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景观环境艺术营造探讨——以郑州常西湖片区景观设计为例

发布时间:2022-09-12 16:40:43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环艺毕业论文,本文通过剖析海绵城市现阶段建设的三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环境艺术融入海绵城市技术要素的方法与具体营造原则。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1.1当前城市的水生态环境危机

中国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步入大跨步发展时代,旧城革新不断,新城建设层出不穷,但是在急速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恶性的环境问题与城市疾病,城市建设的扩张与对城市自然环境的忽视使得城市绿地削减,绿地之间的自然系统连接性被人为削弱,人工的灰色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地取代自然的绿色基础设施。近几年来“城市看海”已经变成了人们调侃的话题,2015年北京内涝至使人员伤亡、2016年武汉年特大内涝等事件都指向了城市水生态系统的瘫痪问题。绿地与水域对于生态安全格局而言是一层天然的保护屏障,而现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中这层屏障的基础都受到了严重冲击,填湖造地运动使得原来千湖之城的武汉城内径流无处可排;乱砍滥建使得中原之地的省会郑州土壤沙化无水可蓄;围湖造田使得享有云梦泽美誉的洞庭湖湿地鸟类迅速灭绝。通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我国自2006年来旱灾的受灾面积在不断减小,但整体来看总受灾面积仍然较大,形势严峻(表1-1),水涝灾害在2010年属于较为严重的一年,从整体来看水涝灾害并没有减少,仍处于每年频发时期,特别是在夏季尤为严重(表1-2)。在全国各个城市和地区都面临水生态危机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将海绵城市的建设问题提到了日程上,从2012年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到2015年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再到2016年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的开始建设,海绵城市的概念也日益普及,在水生态城市与自然雨洪系统的实践上也出现了一批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环艺毕业论文参考

1.2课题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海绵城市理论的研究和环境艺术与海绵城市之间的关系论证,第二部分是环境艺术在海绵城市景观技术要素中的实践研究。在研究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对海绵城市景观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海绵城市绿地的共性进行归纳提取分类,并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对几类海绵城市技术要素的环境艺术塑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在海绵城市的技术措施基础下结合景观美学与功能复合等原则优化海绵城市景观艺术环境,探索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新模式。主要研究内容为:

(1)我国海绵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现状分析和发展研究

(2)海绵城市体系下绿地的分类研究与特征

(3)环境艺术与海绵城市技术要素的关系

(4)环境艺术与海绵城市技术要素的结合

(5)环境艺术在海绵城市景观中的具体应用

1.2.2研究意义

本课题立足于当下中国城市最显著的环境问题,从环境艺术与生态学角度入手,结合环境心理学、景观设计学、环境美学等交叉学科,综合海绵城市理论与海绵城市技术要素,从环境艺术与海绵城市结合的角度来为缓解城市水生态危机提供一种可能性,文章阐明了环境艺术与海绵城市之间的关系并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互补点,梳理海绵城市技术要素下景观环境艺术的具体营造方式,站在环境艺术的中微观的角度来完善海绵城市的宏观理论与实践方法。最终形成城市与自然平衡发展的设计创作方法、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系统建构措施。探索能够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破除海绵城市环境艺术缺失、彰显城市个性文化特色、完善景观综合服务功能的具有复合性价值的方法。

第二章  海绵城市概述

2.1海绵城市的主要属性

2.1.1海绵城市的定义

海绵城市是基于我国城市国土现状而提出来的先进雨洪管理理念。它的理论来源于上文中所提及的国外较为成熟的雨洪设计理念,以上所提及理论在上一章国外研究中均有论述,海绵城市是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综合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生态管理方针。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①,其内涵强调的是能吸收、能渗透、能涵养、能净化以及能释放。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而不是盲目地强调纯自然的雨洪调蓄。                                                          2.1.2海绵城市的意义

(1)社会意义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托的是城市,城市发展的载体是土地,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在过去社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中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城市内部与外部的环境系统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脱节,海绵城市的建设以城市水生态环境为突破口,从城市生态治理的角度使社会发展与生态稳定实现平衡,由生态来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城市社会发展的可能性,加强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在社会的发展中催生了新的产业融合与绿色业态形式,这仅仅是海绵城市建设在表象上的部分功能作用,其更深的意义是打破了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创建了城市社会发展的生态新模式,发挥引领的功效在未来城市的各个领域催生出更多类型的绿色发展模式,产生更多新的社会发展动能。

(2)生态意义

海绵城市的提出对于生态建设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迈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至少在城市内部的系统实现了真正的生态,以前在城市内的所谓生态建设无非是进行各类绿地的系统规划与公园绿地的建设,主要以“绿”为主,很少挖掘其内部的深刻意义与价值联系,自然在规划建设中不会注重生态环境上的大循环,海绵城市的提出是城市生态的重生,是在钢筋混凝土的树林中重构了绿色的生态系统,而不仅是绿色的城市风貌。特别是在水生态的危机面前,海绵城市很好地挖掘了城市相关各类性质水体的相互联系性,运用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手段实现了水、绿、城三者之间的有机串联。

2.2海绵城市体系下绿地的分类构建

2.2.1构建原则与依据

海绵城市理论的来源依据是基于景观生态学所建立的尊重自然原则,在前文中曾多次提及在我国的建设尺度中只强调了城市内部的中观层面和场所的微观层面,对于大区域性和生态圈的宏观层次海绵城市研究比较缺乏,但是同样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所诞生的绿道理论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却恰恰相反,对于城市内部与具体场所的中微观层次研究甚少,多表象地停留在“慢行系统绿道”和“自行车绿道”的研究上,在宏观的绿道研究中却有一些较为优秀的代表学者与实践人,在已经形成规模的绿道建设实践上出现了以珠三角区域绿道建设为代表的“绿”与“道”相结合的初期绿道建设雏形。虽海绵城市理论和绿道理论在中国的起步与实施都较晚,侧重点也各有不同(表2-3),但是都通出一脉,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都是依托于绿地绿质所做的研究,绿道理论在国外的研究中将绿道的宏观层级关系进行了相关分级,但对小于10平方千米的区域下绿道中的绿地分类甚少,海绵城市中更是依托城市的绿地水域来进行建设,但是也没有针对性的分类构建,只是依托原本规划规范中的绿地性质分类标准来构建,本人在本节中创造性地引入绿道的理论概念与海绵城市绿地相结合,进行探讨性的拓展研究,对海绵城市体系下的绿地进行分类构建。

环艺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环境艺术在海绵城市景观中的融入 ..................................41

3.1环境艺术的概念与景观环境艺术营造的内涵 ........................................41

3.1.1环境艺术的概念 .......................................41

3.1.2景观环境艺术营造的内涵 ...............................41

第四章  环境艺术在海绵城市景观技术中的应用 ................................55

4.1 环境艺术营造融入下沉式绿地景观 ..............................55

4.1.1下沉式绿地景观的现状 .......................................55

4.1.2 下沉式绿地的问题探析 ............................55

第五章 海绵城市景观节点环境艺术塑造实例——基于郑州常西湖新区绿地景观设计中的探索 .......73

5.1郑州市常西湖新区的背景分析 .........................73

5.1.1 区域及自然条件概况 ....................................73

5.1.2 郑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73

第五章 海绵城市景观节点环境艺术塑造实例——基于郑州常西湖新区绿地景观设计中的探索

5.1郑州市常西湖新区的背景分析

5.1.1 区域及自然条件概况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①,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我国中部建设发展的中心城市之一。郑州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少部分丘陵地形,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降雨稀少,夏季炎热且降雨时间集中,多为暴雨,全年平均降雨量为541.2毫米。

5.1.2 郑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为加快郑州市的海绵城市建设,郑州市于2016年发布了《郑州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指导意见》。意见中以有效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为目标。

总体的建设目标是利用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大技术措施,将郑州70%的雨水实现源头吸收储蓄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区域面积年增长率不低于12%②。在旧城区的优化改造后,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设计降雨量为18.6毫米)。在对于水体径流污染的控制上,主要是对水中的物理颗粒悬浮物(SS)实现有效去除,去除率总量按照40%-60%来作为指标。径流的峰值控制在新建城区规定不能对原有的自然水生态和水环境造成影响,应以保持原有的水环境为原则,实现适宜适度的开发,综合径流系数不能够超过0.5。

结语

1.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研究成果:

(1)从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和问题出发,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现有理论和相关理论,提出海绵城市现阶段在环境艺术建设方面的不足。

(2)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环境艺术与海绵城市技术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找到了两者之间互补与平衡的切入点。

(3)通过剖析海绵城市现阶段建设的三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环境艺术融入海绵城市技术要素的方法与具体营造原则。

(4)运用例举分类分析的方法阐明了环境艺术如何分点分类型地与海绵城市景观技术结合并行。

创新点:

(1)使用环境艺术融入海绵城市的设计方法进行实践运用——郑州市常西湖片区海绵城市景观环境艺术营造。

(2)延伸探讨了海绵城市理论和绿道理论之间的关系,并论证了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以此尝试创新性地将海绵城市绿地进行了分类构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