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毕业论文范本代写:生产性农业景观设计思考——以南充市嘉陵区尚好茶桑种植基地为例

发布时间:2023-08-20 23:00:22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生产性农业景观实践案例经验的分析与总结,从生产性、生态性、审美性、文化性等方面提出生产性农业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相关设计原则、理念、策略,并对生产性农业景观的农田、道路、灌溉系统、构建筑物、空间、水系等要素与生态养殖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生产性农业景观设计表达的理论探讨。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识

大自然当中各种自然资源在我们地球上是有限的,随着我们人的繁衍、城市建设、土地开发、利用等,各种资源、能源的消耗就越来越多,但是人类走出地球去寻找新的资源的步伐是有限的,只有有效地控制对资源的过度开掘并可持续有计划开发和利用,才能让地球的寿命长久地延续下去。1972年,“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即在满足当代人的对于物质的需求的同时对需求就行限制”[1],限制需求无休止从而对未来环境需要的破坏与超负荷提取,若出现这样的情况将破坏自然的平衡。1980年3月,联合国针对人类社会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当中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与过度开发问题,首次在大会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提及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基础上才能维持人类长期发展、生活、生产”[2];“巴西在1996年举行的联合国大会”[3],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代表组织以及102为国家首脑出席参加会议并对可持续发展在各个领域当中的应用达成共识,至此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成为各个国家重点研究的对象;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表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可持续发展;2021年,在联合国举办的第七十五届会议上指出,从环境的可持续问题上开始发展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上;2022年开展了主题为“走向有弹性的地球:确保可持续和公平的未来”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在会议上讨论地球的复原力问题(如表1.1)。

景观毕业论文怎么写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产性景观设计研究为目标以协调乡村中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同时充分强调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实践价值与认识价值、审美价值与情感价值、人文价值与文脉价值,紧扣可持续发展战略举措,依托乡村的山地、水系、道路、建筑、灌溉系统、植物、文化等资源,以“景观生态化,生态景观化”为目标,融入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相关理论使得乡村生产性景观在生产、生活、生态取得平衡。借鉴国内外生产性景观在城市、乡村、校园的运用实际案例,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反馈与理论研究,就如何维护乡村地区生态平衡、如何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如何在生产性景观当中延续和传承乡村地域文化等实现乡村地区的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进行探讨与实践。

1.2.2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针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生产性景观设计研究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探究生产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社区空间、屋顶空间、校园空间当中的应用与研究。本文通过综合多学科理论的交叉和研究,对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乡村现存问题进行梳理,解决乡村自然资源合理的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民收入可观、乡村环境美化、农业产量增加、文脉传承之间的关系,也是“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设计出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乡村生产性景观模式“景观生态化,生态景观化”,为实现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富有地域文化和富有特色的生产性农业景观提供合理、科学的理论支撑。这是当前乡村生产性景观应该遵循的目标和理念,也是发展之势。乡村生产性景观因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相关理念有机地结合,也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性景观设计研究的整体价值。

(2)实践意义

探索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并对其中的要素进行划分,分类应用到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相关理论当中,包括生态景观学、景观美学,促进乡村生产性景观各个要素形成“依靠”关系并相互协同发展,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持续生态系统。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乡村生产性景观研究的出发点,满足在四川不同地区农业的发展需要,并把现代化农业技术引入其中,使得实践更具科学性与可实施性,同时能够因地制宜的规划与设计出具有生产性、审美性、参与性、生态性、可持续性、文化性等的乡村生产性景观,并对乡村资源的浪费、生态的污染、村落的类同化与空心化进行改善。

2生产性景观的要素、特征与价值研究

2.1生产性景观要素

生产性景观要素来源于人类从古至今的生产劳动与生活过程当中所使用农耕器具、农耕器具所作用的对象、农耕对象所在的场所、农耕后的成果与遗存、农耕行为、长期劳作形成的固定动作、语言等,可分为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

2.1.1物质要素

生产性景观房中的物质要素是具象的、真实的、成型的、有体积的,包括地形地貌、水系、农作物、作物面、生产工具、生产活动、建筑与景观小品、道路与桥梁、灌溉设施。

(1)地形地貌

地形,“是指大地经板块运动相互挤压或分离形成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分为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1]。地貌特点是地貌线与地貌面的交叉点,也就是山顶;地貌线是指地貌面相交所形成的夹角,也就是山脊;地貌面则是指山坡。地形地貌是农业景观当中各要素的载体,地形地貌的危险系数高低直接影响农田景观的风貌、产量等。例如,平面地势平坦,海拔较低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农作物的种植密度高、产量大、景色规整;盆地地区,地势险恶,多峡谷、缓坡、急坡,地势高低起伏,不利于动力器械进行辅助耕种,大多是人为劳动力,种植密度虽然不高,但是种类丰富多样。

(2)水系

水系是指各大小流域当中的河流、溪流、海子等。水系是指由河流、溪流、湖泊、海子等汇聚的网络。从水系的形状视角看来,分为树枝状水系(水流形状像树枝)、扇形水系(支流组合而成像扇子)、羽状水系(水系像羽毛状罗列)、平行状水系(支流以平行的形式进入干流)、格子状水系(两组支流垂直交叉)水系从最终呈现形态来看分为内流水系(流入湖泊)、外流水系(流入海洋)。水系提高农作物在缺水时需要的水分,同时能够改变农作物种植区域内的微气候环境,例如,当天气温度过低时,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把水引入到农田当中可以提高农田区域内的温度,由此创造出一个小型环境保障植物健康的生长;对于农民来说,水是他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必需品,饮食、杂物处理清洗、农田灌溉等其他活动都离不开水,水是人们正常生活的有力保障。水系的作用除了帮助农作物有足够的水源就行灌溉、辅助农民的日常生活,还能连接把整个村落当中的元素串联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成为生产性景观当中其他元素的在景色上的陪衬或是其他元素的主体。

2.2生产性景观的特征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乡村的发展也在不断的现代化,导致乡村自然景观缺失,更多的是被人工景观代替。为了满足居于城市当中的市民在空闲之余来到乡村当中能够看见更生态美丽的乡村环境、学习农耕知识、了解农耕文化等的精神需求,又要满足农民对于农业产量追求的物质需求。因此对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生产性景观在满足上述需求的同时又能够回归质朴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特征,包括生产性特征、生态性特征、文化性特征、审美性特征各个特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2.2.1生产性特征

生产性景观所具备的“生产性”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活方式“农耕”;从原始时代开始人类的生活方式就以狩猎、耕种为主,解决日常生活当中对食物需求,从那时起生产性孕育而生;从古至今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社会的发展与建设都是围绕农业为中心而展开的,具有强烈的生产性特征。

生产性景观在具有生产性特征产生的同时其他产业性、济性特征相继显现。生产性景观常常种植的植物都具有一定的生产性特征,例如小麦、稻米、果木、蔬菜等有明显物质产出特征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在丰收时节不仅仅产量高,同时他们的养护成本、种植成本较低,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生产性的特征决定了可以用生产出的农副产品置换经济收入从而具备“经济性”,同时这些农作物形成的景观,还能带来第三产业的发展。

乡村生产性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满足其生产性的基础上具备产业性、经济性特征。首先是满足生产性景观的物质产出,再次在物质产出的基础上探索与挖掘其附带价值,以达到美化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等。近年来,乡村生产性农业景观与现在阶段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产业相结合,这迫使了乡村生产性景观对于生产性、产业性的注重。

3生产性景观国内外案例研究..............................41

3.1 概述....................................41

3.2 国内生产性景观实例............................41

4 生产性景观设计模式研究...................................57

4.1 生产性景观的设计原则..........................57

4.1.1 审美性原则................................57

4.1.2 生态性原则..........................57

5 实证研究——以南充茶桑种植园生产性农业景观设计为例..........67

5.1 背景概述.................................67

5.2 场地现状分析................................68

5实证研究——以南充茶桑种植园生产性农业景观设计为例

5.1背景概述

本案的设计实践坐落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双桂镇,在嘉陵区西北部,东边和顺庆区相衔接,东南边向则连接西兴街道,南边连龙蟠镇,西邻龙蟠镇,北接顺庆区,且距南充市市区中心约19千米,区域总面积约75平方千米,截止于2022年,人口约为2.7万人,镇道功能直达318国道线。在自然地形特征上,双桂镇地势西高东低,四面环山,是典型的四川盆地地形;境内最高点位于凤翔山顶,海拔395米,最低点位于西河过观音堂村段,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人文特征上,该区域的传统文化丰富,并且与城区相邻,交通方便,有助于该区域的文化推广至城区乃至其他城市;在农业方面,双桂镇主打产业为农业,因其地理气候种植小麦、玉米、水稻、蔬菜、桑等为主。综上所述,该地域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并且具备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等基础条件(如图5.1)。

景观毕业论文参考

结论

本文在全球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高度重视乡村农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现代农业园建设发展趋势较好、生产性农业景观的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价值乐观的条件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美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为研究背景,同时通过对国内外生产性景观的理论、典型实践案例的研究以及设计实践,得出以下结论:

对生产性农业景观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生产性农业景观的要素、特征、价值进行了研究与总结,同时在国内外生产性景观理论研究、实践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了现阶段乡村生产性农业景观的设计策略。

根据上述生产性农业景观的要素、特征、价值,结合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现代生产性农业景观的打造需要,通过对国内外40余个典型的生产性景观实践项目进行研究,选取重点对于本文有较大研究价值的6个实践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如杭州梅家茶文化村、台湾蘑菇部落,国外芝加哥格兰特公园、日本大王山葵农场等进行全面的解剖与分析,总结出适用于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的生产性景观设计要。

通过对现有的生产性农业景观实践案例经验的分析与总结,从生产性、生态性、审美性、文化性等方面提出生产性农业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相关设计原则、理念、策略,并对生产性农业景观的农田、道路、灌溉系统、构建筑物、空间、水系等要素与生态养殖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生产性农业景观设计表达的理论探讨。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景观毕业论文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