成了两晋以来第二次大规模的移民潮。金元入侵时期,宋民南迁。此前,珠江三角洲仍是“烟瘴地面,土广人稀”1之处,开发程度很低。但南宋迁都临安后,中原社会经济和文化重心随之南移。岭南地区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南宋时期珠玑巷移民的迁入则为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开放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主要推动力。明朝洪武年间,珠江三角洲又迎来了大规模的军事屯田,这是继宋代珠玑巷迁民定居后又一次的移民高潮。一大批以军事移民的方式定居在珠江流域,使得自宋元以来一直积聚在珠江口的大片荒僻滩涂得到快速开发2。

南宋珠玑巷移民事件为逢简带来了一批优秀人才和文化传播的先进思想,促进了当地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逢简李氏族谱记载,始祖李仕修是宋庆元己未科(1199)进士,历任福建肃政廉访司佥事,后被调任浙江行省参政。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谢政归家,从南雄迁往逢简村,标志着李氏家族在逢简村的定居3。与此相似,逢简刘氏追远堂族谱记载,始祖刘应莘官至雄州刺史;宋咸淳九年(1273)因胡妃出逃事件避居广州后迁往逢简4。

逢简村在明清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各姓分区聚居、单姓为主的宗族社区。南宋时期,逢简村就开始有村域的划分,大致以巨济桥和明远桥作为边界。巨济桥以北为逢简上村,明远桥以南为逢简下村,两桥之间为逢简中村。随着历任岭南招讨使的梁氏家族成员的迁入,从南宋灭亡后开始,逢简村出现了管治状态。逢简下村由刘氏家族进行管理,而中村和上村则由梁氏家族负责。

第三章 逢简村的村落空间分析 .................... 27

3.1 逢简村自然地理格局 ........................... 28

3.2 逢简村的居住组团 ................... 31

第四章 逢简村文化景观要素分析 ................................. 51

4.1 文化景观要素的分类依据 ........................ 51

4.2 物质文化景观要素 ........................................ 51

第5章 逢简村文化景观体系与特征 ............................ 77

5.1 以公共空间为主的文化景观节点 ............................... 77

5.2 以水上民俗为媒的文化景观廊道 ............................ 80

第5章 逢简村文化景观体系与特征

5.1 以公共空间为主的文化景观节点

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节点是村落重要集体活动的发生地,是村落文化景观节点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祠堂、神庙与桥梁。(图5-1)这些空间作为承载祭祖、祭神等重要活动的载体,建构了其第一层级的文化景观。

祠堂一方面是家族慎终追远、身份重申、自我警醒、砥砺族人和结盟交谊等的场所,另一方面也是宣告朝廷政令、族中大事或解决乡邻纠纷的地方1。此外,宗族的婚礼、寿宴、添丁、灯酒以及科名庆贺等活动亦常在祠堂内部举行。清代以来祠堂夏祭逐渐与清明扫墓祭祀活动合并,故祠堂祭祀活动主要分为春祭、秋祭与冬祭三祭2。除上述三种祭祀活动外,在春分、秋分、冬至等节日也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根据祠堂活动时间和程序大致可分为常祭活动和特祭活动两类。常祭为常规性祭祀,规模较小,每家每户只需要一人参加。一般而言,在每月初一、十五、春分、中元节、中秋、秋分、除夕都会举行常规性祭祀。特祭是指特别祭祀的意思,当有红白喜事发生的时候,就需要举行特祭,比如族人婚嫁、生子、科举得名、升官进爵等。(表5-1)

景观毕业论文参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逢简村曾被阮仪三教授称为岭南第一水乡,其村落空间特征能够代表历史上顺德水乡聚落的普遍存在的村落空间特征。此外,逢简村以水为生的乡村生活方式与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是顺德地区水乡聚落历史上存在过的水乡生活图景的见证,具备典型性与代表性。本文以顺德杏坛逢简村为研究对象,从文化景观理论的研究视角对其文化景观要素进行解析与重构,主要成果如下:

(1)对逢简村的发展背景展开调查与分析。根据物质文化景观的启示,根据珠江三角洲与顺德地区的成陆过程推测了逢简村经泥沙淤积、宗族填海造陆后最终形成村落自然地理格局的历程,并分析了该村各宗族居住组团的迁移与当前居住组团的分布的关联性。

(2)探讨了河道改组、水患状况与气候条件等的因素对村落生产与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下,逢简逐渐形成了以宗教建筑、堤围闸窦、基塘农田等为主体的防御水患的体系。

(3)从逢简村理水与用水的角度出发,剖析了村落中的街巷空间、祠堂建筑与民居建筑等的形成过程与地理分布的形成机制,得到了其居住组团团块状+沿水系分布、梳式布局、祠堂引领的聚落空间形态特征。

(4)对桥梁、水埠与墟市空间等的水乡聚落空间节点进行分析,得到了逢简桥梁间分布使人的通行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水系与水埠空间具有多义性、桥梁与祠堂为墟市文化路线的界面要素或引导要素等的结果。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景观毕业论文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