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及以上门诊患者绝经和衰弱关系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11-22 21:47:06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护理毕业论文,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无法获知门诊患者的绝经相关因素与衰弱的因果关系。其次,本研究未收集女性激素水平、炎症因子等与衰弱发生机制相关的实验室指标,难以估计激素水平、炎症因子对绝经和衰弱关系的影响。未来研究需从生殖衰老角度积极探索女性衰弱的影响因素,探索绝经后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对衰弱及衰弱具体指标的影响,有利于为研究女性衰弱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妇女健康。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女性衰弱的发生率

由于目前对于衰弱的概念,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研究使用测量衰弱的工具不同,所报道的衰弱发生率也存在差异,但是大多数研究都发现女性比男性衰弱的发生率更高。一项纳入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国家、中国台湾等共 21 项横断面研究的系统评价显示,社区居住的 65 岁及以上(n=615,000)老年人的衰弱发生率从 4.0%到 59.1%不等,女性(9.6%)身体衰弱的发生率几乎是男性(5.2%)的两倍[12]。欧洲一项对 113,299 名 50 岁及以上的男性和女性进行的大规模横断面研究也显示:在所研究的所有地区,女性发生衰弱的风险要高于男性(OR=1.56;95% CI:1.51,1.62)[13]。对拉丁美洲五个大城市中 7,334 名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调查也发现女性的衰弱发生率从 30%到 48%,高于男性 21%到 35%的流行率[14]。一项对中国、加纳、印度、墨西哥、俄罗斯和南非六个国家34,123 名 50 岁以上人群的跨国调查也显示不同国家女性衰弱的发生率均更高[15]。我国多项研究调查也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衰弱。一项随机抽取 6 个不同省份 6 家三甲医院 9,996 名平均年龄为 72.47±5.77 岁老年患者的横断面研究显示:女性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衰弱(20.10% vs. 16.49%,P<0.01)[16]。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对 2,942 名 80 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的数据分析表明:女性高龄老年人的衰弱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高龄老年人(52.8% vs. 35.0%,P<0.01)[17]。几个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任何特定的年龄,无论如何定义衰弱,妇女的衰弱程度比男性要重[18]。中年和老年妇女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大,而且在不断增长。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是妇女健康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过渡时期,此期的妇女健康是成功老龄化的一个关键方面。探索女性高发衰弱的原因,可以为妇女健康老龄化提供指导。女性衰弱发生率高,这可能与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下降继而引起的躯体衰老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下丘脑-垂体轴在调节衰老和衰弱方面也发挥着潜在的作用。下丘脑-垂体轴分泌的雄激素、维生素 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长激素等可能与衰弱发展有关[19]。肌少症是衰弱的核心病理生理特征,与年龄相关的激素变化通过减少肌肉质量和力量(肌少症的具体表现)在衰弱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20, 21]。

...............................


1.2 绝经和衰弱的关系

1.2.1 绝经年龄和衰弱的关系

绝经作为女性生命历程中重要的生物学事件,在生殖衰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关于绝经和衰弱关系的研究很少,仅检索到 3 篇绝经年龄和衰弱关系的报道。Verschoor[22]等于 2018 年对加拿大基线综合研究中 9,561 名 45~85 岁绝经后女性的横断面调查分析显示,绝经年龄与衰弱(衰弱指数测量)程度成反比,妇女的绝经年龄每增加 1 岁,衰弱指数平均下降 1.2%,衰弱程度减轻。30~39 岁绝经的妇女比 46~54 岁正常绝经的妇女衰弱(衰弱表型测量)风险更高[22]。Mamalaki[23]等人对 1,148 名 65 岁及以上(平均年龄:72.2±6.2 岁)自然绝经后女性的调查也发现绝经年龄和衰弱指数呈负相关。韩国一项纳入 1,264 名 70~84岁女性的最新研究显示:调整年龄等混杂因素后绝经年龄每增长 1 岁,衰弱的发生率下降 5.3%;且当生殖年数增加 1 年时,衰弱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4.1%[24]。

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调查绝经年龄与握力、步速的关系。da Câmara[25]对巴西东北部 389 名 40~65 岁女性的调查,发现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的握力比绝经前妇女要弱。另外,Kurina 等[26]对芝加哥 563 名女性平均随访 3 年后发现:与绝经前女性相比,绝经后女性的握力下降了 1.04 kg(P=0.10)。但是,Velez 等[27]对加拿大七个城市的 9,920 名绝经后女性随访 20 年的队列研究表明,自然绝经年龄与握力之间没有关系。

Tom 等[28]对 1,765 名年龄≥60 岁女性的横断面调查显示,年龄≥55 岁自然绝经妇女的平均步速比 45 岁之前自然绝经的妇女快 0.05m/s(95% CI:0.01,0.10)。Velez 等[29]对阿尔巴尼亚、巴西、哥伦比亚和加拿大老年妇女(n=775)的自然绝经年龄和身体机能关系的研究显示,绝经年龄与身体机能之间存在联系,晚绝经可使平均步速增高,自然绝经年龄≥55 岁的妇女步态速度高于在 50~54岁自然绝经者(β=0.05;95% CI:0.01,0.10)。Kurina 等[26]的研究发现了过早绝经与步速的关系,与绝经年龄 50~54 岁的女性相比,过早绝经(绝经年龄<40岁)与步态速度较低相关(95% CI:−0.083,−0.026)。但 da Câmara[25]的研究并未发现不同绝经状态的妇女步速的差异。现有证据对绝经与握力、步速关系的研究尚未达成统一,但多数研究的结果显示:绝经后握力和步速有下降的趋势,过早绝经的女性似乎更容易表现出握力和步速的下降。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研究工具

2.1.1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要包括六部分:基本信息、月经史、生育史、激素治疗情况、既往史、个人生活状态等内容。

2.1.2Fried 衰弱表型测量

Fried 衰弱表型是目前常用测量衰弱的工具之一,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Linda P. Fried 教授的研究团队[4]从 2001 年心血管健康研究(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CHS)中总结出来的,主要包括 5 个测量指标:①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即过去一年不明原因体重下降≥4.5kg/体重下降>5%;②握力下降:嘱研究对象坐立,用电子握力器测量其惯用手的握力,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参照研究对象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级进行分类;③疲乏: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所用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中的两个问题,在过去一周是否出现“我感觉做任何事情都比较费力”、“我缺乏干劲”超过 3 天,回答是即认为存在疲乏的现象;④步速下降:嘱研究对象以日常步行速度直行 4.57 米,记录两次测量的平均值,参照研究对象的身高、步行 4.57 米所用的平均时间进行分类;⑤体力活动下降:以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测量研究对象的体力活动水平,收集其最近一周重度及适度体力活动、走路、久坐的天数及时间,依据研究对象的体重、活动类型对应的代谢当量计算[50]其一周的活动量,参照性别进行分类。具体内容见下表。本研究参照中国台湾版的衰弱表型测评方法[51],以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代替明尼苏达休闲时间活动问卷(Minnesota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MLTA)评估调查对象的身体活动量,屈宁宁等[52]曾评价中文版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显示该问卷的重测信度为 0.63~0.88,效标效度为 0.718。

表 2-1   Fried 衰弱评估方法

表 2-1   Fried 衰弱评估方法

.................................


2.2 研究对象

2.2.1 对象来源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兰州市某三甲医院,在该医院的门诊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 50 岁及以上的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2.2.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50 岁的女性门诊患者;②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不能行走、无法进行身体测量完成调查者;②有精神疾病者或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③听觉、视觉、语言表达及交流障碍等不能配合调查者;④疾病危重(生存期<12 个月);⑤恶性肿瘤患者。

2.2.3  样本量估算

单样本率估计总体所需样本含量的计算公式:

n= Zα/22×P(1-P)/δ2 总体概率通过查阅文献获得。巴西一项探讨照护中心 1,047 名 65~74 岁妇女绝经和衰弱关系的调查研究中衰弱的发生率为 9.6%[31],采用该文献报道的发生率,计算所得最终样本量为 392。具体条件如下:

P=9.6%,δ=0.03,n≈353。按 10%的无应答率,扩大样本量约为 392。

图 2-1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图 2-1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4

3.1  门诊患者的一般资料 .........................................14

3.2  门诊患者的生育相关资料及妇科患病情况 ..................15

第四章   讨论 .................................. 24

4.1 50 岁及以上门诊患者衰弱的现状 ..................................24

4.2 门诊患者绝经相关因素和衰弱的关系 ...........................24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28

5.1  主要结论 ........................................28

5.2  不足和展望 ....................................28


第四章   讨论


4.1 50 岁及以上门诊患者衰弱的现状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门诊患者衰弱的发生率为 11.5%,衰弱前期的发生率为56.3%,32.3%的患者不衰弱,衰弱的发生率低于 Jiao[16]在中国 6 所三甲医院调查的衰弱发生率(18.02%),低于我国学者杨影红等[71]  对平均年龄为 79.6±7.5 岁的 329  例老年科门诊患者现况调查的衰弱发生率(21.3%),也低于国外日本慢病门诊患者衰弱的发生率[72]。但本研究 372 例已绝经门诊患者衰弱的发生率为12.4%,高于美国 10.1%的发生率[32]、巴西 9.1%的发生率[31],加拿大 5.9%的发生率[22]。对日本 777 例慢病门诊患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 65~74 岁、75~84岁、85 岁及以上患者衰弱的发生率依次为 11.7%、26.3%和 39.7%[72]。本研究 400名门诊患者平均年龄低于其他研究中样本的平均年龄,这可能是衰弱发生率低的重要原因。纳入 28 项研究涉及巴西 17,604  名 65.6~85.5 岁老年人的一项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衰弱表型测量的衰弱发生率低于其他测量工具(16% vs. 40%)[73]。本研究采用较为客观的衰弱表型工具测量衰弱,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小,可能是衰弱发生率低的原因之一。Theou 等[74]对 2000 年后发表的原始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发现仅有 24 项研究严格遵循 Fried 衰弱表型的原始标准,在涉及 262 种调整衰弱表型的研究中,衰弱发生率从 12.7%到 28.2%不等。大多学者根据实际研究群体的特征和国情在使用过程中对衰弱表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这反过来会对衰弱的分类产生显著的影响[75],降低研究之间的可比性,也部分解释了不同研究间衰弱发生率的差异。本研究中绝经后妇女衰弱发生率高,不同于国外对社区人群进行调查的研究[22, 31, 32],这可能因为门诊患者自身健康状况与社区人群比相对差些。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5.1  主要结论

(1)50 岁及以上女性门诊患者衰弱的发生率应引起医护人员关注。 (2)调整年龄、BMI 后,人工绝经、初潮时间晚、产次高是衰弱的危险因素,生殖年数长是衰弱的保护因素。 (3)调整年龄、BMI、腰围、文化程度、营养、认知、抑郁等混杂因素后,自然绝经年龄、绝经方式、绝经年限、生殖年数、初潮年龄、产次不同的门诊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无显著差异。但是,晚绝经的门诊患者步速下降的风险较低,子宫切除的门诊患者更容易出现握力下降。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无法获知门诊患者的绝经相关因素与衰弱的因果关系。其次,本研究未收集女性激素水平、炎症因子等与衰弱发生机制相关的实验室指标,难以估计激素水平、炎症因子对绝经和衰弱关系的影响。未来研究需从生殖衰老角度积极探索女性衰弱的影响因素,探索绝经后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对衰弱及衰弱具体指标的影响,有利于为研究女性衰弱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妇女健康。

参考文献(略)