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人文地理作业设置和教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5-01-20 13:51:43 论文编辑:lgg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地理课程改革推动地理作业的发展
上海第二次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十年,“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改提出的重要理念,是课程设计的落脚点。《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意见中提及学习训练,指出“设计地理学习训练时,要从多角度切入,应摒弃大量单一的再现式学习训练模式,重视设计新的地理情境问题,不局限于单纯的书面操作学习训练,重视除书面形式以外的学习训练模式”。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意见揭示如今非常普遍的作业问题-作业的单一和再重复。虽说地理改革已过十余年了,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依旧存在问题,因为部分教师改革重心放在教学上,把理念融入教学设计中,但在教学设计也很少会设计作业。所以课标为作业的设计和利用提供的方向,也进一步推进教学理念的提升。
1.1.2地理作业的实际应用现状促进有效地作业观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发现现如今教师对于作业的设计非常忽略,大多数的作业是地理教材所配套的练习册,有些虽然是不布置练习册上的作业,转而选择练习卷作为地理作业,这些练习卷其实也是从不同的题库里面拼拼凑凑而成的,而这样的作业是否真正符合当天所教的内容和所教的学生,教师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思考,那么教师依旧忽视“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在整个教学流程中看似是对整个内容系统的设计,但是其实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再加之地理作为一门副科,很难受到学生和老师的重视。作业作为一种评价系统,可以有效地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能力和知识上的提高,也可以帮助教师对于这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但是现如今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而导致学生不断地重复机械的做题目,教师为反思而反思,而不是真正反思学生出现的问题。所以如今的现状更推进对作业反思和发展。
.....................
 
1.2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水平
1.2.1国外作业设计的研究现状
1.2.1.1作业设计
国外的作业以学生的需求为设计的最根本因素,更多的研究重点放在家庭作业上,如美国作业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形式多样,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给学生考虑的时间,不注重完成多少,更加注重作业的实用性和学生从中获取多少。在这样的过程中,充满探究、合作与学生的自主精神。这样的作业可以发展学生的意志和主动性,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在能力上有很大的提高。因而,作业的类型也根据学生的需求为主旨进行设计,不同的学者都是根据他们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Katie Forster把作业分为四种类型:①练习操作型②准备任务型③研究任务型④创造型。
但是很多研究不仅仅只有作业与学生这个二维的环境。不同的作业形式都是为学生能在各个方面全面的发展,西方更希望作业的模式是三位一体,也是TIPS作业类型。TIPS作业类型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家庭问题研究中心针对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过重、父母在学习上不知如何帮助孩子、孩子经常忘记做作业等情况,提出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作业。
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作业提升作业参与形式,不单单只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而Tanis Bryan等认为参与形式应该更加扩大,应该可以需要学生、家长、教师和自我一起参与,能更有效地提高作业的完成度和准确度。
除此之外,国外的家庭作业还涉及:学生家庭作业时间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学生作业完成量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人们对于家庭作业的态度、家庭作业的反馈等等,以此提出很多种不同的家庭作业模式。
....................
 
第二章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高中地理作业理论概述

 

2.1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地理作业内涵
2.1.1地理作业的概念界定
2.1.1.1作业
作业是很广泛的概念,广义上在《辞海》中关于“作业”的定义是: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在MBA智库百科中则认为作业是“作业是企业提供产品或劳务过程中的各个工作程序或工作环节,即组织内为某种目的所进行的消耗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等资源的活动。”这个说法与教育上所说的作业并不一样。仅从教育方面来说,狭义上在《教育大辞典》则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时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操练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认为学生为完成学习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两种;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与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与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造才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所指的作业,是指当课堂结束以后布置的作业活动,这个对于作业的理解跟本文所阐释的作业内容相似。根据以上的定义,得出的结论:
①作业是一种活动
作业是一种学习活动,它是与教学目标相联系,通过教学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方法、过程等内容体现出来,可以使得学生全面的发展,而现如今,作业更多的是书面上的活动,能够充分的对于学生知识上的考量,但是其他方面涉及的很少,而这里的作业中的活动应包含书面和实践的活动内容。
..................
 
2.2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高中地理作业的理论基础
2.2.1布鲁纳发现学习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认为学生的心智发展,会随着环境的发展而产生变化,而教学是为帮助其心智的良好发展的。他提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应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这是发现教学法,其中主要强调是“怎么学”和“什么时候学”,这也为作业中“过程与方法”提供了方向。
首先“怎么学”,布鲁纳认为“学生是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并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1)提倡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提取内容中重要的信息。(2)当主动发现问题,学生可以对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通过实验、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验证。(3)总结归纳,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学生之间交流和自己的调查得出自己的结论。其实三方面是科学方法的主要过程,为“过程与方法”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础,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一种在发现的过程,教师是从中引导学生怎么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什么时候学”,布鲁纳强调发现学习法“用某种形式在任何时候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其实发现教学法并不是单单只是适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过程的教学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了教学后的时间段。
所以,发现学习是“过程与方法”的作业运用中的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一种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自己从信息中提取信息,而且这类信息要使学生提起兴趣,也是布鲁纳所说的“内在动机”,一定要让学生与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
 
第三章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高中人文地理作业问卷调查............19
3.1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19
3.1.1问卷调查的对象........................................................................19
3.1.2问卷调查内容............................................................................20
3.2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20
3.2.1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的现象......................................................20
3.2.2学生问卷中呈现出积极的方面...................................................24
3.2.3教师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26
3.2.4教师问卷中呈现出积极的方面...................................................30
3.2.5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32
第四章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高中人文地理教材作业的分析..........39
4.1上海高中人文地理课本中“过程与方法”作业的分析........................39
4.1.1上海高中人文地理课本中“过程与方法”作业的基本内容.............39
4.1.2上海高中人文地理课本中“过程与方法”作业的编制特点..............40
4.1.3上海高中人文地理课本中“过程与方法”作业存在的缺陷...............43
4.2上海高中地理人文练习册中“过程与方法”作业的分析......................47
4.2.1上海高中人文地理练习册中“过程与方法”作业的基本特点...........47
4.2.2上海高中人文地理练习册中“过程与方法”内容存在的缺陷............48
...........................
 
第六章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人文地理作业的实验研究

 

6.1实验对象
作为实验的学校在上海市杨浦区,是上海的市重点学校(与调查问卷中的两所市重点并不为同一所),采用的实验班级是有32名同学,男生13人,女生19人,班级为平行班,没有特别的分班的制度。

 

6.2实验过程
该班级在学习“人口篇”的三个专题的内容后,同时做地理教师所布置的地理练习册的相关内容,并且还要完成笔者设计的3个独立完成的地理作业(内容包括人口密度、人口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政策)和2个小组作业(内容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口压力、人口增长与区域的关系)(附录三~七),小组作业完成的过程是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组分类,自己进行任务的分工,最后结果以小组的形式呈现。

 

6.3实验目的
由于笔者设计的内容,是根据调查问卷、对现行的作业进行分析和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设计的,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对于学生完成的情况,设计是否能达成设计者的目标,学生能否体验到“过程与方法”等等问题并不是很明朗,所以想通过实验能够进一步改进笔者设计的作业,使得能够增加作业的有效性。

 

6.4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人文地理作业实施效果
在学生完成“人口篇”的两类作业之后(一类是教师所布置的练习册,另一类是笔者所新设计的基于“过程与方法”的作业),为进一步改善作业设计,所以在班级中随机选取6名学生(包括2名男生和4名女生)及几名高中地理教师进行访谈(附录八),主要让他们谈谈对于这两类作业的看法,并提出改正的意见。
.......................
 
结论

 

地理作业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是非常容易疏忽的环节。而且在如今的教学中,“重知识、轻方法”的现象还是依然根深蒂固,对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实行并不是很深入,所以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查阅国内外学者对于地理作业的实施和运用的不同看法;实行学生和教师的调查问卷,以此可以看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于作业的不同认识;分析先行的作业体系的作业的现状;最后利用问卷和分析产生的问题,试设计基于“过程和方法”的地理作业去弥补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得出以下的结论:
首先结合前人的研究,将地理作业定义为教师根据当天所教的地理教学目标和地理课程标准,针对学生水平,在教学结束以后,学生完成有关于地理学习活动。并根据“过程与方法”作为作业的分类依据,把地理作业分为:地理观察类作业、地理调查类作业、地理比较类作业和地理综合分析类作业。
其次从调查问卷中可以发现,学生不排斥完成作业,作为地理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而且老师也是愿意设计作业。然而教师和学生在地理作业的目的、作业的必要性、类型、实施中占用的时间、对作业的喜好、对于“过程与方法”的使用存在差异。在学生方面,学生更喜欢有趣的,图文并茂,多样的作业类型,而教师方面,由于考试制度,作业设计更多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的题目,加之自身对于“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并不深入,所以设计的作业中“过程与方法”相对比较浅,所以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掌握不全面。.........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