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民居更新中空间布局调适和功能置换思考——以“物恒堂”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01 21:06:38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笔者通过对“物恒堂”的空间布局调适与功能置换研究总结出在对古民更新的建议。1.民居外部进行空间布局调适主要是满足游客的合理诉求,使空间需求匹配现代生活,避免使用空间空心化。主要是对公共服务空间、交通空间在遵循调适原则下做出微调。不仅可以使游客有便捷高效的旅游体验,提升民居自身的收益,带动周边商业空间的利益,更是可以为居住当地的原住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带动古村落的活力。使居住者变为经营者,以主人翁的角色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公共服务设施需要相关部门合理有序的管制,避免因商业化导致原本生活气息的破坏。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徽州则属于宋代的一个府域名称,历经宋元明清,其包括一府六县,六县为休宁、婺源、祁门、绩溪、黟县和歙县。明清时期的徽州人以经商为主,所得的经济收入就带回家乡购地建屋,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徽州古宅,住宅最古老的建筑形式有洞穴,棚屋等,都是为了避开自然界的不利影响。这种建筑形式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历史,在生活中起到了无可取代的重要影响。无论国内外,还是城乡中,都切实满足了人们对建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然而发展至今,很多传统古民居已销声匿迹,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加,古民居将被视为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保存下来的古民居大多为明清时代的古建筑,虽然经历了风雨侵蚀和战乱,但仍据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美学价值。在城市化发展进程如此迅猛的当下,更多人向往乡村生活,所以具有地域特色的徽州变成了城市人眼中的精神寄托。

徽州山区雨水旺,天气多以潮湿为主。建筑材料多数也以竹木为主要材料,有利于防震减灾。云南“干栏式”一层基本不住人,用于圈养家畜,而徽州很多古民居一层也是设有厢房的,早期只为居住需求,不同的“干栏式”融合了先进的技术文化,形成较为稳定的叠梁穿斗混合式木结构。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脚步快速前进,近几年旅游潮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乡村度假舒缓压力,原本衰落的村落因为游客不断的注入从而获得发展,重获新生。皖南民宿产业的兴起对古民居更新与保护措施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虽然古民居保留下了日常的居住功能,但并不能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传统空间和现代化生活所呈现出的问题也较为显著,利益主导的发展优先是徽州很多地区历史遗产的利用方式,但同时也是展示文化历史的重要表现方式。不可否认旅游业的兴起对保护传统空间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重建极容易破坏原有的文化和地域肌理,不改变也只能像遗址般存在。正是因为徽州古民居依旧保持着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研究价值所以它的出现不仅仅可以提供学术研究的方向,也是连接这一时期的重要记忆,希望可以通过正确的方式,为徽州古民居的更新和发展提供重要帮助。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本文研究对象是徽州古民居,以屏山村“物恒堂”为例,建筑外部空间布局调适和内部功能置换上的改造设计实际案例,其中有三个重要的概念,第一是徽州古民居与其他民居的区别,第二是空间布局调适,以徽州古民居为空间布局调适的对象,寻找出原有的环境中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第三是,功能置换,即改造前后使用功能上发生的变化。以下对这三个概念加以阐述。

徽州古民居

徽州古民居包含在徽州古建筑之内,而最为著名的徽州古建筑有古民居,牌坊和宗祠。

民居,顾名思义,民之所居,就是普通老百姓居住的场所。从所处的位置上有别于现代城市中居住的住宅,从时间上之所以称之为古民居是因为历史的流传。

徽州古民居常见的建筑形式有日、H、口、回等几类基本构成元素种类型。从遗存的古民居来看,大多数为两层,基本的构成元素有宅门,天井,门厅,厅堂和厢房等。一般等级较高的民居也会有是书房,回廊,花园等。

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地区特有的地域特征、凝结着徽州文化的特色古民居多以天井、高墙、镂空石雕窗等为元素。例如徽州古民居都会设有天井、窗、和门厅,它们都拥有透光通风的功能。设计天井当然也有另一层深意,水生财,商人总怕财源外流,所以设计天井,使雨水不流向屋外,纳入天井之中,意为:“四水归堂”,图个吉祥。

一般古民居的材料构成,空间构成和表现形式多受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但在日益进步的社会中,古民居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所以本文关注的“物恒堂”就是古民居在空间布局、建筑技艺、日常使用及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第二章 徽州古民居形成的条件与发展状况


2.1 徽州古民居形成的环境分析

2.1.1 徽州古民居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环境分析

徽州起始于秦,历经变迁,兴盛明清。经历了文化的发展与冲突,最终形成自己独特多元化的文化体系。其中学术界比较认可的徽州地区大部分形成于元朝,与现今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歙县,休宁,祁门,江西上饶市的婺源宣城市的绩溪形成“一府六县”。

在文化的影响力上,波及范围较广,包含了周边的石台,宁国,泾县等地。从江苏浙江一带也能较为显著的看到徽州文化的踪迹。

1)地形地貌

位于皖南地区的徽州,山脉较多,平地较少。有百分之 64 的山脉超过 1332m。地势险峻,山峦绵延。西北面则是最为著名的黄山,南边有天目山等山脉,将整个区域围绕成盆地。黄山市休宁县的新安江作为皖南最大的河流贯穿徽州,连接了大大小小数百支河流。经过休宁县,歙县,屯溪,汇入浙江西部千岛湖。向东经钱塘江,富春江,在杭州入海。面积达 1.1 万多平方公里。“七山一水一分田”就是描述的徽州独有的地形地貌。

景观毕业论文怎么写


2.2 徽州古民居的保存现状与发展条件

2.2.1 徽州古民居的现有保存样式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着较大改变,但与此同时现代化的生活标准也有意无意间破坏了原有传统民居的建筑体系。徽州古民居作为一个满足了当时人们生活模式的建筑代表,拥有极大的保存价值。但如何保护,怎样保护仍然是当今社会乃至学术界关注的问题。现如今,徽州古民居保存现状大致分为三类:“标本”样式,延续原有居住功能,部分功能置换。下面就从这三类保存现状进行叙述。

1)“标本”样式

“标本”顾名思义,就是不添加和去除使用功能,纯粹作为一件文物对其进行保护的手法。这种保存方式在徽州极为常见。这种能使文化价值体现的方式已深入人心。相关部门对徽州古民居进行大量测绘调研,并通过一系列法律文件的方式确定了一些传统古民居的名单。这些古民居获得的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在保护的情况下要求尽可能注意建筑的原真性,所以这样的保护方式效果显著。也能提供最真实的实物和数据给相关研究部门。但对于浩瀚如烟的徽州古民居来说,这种方式会耗费大量经济,人力,所以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

2)延续原有居住功能

延续原有居住功能就是发挥古民居原有的居民居住功能,徽州地区现在依然有很多乡村居民居住,虽然很多古民居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生活需求,但是仍有很多乡民生活在祖祖辈辈曾居住过的房子里。这种生活气息可以延缓古民居老化的速度,延续居民活力,因老房子确实不能充分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被破损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无序安放的电器设备,私自添加各式各样的加建。这类看似没有破坏力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所以我们应当在创造的同时尊重古民居的原真性。

3)部分功能置换样式

功能置换是指对原有的古民居部分不实用功能改造成适应新的现实需要的样式。既要从文化延续的方面出发,也要出于对社会经济的考虑。古民居的功能置换是一种既可以保护原有建筑的原真性,延续居民使用的功能,又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的策略。如今在徽州很多地区已生根发育。在旅游业为主的村落里随处可见古民居被改造成的咖啡店,民宿,书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村落的原有相貌,但并没有对古建筑及古民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对古民居进行功能置换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社会经济效益,更是对人文自然继承和发展。要做到尊重自然,保护和延续当地的文化价值,才能做到天人合一。


第三章 徽州黟县屏山村“物恒堂”所在空间布局研究 ……………………16

3.1 徽州黟县屏山村概况 …………………………………16

3.1.1 徽州黟县屏山村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16

3.1.2 徽州黟县屏山村历史沿革 …………………20

第四章 徽州黟县屏山村“物恒堂”功能置换研究 ………………………… 33

4.1“物恒堂”更新前功能概述……………………33

4.1.1 建筑内部空间实用功能 …………………………33

4.1.2 材料的表现形式和使用 ………………………35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63

5.1 研究中的不足………………………63

5.2 对未来的展望………………………………64


第四章 徽州黟县屏山村“物恒堂”功能置换研究


4.1“物恒堂”更新前功能概述

4.1.1 建筑内部空间实用功能

原来的“物恒堂”是一座三层三进的古民居。进门的庭院为半私密空间,但墙体坍塌,已无院落功能。

景观毕业论文参考

一层地基保存完好,主要框架结构完好但柱基腐烂,原有的生活设施和功能全无。猪圈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以前“物恒堂”的猪圈和厕所是连接一起的,因为动物与人的粪便结合是最好的天然化肥,在积累一定量的肥料后可直接从南边一条狭小通道送处院外,可用来施肥。

西北屋顶塌但天井的形状清晰可见,供当时储存雨水。进门后,门楼左右上方曾开有 0.8 平方米的窗户。前厅的左右两边为厢房,具有休憩功能,其中左右厢房前有一个杂物间,供储存粮食,堆积杂物。中间分割处有楼梯可直接通往二层走廊通道。

“物恒堂”的后厅原来是三家共用的厨房,设有两个大锅灶。有一处天井,与前厅的天井形状一样,保存完好,但顶上的冬瓜梁完全坍塌。天井直通当时的三进院落,但三进院落在土改后已经不复存在了,通过对整个“物恒堂”的观察,原有三进院落应该是像后花园这样的空间。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徽州古民居的更新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话题,自然环境的复杂、历史的沉淀、现代生活的需求,作为旅游胜地的徽州黟县屏山村不仅对古民居有要求,对于周边生活环境和设施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在时代的发展下,亘古不变的空间承载的是岁月的变迁。课题从空间使用主体“游客”的需求角度展开调研,结合徽州黟县屏山村内古民居更新的实例,提出在更新与保护的角度下如何对“物恒堂”外部空间布局进行调适,内部空间进行功能置换,以寻求“物恒堂”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益最大化,不做“活化石”,同时通过对“物恒堂”及周边空间布局的调适带动整个屏山村的经济活力。通过对“物恒堂”的空间布局调适与功能置换研究总结出在对古民更新的建议。

1.民居外部进行空间布局调适主要是满足游客的合理诉求,使空间需求匹配现代生活,避免使用空间空心化。主要是对公共服务空间、交通空间在遵循调适原则下做出微调。不仅可以使游客有便捷高效的旅游体验,提升民居自身的收益,带动周边商业空间的利益,更是可以为居住当地的原住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带动古村落的活力。使居住者变为经营者,以主人翁的角色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公共服务设施需要相关部门合理有序的管制,避免因商业化导致原本生活气息的破坏。

2.民居内部更新进行的功能置换主要从结构、材料、空间的角度进行置换,不仅要满足现在所需的使用功能,更要遵循文脉延续、生态友好的原则,在结构的角度上尽量保持原有结构方式,将现代与传统材料相结合,使置换后的空间上更有宜居性。在置换的同时不能只注重现代感,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使游客有一种“回归乡村”的体验感。注重空间与功能的适配性,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空间体验。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景观毕业论文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