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环艺毕业论文范本:共生理念下的扬州市城南古运河滨水景观设计

发布时间:2023-08-04 23:11:40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环艺毕业论文,笔者认为总体的滨水景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根据共生理念、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构建出了一条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绿廊,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运河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了借鉴。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运河文化带建设促进城市建设

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了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这次的大会上,宣布了由扬州牵头的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八年的申遗之路完美画上句号。扬州段便是名录中两个直辖市、六个省、25个地级市中的一名。作为牵头城市,扬州市政府想要做好表率,于是想要打造出一座构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对于古老的古运河的规划便是重中之重。

申遗成功后扬州政府便加大了对大运河扬州段的规划与保护。2019年5月23日,市委书记谢正义召开了市委常委会,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把扬州城遗址(包括隋炀帝墓遗址)、玉雕、漆器等许多扬州特色元素和一些重要的项目列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至此,扬州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被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这意味着扬州在大运河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责任①[1]。2022年,《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性地去改善生态的环境,以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同年,扬州规划局发布的《2022年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要点》提出要系统地开展保护修复、提升国土绿化质态和全面实施“绿杨城郭新扬州”行动,打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的风貌②。从这一点来看,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与历史人文环境的建设,始终受到人们的重视。

1.2选题目的及意义

1.2.1选题目的

城市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所以对滨水区进行生态化的规划与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人类与植物、动物始终维持着一种和谐的关系。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污染日益加剧,工业企业越来越多,对动植物的侵扰也越来越多,导致了城市中动植物的数量逐年减少,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本文选取扬州古运河沿岸的景观作为设计对象,希望能达到两个目的:

(1)探究共生理论在滨水景观当中的运用,通过对共生理念的研究,将共生理念融入到古运河滨水景观的设计当中。对滨水景观、运河文化以及共生理念进行概述,并分析扬州古运河沿岸景观的现状,将相关理论和设计实践相结合,形成多维度的设计理论视角。

(2)将城市运河文化运用到古运河滨水景观设计当中,注重运河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取扬州运河文化的艺术符号并运用在运河滨水景观设计当中,反映扬州的个性和特征,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为扬州古运河段打造出一个集生态、亲水、文化性于一体的滨水景观。

1.2.2选题意义

(1)本文将共生理念融入运河滨水景观的设计当中,微观层面上对共生理念在滨水景观的设计进行拓展和补充。

(2)滨水区景观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扬州作为旅游大省,旅游业是经济收入的大头之一,近年来也一直在注重运河沿线的发展,尤其是2019年开通了运河水上游旅游服务,运河滨水景观的研究设计能引起更多人对运河沿岸的景观的重视。

(3)扬州市城南古运河滨水景观的设计考虑经济、文化、旅游、景观等多方面的整合与提升,从而了解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方式,能为打造具有生态、经济、人文价值的城市运河景观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2相关概念及相关案例分析

2.1相关概念

2.1.1共生理念

共生在传统的生物界中指“两种密切接触的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一般用来指两个不同而又相互影响的物种之间各种不同类型的关系,包括寄生、互惠共生、共栖和客居等。共生有时也专指互惠共生关系,从这种关系中每个相互影响的物种都可以得到益处⑥[23]。”

共生理念最早是德贝里(Anton de Bary)——德国学家于1879年提出的,后多位生物学家相继做出了补充。伴随着19世纪以来,达尔文提倡的优胜劣汰、德谟克利特提倡的原子论自然主义、德里达提倡的“理性中心主义”——人的最高地位……最终进入“生命原理”时代,而“共生”就是最重要的原理。在这个时代,军事力量不再是评判领导权的唯一标准,这是一个异质文化共生的时代[24]。黑川纪章将生物界的“共栖”与佛教中“共存”结合一起得到的“共生理念”[25]。

共生理念广泛地运用在艺术、文化、经济、政治、科学、设计等等领域,涉及到人与自然共生、历史与未来、艺术与科学、开发与保护、部分与整体的共生等等,包罗万象[26]。是即使处于对立的关系,也能给予一定的理解和肯定;是能够创造新的可能性;是无论对立还是和谐,都会在尊重对方的圣域的基础上去扩展共同领域的共生关系。强调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生态之间的交流。从共生理念去分析滨水景观中的规划问题,能够更好地把握人和环境、滨水与周边文化、环境等之间共生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

2.2相关案例分析

2.2.1昆明新海河滨河带状公园

(1)项目概括

项目地处昆明市官渡区,在老城区与新城区的交汇处。基地周边交通便利,北起广福路,与巫家坝机场相邻;南至虾坝河,与五甲塘湿地隔河相望,再往南到滇池直线距离4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设计区域内河道长度约为3公里,两岸绿化带平均约60米宽,形成一条尺度较大的滨水带状绿化带,项目以水为脉,连接新城与老城的现代化城市发展,连接城区文明与生态自然,连接巫家坝机场的历史过去与当下未来,成为一条城市景观商业生态轴线(如图2-1)。

环艺毕业论文怎么写

(2)设计内容

项目将文化融入进滨水景观设计当中,塑造多样化的滨水空间类型,融入当地文化,激活城市活力,汇聚商业人气。首先打造主题性空间,结合基地被规划道路分割的现状,采取“分区域、分主题”的处理形式,并结合立体交通的处理手法,弱化现状分割的不利因素,形成一个完整、丰富、活力的滨水休闲景观带。其次进行IP打造,通过提炼项目内核,形成项目文化IP,打造IP与社群运营,创建有温度的景观场景体验。最后进行可盈利的景观设计,通过文化产生诱发性消费,在设计中体现运营思路。

项目结合了老巫家坝机场的“飞虎文化”,其命名寓意“如虎添翼”,提炼代表空军及飞虎队的翅膀、羽毛元素。以及二战时期飞虎队开辟6的“驼峰航线”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热带丛林、寒带、原始森林沿线途径六大场域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项目现状和设计目标,提出“时光之翼,驼峰羽歌”的设计主题。按主题和功能构建设计“一带六域十八景”其中六大区域为有机美食市集、七彩线性公园、繁香水镜花园、飞虎乐园、瀑布鸟语林和奇幻湿地森林。

3 扬州市城南古运河滨水景观现状分析 ........................... 19

3.1 场地概况 ............................ 19

3.2 扬州古运河要素分析 ................... 20

4 共生理念下的扬州市城南古运河滨水景观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 .. 31

4.1 共生理念下的扬州市城南古运河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 ............ 31

4.1.1 人文经济共生原则 ........................................... 31

4.1.2 人文生态共生原则 ............................... 31

5 共生理念下的扬州市城南古运河滨水景观设计 .............................. 38

5.1 总体设计 ............................. 38

5.1.1 功能分区 ........................ 39

5.1.2 交通分析 .............................. 40

5共生理念下的扬州市城南古运河滨水景观设计

5.1总体设计

扬州市古运河高旻寺段的滨水景观设计基于共生的理念,打造出人文生态、人文经济、经济生态共生的滨水景观。沿岸全长1.3km。设计3个功能区分别是人文生态共生区、人文经济共生区和生态经济共生区;40个景观节点。包含5个卫生间、一个游客中心、一个禅宗文化博物馆、一个生态科普中心、一个文创产品体验馆、滨水的餐饮店和社区活动公园等,总体景观结构比较完整,以共生理念为指导思想,将共生理念融入滨水景观的设计中。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宜人的休闲、亲水、观景、健身的休闲、亲水、观景、健身的空间,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总体目标。设计在满足市民的生活和娱乐的需求的同时,尽量去减少人为的干扰,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在设计中,保护好水资源的利用功能的基础上去实现生态物种的多样性,让生态的资源整体的服务于整体自然环境,避免产生孤岛的生态状态。对当地的生态条件充分了解,对区域的水生动植物的种类和习性都了解,在保护的基础上再调节生态环境。减少人为景观,让人与自然共生(如图5-1、5-2)。

环艺毕业论文参考

6结论

本文以扬州市城南古运河的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以共生理念为理论基础。探索共生理念下的滨水景观设计,依据场地状况进行设计,最大化保留原有的生态景观。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的需求。力求打造出人文生态、人文经济、经济生态共生的滨水景观。

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对大环境背景的了解,确定了扬州古运河高旻寺段滨水景观设计的必要性,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及相关理论的研究,总结了共生理念下滨水景观设计的指导意义,并归纳总结了当前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设计要点和借鉴意义。文章分析了共生理念与滨水景观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如何将共生理念应用到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原则和策略。该研究对后续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结合实地考察和谷歌历史影像对选地场地概况、扬州古运河要素、水文气象、植被、滨水护岸和上位规划进行分析,对场地的方案设计提供了基础。

在实践研究方面,提出了基于共生理念下的滨水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和价值研判。古运河对于扬州来说,是一条很重要的河道,它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很大的作用。结合理论研究,将扬州古运河高旻寺段打造成“一带,三区,多节点”的景观空间。在规划中,应着重结合扬州大运河文化,改善水生态环境,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快生态保护与安全建设。以共生理念为核心思想,结合前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旻寺区段的生态、公共和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功能与周围土地性质,采用多种设计手法,使其达到最佳效果。这样做可以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也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将规划场地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人文生态共生区、人文经济共生区和生态经济共生区。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以运河历史为主线,以休闲娱乐为主线,以活力体育为主线,以生态休闲为主线,以科学教育为主线。通过广场、建筑、铺装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增强了整体空间的异质性,让人在不同的区域感受到了不同的气氛,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条滨水步道、一条步道、一条亲水栈道,方便市民亲近河道,进行游憩活动。此外,设计中还注重使用生态铺装等材料,以改善雨水径流,提高雨洪安全水平。在河道修复方面旨在打造一个具有涵养水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空间,提高城市的防护排涝能力。打破原有的硬质人工河道,设计自然形态的河流,通过拆建改绿、未建增绿等方式增加绿地面积,创造具有生态功能的空间。并利用不同树种和植物群落营造自然化的生态驳岸空间。另外,在公共设施上,规划了公共厕所,休闲座椅,娱乐设施,导向标志设施,以满足市民的需要。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