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项目管理论文参考:L卡牌手游研发项目的大规模Scrum优化探讨

发布时间:2024-01-09 16:51:28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项目管理论文,本研究通过内部成员面对面访谈、现场观察法、外部德尔菲专家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并分析了L项目在研发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依据大规模Scrum敏捷项目管理模型,并结合了L卡牌手游项目的特殊性,提出了在组织结构和研发流程上的优化方案。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手机的普及和飞速发展,使得移动游戏产业逐渐成为新世纪一代中国青年人的主要消费和娱乐热点,移动游戏的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增长的贡献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在2022年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中显示,我国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手机应用数量为345万款,其中,游戏类APP数量达到88.7万款,占全部APP数量的比例为25.7%。手机网络游戏应用使用者的人数达5.16亿,占全部使用移动互联网网民的52.4%。在2022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的《深度挖掘电子游戏产业价值机不可失》文章中写到,电子游戏早已摆脱娱乐产品的单一属性,已成为对一个国家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这值得我们重视和深度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在其他国家和国际科技巨头抓紧抢占先机布局的背景下,对于电子游戏产业,我们应予以更为客观、多元的认知。加强战略谋划,注重长远布局。

在《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中显示,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增长从2015年的27.36%降至2020年的4.84%,用户规模增长率的下降,意味着中国移动游戏高速发展已开始进入调整期。究其原因在于日趋升高的技术门槛,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研发难度、项目管理难度的持续提升等。由于早期的游戏项目规模比较小,所以项目研发没有一整套完整的进度控制措施,但是随着现在社会需求的增加,游戏项目规模的变大,游戏项目的研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3]。

1.2研究目的

几十人的团队,上千万的预算,只是当下游戏项目越来越普通的配置。许多项目都超支或者跳票延期,绝大多数项目收不回成本,成本的持续增加和极端模型的几近灭亡使游戏研发危机重重[9]。游戏作为一个受市场影响很大的软件产品,必然面临着快速、频繁的研发需求变更。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了作者在游戏行业的工作经验、读研期间所学知识以及项目实践,通过面对面访谈、德尔菲专家调查、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法,分析手机游戏研发项目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基于大规模Scrum敏捷管理模式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展开对目标卡牌手机游戏研发项目管理的优化研究。结合实际的项目案例,通过对大规模Scrum方法的合理调整,得出合理的优化方案,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研发管理能力。

项目管理论文怎么写

2手机游戏研发及大规模Scrum相关理论

2.1手机游戏研发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当今,数字游戏已发展成为人们公认的“第九艺术”[6]。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数字游戏刚出现时,电子工程师得为每款游戏制作固定电路来装游戏机,数字游戏研发更像是硬件而非软件研发,不需要游戏策划、美术甚至是程序员,更没有游戏研发项目管理模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低成本的微处理器为游戏厂商生产更复杂的游戏提供了机会,可编程的硬件平台使的游戏机可以同时装载好多款游戏,这标志着游戏产品从硬件转变为软件,数字游戏的可开发性更高,需要更加专业的游戏策划人员进行功能的设计,同时对游戏画面的追求,美术成了数字游戏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数字游戏是一种不仅用于娱乐,也用于严肃目的的应用程序,也称之为严肃游戏[11],是通过精心设计、具有教育目的的游戏,可适用于教育、商业、医疗保健等不同领域。数字游戏研发过程结合了声音、艺术、控制系统、人工智能和人为因素等,使得数字游戏研发实践不同于传统的软件研发。数字游戏的复杂性在软件研发中带来了许多挑战和问题,因为它除了涉及技术和功能要求的外,还涉及创意艺术学科的各种活动[12]。从潜在的理论和设计方法的角度来看,这种固有的多样性使之成为了一个非常分散的领域。而近年来出版的数字游戏项目管理的相关文献主要关注研发的技术问题。数字游戏生产、研发和测试的问题只反映了软件工程的一般技术水平[13]。如果只遵循传统的软件研发过程,游戏研发将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14]。

手机游戏作为数字游戏的一个重要分支,手机游戏研发指专门制作和开发手机游戏,因为手机移动设备的处理能力和电脑台式机与独立游戏机(如索尼PS,微软Xbox)的标准处理能力相比较弱,且手机游戏的操作方式也完全不同于电脑台式机与独立游戏机,因此手机游戏的类型主要为卡牌类、休闲类等对处理器性能要求较低的类型。虽然手机游戏因为性能方面的限制,在实时渲染等方面不能同主机游戏相比,但是随着近年来手机CPU和GPU的性能的增强,对于游戏画面中2D和3D的表现能力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2.2大规模Scrum项目管理方法的相关理论概述和运用现状

大规模Scrum是基于Craig Larman和Bas Vodde的经验于2008年发布的。它通过扩展规则和指南来扩展了Scrum,而不忽略Scrum的原始目标。与传统的Scrum不同,大规模Scrum指定了组织结构的变化。大规模Scrum模型不是全新的Scrum,不是每个团队在基层使用的Scrum,也不是层次化组织结构中置于顶层的规章制度。相反,大规模Scrum设计的是如何在大规模环境下尽可能简单地应用Scrum的原则、目的、要素。

2.2.1大规模Scrum的相关理论

大规模Scrum原则,是一组从大规模Scrum应用经验提炼而来的,是大规模Scrum的核心,指导着规则、指南和试验。原则提供了关于如何在特定的企业环境中应用大规模Scrum的答案。

大规模Scrum规则定义了大规模Scrum框架。但是这些原则并没有说明特定环境下如何应用大规模Scrum。大规模Scrum原则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了基础。大规模Scrum模型不是新的被改进的Scrum。确切地说,大规模Scrum研究生的是如何在大规模环境中尽可能简单地应用Scrum原则、规则、要素和目的。

3 L卡牌手游研发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 15

3.1 L项目介绍 ...................................... 15

3.2 L项目管理现状 .................................... 15

4 L卡牌手游研发项目的大规模 Scrum 优化设计 ............................. 33

4.1 L 项目基于大规模 Scrum 的组织结构设计 ................. 33

4.1.1 典型的组织结构介绍 ................................... 33

4.1.2 项目组织调整 ............................. 35

5 L 卡牌手游研发项目的大规模 Scrum 实施效果 ............................ 52

5.1 实施效果前后进度对比分析 ............................... 52

5.2 团队型组织结构更加合理 ................................ 53

5 L卡牌手游研发项目的大规模Scrum实施效果

5.1实施效果前后进度对比分析

首先游戏功能的负责人将只由邢原来担任,原先的另一个负责人宾戈将不在拥有对策划功能的审核权,这样就避免了前文提到的因为负责人意见相异,而导致策划方案迟迟不能确定的情况。

其次基于新的项目组织结构,研发团队中各个职能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原本的组织结构中,各个职能之间很少有沟通交流的机会,策划只顾自己脑海中的游戏功能而不考虑功能的可实现性,程序只埋头根据策划给的文档进行代码的编写,测试人员在测试之前完全不了解功能的详细内容。而在新的组织结构下,将实现功能的各个职能重新组成一个团队,全员都从功能澄清便能参与到其中,而且游戏原本也不同于一般都定制化程序那般,在研发的过程中就能有使用系统的用户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意见,游戏在正式上市发布之前,仅有几次面向少数玩家的内部测试,因此在功能的设计过程中让更多的人参与策划的头脑风暴,能更好的制作出更有创意的游戏。

项目管理论文参考

6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Z公司的卡牌研发项目管理研究,根据具体手机游戏项目的研发管理模式,通过对大规模Scrum管理方法的适配,设计出了适合该项目卡牌类手游项目的管理方法,希望对国内的游戏研发项目起着指导意义,促进我国手机游戏行业的发展,助力中国游戏在国际市场的开疆拓土,提高游戏公司对手游研发项目的管理意识。

从本文的实施效果分析来看,通过实施大规模Scrum管理方法以后,项目的生产力得到提升、项目的可交付物质量得到了改善,同时项目成员也对工作有了很好的满意度。

但是本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本文研究的项目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是在Z公司的组织框架之下,对大规模Scrum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才适配于L卡牌手游研发项目,其他公司的组织架构可能存在不同,因此在普遍性上并不全面;

2、由于笔者在项目中的主要负责功能研发管理,对美术外包资源的细节的管理不够到位,因此本文中对美术资源外包的设计不够细致全面,虽然考虑使用关键链法对美术资源进度进行管理,但是由于L项目的美术资源主要由外包公司制作完成,难以对外包公司的进度管理进行研究;

3、因为大规模Scrum方式是对于纯软件研发项目的管理,而游戏项目不仅包括软件研发,还包括了游戏资源的制作,因此大规模Scrum方式并不完全适用游戏研发项目,本文在大规模Scrum基础上做出的调整是基于笔者的从业经验和所阅读的文献,所以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