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毕业论文范例代写: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策略优化思考

发布时间:2023-10-04 18:47:33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营销毕业论文,本文从致因分析来看,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选品受限及消费者需求信息缺失;定价策略不合理且消费者决策受干扰;渠道未融合且信息传递不便利;沟通机制不完善。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优化。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2021年,商务部要求加强业务领域数字技术响应标准框架体系建设,促进直播营销、社交营销等规范发展,并出台了指导意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之一就是依托农村资源发展直播营销业务。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农村直播营销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直播营销作为流量变现的快速渠道被商家极力推崇,迅速搭建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入驻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受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下实体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消费者足不出户推动了“宅经济”、“内容经济”的发展,直播营销低门槛、高回报更为直播营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直播营销迅速从直播卖日常用品到直播卖房卖车,从直播助农到直播公益,激活了全民消费动力,使得人们的生活、购物方式更加便捷。作为传统行业的农产品企业,如何借助新技术、新平台更好地发挥出直播营销潜力,采取切实可行的农产品直播营销策略,提升农产品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K公司是一家从事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公司,2020年底,K公司顺应直播营销形势开展农产品直播营销活动,直播营销效果远超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方式,直播业务的发展给其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收益。但伴随着直播营销业务迅猛发展,也存在消费者需求未被充分满足、未满足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未满足消费者渠道便利性需求、缺乏与消费者充分沟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K公司的发展规模。因此,有必要研究K公司直播营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完善其直播营销策略。

综上所述,本文旨在通过对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现状的分析,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优化策略,改善K公司直播营销活动的整体运营管理,提高K公司直播间消费者满意度,增强直播效果,实现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1.2文献综述

随着直播营销市场规模的扩张,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直播营销。许多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对直播营销进行较为详尽的研究。虽然这些研究在外延和内涵与本文所研究的直播营销并不完全保持一致,但其研究结论可以作为本文直播营销研究的参考。本文将从网络营销策略、直播营销策略、农产品直播营销策略三个方面来进行文献梳理。

1.2.1网络营销策略相关研究

在网购活动中,消费者对商品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这就决定了网络营销的第一要务就是抓住消费者,将浏览量转化为实际购买力,因此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营销策略尤为重要。目前大量专家学者从市场定位、消费者、产品、服务等角度对网络营销策略予以研究。

从市场定位角度研究网络营销策略。胡子豪(2020)依托STP理论重点从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对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进行研究,指出企业的市场定位会受到竞争对手及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赵永胜(2020)提出企业要制定网络营销策略,要结合网络营销视角多元化、主体多样化、对象精准化以及内容特色化的特征。沙婷婷(2022)认为网络营销的市场定位是25-40岁的消费群体,已经适应利用网络进行消费的中青年人群是网络营销的主力军。杨艳(2018)在文献中指明企业在市场定位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明确网络营销的市场定位,应该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鲁钊阳(2021)认为企业的市场定位受到企业对重因素的影响,其中产业相关企业整合资源、实现联盟、搭建开放数据平台等都会影响企业的市场定位。

2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2.1直播营销概念界定

目前,直播营销在学术界还没有完全统一的界定,出现了“直播营销”“电商直播”“直播带货”等表述方式(如表2-1所示)。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出发,提出了不同见解。本文选取了部分典型文献来比较分析。

营销毕业论文怎么写

上述学者关于直播营销的定义或表述方式上虽有所差别,但也存在相同认识:第一,直播营销以直播平台为载体;第二,直播营销能够实现商家或主播的与用户的实时交流和互动;第三,直播营销构建了场景化、社交化、娱乐化和生活化的虚拟购物环境;第四,直播营销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品牌力向用户销售产品或服务;第五,直播营销的本质是一种营销模式。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 4C营销理论

罗伯特·劳特朋(1990)提出了4C营销理论,4C指的是消费者(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4C理论强调了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基础,从客户购买产品的成本支付意愿出发,在销售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客户的额外成本,同时注重提高客户购买的便利性,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传递多种销售信息,以促进交易达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网购的普及,消费者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因而占据更多的主导性,消费者的差异化与不一样的需求引起重视。直播营销行业与4C营销理论具有相同出发点,强调的是消费者的感受,即通过优质的顾客体验从而将流量变现,获取收益,因此,劳特朋教授提出的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4C营销理论更适合现代化的直播市场需求,直播营销活动是否能取得预期效果,消费者需求是前提,成本是调节工具,便利是通道,沟通是助推器。

本文根据研究目的及研究对象特点,以4C理论作为分析直播营销策略的理论基础,并具体从4C理论的四个维度对K公司直播现状进行分析,揭示现存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然后基于4C理论的四个维度系统性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发展提供思路。

3 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现状分析 ................................... 16

3.1 K公司概况 .............................................. 16

3.2 K公司直播概况 ..................................... 17

4 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27

4.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27

4.1.1 问卷设计 .............................................. 27

4.1.2 问卷实施 .............................. 27

5 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策略优化 ......................................... 39

5.1 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策略优化目标 ......................... 39

5.2 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策略优化策略 .............................. 39

5 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策略优化

5.1 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策略优化目标

对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策略优化的目的在于提升直播间管理效率、激发主播工作热情,提高直播间产能,推动实现K公司直播业务的持续发展目标,并构建K公司直播品牌价值,具体优化目标包括四个方面:消费者营销目标、成本策略目标、便利策略目标、沟通策略目标。

(1)消费者策略目标。通过打破选品限制,拓宽供货渠道,丰富产品种类,满足消费者的不同产品需求;树立品牌意识,宣传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对直播间产品的信任度;精准画像满足消费者需求,有针对性的满足直播间不同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进而提升消费者对K公司直播间的满意度和购买意愿。

(2)成本策略目标。在制定产品价格时充分考虑消费者支付意愿,使得产品价格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同时通过优化选购流程来降低消费者直播间购物时间成本,提高K公司直播间消费者订单转化率。

(3)便利策略目标。通过直播间与线下门店全渠道融合,提升消费者在直播间购物便利性的需求;提高信息传递的便利性,让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直播间的农产品;进而提升消费者在K公司直播间购物的体验感以及购物全过程的便利性。

(4)沟通策略目标。通过精心策划促销活动,强化消费者在直播间购物的吸引力;强化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沟通,构建双向沟通机制,提高直播间沟通服务的质量;吸引消费者长时间停留在K公司直播间观看并参与互动。

营销毕业论文参考

6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本文以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为研究对象,重点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其直播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对产生问题的分析,在合理运用理论工具的基础上,充分结合K公司实际,对其农产品直播营销策略进行优化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从存在问题来看,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存在消费者需求未被充分满足;未能满足消费者支付成本意愿;未能满足消费者渠道便利性需求;缺乏与消费者的充分沟通的问题。

(2)从致因分析来看,K公司农产品直播营销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选品受限及消费者需求信息缺失;定价策略不合理且消费者决策受干扰;渠道未融合且信息传递不便利;沟通机制不完善。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优化。

(3)从优化策略来看,从消费者维度来看,未来需打破选品限制,拓宽供货渠道;树立品牌意识,宣传品牌形象;精准画像满足消费者需求;从成本维度来看,未来定价考虑需消费者支付意愿;降低消费者直播间购物时间成本;从便利性维度来看,需将直播间与线下门店全渠道融合;提高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从双向沟通维度来看,未来需精心策划促销活动;强化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沟通;完善双向沟通机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