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员工持股绩效研究——以试点上市国企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0-09-11 20:02:19 论文编辑:vicky
不断改变着企业的绩效。2014 年《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指导意见》这一关键政策由证监会发布,使得员工持股计划发展有了政策依据,本文以证监会颁布新政策之年作为时间节点的开始,选取该年份分以后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了该政策发布之后至今的上市公司经济数据,选用了 2015 年 6 月 30日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间利用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企业进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所采取的样本进行提取和通过人工筛选第一次颁布员工持股计划公告中的员工持股计划中的股份比例,通过研究了实行计划可能产生的时间偏差,本文在国泰安数据库筛选股权下放后的第二年中产生的效益的相关数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现有国企存在的主要形式,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为我国的国企引入不同性质的资本,从而优化原有股权结构,为企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从而提升企业绩效。就企业组织形式而言,员工持股计划比较特殊和新颖,它以与之配套的经济制度为支撑。就世界范围而言,在十八世纪的时候员工持股计划就因符合当时情况而在一些国家开始推行。通过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地进行摸索,在上世纪的 70 年代符合当下市场的员工持股计划就逐步形成了,不仅完善了本国新时代企业组织形式,也为如今全世界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铺开了一条新的道路。
我国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已经超过 30 多年了,这种形式自上世纪 80 年代被推广,并逐步发展完善。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广与使用,对于我国企业所有制形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所有制形式的探索和发展,过去30 多年的探索的应用,使得员工持股计划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员工持股计划是普通员工参与上市公司股票持有,以公司股东身份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并行使作为股东特有的权利。员工持有股权,便可以或者股东所有的收益,并且在员工持有公司股权后,公司各项权益与之息息相关,员工会有主人翁意识,从事生产劳动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从而对公司绩效产生正面激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员工持股计划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也经历了诸多变革,与此相关的政策也进行了多次的修改。2014年 6 月,《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指导意见》由证监会所正式提出,该项政策明确了禁止出现违法交易,达到未定市场秩序的目的。员工持股计划的意义是给予拥有股权的员工较高的责任使命,增强员工对公司管理、经营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在之前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得到更高的利益收入,达到所有参与者的利益期望,而后推动企业壮大,增强市场价值。自从 2014 年相关政策正式出台以后,员工持股计划便受到了欢迎。根据调查,2017 年末有超过 600 家上市公司实行或者多次实行了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的正面激励效应,正在吸引着更多公司的青睐。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将国有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激励效应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选取上市公司相关经济数据,对于员工持股激励相应研究分为两个角度,分别是是否采用员工持股计划以及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比例,通过文献综述对理论进行定性分析,在通过对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选取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对于现有员工持股以及相应激励效应文献的分析,本文在员工持股计划激励效应的方向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运用理论分析与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假设中建立假设。在进行完假设之后进行相关变量的改变,建立回归模型,为接下来的实证做好基础。文章实证研究主要应用统计手段进行,通过 STATA数据软件对统计的手段进行分析,对于回归分析结果,文章进一步进行稳健性检验,结合以上分析步骤,得出国有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激励效应的一般性结论。为了保证理论经验的合理性,在主检验的基础上对影响员工持股计划的内外两层治理机制都进行了更加详细的研讨,并且帮助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扩大做好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明确了本文所要分析的问题,分析了国有上市公司在混改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员工持股计划激励效应所获得的成果,以及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对国企混改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明确研究方法与所要进行的创新。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这部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研究,阐述了目前国内自己国外对于员工持股计划的现状所产生的直接激励以及间接激励的效果。通读、研究现有员工持股的相关文献,探讨现存还未解决的问题,确定文章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第三部分主要针对所研究问题提出假设并阐述和建立相关基础理论,目前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理论主要包括分享利益理论、双因素理论等,从宏观上解释了建立合理理论对于实现计划的重要作用,理论基础作为该计划实现的关键,在原有基础提出了假设。第四部分也可称为文章的重点内容,该部分进行了第三部分构建的假设,分析了假设变量的含义、样本设定及构建模型。本文确定了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含义界定,形成了合理的相关模型,且选定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为样本分析,通过对主检验和稳定性进行详细分析,后期对回归分析结果进行了检测,保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定准确,并对研究内容进行深入拓展。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与结果分析,得到针对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的对策建议,此外指出本文理论仍存在的不完整之处。
图 1.1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绩效研究
Rajan和Zingales(1995)调查主要分析了对g-7 国家等主要经济工业化发达国家的针对公众公司的资本融资方式决策、资本市场结构方式选择的重要决定性等因素,在一般实际情况下,认为两者与大众公司绩效和企业治理力可能存在正相的关系[1]。Jeffrey Zwiebel(1996)通过总结,企业的股权可以在博弈论的视角中分为三个模型,成为一种均衡的态势,即缺乏控股方和多个小股东、单独控股方和多个小股东之间、一个以上控股方和多个小股东之间构成的均衡状态[2]。Klapper和Love(2002)研究资本结构和市场价值发生同向关系,使得资本结构和市场价值产生正相关[3]。Young-Sam KANG(2012))关于如何使用综合性的固定市场效益估算模型如yfixedeffectsmodel和利用广义的力矩估计方法(gmm),采取了新的企业所有权利益分类结构方法,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和其在所有权分类结构中的相互联系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从中可以的得到,具有市场性质的民营国企的利润绩效要高于政府掌控的国企[4]。Armstrong C.S(2012)通对信息采集 2000年至 2006 年之间 132 家中国企业的外资投资数额,可以得出公众压力对于国有企业的影响比非国有企业突出[5]。
李庚寅等(2005)对 2001-2007 年 38 家中小微型企业板块的上市公司研究,得出与上市公司企业治理经营绩效(公司净资产平均收益率)与公司资产结构之间可能呈正相关性的关系[6]。冯跃(2012)通过对olsl的回归分析发现,如以企业盈利管理能力指数来进行衡量国有企业经营绩效时,则大型国有企业和大型混合国有企业对比相对于我国私有民营企业来说会明显低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说明我国私有民营企业更加密切关注企业绩效;对于股权组合分散程度高的股权组合企业表现好,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普遍存在高程度股权集中,所以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中将企业股权结构机制的改革作为改革重点[7]。杨典(2013)选定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企业,比较国有股份企业和净资产收益企业的回归线性关系,表明国有股份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与样本企业在社会中的经营行业相关的,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企业中企业绩效和企业国有股呈现负相关[8]。涂国前(2010)主要研究了民营企业中的上市企业,其中重点研究该类型的股东是否会参与到制衡其他公司的掏空行为中,而有可能对民营控股股东会的公司存在经济制约或打压,表示民营企业的股权被股东所控制,且控制力度强[9]。
................................

2.2 国外有关员工持股计划与激励效应研究
Jensen和Meckling(1979)从苏联国有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的研究中发现国有企业做不到激励员工工作[12]。Kurse(1995)通过对比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与未实施的公司数据,发现前者的生产效率要明显高于后者[13]。De Riso(2004)通过研究美国航空业公司,发现许多航空公司利用员工持股替代工资,因为员工持股对企业绩效提升效果显著[14]。Blasi(2007)认为绝大多数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绩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未见下降[15]。Charles(2011)发现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在面对市场时的非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16]。Chen(2012)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企业的融资途径更多,继而扩大了企业融资规模,公司资本结构也有所改善[17]。Ke Li(2015)文章中的研究结论,该文通过对 2001 年的独立董事和 2005 年的股份制改革两中外源性改革做了研究,分析了董事会独立和所有权集中度下降对企业绩效所造成的影响,对 2003-2008年间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此期间中国国有制企业的所有权逐渐分散,独立董事比例却相对稳定[18]。Kramer(2010)通过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与公司规模成反比[19]。Blasi(2016)认为推行ESOP的公司可以将员工薪资与公司利润相挂钩,员工工作主动性会显著提高,这样有利于企业改善治理机制,从而提升企业绩效[20]。Pedersen T(2016)通过研究发现员工持股公告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21]。
表 4.2 变量定义表
.................................
 
3 混改背景与相关理论阐述.........................................11
3.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相关概念阐述...................................11
3.1.1 国企混改模式与特征..........................................11
3.1.2 国有企业混改的成因与目的...........................11
4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方案分析——激励效应分析...........................18
4.1 激励效应分析概述.................................18
4.2 变量定义...........................18
5 实证分析................................25
5.1 样本分析................................25
5.1.1 代理变量情况分析..........................................25
5.1.2 员工持股计划激励效应样本分析........................26

5 实证分析

5.1 样本分析
5.1.1 代理变量情况分析
本章从企业能力指数的方面来对激励效应探究,通过熵值法计算出企业能力指标三项分别的占比大小,在进行三项指标得分别计算,随后得到企业能力指数。在熵值法的计算检验中发现不同指标得占比大小,横向比较样本的企业能力指标体系权重如表 5.1:
表 5.1 横向比较企业能力指标权重
综合运转效能、行业势能和发展潜能三者的综合权重可通过计算得到,综合得到综合性企业绩效指标也就是企业能力指数。表 5.1 综合占比大小的结果可以得出,企业能力指数为:EC=0.5203E+0.2578F+0.2219G。
..........................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认真研读有关的论文及期刊,总结归纳上市企业中股权下放到员工手中产生的激励效果等相关方面的文献,针对该激励效应的研究重点是员工持股计划不断改变着企业的绩效。2014 年《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指导意见》这一关键政策由证监会发布,使得员工持股计划发展有了政策依据,本文以证监会颁布新政策之年作为时间节点的开始,选取该年份分以后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了该政策发布之后至今的上市公司经济数据,选用了 2015 年 6 月 30日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间利用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企业进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所采取的样本进行提取和通过人工筛选第一次颁布员工持股计划公告中的员工持股计划中的股份比例,通过研究了实行计划可能产生的时间偏差,本文在国泰安数据库筛选股权下放后的第二年中产生的效益的相关数据。
文章采用的代理变量为企业能力指数。该指数即是企业内在实力的表现,外在表现即为企业绩效,该指数是一个较为综合的企业绩效指标体系。这是一个可以较好衡量企业绩效的体系,可以兼顾所研究问题的全面性。本文利用企业的变量变化进行组合研究,再单独对每个部分进行比较计算,通过熵值法计算变量的占比大小,然后得到能代表企业综合能力的指数。另通过对应的模型对线性回归分析的变量进行检验,并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
通过文章一系列的理论论证和实证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1)上市公司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作用为正面,即员工持股计划可以是企业能力指数提升,从而使得企业绩效提升;
(2)股权集中度对于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果为负面,即股权集中度越高,员工持股计划激励效果越差;
(3)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对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产生影响,即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果为正面。
总体来看,样本公司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后,都产生了良好的激励效果,对企业绩效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