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论文案例代写:L市数字医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人力资源调度管理优化

发布时间:2023-12-27 21:59:59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项目管理论文,本文通过在L市数字医疗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中应用关键链法进行项目资源调度管理,笔者发现关键链法在消除不确定性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项目管理与软件工程的交叉发展形成了新的学科——软件项目管理。随着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软件行业收入越来越高,占GDP比重越来越大;工信部在2023年2月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到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2014年到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12.64%,占GDP比重也从2014年的5.75%上升到2022年的8.93%[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的提升对应的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然而随着信息化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庞大,再加上软件项目可见性差、高复杂性、需求模糊不确定性大、对人的高度依赖性等特点,使得软件项目的返工率居高不下,超期超预算等现象屡见不鲜。对系统分析师、程序员等人力资源的调度使用不合理是软件项目超期超预算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计划顺利地推进,就必须要对项目各项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调度使用[2-3]。

我国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整个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这个阶段主要是单机应用,以门诊收费为主;第二个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这个阶段开始出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HIS系统以财务为核心,实现了门诊、住院、药库、药房、财务等业务的电子化和规范化;第三个阶段开始于2005年左右,这个阶段以临床信息化和院内信息整合为主,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了医生工作站、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系统(PACS)、电子病历(EMR)等专业化的垂直管理系统以及以实现院内业务集成交互为目标的院内信息集成平台;第四个阶段开始于2017年,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标志,这个阶段以建设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平台为主,目标是实现区域内的医疗资源共享,实现分级诊疗,更为高效地使用医保资金,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县乡村,使偏远地区的居民也能够获取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有了人类的活动以来就有了项目,但是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成体系的学科则最早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也仅仅是在建筑、国防和航天等部分领域应用了项目管理,随着阿波罗登月项目的巨大成功,项目管理在全球迅速推广开。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和欧洲的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的成立,标志着项目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人Eliyahu M.Goldratt在关键路径法的基础上成功地应用了约束理论(TOC),提出了关键链法(CCPM)。关键链法同时考虑了活动间的内部联系和资源的约束,还充分考虑了人的行为心理因素,避免了学生综合症、帕金森定律等导致的安全时间的浪费。与甘特图、关键路径、计划评审技术等更早期的项目管理方法相比较,关键链法在解决资源冲突、缩短工期和应对不确定性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独特的优势。运用关键链法来进行项目资源调度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了关键链识别和缓冲区设置管理2个方面,国内外学者针对这2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

1.2.1识别关键链

有效地识别关键链是关键链法运用的基础,在关键链识别方面,Herroelen对关键链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键链识别的通用方法,首先根据资源的约束建立数学模型并据此模型生成项目计划,其次根据项目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来调整该计划,最后计划网络图中自由时差为零的路径即为关键链[4]。M.Rabbani等提出了一种在随机网络资源约束下的反向调度方法,他们认为在项目中每个活动所消耗的资源是固定的而持续的时间是随机的,所以要先确定活动的完成时间而不是开始时间。当多个就绪活动对同一资源展开竞争时,应优先选择可缩短项目整体工期的活动,以此来识别关键链[5]。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项目管理概述

在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中,项目被定义为: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20]。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一次性、约束性、生命周期性、不确定性等特征。PMBOK将项目管理分为十大知识领域,分别是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干系人管理。

项目管理论文怎么写


2.2数字医疗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辅助医疗行为的开展被称之为数字医疗。数字医疗公共服务平台则是建立在数字医疗的基础上,在服务内容上平台涵盖了居民包括公共卫生、体检、医疗、日常慢病监测等数据在内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在服务形式上则是充分应用了互联网技术将服务延伸到手机等个人终端设备,从患病后的医疗服务转变为患病前的防范服务。

关键链法(CCPM)是在关键路径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约束理论(TOC),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项目管理方法。关键链法在应用中考虑的是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以关键链法来制定项目人力资源调度方案,从而合理地解决项目各环节上的人力资源冲突。

约束理论是企业识别并消除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即约束)的管理理念和原则,是Goldratt在其开创的最优生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约束理论认为在一条业务链中,瓶颈节点的节拍决定了整条链的节拍,即任何一个多阶段生产系统,如果其中一个阶段的产出取决于前面一个或几个阶段的产出,那么产出率最低的阶段决定着整个系统的生产能力。

第三章项目人力资源调度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13

3.1 Q公司简介.........................................13

3.2项目概况...............................14

第四章项目人力资源调度管理优化方案............................36

4.1项目人力资源调度优化可行性分析..........................36

4.2设置项目人力资源池................................36

第五章项目人力资源调度管理优化方案实施保障条件.......................57

5.1项目人力资源调度优化实施步骤...............................57

5.2项目人力资源调度优化实施保障措施............................60

第五章项目人力资源调度管理优化方案实施保障条件

5.1项目人力资源调度优化实施步骤

实施以关键链法制定的项目调度管理方案最主要的就在于对方案中的汇入缓冲区和项目缓冲区进行监控和管理。高德拉特在提出关键链法时,对缓冲区的监控和管理是通过“三色法”来实现的。“三色法”将缓冲区从前到后平均分成三等分,前三分之一以绿色标识,中三分之一以黄色标识,后三分之一以红色标识,如图5-1所示。

项目管理论文参考

由于占用时间的缓冲区包括了汇入缓冲区和项目缓冲区,下文均以关键链路上的项目缓冲区做相关说明,非关键路径上的汇入缓冲区同理视之。当缓冲区处于绿色的前三分之一区域时,意味着此时项目的进展非常好,没有什么不良情况出现;当缓冲区处在黄色的中三分之一区域时,代表着此时项目进展已经出现了某个或是某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目前都还不是很严重,不需要为此去做特别的处理,此时缓冲区管理员应该要格外关注缓冲区的消耗情况,避免缓冲区持续消耗进入红色区域;当缓冲区进入到红色的后三分之一区域时,说明此时项目的进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滞后,必须要立即分析项目进度滞后的原因,并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挽回项目损失的时间,避免项目最终无法按时完成,如果时间已经无法挽回,就要立即向项目各利益相关方通报有关的情况,与各利益相关方达成共识,避免项目向失败的方向滑落。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本文结论

本文应用关键链法对L市数字医疗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的人力资源调度方案进行了优化。主要达到的优化目标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后的项目工期比原方案减少了66天,关键链法剔除了传统项目管理方法中的大量的安全时间,同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算法将被剔除的安全时间加入到了各个路径中,形成了项目不同的缓冲区,通过缓冲区的设置保障了以乐观时间规划的项目工期的完工概率。

(2)优化后的方案降低了对项目组各类型的人力资源的占用,具体表现为系统分析师在总用量上比原计划减少了38人.日,开发工程师在总用量上比原计划减少了608人.日,测试工程师在总用量上比原计划减少了596人.日,实施工程师在总用量上比原计划减少了15人.日。

(3)优化后的方案在应对项目的不确定性时更为从容。关键链法通过压缩活动时间来减少学生综合症、帕金森定律对项目的影响,充分调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通过设置缓冲区来吸收掉项目的不确定性。通过在L市数字医疗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中应用关键链法进行项目资源调度管理,笔者发现关键链法在消除不确定性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而且关键链法充分考虑了人的行为心理因素对项目的影响,在以人力资源为主要资源、人力成本为主要成本的软件项目中应用该方法来进行人力资源调度管理,所起到的效果是明显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