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环艺毕业论文案例:边界视野下的后巷空间观察

发布时间:2023-05-05 23:32:10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环艺毕业论文,笔者认为对中国里坊中后巷空间的研究提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城规的开发治理模式,它也有可能成为规划策略和空间治理方针组织和落实的基本单元。而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是地方文化的最有力表现。

第1章 边界视野下的后巷

1.1 城市“后巷空间”

1.1.1 “巷”的词源学考察

巷;曲 “巷”,意为胡同、里弄,直为街,曲为巷;大者为街,小者为巷。《说文解字》中有载:“巷,里中道”22,说明巷在我国古代城市空间划分中有从属的地理单元层级。可以看出在对“巷”的定义中,除了对其空间形式、尺度的描述外,还离不开与“街”之间进行的对比和辨析。由此更能够看出二者性质上的差别:巷,更多地与人的身体和行为相关,而街则是被精细设计和修饰过的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功能性构成。 

“曲”作为形容词的基本义为弯曲,与“直”相对。《说文解字》23载:“象器曲受物之形。或說曲,蠶薄也。凡曲之屬皆从曲。”形容物的形式状态。也形容迂腐, 迂曲;婉转,曲折,《易·系辞下》:“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24也有详尽、周全之义,“曲得所谓焉,然而不折伤。”25有时也形容细小或狭隘,“察一曲者,不可与言化。”26。作为名词的“曲”,除了指乐曲之外还指代空间,《诗·魏风·汾沮洳》中“在汾一曲”中的“曲”就代表弯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处。此外还代表偏僻的处所;乡里,如蒋防在《霍小玉传》27写道“住在胜业坊古寺曲,甫上车门宅是也。”最后就是里坊中小巷的意思,《敦煌变文集·前汉刘家太子传》28云,“其时南阳郡太守,诸坊诸曲,出榜晓示……”这一点也可以就前述“巷”的词义相互印证。

1.2 “边界”的研究视野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1 “边界”的词源考察

边界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对应的是英文frontier,指领土单位之间的一条线;第二层含义对应英文语境中的boundary,意为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界线。可见边界的含义或多或少都与国家或地区的权属、地缘政治等话题相关,但若将其拆分开来读解,就会发现它内部蕴含着更深一层的意义。边,界分邻域的那条“线”,其存在的意义是标定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界,被界定在同一个集合中的元素相互组织形成的元素群,它们是被限定的内容物,相互之间存在着层级、类别上的差异。由此可见,“边界”并不仅仅指的是标定差异的那一条界线,其内容还包含了对界线所区分的两个差异领域的描述。

环艺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2章 总体城市结构下的后巷

2.1 城市营建:城市开发与后巷生成

2.1.1 网格城市与后巷住宅

华盛顿后巷空间的模范性 众所周知,美国作为一个从殖民地独立发展而来的多民族国家,其历史可以说是与资产阶级的发展共同成长起来的,她的诞生以现代性为契机,其地景、政治经济制度、文化都与现代性相生相伴,正如弗里德里克·杰克逊·特纳所言:“美国社会制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一直要不断适应人口膨胀带来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在移民穿越大陆、改造旷野、让边疆从原始的经济政治状态向复杂城市生活的蜕变进程中发生的”36。特别是在城市地景与空间方面,从建国之初所设立的网格度量系统,到后来的卫星城市和汽车城市,再到消费主义催生的符号之城拉斯维加斯。如果说以上种种城市现象是美国城市在某一历史阶段所演化出来的极端状态,那么美国华盛顿的城市后巷空间则可以说是将这一系列历史,以一种场所固有的叙事方式将这段历史串联并保存了起来。回望这段历史,我们不仅可以追溯到西方现代城市负向公共空间的起源,窥见那些潜藏在空间形式表征之下关于种族、关于阶级以及关于资本的暗涌。此外,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美国城市发展历史上,以视觉营造、正面性为主导的正向空间与以后巷社区为代表、自发营建的负向空间相互博弈、侵蚀的过程。这种正负公共空间相互博弈的状态很可能在绝大多数现代城市发展历程是具有一定典型性和普遍性的。

对华盛顿这个历史悠久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程的考察,对于理解与其同时期其他城市甚至近代东亚各个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是具有参考意义的。聚焦到某一个公共空间类型下去讨论也是一样的。詹姆斯·博彻特James Borchert于上世纪80年代发表的文章《城市邻里和社区:非正式群体生活,1850-1970年》(Urban Neighborhood and Community: Informal Group Life, 1850-1970)37。

2.2 都市情境:后巷中的公共生活

2.2.1 后巷住宅与非正式社群生活

美国早期现代城市中的后巷对于居民来说并不是单纯交通与社交复合功能空间,它反而更像是一个将所有人联结起来的巨大网络。后巷空间的内向与围合,带来了地缘上的聚合性和邻里关系;共同的移民身份和既存的阶级矛盾为居民们带来了相同的在新城市中生存的困境。上述来自社会和物质层面的诸多恶劣条件催生了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在既往研究中用来指代“后巷居民”的词汇除了“alley esidents”和“、alley dwellers”之外,还出现了“受保护的邻里defended neighborhood”、“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生态圈life-cycles”以及“社区community”。这样的描述说明“后巷居民”不仅是单纯的人群分类归纳,其中的个体相互之间是可能是一个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社会组织架构、共同的价值体系以及发展目标的群体。而这个系统是以后巷这个切实具体的空间场所为依托的。

许多资料显示,后巷一直以来在功能上扮演着“社区服务中心”的角色。许多巷子至少有一间卖酒的房子,而且常常还做酒。这些房子用作非正式的聚会场所,有时个别居民也会通过为社区组织“开放日”一类的活动来补贴家用。后巷中的居民也会自觉地在彼此忙碌时为对方提供私底下的“托儿服务”,通常是较大的孩子负责照看较小的孩子,尽管老年人或残疾人也参与这项活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家里人满为患的孩子甚至会去有多余床位的邻居家过夜。邻里之间共同发起建设和生产活动也是社群生活的重要一环,除去前文提到的拾荒和建材回收活动之外,废旧的报纸、玻璃瓶、布料以及金属都成为了后巷居民收集来换取补贴生计资金的来源。此外,许多巷子里的居民还会在河里打鱼,收获所得要么卖掉换钱,要么留作家用;妇女们也会从附近林区里采集药草和植物,用于烹调或是治疗的偏方。这种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一定程度上帮助后巷居民抵御了来自外部世界的排斥和打压,也体现了作为移民群体之间的积极乐观和团结。

第3章 作为空间场所的后巷 .............................. 67

3.1 后巷的场域状态........................................ 67

3.1.1 城市案例......................................... 68

3.2 后巷空间类型...................................... 69

第4章 后巷中的感知情境 ................................... 93

4.1 空间文本;城市切片;后巷..................................... 93

4.2 空间文本分析.............................. 96

结语.......................... 112

第4章 后巷中的感知情境

4.1 空间文本;城市切片;后巷

前面两个章节从宏观到微观的后巷分析,已然非常清楚地阐明了后巷的形成、场所状态以及人群的流动以及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形成的。宏观层面的城市治理逻辑以及规划观念会影响具体空间中人群分化和聚居的分布状态甚至场所感的呈现,而具体微观的城市空间中的事件活动以及人群与空间的也同时映射着宏观城市的总体环境。从文艺作品的表达中所呈现的空间文本中就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这些映射的路径,这些路径能够将前文所述的那些后巷作用在各个不同维度的性质串联叠合起来,以完整而具体的全景视角呈现出来。这些作品对于具体的空间情境有事无巨细的描绘,人物之间的碰撞交互是发生在具体情境和空间当中,同时也是被特定的时代背景、城市环境所包裹和支撑的。而这其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互动、人物与空间发生的互动所构成的情境(也就是作品主体所聚焦描绘的对象)则成为我们观看文本中的空间的棱镜,而棱镜中所观测到的内容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对现实世界中空间状态的映射和提炼。

这些内容所纠集成的故事主线可看作文本中总体城市空间的剖切线,故事文本的展开就成为了由重重边界包裹而成的总体城市的一个切片。通过这个切片,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宏观层面的因素如何影响微观空间,以及具体的行为事件与总体环境之间的联动。

环艺毕业论文参考

结语

回看后巷发展历程与现状,不论在东西方城市中它们都经历了商业发展的冲击和衰落的过程。西方经过长达一个世纪三轮后巷改革运动之后彻底把后巷变成历史旅游区和高端住宅区,虽然后巷的物质空间被保留了下来但它的空间向悖已经翻转,原来的社群集体生活场景也已经不复存在。而中国巷弄空间的衰落是自近代化开始,现代化马路和网格开发进入城市以来,巷弄间的市井生活才第一次开始受到威胁,甚至在民国初期,新城规划中都还有在考虑巷弄的布置。

可以说中国巷弄市井生活传统是受到了西方城市营建观念的冲击,所以,中国现在的城市开发和管理部门对现存后巷的态度跟从前的美国如出一撤。也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意识到中国城市是有巷弄生活和市井文化的传统和基础的。

从具体的城市外部空间以及空间感知层面来看,后巷因为边界的模糊及社群生活的经营而具有多元的空间风貌和场所特质。这对于丰富城市外部公共空间的体验和层次来说都是有利的。从感知经验的角度来说,后巷虽然作为城市通路的末梢空间,但其中的栖居状态和空间形式都受到了宏观城市营建策略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通过后巷这一城市末端回过头去反思城市营建及空间治理的定位与决策是作为城市设计师、规划者必须要思考和看到的层面。

综上,后巷对于城市空间来说,本土居民集体记忆的来源;是公私空间的缓冲和过渡,更是公共生活的重要舞台。对中国里坊中后巷空间的研究提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城规的开发治理模式,它也有可能成为规划策略和空间治理方针组织和落实的基本单元。而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是地方文化的最有力表现。所以后巷空间其实具有再现城市地域性的潜力,它之于城市空间的价值应该被重新评估和考量,在设计实践当中也希望后巷空间能够被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审慎的对待。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