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A的苏南乡村旅游地景观规划策略研究--以苏州旺山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0-03-17 20:33:53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代写景观毕业论文,本论文对于苏南乡村旅游地景观的规划策略研究是笔者基于景观的物质空间形态与社会网络分析(SNA)相关技术与思维形成的。乡村旅游地景观规划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存在许多理论与实践性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仍是从乡村旅游地景观物质空间的角度上出发。目前苏南旅游地景观规划逐渐呈现出城市化、同质化的趋势,已不能满足当地村民及游客群体的景观空间需求,并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面对当前多元化社会需求的冲击,如何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提升乡村旅游地景观,成为了当务之急。 笔者力求通过探索“物质空间-社会需求”的契合,以苏南典型乡村旅游地旺山村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社会网络分析(SNA)的方法与理论构建景观空间网络模型与个体行为网络模型,在量化分析景观的物质空间结构与社会群体的需求关联性的基础上,得出基本结论,并提出景观空间的优化、以及基于社会群体需求的景观规划策略。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旅游发展背景
1.1.1.1  旅游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途径
乡村地区作为特殊区域,优质的生态环境与特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环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与乡村地区发展的总目标[1],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乡村旅游地逐渐开始涌现。在 2014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乡村需要拓展发展空间,依托当地环境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2018 年 9 月,国务院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为乡村旅游地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政策支持[3]。相关政策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江苏省为例,2014-2017 年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的推动力逐年增长,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呈现增加趋势[4]。旅游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途径,同时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景观质量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地的发展需更迎合社会的需求,达成旅游地在需求和供给两端受益。
1.1.1.2  乡村旅游地景观规划的迫切需求
目前,在乡村旅游地经济建设的快速进程中,“城+乡”的二元结构逐渐转向“城+乡+城乡有机体”的三元结构转型,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时期。一方面,乡村旅游地的景观规划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乡土性的完整性,也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带动了乡村基础设施的网络建设、空间结构规划与整合,促进乡村公共性与经济的发展[5]。另一方面,伴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与闲暇时间的增加,更加期望走出城市范围,融入自然。乡村旅游地具有良好的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成为人们较为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在这背景下,对乡村旅游地景观进行规划,以充分利用现有景观资源,完善乡村风貌塑造,打造优美的田园风光,满足社会群体的出游需求。
............................

1.2  研究范围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取范围为苏南乡村地区旅游地。苏南是江苏省南部,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五市及所辖县市,总面积 27872 平方公里(图 1-1)。所选地区总体地势平坦、水网密布、自然生态资源丰富,乡村聚落分布较为均匀,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与历史人文乡土景观。苏南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新特征——“新苏南模式”,苏南乡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农业向生态化、科技化发展,以乡村地域环境与生态资源为依托,以乡土性、公共性为核心的旅游地景观规划[12],是迎合苏南乡村地区发展的规划方式。
图 1-1  苏南地区区位图
选取苏南乡村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在于:①优美的田园风光、浓厚的苏南文化使得苏南乡村具备了乡村旅游地开发的潜力。随着城市及周边群体生活质量的上升,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②苏南乡村旅游地具有景区依托型和城郊依托型旅游村落的特征,有完整的规划和发展进程,且村落建设与景区开发基本同步,乡村共同体尚存。③苏南地区乡村旅游地的建设发展较快、程度较高,景观规划作为旅游地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在规划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较多。乡村旅游地景观规划应与社会环境相适宜,结合考虑规划过程中景观物质空间与社会群体对景观空间的需求,为乡村旅游地景观规划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与灵感。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苏南乡村旅游地景观
2.1.1.1  乡村旅游地
“乡村旅游地”的概念源于“旅游地”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将“旅游地”概念的界定是从“地域性”与“功能性”两个层面来进行。“旅游地”被定义为在一定空间上的旅游资源、相关基础设施与专用设施及相关条件形成的供游客停留与活动的场地[16]。在此概念界定中,从地域视角来看,旅游地具有空间性;而从功能的视角出发,旅游地主要以满足游客行为需求的旅游资源及设施为主体。因此,旅游地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要素在空间中的有机集合。
“乡村旅游地”是指在乡村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乡村旅游资源要素的集合。“乡村旅游地”相对“旅游地”而言,更为强调旅游活动的地理空间特性,包括乡村地区的乡村性与传统性,是村民与游客公共活动的空间与容器。“乡村旅游地”的地域范围没有明确的界定,可以是一个村落或几个村落组织而成的旅游空间,也可以是一个镇或片区形成的地旅游地域。
2.1.1.2  乡村旅游地景观
“旅游地景观”被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由人与自然共同作用下,以吸引游客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场所与载体[17],“乡村旅游地景观”则是在此定义的基础上特定指代了地理区域范围,是指城市近郊或城市边缘区或更为偏远的村镇区域内的旅游地吸引物。介于此,乡村旅游地景观是指在乡村旅游区的范围内,以乡村人文与自然景观环境为载体,通过规划设计手段,合理开发利用,营造出的高品质、满足人们生活与生产需要,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乡村空间。乡村旅游景观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物质形态与精神文化,包括了由道路、建筑等物质实体要素构建的场所,同时涵盖社会、文化和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主要体现在人与周围环境最基本的生活与生产关系[18]。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乡村旅游地景观规划研究进展
2.2.1.1  国外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研究进展
早在 19 世纪 30 年代中期,欧美较多国家就开始了最初的旅游规划,研究方向为旅游场地的选择与建设,如旅游路线及住宿配置等,停留在物质空间建设层面且较少考虑社会空间。1958 年,Trice 和 Wood 运用旅游地相关理论,对旅游中心影响力进行分析[38],1976 年 Miossec 构建旅游空间网络模型[39]。19 世纪 20年代起,学者开始对乡村旅游地起源、空间主要类型分布等进行研究[40]。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乡村旅游地空间的研究从旅游空间研究中衍生而出,乡村旅游地空间规划逐渐注重开放空间的营造。德国生态学家 W.Haber 构建了 GIS 和景观生态学为理论依据的乡村旅游地空间土地利用分化体系,并对乡村农业集约化和自然保护起到引导作用[41]。以 Vanlier 为主席的“国际土地多种利用研究组”(t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Multiple Use of Land),提出保护与回复乡村生态价值,并提出“空间概念”(spatial concepts)与“生态网络系统”(ecological networks)理论,为乡村旅游地规划提供了新方向[42]。
近年来,乡村旅游空间的定量化研究开始涌现。如:Johannesson 利用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了冰岛乡村旅游区域、网络等空间形态关系[43]。Arie Reichel 等学者运用空间服务质量感知模型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44]。此外,较多国外学者提出依靠空间规划来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较为有限,需要将利益主体需求考虑在内,尤其是在规划初期阶段[45][46][47]。因此,伴随着乡村旅游规划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国外研究从旅游地建设转向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相结合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乡村旅游地景观规划的研究,开始于旅游学与景观学的结合,使景观规划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机遇,景观更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工具[48]。1994 年,Lane 提出将乡村性作为景观功能之一,为游客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促进综合旅游发展[49]。Brush 等认为高质量的旅游环境和文化体验是乡村游客寻求的关键要素,旅游地景观包含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等元素,这些元素是乡村旅游地的中心内生资源[50]。
...............................

第三章  SNA 模型构建与景观空间综合分析 ....................................... 27
3.1 SNA 模型基本要素 ......................................... 27
3.2  景观空间网络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 28
第四章  基于 SNA 的苏州旺山村景观空间综合分析 .......................... 38
4.1  案例地概况 ................................ 38
4.1.1  区位及旅游发展进程.................................. 38
4.1.2  旅游开发进程.............................. 40
第五章  基于 SNA 的苏州旺山村景观规划策略 .................................. 70
5.1  规划思路与规划目标 ................................ 70
5.2  构建单元环状景观网络,增强景观空间系统性 .......................................... 71

第五章  基于 SNA 的苏州旺山村景观规划策略

5.1  规划思路与规划目标
结合苏州旺山村的基地分析与社会调研,引入 SNA 量化分析旺山村景观空间与个体行为网络空间结构,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旺山村现阶段景观规划存在景观空间系统整合度较低、可达性较弱、景观规划空间无法满足群体需求与感知的问题,提出旺山村景观规划策略。分析层面出于两点:其一,在景观空间物质层面,侧重于景观布局的系统性与景观空间的可达性整合旅游地景观资源;其二,在景观社会需求层面,旺山村当地村民与游客的需求并不一致,村民追求景观的认同感、地缘网络的保护与生态环境的质量,而游客则需要对特色旅游景观的感知、文化及原根性诉求与景观体验需求。苏州旺山村景观规划策略的提出根据以上分析的两个层面,构建单元环状景观网络,整合旅游地景观资源;注重景观的结构与功能适应性,满足村民与游客使用主体的需求;强调主体的参与,融入公众的景观审美与意识(图 5-1)。景观规划需达到的目标如下:
(1)旺山村景观空间具有系统性,景观空间节点皆具有较高的可达性,构建流动的景观空间网络。
(2)旺山村聚落景观保留性开发,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供村民优质的生活环境与交往空间,维护乡村共同体。
图 5-1  景观规划策略研究思路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本论文对于苏南乡村旅游地景观的规划策略研究是笔者基于景观的物质空间形态与社会网络分析(SNA)相关技术与思维形成的。乡村旅游地景观规划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存在许多理论与实践性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仍是从乡村旅游地景观物质空间的角度上出发。目前苏南旅游地景观规划逐渐呈现出城市化、同质化的趋势,已不能满足当地村民及游客群体的景观空间需求,并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面对当前多元化社会需求的冲击,如何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提升乡村旅游地景观,成为了当务之急。
笔者力求通过探索“物质空间-社会需求”的契合,以苏南典型乡村旅游地旺山村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社会网络分析(SNA)的方法与理论构建景观空间网络模型与个体行为网络模型,在量化分析景观的物质空间结构与社会群体的需求关联性的基础上,得出基本结论,并提出景观空间的优化、以及基于社会群体需求的景观规划策略。本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的方法构建苏南乡村旅游地的景观空间网络模型与个体行为网络模型。
本研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SNA)的方法与原理——构建苏南乡村旅游地的景观空间网络模型和个体行为网络模型,分别从景观物质空间与社会景观需求层面进行量化分析,并用于“空间-需求”的关联性分析。首先,根据语义模型“点”、“路径”的确定,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其次,分别将景观空间网络模型和个体行为网络模型的数据转化为 SNA 的矩阵关系数据,输入 UCINET 和NetDraw 软件平台;第三,景观空间网络模型和个体行为网络模型的构建,分别生成可视化网络结构图。第四,根据景观空间网络模型和个体行为网络模型的特征描述,初步判断结构特征。
二是苏南乡村旅游地的景观空间网络模型和个体行为网络模型的结构分析以及“物质空间-社会需求”的关联性分析。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景观毕业论文

热词

代写景观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