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艺毕业论文案例代写:“境遇发生机制”作为设计方法解析卒姆托实践

发布时间:2023-01-19 15:33:40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环艺毕业论文,本文的研究通过对“境遇发生机制”作为设计方法的关注抵达到建筑师作为个体行动和创造性的关注,将建筑回归到人与空间本质关系的构造之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现代主义工业革命使得技术崛起,建筑也呈现出技术化的倾向,像柯布西耶在那个时期提出了“建筑是居住的机器”,密斯也通过坐标的方式来确立建筑的秩序。由于这种技术化使得空间开始呈现“均质化”的性质,这种均质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物理上的均质,这是由于统一的建筑形式语言所形成的,但是作为建筑形式工具的意义下是具有积极作用的,这也符合了现代主义“去装饰”的宣言,几何形式成为当时普世化的一种建筑语言被运用。另一个就是意义上的均质,它带来的是空间含义的丢失,被简单的功能填充或是成为结构的衍生品,造成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对地点性的抽离。直至现在我们生活中也常常能够直观到这种感受,如果去到保留状态好的村落里就能强烈的感受到不同村落之间的差异性和村落呈现出的生活状态,而在大多数的城市中我们反而感受不到这种差异性,而这一现象连带出的是生存方式的同质化。“空间”在消费时代里成为商品、可被复制、高速生产又被摧毁,在这一系列的背后是精神空间的失落现状。环艺毕业论文怎么写

反观到我们的生活中,广义上来说我们每天无时无刻都处于空间之中,在“空间”的意义下世界与人是一个整体,巴舍拉《空间的诗学》中:“当我们的天空连成一片,家宅就有了屋顶。”也暗含了这种整体性,难道我们存在的环境不是一个更大的建筑吗?托马斯·德·昆西描述威尔士“小屋”(Cottage)的场景时也说道:“一座漂亮的住宅不是让冬天变得更诗意吗?而冬天不也增添了住宅的诗意吗?白色的小屋坐落在高高的群山环绕的一个小山谷的谷底,它就像是裹在灌木做的襁褓之中。”在昆西的描述的空间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空间的生命力,是因为它在与其它的事物发生关系,是在试图与空间产生情感,而空间无意义的状态则是将建筑从这种整体的构造之中剥离出来成为看似被人征服的“工具”。

1.2 建筑空间观念下的“境遇”话题

1.2.1后现代空间反思下的文献提示

在后现代时期同样也有一批建筑师、哲学家等开始反思现实主义所支配下的空间,将视野聚焦到“精神”与“知觉”的维度,试图将人的知觉感受纳入到建筑的物质组织之中,探寻建筑更为本质的问题,这种转变在预示着对立的客观视角开始向人的主体转换,但这种转换不止是只关注到“人”本身,而是将人的生存活动纳入到世界的构造关系之中。

① 哲学上的文献提示

在19世纪到20世纪之交时期,1896年柏格森提出了“身心二元论”,在《物质与记忆》中以身体知觉出发构造人作为感知主体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早在1951年8月,海德格尔在达姆斯塔特“人与空间”的专题会议的演讲中也有对空间重新思考的讨论,1954年演讲被收录进《演讲与论文集》1,文章的标题为:筑·居·思(筑造·栖居·思想)。文章中就“筑造”与“栖居”展开讨论,虽然没有直接论述空间问题,但是通过对筑造与栖居的关注中就已经表达了海德格尔的空间立场——它是与人类生存本质息息相关的。包括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也在试图从身体感知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问题。

② 建筑领域的文献提示

在建筑学领域,舒尔茨撰写了一系列关于现象学与建筑之间的思考。1960年发表了《建筑意象》(Intentions in Architecture)与《存在·空间·建筑》(Existence,Space and Architecture),1973年发表了《西方建筑的意义》(Meaning in Western Architecture),1980年发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Genius Loci: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书中表示只有当人造物或者建筑物界定了一个具有明确特性的空间范围, 人与环境发生联系, 人“吸收”了环境, 物“诠释”了自然, 场地(site)才能转变为有意义的“场所”(place)。舒尔茨在前面关注到的还是现象学的视角如何作用到思考建筑学本质的问题,但这里通过“场所”观念的提出将建筑空间问题转向对关系构造的关注。其在1988年又发表了《建筑的意义与场所》(Architecture:Meaning and Place:selected essays),2000年发表《建筑:存在、语言、场所》。在一系文献的梳理中可以看到舒尔茨对这一问题持续性的思考,并且将建筑空间的认知带到“场所”话题的讨论之中。

第二章 “境遇”作为发生过程的机制

2.1空间延伸之“境遇”的理解

从第一章中,在对建筑中的空间观念反思下进一步发现了“境遇”对空间思想的推动,这里将对“境遇”进行拓展理解,试图建立“境遇”的发生机制来指导建筑实践问题。

① 境遇的属性

回到建筑史中对空间问题的关注,无论是“Raum”作为围合的空间观念还是“space”作为抽象的空间意涵,始终是从某一维度视角去观测空间问题,成为建筑师去处理空间某一环节的依据,所以很多建筑师才要发掘“形式”、“结构”在建筑上的作用力,产生了“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但是我们回归到建筑师去创造建筑时,难道本质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人类栖居的空间吗?所以,空间在此应该更具有一种去“统摄”的力量,为建筑中结构的确定、材料的选择、形式的生成等提供“支点”,这样所生成的空间与人类才能达到本质上的关联性,因为这是由人类对空间的本质目的所生成的。在此空间也不再是单一的视角问题,而是时空一体下的发生问题,建筑不是一个“自我系统”的确定过程,而是在环境中不断生发的过程。当“空间”从稳固的思想观念发生松动时,进入了“发生”的状态,时间也加入了进来。在发生的推动下,空间、时间呈现相互构成的属性,境遇也由此发生。

② 境遇的原理

有了对“境遇”属性的基本理解,那么境遇的发生如何还原到建筑师面对建筑的过程呢?首先,当建筑师在面对要设计的建筑时,它必定是处在某个地方环境的区域之中,如果我们将建筑看作是一次对地方的介入,那么地方的形成则是不断介入下累积的过程,并且这个地方还在不断的发生,其中每一次的介入都是“遇”的发生,而“境”则是“遇”的介入下对先置世界的再次构造。当建筑师以这种“境遇”的方式去构建一座建筑时,其实也是建筑师在构建建筑与地方关系的过程,建筑也以地方形态的方式被生成了。所以,境遇是一个“发生”的过程,并且这种发生是一种机制的构造,来使得事物在其中相互作用、推动、然后运转。

2.2“境遇发生机制”作为设计方法的建立

在前面的部分,我们通过对生活现象中空间问题的感知与观察延伸出对“境遇发生”话题进行探讨、理解。在此基础之上境遇发生的“机制”是如何建构的呢?沿着这一问题继续思考,我们发现在前面解决的是思想层面的问题,也就是理论上的推演过程。那么下面的问题就是“境遇发生机制”如何作为一种方法?首先它指向的是 “境遇作为关系系统”这一结论带来成为设计方法的潜力,在这一部分讨论了理解上的前置问题,也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境遇”作为关系系统。有了这样的前提,下面探讨的就是“境遇发生机制”与“设计方法”的关系,在这样的发生过程中我们如何理解设计?如何理解方法?又是如何从一种理论建构嫁接到操作方法的层面呢? 

① “境遇”作为关系系统具有的潜力

在前面一系列对境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境遇是一个由人组织的关系系统,那关系是什么呢?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见冰山但是看不见冰山的下面,那么意味着事物存在的两面性,一面是显露的、丰富的,另一面是这个事物根基性的,也就是目的(比如理论、思想、理想),那么关系就是这个海平面,是人与物、人与人的结构、机制、系统,它使可见之物有了不可见的意涵,也是不可见被赋予在可见之物所被显现。就像西湖的那片完整且平静的湖水,使山水的构造物更为显现,也使它的人文内涵更准确的传达到人们的可见事物之上。那么“境遇”作为一种具有着关系属性的发生过程也就意味着它成为从思想观念层面向设计方法的突破,也就是从构建观念到物化的过程,使得观念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的界限被消除,构成一体化的完整世界。

第三章  彼得·卒姆托思想中的“境遇”观念 .................... 39

3.1彼得·卒姆托思想图谱 ................................... 39

3.1.1受教育时期:“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 41

3.1.2文保工作时期:与地方对话 ........................ 42 

第四章 Sogn Benedetg教堂与Bruder Klaus教堂比较研究 ......... 53

4.1思考建筑的出发点 ............................ 54

4.1.1建筑地点与目的分析 .............................. 54

4.1.2建筑地点与目的同时对物质形式的运作 .............. 55 

第五章 瓦尔斯温泉浴场演绎 ................................... 63

5.1“裂隙”:从感知与情感开始 .............................. 63

5.1.1任务书:要面对什么? ............................ 63

5.1.2 从目的出发 ...................................... 64

第五章 瓦尔斯温泉浴场演绎

5.1“裂隙”:从感知与情感开始

“裂隙”作为产生人对空间介入的出发点,指向了原始性人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下面则是通过“出发点”的问题为导向对瓦尔斯温泉浴场进行整体的演绎。

5.1.1任务书:要面对什么?

瓦尔斯温泉浴场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一个狭长的山谷村庄旁边,在19世纪在场地就有一个天然的温泉,60年代的时候原来是想将场地作为机场但是后来以失败告终,1986年当地的政府买下了这块地后想重新整治这个天然的温泉,并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是温泉浴场要建在泉眼上方另一个是要在既存的宾馆旁边。卒姆托以一个石基座和一个木结构的顶部的方案获得竞赛,形式来源于山谷中建筑的类型学。在后来项目的发展中,设计堆满了甲方的很多要求最终因为项目资金的问题被搁置下来,直到1990年瓦尔斯镇让特尔莫温泉浴公司(Thermebad AG)和他们的酒店作为代表给新的瓦尔斯温泉浴场的任务书:在酒店前面的山坡上,一个位置自由的、与酒店松散连接并带有水疗场所的温泉浴场,即所谓的“独立建筑”(Solitär)。为了做好这个项目,卒姆托开始重新思考在瓦尔斯建设浴场背后真正的愿望,即回到事物的本身,建筑与它所要面对的问题开始产生了一场对话。

环艺毕业论文参考

结论与启示

反观到本篇文章的核心,人与空间本质关系如何建构的问题,其实这也道出了作为建造活动的本质。在人类与空间漫长的理解与相处的历史中,从带着原始的神秘色彩与作为人类生存的冲动开始走向理性认知的过程,这一转变使得人类与空间从一种生存关系转向了意图征服的历史。回归到我们现在的时代,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数字游牧民”还有“赛博空间”等通过实体空间的消解去建立“万物互联”的虚拟世界,似乎在这种去物质化中人也成为了“缸中之脑”,电子产品成为了身体器官的延伸,像马克思说的:“人开始异化”,还有尼采说的“上帝已死”也在暗含着自然人类精神系统的崩溃。建筑学科作为处理现实物质实体与人类生活、文明的学科该如何去应对这一问题呢? 

本文的研究通过对“境遇发生机制”作为设计方法的关注抵达到建筑师作为个体行动和创造性的关注,将建筑回归到人与空间本质关系的构造之中。因为每个建筑师在面对“先置之境”的理解与感受不同,这来自于建筑师对事物认知、理解与经验,最终抵达到的建筑形态也是不同的,这种方法所被生成的建筑是不可复制的,是建筑师作为个体无法被“技术化”超越的。造成这种不同便是“遇”对“境”的一次次介入,是在用感知与情感塑造建筑形态的过程。当我们以这种视角再去看每个需要被建筑师对待的“物质要素”时,他们似乎在共同作用着某种“力”,而这个“力”便是建筑师想要创造的世界。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