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环艺毕业认例文: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的动态表现探讨

发布时间:2022-07-28 15:10:10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环艺毕业论文范文,本文通过二维与三维表现形式的灵活切换,可以在二维画面上营造出立体空间感,丰富了视觉表现形式,配合声画浸入的模式共同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增加了人们对作品的视觉记忆时间与深度。计算机辅助设计不仅仅是进行设计表现的工具,而且可以介入到设计思考的过程中。环境艺术概念设计的动态表现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动态平面图形以及动态体块推敲两个部分。

第1章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与表现

1.1环境艺术概念设计

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概念设计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最具有创造力的部分,也是设计思维中最活跃的一环,以往的概念设计表现是指利用手绘概念设计草图来帮助思考的过程,通常这与设计构思阶段密切联系[4]。在这个阶段中,设计思维与概念草图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灵感的产生,由于当下视觉表现的更新,社会对视觉交流的需求增加,加之设计者观念的改变,环境艺术概念设计表现形式日益趋于多样化,成为数字时代表现设计的全新的重要方法[5]。

1.1.1概念设计

环境艺术是一门空间艺术,它是建立在客观物质基础之上,以人的审美需求为导向而进行的环境艺术创造,通过环境的构成来满足人们生理和精神需求,为人们创造出了想象的生存空间[1]。从广义而言,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多种艺术,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体,是一门无所不包的艺术,环境艺术设计能够赋予环境在视觉上的能力和装饰人所处空间的能力。它是指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的一门艺术,设计者根据使用者的目的和意图,结合自己的理解,利用技术手段来满足人们生活和审美需求的艺术环境。它一般包括建筑和室内的一些空间设计,其中有建筑景观设计、景观园林设计、景观小品设计、室内设计等,其中以建筑、景观、雕塑等要素进行的设计为外部环境艺术设计或景观设计;以室内、家具设等要素进行的设计为内部环境艺术设计或室内设计[2]。

概念设计是一种以思维为主的创作活动,广义的“概念设计”是指不考虑现有的生活水平、技术等对未来进行的一种设计构思,是一种创造性的想法,表示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而狭义上的“概念设计”所指的是在具体设计流程中的构思阶段,以明确设计目的来完成的设计。关于“概念设计”的定义,这一名词最早是德国的Pahl和Beitz于1984在《工程设计》的书中对其进行了界定,认为概念设计就是“在任务确定以后,通过抽象化和拟定的功能结构,探寻适当的作用原理及其组合等,确定基本的求解路径,最后得出解决方案,这一部分设计工作叫做概念设计”[3]。所以,概念设计被定义为设计过程中的其中一个环节,是设计者明确了项目的设计目标后,在思维层面上对设计的具体步骤和内容所做出的分析,并产生相应的构思成果来指导下一步的设计工作。它是感性层面对设计中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一个分析与梳理,在理性层面上将最后如何实现目标的方式进行各种设想与完成设想的相应过程的思考[4]。换种说法来讲,概念设计是用设计思维引领设计过程的一种设计方法。

1.2环境艺术概念设计表现的类型

1.2.1手绘概念设计草图表现

早期环境艺术概念设计表现的形式一般是利用手绘草图表现,设计是在草图中一步步生成的。手绘草图可以快速表达我们瞬间的想法,一开始并不追求准确地表达,多是设计者对于项目整体与初步的概念表达,因此这个阶段的草图被称为概念设计草图。概念设计草图因其快速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捕获我们瞬间的灵感,表达设计构思,梳理设计逻辑,便于后期的修改深化,因而概念设计草图成为了早期环境艺术概念设计表现的重要手段,为设计思维的表现与延展提供了工具。但是初期的概念设计草图并不是一个按照正确比例的精准制图,是对设计过程的探索与表达,表明了设计者对于设计的构思与态度,是对设计想法和构思的记录,是针对设计需求来产生的有效解决方案。在进行设计之前,设计者结合了一些脑海中存在的资料信息,以往积累的相关经验通过思维的整理变成灵感,在对项目有了初步思路之后,大多靠徒手在纸面上勾画出建筑景观的形态,把空间想象转变成为图纸上的线条,及时地将头脑风暴后的思路及构思过程记录下来,是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的视觉传达,同时通过观察图纸将信息重新反馈回到脑海中,在手、眼、脑、图共同作用下形成二次思考,进一步推敲思路,分析想法、完善设计,为后续的沟通工作的进行打下基础。如当代著名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草图(图1-2),弗兰克·盖里用扭曲凌乱的线条记录了自己瞬间的灵感,最后将其变成了现在的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瞬间的灵感记录有可能会引领整个设计的前进方向,由此可见,手绘概念设计草图对于设计创作的重要性。

环艺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2章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的动态表现特征

2.1视觉传达灵活高效

对于环境艺术概念设计表现的载体而言,从早期的纸本静态媒介转变到了现如今由计算机作为传播媒介的动态媒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动态媒介将图像、文字、声音等不同元素构成一个整体,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形式与观者进行互动交流。相关研究表明,在人们去进行阅读观看时,所学到的知识有70%一80%是通过视力获得的,视觉一直以来都对思考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动态视觉表现,可以将设计信息进行灵活高效地传达,更直观简明地表达设计意图,理清逻辑思路,进一步完善设计。

2.1.1设计意图简明

从报纸、书籍等早期的静态媒介到如今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主宰的动态媒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环境艺术概念设计表现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观者的视野角度也开始有了转变。设计思维的生成与选择本身是抽象的,概念设计的动态表现的过程则是将抽象思维利用动态的形式具象化呈现。传统的概念设计表现多以设计草图为主,但是很大程度上只有设计者或者专业人士能够看懂,对于一些非专业人士而言,很难从静态的图纸中读懂设计理念,忽略了观者的体验与感受。如如果我们在初期仅仅是看到了著名建筑师马岩松绘制的哈尔滨大剧院概念设计草图(图2-1),那么很难理解到它最终会呈现的效果(图2-2)。而当下我们将设计构思过程动态化呈现出,能够直观清晰地感受到建筑景观的生成过程(图2-3),了解设计意图。视觉感知并不仅仅是记录被物质刺激的被动过程,它更多的是大脑的主动关注,是一种选择性的工作[1]。相较于静态表现,动态的形式更能增强观者的视觉交流,抓住观者的注意力,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诸如一个静态的环艺设计展板与动态影像说明相比,后者更加能够表达出设计的理念,也更能直观地传达设计思路。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中,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将静态复杂的图纸利用动态表现转换成生动形象的视觉语言,以动态的方式表现达设计思维从抽象到具象的变化过程,是对以往概念设计表现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是动态表现与环境艺术概念设计融合后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视听艺术。由于在画面创作的过程中,动态的图像比文字、图形更容易被阅读,能够直观清晰地表达设计思维过程,使得设计意图简明,所以我们开始不断地对寻求传播信息迅速的途径,将环境艺术概念设计表现利用动态图像的形式直观地把设计思考过程展现出来,将画面信息全方位展示给观者,抽象概括能力强,吸引人们的眼球,营造出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是动态表现介入图解思考后的设计语言。

2.2视觉表现形式多样

2.2.1风格表现多变

动态表现在环境艺术概念设计表现中的运用不仅仅是建立在技术层面上的,还需要对画面的色彩、光影、构图有整体的把握,将手绘概念设计草图进行适当的夸张和提炼。艺术形象绝对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它是一种对现实的创造性把握,能够创造出富有想象力、创造性、敏锐性的形象[2]。我们在创作中,不仅要遵循设计的原则,还要注意画面风格的多样性。动态表现的首要特征就是“运动”,动态的视觉表现风格更多变。虽然静态效果图配合色彩、构图也能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但是动态表现形式不仅仅是对于图形元素的位移,如色彩、光线、镜头、虚实、速度甚至声音等全都可以成为动态变换的选择,产生静态图像所不能表现出的视觉冲击力[1]。当下,动态表现赋予了环境艺术概念设计表现不同的风格,营造出了多变的视觉效果。我们可以用软件的特性赋予画面不同的风格,利用设计语言进行设计风格的表达,其实就是利用形态、色彩、材质、光影等手段展现作品的设计风格。在TLS设计事务所在苏州狮山公园设计竞赛中的设计方案中,在整个方案表现都是采用动态的表达形式,前半部分设计者运用了扁平风格,利用简单的图形演变,在视觉维度上将设计意图层层递进表现出,对狮山公园的整个区位布局的构思过程进行了完整的阐述,简单明了,有很清晰的识别度(图2-6);后半部分则选取了中国古典元素,借鉴了传统的山水画风格,经过艺术和设计的结合,将中华传统文化蕴含其中,展现了山与湖的交融,传达出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精神,呈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设计理念(图2-7)。通过画面线条、形状、色彩和构图的结合,展示出我们无限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审美追求,赋予了概念设计的表现风格美、意境美。

所以,通过动态视觉效果的呈现,营造了一种”以文字明信息、以图像展情景、以声音营氛围”的氛围,带来了多变的视觉表现风格,不仅能够表达出作品本身所蕴含的设计理念,而且能够结合不同的风格,呈现出一个生动有趣的动态视觉空间,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被吸引,发现作品中的乐趣。

第3章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的动态表现方法...............................29

3.1动态化图形解析.....................................29

3.1.1联机互动串联构思.......................................29

3.1.2图形元素动态提取.....................................30

第4章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动态表现的问题及发展趋势...........................41

4.1动态表现在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应用的问题.......................................41

4.1.1软件集成度不足................................................41

4.1.2场景交互性单一..........................................43

结语.....................................49

第4章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动态表现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4.1动态表现在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应用的问题

当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大多数偏向于应用在设计的呈现阶段,无法完整地记录设计思维的生成、探索的过程。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水平,服务于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信息化的趋势下,媒介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发展,利用动态的形式进行环境艺术概念设计表现,可以将原本停留在概念设计草图阶段的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动态化呈现出,提出新的“概念”和“设想”,产生直观震撼的视觉效果。当下动态表现在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受软件整合程度以及空间交互程度的影响。

4.1.1软件集成度不足

从本质来看,设计仅仅是为了美化生活,满足审美的需求是不够的,还应该担负着为使用者提供新的、理想的物质形式的责任和便捷的操作方式。虽然当下的软件都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界面的菜单、图标等命令仍有些复杂,很多动态效果的实现需要通过多个软件进行关联使用,软件集成度不足。在环境艺术概念设计阶段中,利用AUTO CAD软件可以进行不同线条、线型的选择,智能化计算尺寸,帮助我们更快地制作图纸,将设计者从手绘草图表现中解放出,天正插件的出现是对AUTO CAD功能布局进行的整合和优化,它的功能更加具体,并且自带多种插件,可以实现快速画出门、窗、墙体等,只要设置好楼梯的尺寸便可插入楼梯,相比起CAD而言,操作过程更快速简洁,易于上手(图4-4),但这也仅仅局限于二维图纸的制作。SketchUp软件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可以直接面向概念设计阶段的工具,不单单只是能够运用在最后渲染成图阶段,主要是帮助设计者构思推敲可视化的,它可以将CAD中的图纸导入,在立体空间内实现三维体块的推敲与分析,而且其所见即所得的特性可以实现与观者及时地交流沟通,其简洁的操作界面,可以使人在短时间内掌握,并且支持草图和平面图的导入,可以拉伸体块,利用组件实现快速表现与推敲,进行空间的搭建与组合,虽然SketchUp软件能够制作简单的建筑生长动画,并且结合lumion软件可以实现建筑景观的可视化,但是仅仅能够呈现出整体的建筑漫游场景,无法表现出设计构思的过程。

环艺毕业论文参考

结语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艺术设计与传播发展的前提条件。设计改变了生活,生活方式改变也推动着设计方式的变革。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从开始构思到完成设计的整个过程都产生了与传统设计表现不同的表现方式,受设计受众多元化审美需求的影响,环境艺术概念设计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概念设计草图虽然能够运用图解思考的方式快速记录构想,推演设计,但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使人理解,而二维或三维表现图仅仅是对建筑景观空间效果的静态呈现,往往根据效果图的优劣来决定设计的视觉呈现效果,没有表现出设计思维与分析的过程,大多依赖于设计说明进行解读。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设计公司在概念设计阶段采用动态方式表现概念设计理念,但大多是以案例的形式存在,如在一些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的演示中,利用动态图形图像分析和展现项目前期的构思、方案的推演过程等,以此来表达设计意图。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将动态表现融入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探寻环境艺术概念设计的表现方法,提高设计效率,增强设计表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环境设计领域内运用动态方式表达概念设计理念的案例,总结出动态表现在其中具有信息传达灵活高效、视觉表现形式多样、情感体验升华三大表现特征,阐明通过动态的推敲过程可以将设计信息分层次进行描述,使设计意图简明、逻辑思路清晰,提高阅读信息的效率,易于再次设计与修改。除此以外,通过二维与三维表现形式的灵活切换,可以在二维画面上营造出立体空间感,丰富了视觉表现形式,配合声画浸入的模式共同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增加了人们对作品的视觉记忆时间与深度。计算机辅助设计不仅仅是进行设计表现的工具,而且可以介入到设计思考的过程中。环境艺术概念设计的动态表现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动态平面图形以及动态体块推敲两个部分,在概念设计阶段中,通过SketchUp、3DMAX、REVIT、C4D等结合动效软件,可以记录设计元素的动态提取、空间布局的动态推敲以及模拟光影动态变化的过程,以此来表达设计意图,直观呈现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