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教育论文范例:“佛系”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策略探讨

发布时间:2023-05-09 20:07:00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笔者认为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态和反映中国社会现象新动态的“佛系”亚文化出现以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在网络空间流行,并蔓延到社会现实生活领域,青年群体“顿悟”般陷入“佛系”状态,部分大学生自我标榜为“佛系青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第一章“佛系”亚文化概述

第一节“佛系”亚文化的界定

“佛系”亚文化作为亚文化的一种新的动向和形式,在青年群体中迅速流行,而背后体现的青年的社会形态和生存状态却值得我们深思。要准确定义什么是“佛系”亚文化,必须从认识和理解“文化”的定义开始。

一、何谓“文化”?

人作为一种“动物”区别于自然界其他生物,主要在于人有了“文化”而摆脱了纯粹的动物属性。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成就了人之为“人”。一直以来对于“人”的定义有多种: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马克思认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卡希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但究其源头,当人类社会还没有进入“政治”、“社会关系”等标志文明时代特征的时候,人必定是与文化相关的动物。有了人就有了文化,有了文化也就成其为人。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是:“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这是我国学术界对“文化”的权威的定义,既有广义所指,又有狭义所指,既指出了文化的历史属性又总结了阶级属性还总结了其意识形态功能,但是,当我们具体讨论我们日常所见的“文化”,要准确说出其含义时,却仍然发现这是一个让人犯难的问题。因为文化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影响我们的生活,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背景的人,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不做深入探究的时候,人们似乎都能理解和领会什么是文化,但真正要严肃的去思考文化的准确定义,却又是一个让人十分犯难的问题。无论是从中华传统文化还是从西方语境看,或者是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来定义“文化”,都是一个十分复杂和难以准确定义的概念。

第二节“佛系”亚文化形成的背景

一、社会现代性转型

现代性是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而出现的,现代化并不是从时间上描述某一国家社会发展阶段从古代到现代,而是指社会发展的一个运动过程,现代化也不是简单指一国的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现代化是社会发展全球性的进程,它是一个复杂的运动发展过程,它是社会生产力从农业生产力向工业生产力的飞跃、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社会整体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现代化自发生起就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的全球扩张而具有全球性扩张的特性。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渗透和全球推进,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世界历史的进程都将世界各国卷入了现代化进程之中。现代化必然产生不稳定,无论各国现代化进程采取怎样的方式,每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艰难的社会转型过程,伴随这个过程产生了现代性问题,现代性产生的速度和变迁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社会的断裂。因为现代性是一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打乱了人们原有的社会秩序,改变了人们固有生活领域的生活模式,将人们的生活变轨到新的生活形态之中,社会结构的巨变必然会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秩序上和精神上的混乱,这种不可避免的社会阵痛是由现代化和现代性的不同步产生的,其结果就是会降低整个社会及其社会成员应对现代性风险的能力,导致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失范。

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引发的社会变迁是改革开放以后,从思想领域的解放开始,以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转型的过程。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单一社会向多元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的步伐和速度显著加快,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变迁产生的社会内部矛盾凸显,社会风险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当代青年亚文化可以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现代化进程而产生,随着社会转型过程汇中出现的现代性问题而生长变化,“佛系”亚文化也是在现代化转型中社会出现了新问题、新矛盾的情况下应然而生。

第二章“佛系”亚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现状

第一节“佛系”亚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社会心态是指“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①。社会心态是一种表层化的情绪表征,在心理状态中处于容易变化的感性层面,没有固定的、系统的模式,其内涵表达的是个体对社会生动态的情绪再现和心理反映,是一种自发的社会意识。当前青年的社会心态占主流的还是积极情绪,但是当下社会生活节奏变化快、社会变迁大、社会竞争剧烈影响下青年焦虑、浮躁、郁闷情绪也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弱势心理蔓延、不公平感增强、焦虑心态明显、社会信任感缺失、社会信任度下降等,这也导致了青年社会心态仍然存在不少负面心态。大学生的社会心态总体上看也是比较平和稳定,主流的社会心态仍然是积极向上、良性发展的,但是受社会现状和社会心态负面发展的影响,大学生也不同程度受到冲击。“佛系”亚文化表征的社会心态具有正常心态负性发展的一面,深深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社会心态。

大学校园一直以来被誉为“象牙塔”远离复杂的社会生活,但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大学校园不可能完全与世隔绝,社会行为、社会风气和社会情绪会渗透和传导到大学校园,对大学校园产生一定影响。大学生是学生身份,也具备一定的社会人的身份属性,因而不可能独善其身,社会的浮躁和焦虑情绪也会感染到在校大学生。调查显示,10.13%的同学“很赞同”社会焦虑情绪会传导到大学校园的观点,43.23%的同学“比较赞同”这一观点,“不太赞同”和“不赞同”的同学只占7.13%和3.9%,这一选项平均得分更是高达3.2,且标准差也只有1.0411。可见社会情绪传导到校园内部已经在大部分同学中形成了认识,这必然会对大学生正常的社会心态造成影响。校园高消费现象当下屡见不鲜,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社会消费行为影响,如何看待校园大学生高消费、攀比消费和炫富行为直接体现了大学生的社会心态。针对“已经看淡了校园高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5.27%表示“很赞同”、18.73%的同学表示“比较赞同”,也有高达43.31%的同学表示“一般赞同”,21.91%的同学“不太赞同”、10.78%的同学表示“不赞同”这一观点,该项得分平均值2.85。对于社会上“富二代”、“网红”之类的各种炫富行为是否会给自己带来现实的挫败感,分别只有3.75%和13.43%的同学表示“很赞同”和“比较赞同”,“不太赞同”和“不赞同”这一看法的同学比例分别为23.5%和20.58%,该选项平均值更低,只有2.75,且标准差达1.1354。通过校园和社会的炫富、攀比等高消费行为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大学生即使普遍认为社会情绪会影响校园,但是对于校园高消费并不很认可,社会上的炫富行为也并不能完全挫败正常的心态,对于此类行为具备一定的判断和认知能力。如表9-1、2所示。

教育论文参考

第二节“佛系”亚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影响

社会参与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的某种愿望与需要,并以某种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以及社区公共事务的社会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现状与活动的关心、了解与行为投入。”①青年社会参与是青年群体接入到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进程之中,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主体性作用以表达利益诉求从而获得特定的利益的行为活动,无论处在哪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参与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快速变迁使得当代青年的价值理念和利益诉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网络技术的普及也使得青年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都发生了阵地变化,青年社会参与的主体意识、参与方式、参与程度都在不断深化和改变。同时不可避免的是,价值领域、思想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多元化导致各种青年亚文化和非主流意识形态通过不同渠道涌向青年群体,“丧文化”、“佛系”亚文化、“躺平”的流行成为影响青年社会参与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群体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首当其冲。青年群体是社会参与的主力军,大学生虽然身处大学校园象牙塔之中没有全面彻底的深入接触社会,但作为青年的主力群体,尤其是青年群体中接受了高等教育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而言,大学生的社会参与现状、意识、程度和方式都值得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关注。

在大学生的校园参与方面,针对“不特意去争取加入党组织的名额”5.07%的同学“很赞同”这一说法、16.72%的同学“比较赞同”这一说法、32.1%“说不清”、24.8%的同学“不太赞同”这一说法、22.03%的同学“不赞同”这一说法;针对“不会特意去争取当学生干部的机会”这一问题,4.91%的同学“很赞同”这一观点、17.24%的同学“比较赞同”这一观点、32.67%“说不清”、24.7%的同学“不太赞同”这一观点、20.47%的同学“不赞同”这一观点;针对“不太愿意参加大学生社团活动”这一问题,4.15%的同学“很赞同”这一观点、12.48%的同学“比较赞同”这一观点、32.17%“说不清”、28.17%的同学“不太赞同”这一观点、23.04%的同学“不赞同”这一观点;针对“不太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的调查显示:3.56%的同学“很赞同”这一观点、10.15%的同学“比较赞同”这一观点、31.07%“说不清”、30.51%的同学“不太赞同”这一观点、24.73%的同学“不赞同”这一观点;针对“不会太在意同学对我的看法和评价,做我喜欢做的事就行”的调查显示:5.93%的同学“很赞同”这一观点、19.06%的同学“比较赞同”这一观点、37.03%“说不清”、23.11%的同学“不太赞同”这一观点、14.88%的同学“不赞同”这一观点。这说明,虽然大学生受到“佛系”亚文化一定的影响,但是参与校园活动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对不参与校园活动持“不太赞同”和“不赞同”态度的显著要比“很赞同”和“比较赞同”比例高。但是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不置可否和不在乎的同学比例也比较高,平均值达2.69分,这又似乎从心态上说明了大学生“佛系”的一面。如表13-1、2所示。

教育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佛系”亚文化产生影响的原因……………………………98

第一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理想化”导致大学生产生了心理落差……………………98

一、社会环境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落差……………………99

二、社会蓝图与大学生诉求的差距…………………………100

第四章“佛系”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114

第一节“佛系”亚文化冲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114

一、“佛系”话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体系产生了冲击………116

二、“佛系”话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体系产生了冲击………120

第五章“佛系”亚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147

第一节梳理教育原则: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能力……147

一、科学理性原则: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147

二、生活化原则: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149

第五章“佛系”亚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第一节梳理教育原则,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确立正确、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普遍性原则,例如方向性原则、渗透性原则、主体原则、激励原则等,这些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总体性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特殊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和接受外界信息能力超强,可塑性强等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确立适合大学生性格特点和成长需求的个性化原则。“佛系”亚文化影响下大学校园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为独特和复杂,既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压力,还面对着网络时代的新形势,更面临着青年亚文化侵蚀的新挑战,“佛系”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会认同、社会心态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也必须重新梳理和理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应对能力。

一、科学理性原则: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

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优秀分子,大学生接受大学阶段的教育不仅仅要练就过硬的专业知识,具备科学理性精神和培养科学理性思维同样十分重要。科学理性思维是大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应当具备的科学思维,具备科学理性精神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十分关键。“佛系”亚文化在大学校园的流行凸显了大学生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的缺失,反映了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中受资本化思维方式的影响价值理性的缺失,公共理性精神消退,相反工具理性却大行其道,以功利性和功用性为目标的价值追求逐渐流行,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导性思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急需提升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树立理性精神,才能最终实现价值引领从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承载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更是青年群体的精英和未来之星,引导青年大学生扛起时代重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然而,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态和反映中国社会现象新动态的“佛系”亚文化出现以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在网络空间流行,并蔓延到社会现实生活领域,青年群体“顿悟”般陷入“佛系”状态,部分大学生自我标榜为“佛系青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佛系”亚文化迅速在青年群体中流行,大学生自然不会错过、也没能逃过“佛系”亚文化这股旋风的“风暴眼”。大学生不仅成为“佛系”亚文化的追捧者,另一方面又成为“佛系”亚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一时间,“佛系”成为当下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重要话语表达,“不闻不问”“不管不顾”“不喜不悲”“不争不抢”“都行、可以、没关系”等成为大学生日常表达和生活方式。“佛系”亚文化不仅占领了大学校园文化空间还挤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佛系”何以令长期以来“苦口婆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失语”?“佛系”大学生为何忽然成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些不能不引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