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财务管理论文范例:终极股东两权分离与贷款公告市场反应

发布时间:2022-09-24 22:21:13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笔者认为对于证券监管者,样本筛选过程中披露格式的不规范和要素的不完整代表着信息的不对称水平,间接反映了贷款公告的信息透明度;而描述性统计下公告日前的显著为负和公告日后的迅速反弹意味着信息的提前泄露和信号的快速传递,直接验证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故需建全投资者保护机制以确保市场的效率与公平,严苛信息披露制度以提升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我国资本市场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当前位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式成长;虽市场主体可通过股票、债券等权益类方式进行融资,银行信贷却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如表1.1所示:

财务管理论文怎么写

由表1.1可知,在我国非金融机构2016-2020年的融资结构中,贷款类融资(人民币、外币、委托及信托贷款)合计占比持续高达75%以上;相较于股票、债券类平均20%的融资水平,人民币贷款的占比最大且居高不下。可见银行贷款在企业所有的融资渠道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债务融资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价值创造的重要资金来源。

除了发挥杠杆融资功能,大多企业更为看重的是其治理监督效应。作为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第三方债权人,其能有效缓解股权代理冲突;作为金融中介机构中的信息生产商,其可利于缩短信息非对称差距,进而保护外部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于是,贷款行为会减少代理冲突,贷款资金会流向价值主体,市场得到信号后会促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公司价值得以增加,股价也相应上涨;贷款公告作为积极信息的传递渠道,也应当获取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为厘清我国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公告市场反应为负的影响机理,探究银行贷款监督弱化的真正原因,本文将深入公司治理,洞察终极股东两权分离与贷款公告市场反应间的非线性关系;以盈余收益作为二者关系的联结点寻求中介路径;并分别从公司基本面和公司治理出发,分析投融资水平(融资约束与投资支出)和激励制衡状况(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专业性独立董事)两个层次四个要素的调节作用。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依据分析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银行贷款公告为事件样本展开实证检验,依据实证结果得出结论并提供建设性建议。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论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思路及框架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阅读回顾与银行贷款、市场反应、贷款公告以及公司治理等主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探求论题的可行必要之处。

第三章为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基于有效市场假说、信号传递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基础,通过推理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与银行贷款公告市场反应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中介路径及调节作用,得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第四章为研究设计,内容包括样本的选取及来源、事件研究方法在本文中的应用、主要变量的说明以及实证分析模型的设计等。

第五章为实证结果与分析,重点运用显著性检验工具对累计超额收益率进行全样本和分样本检验;利用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中介机制及调节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多窗口及Fama and French三因子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梳理总结论文的研究观点并提出可行的建议,据此指出文章的研究局限并提供未来的方向。

第2章文献综述

2.1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作为债权融资手段对于借款企业提升业绩及创造价值来说具有两方面作用:融资作用与监督作用(钱颖一,1995)[6]。

融资方面,自含税的MM(Modigliani and Miller,1963)[7]理论提出负债融资可增加企业价值后,在实践中得到了长足的验证及发展。理论上,因负债的利息支出执行于税前,企业可通过贷款经营来实现所得的正当避税和盈余的息后分配,即“避税效应”和“杠杆效应”;实践中,银行信贷也已成为我国企业最基础且最重要的融资渠道(赵爽等,2020)[8]。财务杠杆虽能撬动绩效的增长,但并非意味着选择最大额度的债务规模就可实现最高水平的经济价值,破产成本、代理成本以及信息成本等均需考虑在内(顾海峰和刘子栋,2020)[9];于是权衡理论、代理理论以及信号传递理论等逐渐融入到MM理论当中,最优资本结构得以诞生,“治理效应”也日益凸显。

监督方面,一是Mayers(1984)[10]主张税收效应与破产成本共存,高额的债务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破产危机,股东可借助负债融资的压力传导激励管理层固守职位,努力工作以提升企业绩效;二是Jensen and Meckling(1976)[11]强调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冲突,债权人可通过契约条款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节约股权代理成本以促进公司发展;三是Ross(1977)[12]构建了信号传递模型,管理层可用负债比例显示公司质量,传递积极信号以帮助投资者客观准确的评估市场价值。总之,银行贷款通过“破产威胁的压力”、“代理成本的削减”以及“信号传递的导引”来激励或约束管理层的作为与不作为,并最终作用于公司价值(彭熠等,2014)[13]。

2.2公司治理

由浅入深,公司治理的本质是一系列保护投资者免受机会主义行为侵害的设计安排,由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机制所构成,被涉及非对称信息交易的委托代理契约所联结(张维迎,1996)[53],其目的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环境下股东与管理层之间(Jensen and Meckling,1976)[11]以及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Shleifer and Vishny,1997)[54]。所以从双重视角来看,作为资本市场中的“散户”与公司治理中的外部“小股东”,投资者正处于上述两类代理矛盾的核心,若法律保护不完善并感知自身利益可能被侵犯时,“抛售股票”即“用脚投票”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李蒙等,2021)[55],直接后果就是股票价格的下跌,公司未来价值的低估。

Bailey et al.(2011)[29]、Huang et al.(2012)[1]以及Zhang et al.(2012)[56]在我国市场进行研究得出,关联交易占比大、控股股东占股现象严重以及业绩表现不稳定等信息不透明程度高的公司贷款公告负向市场反应尤为明显;一体同观,钟刚和谢赤(2010)[57]实证分析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与高管人员薪酬和银行贷款协议的非正常收益显著负相关。可见,除却外部法律保护机制薄弱等因素,我国银行贷款监督作用滞碍的原因或在于企业较为严重的隧道掏空风险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刘阳等,2015)[2]。

第3章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18

3.1理论依据....................................18

3.1.1有效市场假说............................18

3.1.2信号传递理论......................19

第4章研究设计.....................................25

4.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25

4.2变量定义......................................26

第5章实证结果与分析................................35

5.1描述性统计...............................35

5.1.1变量描述性统计...........................35

5.1.2样本显著性检验.................................36

第5章实证结果与分析

5.1描述性统计

5.1.1变量描述性统计

首先,从全局考虑,对各变量进行基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5.1所示:

财务管理论文参考

由表5.1可知,资本市场中贷款公告的累计超额收益率(CAR)均值与中位数均为负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0.87且标准差为均值的15倍,表明市场反应分布左偏、表现消极且差异极大,与现实一致却与理论相反,有值得研究的意义;公司治理中终极股东的两权分离度(Wedge)中位数为0,最大值高达0.3左右,表明上市公司虽普遍集中控股但也存在多重持股现象,两极化趋势明显且差异较大。

中介因素中,公司基本面中盈利能力的代表,同时也是公司治理中终极股东的再投资报酬率,盈余收益(Roe)均值在6.5%,相较于中位数7.4%低1个百分点,最高31.6%与最低-56.9%相差88.5%,表明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正常,但存在经营极为可观与极为惨淡情况,有所差异。

第6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本文根据我国研究背景,阅读并梳理国内外文献,基于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相关理论,在合理的假设前提下,搜集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公告,以市场模型计算的公告期间超额累计收益率CAR[-2,6]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多窗口CAR[1,10]与CAR[-10,10]、Fama and French三因子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对贷款公告市场反应的非线性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结论如下:

第一,上市公司银行贷款业务的市场反应整体表现为负,影响主要聚集于公告日后且持续于公告日前后10天,说明投资者并未完全认同银行贷款的监督治理效应,其更深层次原因在于公司基本面与公司治理。

第二,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对贷款公告市场反应的影响为倒U型,表明只有适度的两权分离会使贷款信息透明化、债权价值最大化。以作为贷款基本面与控制人治理结合体的盈余收益为中间路径,大宗股权使得侵占成本大于收益的控制人积极支持并长期投入经营管理,营造良好业绩,提升盈利能力,进而提升贷款公告市场表现;相反,两权高度分离使得资源转移收益高于成本的控制人盲目掏空并心怀投机主义,缔造输送“隧道”,损害公司绩效,进而贬损贷款公告市场价值。

第三,公司基本面与贷款公告市场反应息息相关,同时激发或抑制着终极股东的私利倾向;高水平的融资约束左右着投资者的预期评判,对财务困境下支持与掏空行为的试探将凸显二者的倒U型关系;高水平的投资支出意味着贷款资金的配置效率,对控制人资源转移基础的限制将削弱二者的倒U型关系。公司治理与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密切相连,同时阻碍或促进着贷款公告的信息披露;高水平的股权激励使得管理层利益趋同与壕沟防御动机并存,不当收益的制约或共谋与贷款信息的透明或隐瞒将凸显二者的倒U型关系;高水平的专业性独立董事肩负着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职责,机会主义行为的全面识别与贷款资金的全程监控将削弱二者的倒U型关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